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歲月流逝,所有的東西都消失殆盡之時,唯有空中飄蕩的粉味,還戀戀不散。
如今,南寧許多歷史悠久的老粉店,正像一個個遲暮的老人一般,撒手人寰,離我們遠去。
臨勝街那家最老的天福香,如今已經搬走了;那個叫「細弟」的老闆,只留下了一張微信二維碼;連黃記米粉飄搖了十多年的舊招牌,也已經被拆掉了,只剩一個空撩撩的架子……
以後,我們還能在哪裡,嗦到這些掛著老店招牌的粉呢?
/ 黃記米粉 /
臨勝街人盡皆知的黃記米粉,已經收起了招牌,準備和南寧人,說再見了。
如今,你若再去尋找黃記米粉時,那塊發舊泛白的黃色招牌,已經不復存在了。
除了卷閘門旁的三包責任牌,你很難再從這斑駁鏤空的鐵架之上,找到一點黃記米粉的蛛絲馬跡。
黃記米粉,以前又叫黃記桂林米粉。老店開了幾十年,環境昏暗破舊,但慕名而來的食客有很多。
雖然招牌不在了,但是黃記仍然在營業,一碗碗幹撈粉,還在不停地被吮吸。
▲牛腩幹撈
要知道,黃記的秘制滷汁為特色,牛腩是精華所在,店中一絕,牛腩燉煮得香濃軟爛,入口即化。米粉細圓,更為入味。
▲現在的黃記米粉
這裡有一個在別人看起來有點ó的賣票阿姆,也有一碗很好吃的桂林米粉。
招牌就三樣,鍋燒、牛腩、叉燒,做法就兩種,湯粉和幹撈,幾十年不變樣。
有人這樣評價黃記:「出品九十分,態度負九十分!」
你說氣不氣嘛!你說氣不氣嘛!你說氣不氣嘛!
可還是要低下頭顱,向肚子裡的胃口投降,去嗦一碗黃記桂林米粉。
- 食 客 · 追 憶 -
『朋友推薦的必須籤到。二兩湯粉加牛肉加叉燒加,真恨不得一次都塞肚子裡唉!米粉味道偏甜但口味很足,我比較喜歡。不管怎麼在這樣一個微風清涼的早上,走過一段開滿三角梅的舊牆,吃一碗熱騰騰的米粉,仿佛回到3年前在西大上學的日子,太美好!』
『每次中午排隊都排到門口,兩點基本就賣完了關門。有個性的老闆,喝著個奶茶收錢的奶奶。米粉很Q湯汁偏甜,這是我吃過最簡單的米粉,卻是最美味最特別的!精華所在簡單卻好吃,就是吃完之後會口渴~』
『老店就是老店,不論是餐桌配置還是賣票阿姨都是這麼老店風!口味上和傳統的桂林米粉口味有大不同。黃記的粉偏甜,其他味道適中。推薦牛腩粉,幾乎每位客人都要加牛腩!』
/ 細弟街坊粉店 /
煮了30年多老友粉的細弟,馬上就要因為城市家園展新貌,離開日夜打拼的起點,奔赴南寧的另一個新角落。
大隱於市的美食,散落江湖的佳餚,東奔西走,只為吃口熱乎的。
——「嘿,細弟還在這呢!」
趁沒拆之前,讓我們再去細弟,吃一碗老友粉加花腸吧。
——「敢和天福香搶地盤的,味道不一般啊!」
這是大多數人對細弟的印象,許多人抱著好奇,來這裡一探究竟,然後就死心塌地的愛上了細弟老友。
陳細弟開這家粉店,大概有30幾年了吧。
——「為什麼叫細弟呢?」
——「因為我家裡排名老小啊。街坊們都細弟細弟的叫我。」
起名字原因簡單又質樸,一碗用心製作的老友粉就可以把「細弟」和「街坊」這兩個名詞緊緊連接在一起。
儘管細弟是一家蒼蠅老店,但廚房衛生也沒有一絲怠慢,三口煮粉的小鍋整齊得碼在灶臺上。
超級可愛的老闆娘在醃製叉燒肉,她招呼著我們進來坐,讓我們喝店裡煮好的山楂茶。
▲醃製好的叉燒肉
▲精選的瘦豬肉
「原料夠好,味道才正啊。」
酸、辣、鹹、香、鮮,缺一不可。
細弟每天不定時間下班,賣完就收檔。油鍋旺火,在最靠近街坊的地方,香味在這裡蔓延開來。
夜幕降臨,快把臨勝街都包在一團幽暗的幕布之中。
還有食客在這裡等一碗細弟老友,望穿秋水也要等,等一碗秋水來。
因為他們害怕,未來再也等不到這一碗粉了。
- 食 客 · 追 憶 -
『叉燒乾撈二兩八悶,男生大膽吃3兩加菜。很傳統南寧幹撈做法,很喜歡滷汁,還有些五香孜然粉在裡面,酸甜可口開胃~毫不吝嗇給5分情懷和實力。』
『要客曲徑通幽才好找到它。點了二兩豬雜粉,肥嫩爽口,湯頭偏清淡,但還是很入味的,特別自己根據需要稍加點辣椒就非常出彩了。會說白話的可以去再練練口語點粉了。老店裝修就比較陳舊,全靠味道招呼了。』
『休假就喜歡找到老街坊來吃粉,「細弟」的粉對一個老南寧來說按時髦的名稱就是「粉中愛馬仕」,哈哈~特別是幹撈粉,細弟的幹撈粉表面看上去與其它粉店的幹撈粉也沒什麼不同的,叉燒、花生、豆芽韭菜,可關鍵的幹撈醬汁調配得那是可口無比,酸甜相宜,超讚!』
/ 天福香老友粉 /
都說棋逢對手,才有滋味。細弟還未走,但就在他臨街的老對手——天福香,已經拆成了唏噓,拆成了往昔,無法再接招了。
南寧天福香的分店有不少,然而不少南寧人,卻更鍾情於來這家藏在百年老街的總店吃粉,也只願意來總店,一嘗這正宗的老友味。
▲曾經的天福香總店
在臨勝街開了三十多年的天福香,早已深深融進了街坊四鄰生活裡,成為了臨勝街的一部分。
然而現在,天福香老牌總店,已經消失在了瓦礫之中。
▲被拆掉的天福香
被拆掉的天福香只剩下一堆斷壁殘垣和建築垃圾,除了牆上那幅「迎客松」,已經找不到一絲一毫往昔的痕跡。
牆上的海報已經陳舊泛黃、布滿汙漬,你看那個笑容燦爛的老太太就是黎阿婆。
▲天福香「掌門人」——黎阿婆
▲一碗湯頭濃鬱的天福香老友
一鍋上湯要放八到十斤的骨頭熬一個晚上,每天採購新鮮花腸、三大脆等生料,用磨石猛搓去除異物異味,洗淨醃製,加入特製的酸筍、辣椒,油鍋旺火,才有一碗酸辣中帶點清甜的天福香老友。
▲一碗酸辣入味的老友幹撈
南寧的夏天少不了幹撈粉,天福香的幹撈粉不是直接淋上滷水的,會下鍋小炒一下,爆出老友的香味。
出鍋之後的老友幹撈,肉片超級嫩,豆豉酸筍毫不吝嗇,隨便把粉攪拌一下,就已經十分入味了。
接下來就大快朵頤吧!辣到爽飛也不會大汗淋漓涕泗橫飛,可以有風度地嗦一碗粉了,這大概就是夏天吃老友幹撈的好處之一吧。
▲曾經的取粉處
曾經,許多友仔友女就在這個小小的取餐口中,取走一碗碗最本土的天福香老友粉。這個取粉處,餵飽了許多南寧人的胃。
牆上的迎客松還在這裡,只是這裡再也沒有來客可迎了。
- 食 客 · 追 憶 -
『南寧最老牌的天福香總店,就在中山路旁邊的一條巷子裡藏得挺深的,但是應該很多老南寧人都會知道,老友粉ging哦。』
『傳說中火爆得要命的天福香,好多人哦,走了一撥又來一撥,等我們吃完走的時候,排隊的人還是那麼多,聽到有人說「沒有油了,等下不賣了」,哇,居然火爆到這種程度!』
『最最最喜歡吃他們家的花腸,超級脆口,老友粉湯頭不油膩,酸筍和酸度非常夠~可以說十分老友了捏~』
/ 再過不久,南寧還會剩下多少老粉店 /
南寧許多上了年紀的老粉店,都委身在南寧的舊城區,臨勝街、中山路、三坊街、新陽路、共和路……
這些街道老了,許多正在舊貌換新顏,還有一些,也悄然等候著改造與變化的到來。
那些和老街道與老街坊生死與共的老粉店,拆一間,少一間。
當下,趁著南寧那些上了年頭的老粉店依然健在,多去看看,多去嘗嘗吧。
多吃一口,可能是最後一口;多看一眼,可能便是最後一眼。
/ 邕味老友 /
名聲在外的邕味老友,在龍勝街的路口一眼就能看到它醒目的招牌。
老闆「忠哥」最鍾情製作的美味,就是這碗老友味。
邕味老友滿牆的的榮譽,不僅是因為一碗老友粉,也因為他偏執的「邕味」。
越是尋常百姓的味道,也就越是令人回味和動容。
被稱為廣西「全民廚神」的忠哥當年憑藉著一碗6塊錢的老友粉參加央視的美食節目,完勝一碗888元的徽菜「李鴻章大雜燴」。
趁著它還在,不妨去試試,這四兩撥千斤的老友味,究竟有什麼魔力吧!
- 食 客 · 記 憶 -
『一看老闆就知道能喝酒~~~~能喝酒的人煮東西都好吃!最愛他家的茄汁幹撈,好吃得嗷嗷叫!』
『上過電視臺的!慕名而去後發現,不僅老友好吃,雜醬面也很夠味!』
/ 輝記牛雜 /
有南寧的朋友說:「作為南寧土著,我可以拍著肚腩告訴你,龍勝街輝記牛雜,你一定要去吃吃看!」
輝記牛雜,1986年就紮根在三坊街。
老闆是一位有點微胖的阿姨,她很可愛,人稱「宋姐」。
一碗牛雜粉,她從20歲賣到了50歲,大半輩子的青春都留在這方小店裡。
——「老闆娘,老友牛雜,加花腸!」
食客們輕車熟路地點單,一份份現炒現煮,需要稍等片刻。
滿滿一大碗老友粉端上來,鋪滿了肉,都要溢出來了。
嘗一嘗,牛肉嫩滑,牛光元脆口,湯頭濃鬱,鮮香酸辣,料足味美。
在南寧漫長的夏天裡,特別推薦輝記的幹撈粉,清爽開胃,滷水清甜。
祖傳秘制的牛巴,加自製的大片叉燒,佐以豆芽、酸黃瓜、黃生米,加上紫蘇葉點睛提味,口感層次豐富,適合南寧人的口味,不會甜到膩口。
靠著真材實料和誠心誠意的好味道,開店的二十多年間,輝記就這樣牢牢抓住了許多街坊四鄰和遠道而來的老饕們的胃口。
如今這裡的牛雜粉風味依舊,不妨選一個大清早來吧,這兒牛雜和花腸交織的彈牙交響曲,一定能讓你不虛此行。
輝記牛雜,這家誕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小店,它在這裡,歡迎你來。
- 食 客 · 記 憶 -
『為輝記牛雜老友牛肉瘋狂打call爆燈!!!』
『特地去吃了,花腸超級脆,沒有任何異味,特別好吃!點了牛雜粉,原湯,很鮮甜!』
/ 蘇蘇老友 /
蘇蘇老友,也是三坊街許多老街坊,久久不能忘懷的老友粉。
還未等我走近,遠遠就已聞到了一股濃鬱誘人的老友味,是老友香氣,指引我坐下來嘗一嘗。
就在菜市場門口的右側,一個旺火油鍋,簡單的幾張小桌子,豐盛的主料和配料就擺在桌子上,一覽無餘。
蘇蘇老友的價格也很親民,菜單就立在攤位前,要什麼喊一聲便是。
很多人都喜歡點上一碗老友田雞,老友的酸辣和田雞的鮮美,光是剛剛入鍋油爆的香味就已經讓人垂涎三尺了。
上了年頭的老友你吃過,老友田雞那可就未必了!這裡的老友田雞,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你值得一試!
- 食 客 · 記 憶 -
『蘇蘇老友是我小姨的粉攤,推薦大家晚上宵夜去那吃上一碗。我是南寧本地的,那是絕對的老友味。報上蘇少康的名字,絕對不打折再加一塊。』
/ 丹吳老友粉店 /
丹吳老友,也算是中堯路上的老字號了。雖然牌子夠老,但是還是很容易口誤成吳丹……
這家口碑不錯的老友粉店做了20年,也火了20年……
這家的老友雜粉很好吃,給的料也很多,還有裡面的粉腸,沒有腥味臊味,口感好,湯底濃鬱略酸,配料臺上可以隨便加的酸辣椒也很好吃哇!
除了老友粉,這裡還有獨特的三腸粉——花腸、粉腸、大腸,再加上嫩嫩的鵪鶉蛋,滿滿的一碗煮粉吃出了老闆的用心,喜歡「腸粉」的盆友可以來試一試咯~
在這裡除了能吃粉,還能吃到人情味。
經常在店裡吃粉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有許多老熟客到店報到,已經和老闆成為老友,一進門老闆就知道這個要二兩老友牛雜加煎蛋,這個要二兩三腸粉加辣……
有些大叔大爺有時候就算不吃粉,路過店裡也會進來打個招呼,和老闆嘮嗑幾句,閒話家常。聊的,都是老街坊之間的感情。
- 食 客 · 記 憶 -
『作為曾經的中堯路一哥,聽到有人誇丹吳老友粉,我建議使勁誇!』
『一定要吃丹吳的三腸粉!脆切切,嘎嘣脆,而且很嗦味,還不幸!每次去都要單獨加料才吃得過癮!』
……
老粉店之所以能經久不衰,成為老粉店,一定有獨特的美味,藏在其中。
趁南寧那些上了年頭的老味道還沒走,還沒搬,還沒拆……多吃幾口,也多吃幾家吧!
- 今日話題 -
友仔友女,
你還知道哪些……
經受住時間考驗的老粉店?
▍內容來源:吃遍南寧、南寧食探
▍圖文編輯:南寧圈(轉載授權請聯繫微信:area0771)
▍商務合作微信:nnarea001
▍法律顧問:李章淵律師 | 廣西道森律師事務所
▼戳圖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