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溥儀從養心殿「盜」出的翡翠朝珠,後來竟然開創一個外交時代?

2021-02-07 翡翠玉石專家

對於珠寶玉石翡翠來說,這一時期更是有著各種各樣關於珠寶玉石翡翠的故事傳說流傳了下來,這其中,便有著關於大清國最後也是最無奈的皇帝——溥儀與他所偷盜販賣的翡翠朝珠的故事,這故事甚至已不僅僅是故事,甚至已淪為了一段笑柄與時代遺殤。

要說這溥儀偷盜販賣,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大清國乃是天下之主,溥儀是皇帝,皇帝還有偷自家東西賣的?可事實上,溥儀這個皇帝當的還真就不是這麼回事,所以偷盜販賣自家藏寶這事兒,溥儀還真的幹了不止一次。

而且不僅溥儀幹,連管理看護藏寶的太監也幹。據記載考證,清宮內藏多有遺失,後來市面上大量流傳的清宮製品也證實了這點。後來建福宮曾發生大火,據考證這很有可能就是由於太監偷盜販賣藏寶,害怕事情敗露幹的。

據說是溥儀自己在海外買的一顆大鑽石丟了(其實很可能就是被太監偷了賣了),溥儀下令要清點庫藏,看管府庫的太監擔心自己曾經盜賣藏寶的事情敗露,所以便放火燒了建福宮。這倒好,不僅太監倒賣府庫藏品的證據沒了,溥儀盜賣的記錄也沒了大半。

但在民國十八年版的《故宮物品點查報告溥儀取物帳》中記載,溥儀曾多次從養心殿中取走各種古玩珍藏,其中包括大量歷代繪畫名作(其中甚至包括清明上河圖)、各色珍寶、甚至於還有曾經乾隆最喜歡的鑲滿各色寶石的黃金編鐘以及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一串滿綠的翡翠朝珠。

要知道,養心殿是清朝時皇家儲存最頂級寶物珍藏的地方,甚至於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就保存在養心殿當中,能進養心殿的翡翠朝珠,那品質自然是絕對底不了,甚至於稱得上翡翠中的極品了。

據傳說,溥儀在盜出這串翡翠朝珠後,將其賣給了北京的翡翠大王——鐵寶亨,後者又悄悄將這串朝珠改成了兩串翡翠珠鏈,賣給了當時的僑商首富,有「糖業大王」之稱的黃仲涵。黃將這兩條珠鏈非別給了自己的長女黃琮蘭和次女黃蕙蘭。

黃仲涵的次女黃蕙蘭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了,曾經趙顧問還曾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講的就是黃蕙蘭的翡翠手鐲的故事,她是豪商巨富之後,又嫁給了當時國民政府的首席外交官顧維鈞,風頭一時無兩。

她在上海灘被人稱為翡翠達人,這條珠鏈也一直伴隨著她,直到其死後,1994年5月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這條珠鏈被以695萬港元的天價拍出,創造了一段佳話。

而給了長女黃琮蘭的這條珠鏈經歷又更複雜一些,黃琮蘭持有這串珠鏈多年後,在1925年將它當作訂婚賀禮送給了她的兒媳婦佛姬兒·夏,佛姬兒·夏是中國首位駐巴西大使的女兒。

後來這串珠鏈一度失蹤,輾轉十數年後卻又回到了黃氏一族手中,在黃氏一族手中數年後又被黃家人在紐約拍賣,當時因為這串珠鏈上的滿清皇室標記而頗為出彩,但拍下它的主人卻帶著它再度消失。


一直到2011年的保利拍賣會上,這串珠鏈才得以再見,最終也拍出了2300萬的天價,也為這串承載了滿清皇室與數百年興盛的豪族黃氏的翡翠珠鏈畫上了句號。

有趣的是,這串溥儀隨意「盜賣」出來的翡翠朝珠,後來竟然都因為種種原因流落或輾轉到了與中國外交有密切關係的人手中,有好事者甚至將這串翡翠朝珠稱為了中國外交的吉祥物,不得不說世事真是驚人的巧合。

就趙顧問看來,這串翡翠朝珠歷經了數個朝代,輾轉了數位名人之手,它已經不僅僅是一件首飾與文物,而是成為了一種文化的記載與歷史的見證。而翡翠的存在其實意義也正是如此,人們把自己的感情與期望寄托在了翡翠上,數十乃至數百年以後,時間流逝,但你曾擁有過的翡翠將會流傳在世界上,銘刻著這一段歷史。

相關焦點

  • 皇帝從皇宮偷出來的極品翡翠:經手兩個大王,三位傳奇美人!
    據民國十八年版的《故宮物品點查報告溥儀取物帳》中記載,溥儀曾多次從養心殿中取走各種古玩珍藏,包括很多書畫名作,珠寶玉石,甚至還有乾隆曾經最喜歡的鑲滿各色寶石的黃金編鐘。以及今天的主角——一串滿綠的翡翠朝珠。
  • 博物館文物介紹——說說故宮的養心殿(上)
    養心殿這個名字,是出自孟子的「養心莫善於寡慾」。養心殿的位置並沒有在紫禁城的中心軸上,甚至還沒有平常的百姓家的院子寬敞,但是就這樣的一個院落卻深受皇帝們的喜歡,因為那裡是不僅是皇帝的寢宮,更是權力的中樞和政治心臟。其實在康熙以前,皇帝並不是住在這裡,後來由雍正皇帝才改到這裡的。事情是這樣的:在1722年的冬天,康熙皇帝駕崩了。
  • 養心殿罕見寶匣展露真容了,裡面竟然有……
    作者:上官雲、張曦16日,兩個多月前在故宮養心殿發現的神秘寶匣終於展露真容了!
  • 景致記錄:在清宮劇中,出鏡率極高的故宮養心殿,有何獨特魅力呢
    清朝皇帝如此喜愛的養心殿,究竟有什麼魅力呢?今天,景致記錄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故宮的養心殿。養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盡心章句下》中:「養心莫善於寡慾」,就是說,一個人養心的方法,就是減少欲望。欲望少了,內心的迷失就少。養心殿,始建於明朝嘉靖十六年,也就是1537年,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西六宮南面,從雍正皇帝起,清朝共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這裡。
  • 溥儀溥傑在養心殿,發現當年雍正密召屬實嗎?看完後明白了!
    密詔內容大抵不離兩種:一種是雍正自己寫的,主要說當年自己繼位的正統性,有點類似於康熙傳位詔書的內容,一種是乾隆寫的,主要說當年父親雍正殺害兩個弟弟的劣跡,還暗地裡指責雍正繼位不當。 至於這兩種內容是真是假,我認為都是假的,這不過就是一個野史故事而已。
  • 為何養心殿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撬開地磚後,被古人的聰明所折服!
    這次營建前後用時共計14年,建成了皇城、宮城、城門、城池,鐘樓、鼓樓、天壇、地壇等,一系列皇家宮殿建築群奠定後來北京城的格局。 故宮之養心殿 眾所周知,北京故宮大小宮殿有七十多座,其中最受歡迎的景點當數養心殿。
  • 在養心殿前打拳,爬上皇宮屋頂「飛簷走壁」,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溥儀
    一直以來,「末代皇帝」溥儀在我們的印象中,雖然身份幾經轉換,但是基本上我們看到的他的照片都是中規中矩的形象。以至於在我們的印象中,溥儀的形象基本一致。但是,相信你看了這幾張照片後,一定會顛覆溥儀在心中中規中矩的形象。在養心殿前打拳,爬上皇宮屋頂「飛簷走壁」,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溥儀。
  • 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
    相信每個到北京旅遊的人,必去的一個景點就是故宮了吧。電視臺也做了多檔關於故宮的節目,向我們傳遞和講解我們所不知道的故宮。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
  •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潮溼陰冷?直到地板被挖開後,才真相大白!
    不過令大家遺憾的是,偌大一個故宮,並沒有將它的全部展現在人們面前,不少宮殿因為年久失修,都處於封閉狀態。但是,拋開這些遺憾,即便在開放的宮殿中,也有著不少謎團。比如接下來的這個宮殿:養心殿。  不過,當年皇帝的寢居到了現代之後,卻是難以言喻的陰冷。當人走進養心殿後,時常會覺得汗毛直立,陰冷刺骨,卻無法找到寒氣的來源。專家根本沒辦法想像,當年帝王們究竟是如何在這寢宮辦公的,又是怎麼休息的。也正因此,有些人就認為,這是因為養心殿怨氣過重導致的。而這種說法,就更給養心殿增加了幾分陰森恐怖。
  • 末代皇后婉容:溥儀欠她一個公道
    然而,歷史不能被篡改,世人該還她一個清白。1922年,溥儀皇帝的御筆在選秀名冊上隨意畫的一個圈,便圈定了16歲的少女婉容此生的命運,從此,庭院深深,畫地為牢,她與自由無緣,難逃厄運魔爪。我覺得還是養心殿好,便開開門,回來了。   我回到養心殿,一眼看見了裱在牆壁上的宣統朝全國各地大臣的名單,那個問題又來了:「我有了一後一妃,成了人了,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呢?」 被孤零零地扔在坤寧宮的婉容是什麼心情?那個不滿十四歲的文繡在想些什麼?我連想也沒有想到這些。我想的只是:「如果不是革命,我就開始親政了……我要恢復我的祖業!」
  • 溥儀特赦後,花錢買門票進故宮時是什麼心情?最後一任妻子給出答案
    關於溥儀重回故宮,有很多野史傳聞。 有人說,溥儀買票進入故宮後,一臉陰沉,他在龍椅下找到了自己當年藏的蛐蛐盒子;又有人說,溥儀在參觀養心殿時發現房間裡父親載灃的畫像是錯誤的等等。無論如何,溥儀再次回到故宮,是啥心情,他的妻子李淑賢最有發言權。
  • 紫禁城珍寶被盜無數,溥儀一怒之下,最後一批太監成喪家之犬
    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每一個朝代的興亡,大都與宦官或多或少有關係。在君主獨裁時代,誰接近皇帝,誰就能攫取最大的權勢,太監和帝後朝夕相處,所以歷史上的篡權現象不斷發生。客觀的說,清代對於宦官的管理還是卓有成效的,鑑於明代宦官擅權的教訓,在很大程度上杜絕了宦官幹政,但到了晚清,仍然產生了像安德海、李蓮英、小德張那樣權勢沖天的宦官。
  • 溥儀是深櫃?中國最後一個皇帝的難言之隱
    據傳溥儀是同性戀者,性夥伴包括太監小王三兒、帝師莊士敦。這些傳聞來自清宮一個小太監孫耀庭之口。不過,傳聞不可信,溥儀其實有難言之隱。文/張發財溥儀是同性戀的傳說我早有耳聞,只是沒太在意。引發這篇東西是我的生日宴,由生日閒聊到星座,一位朋友說雙魚座最容易出櫃,舉例就是溥儀。
  • 故宮養心殿房梁上取出一個罕見寶匣,單霽翔興奮宣布——
    9月3日,故宮養心殿正式啟動古建修繕工程,預計在2020年故宮600歲「生日」時重新開放。藍天白雲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與老院長鄭欣淼相攜,攀上養心殿屋頂,小心翼翼地將一個寶匣從正脊中央取出,交給故宮古建部副研究館員徐超英。顧不上摘下白手套,單霽翔就興奮地宣布:「這是故宮發現的第一個有彩繪的寶匣。」取寶匣,意味著這處住過8位清代皇帝的宮殿正式開啟百年大修。
  •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一看,傳言果然是真的
    而他們的工作還不能隨便出差錯,他們如果因為心煩而發怒,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因此皇帝就會給自己造一個專門用來「養心」的地方,這就是「養心殿」。故宮作為明朝建立的都城,當然也保持了這種中華傳統。1406年,朱棣考慮各方面的原因,決定遷都北京,並且動工修建故宮。這座明朝的超級工程佔地15平方米,宮殿有70多座,而房子更是多達9000多。
  • 慈禧愛不釋手的翡翠朝珠,1.8億起拍,整整三年都沒賣出去
    這裡面佔比最高的大概就是翡翠了,慈禧可是歷史上出了名的愛翡翠,日夜把玩幾乎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她收藏的翡翠飾品,每一樣都有讓收藏家們為之癲狂的魔力,用料之珍稀,做工之精緻,當世罕有。一旦開賣,必定搶得腥風血雨。但凡事也有例外,慈禧愛不釋手的一串翡翠朝珠,在拍賣行呆了整整三年都沒賣出去。
  • 清代朝珠,男子花50萬買下乾隆朝珠,專家看後大驚,到底值多少錢
    這些都是很普通的,最打眼的是搭配官服,掛著脖子上的朝珠。掛在頸項垂於胸前。不是所有上朝的官員都有權力佩戴,文官在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才可佩戴。朝珠是由108顆珠子串聯而成,這個數字不是隨便定的,而是大有來頭。一百零八象徵著中國的習俗,包括一年十二個月,二十四個節氣和七十二候。朝珠的材質,根據職位的不同也不相同,大概有東珠、翡翠、瑪瑙等。
  • 「大學士」給您答疑解惑 故宮喊你到養心殿幫皇帝批奏章啦
    2017年10月12日訊,經過一年多的緊張籌備,端門數字館的第二個主題數字大展「發現·養心殿」也正式與觀眾見面了。在這裡,通過大型高沉浸式投影屏幕、虛擬實境頭盔、體感捕捉設備、可觸控螢幕等,讓觀眾走進虛擬世界中的養心殿。
  • 乾隆為香妃定製的翡翠青椒不知所蹤,曾讓卡地亞驚呼無價之寶
    當初香妃進宮之後,宮廷的生活讓她很不習慣,乾隆聽說他很喜歡西域產的青椒,而北京又長不出這種青椒,於是召集宮裡最好的工匠,用一塊完美無瑕的翡翠,為她掉了一顆逼真至極的翡翠青椒。容妃後來這顆青椒傳到末代皇帝溥儀的手裡,他出宮後急需用錢,委託:翡翠大王鐵百萬出售,標價100萬銀元。100萬銀元有多少?
  • 看看養心殿如何「祛病延年」
    前三集的陸續上線讓大家對「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豆瓣評分高達9.0,播放量超過3600萬。經過又一年的翹首以盼,新的一集中,養心殿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故事呢?2015年底,隨著「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啟動,故宮博物院開始對養心殿進行全面的修繕和保護,這一區域也隨之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