連陰雨把我家後院的土牆下塌了。
周末,父親不上班,一大早祖母就喊我和弟妹起床吃早飯,說吃完給父親搬磚,父親要砌牆。那年我13歲,弟弟8歲,妹妹6歲,都是不敢犟嘴的童工。
母親一大早去地裡幹活,祖母收拾完廚房放了一壺水給父親,也去了地裡。我和弟弟『哼哧哼哧』從門外一趟趟搬磚放到父親指定的地方,妹妹小,就在父親跟前一塊一塊磚的遞到父親手上,方便幹活。
快到中午飯的時候,母親從地裡回來,祖母提前回來在廚房做飯,我父子四人在流水線工作。
母親放下手裡的農具,站在已經砌了三分之一的牆跟前一看,就說:「停下停下,我早上給你交代的外牆皮靠中線,你咋靠著咱樓梯砌上了?不行不行,扳了重做!」
「就是個界牆,擋住了就行,你事情咋那麼多?!已經砌了這麼多了……」
「這麼砌,和後面的牆前面的牆都沒在一條線上,不行,讓人看見笑話!扳了!」
「我不扳!」父親倔勁上來,提著泥刀繼續自顧自砌他的牆。
妹妹已經趁勢跑去玩了,我和弟弟也暫時不知道要不要繼續搬磚。弟弟從小就乖不惹事,他順勢坐在臺沿上等父母吵出結果。祖母喊我燒鍋去,我也終於順勢坐在灶下,可以歇會兒了。
父親不予配合繼續砌牆的行為對母親來講就是一種挑釁,母親的指令得不到執行,她就動手開始扳父親剛砌好的牆,父親砌牆的速度明顯趕不上母親的摧毀速度。於是終於怒了,喊一聲:「你想咋砌咋砌,我不砌了!」父親把泥刀往地上一摔,泥刀摔在磚塊上彈起來差點撞到他的腳上,他跳了一下閃開了。
母親更加生氣:「你還砸上了?!好!咱都砸!看誰砸不過誰!」我透過廚房的窗戶,看見母親拿起放水的茶壺,高高舉起頓了一下又放在原處,迅速掃了一下周邊,然後拿起窗臺上一個舀水的鋁盆盆,使勁砸下去。
「砸!看誰砸不過誰!」父親撿起母親砸到地上的鋁盆盆再使勁砸下去。
母親用腳狠狠踢了一下鋁盆盆,父親也不示弱上去再踢上一腳……
祖母從廚房出去,說:「砸累了吃飯!你兩個簡直不嫌隔壁人笑話!」祖母一發話,我母親就停止了砸盆盆踢盆盆的動作,離開現場去洗臉洗手了。父親氣哼哼蹲在磚上,我祖母用廚房的抹布在他兒子肩上打了一下:「你一輩子就犟地說不成!人家說的對,家裡牆不在一條線上就是難看,人家讓你拆你趕緊拆,拿我的鋁盆盆出啥氣?!洗手吃飯,吃完飯趕緊拆!」
父親犟著頭,說:「你先吃,我等一會兒吃。」
祖母性格開朗,知書達理,在村裡的槐神廟主管抄經書和帶領大家誦經,可是她做飯的水平比念經的水平還好。我們三個童工幹了一早上活早餓了,聽見祖母喊吃飯,弟妹立即衝進了廚房。
我們在低桌上狼吞虎咽的時候,祖母緩聲對母親說:「你也把啥事看淡點,不敢啥都想做到最好。你看看你的臉,才不到40歲,跟刀颳了一樣,那麼刻苦幹啥呀?!兒女一個比一個乖,你就成天跟自己過不去!牆弄成一條線能幹啥?」母親就說:「成輩子幹活胡搞,還不操心!」
吃完飯,母親帶我去拆牆,父親去吃飯。弟弟找了個墩子和錘子,蹲在地上認認真真的研究那個被父母踢得七扁八不園的鋁盆盆。他折騰了一下午,把那個鋁盆盆又恢復到園的了,儘管上面布滿了很小的坑坑窪窪,但是已經不影響使用了。
8歲的弟弟一臉驕傲的拿著砸園的鋁盆盆給母親炫耀時,母親噗嗤笑了,說:「我娃能行很!」
最終牆按我母親的要求重砌了。
很多年後,小魚問我:「你爸爸媽媽打過你嗎?」我想了半天。嗯,好像很少,母親常拿抹布隔空輪一下,一般我在聽見她那句『額看你皮鬆了!』就開始起跑,都來得及避開抹布,就這,等祖母回來還要告一狀。父親嘛,只打過我一次。7歲那年,父親打蜂窩煤,打好的軟胚子整整齊齊擺在院子向陽的地方,他一轉身,我全踩爛了,很過癮,他扭過身,我就跑了。父親反覆警告無效,就追著在我屁股上打了幾下,最後以祖母警告父親劇終。因為弟弟妹妹一直都沒挨過打,我就『記仇』父親幾十年了,有空就提。
父母幾十年婚姻只練肺活量,大聲的喊,不罵髒話,從來沒打過架。所以他倆吵的時候,對我們三個孩子毫無威脅,更談不上心理陰影。
父親的人生信條是:「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母親的座右銘是:「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高度。」當這兩種人生觀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家的鋁盆盆就派上用場,而弟弟每次都能修好。
我兒子問:「外婆家有個鋁盆盆很舊了,外婆為啥還不扔?」小妹說:「那鋁盆盆不能扔,扔了你舅舅就沒啥修了,你外婆也沒啥摔了.」
嘿嘿,那摔不爛的鋁盆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