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受害者心態(3) | 「諉過於人」&「傷痛+怪罪」的模式實在是非常普遍的

2022-01-02 慢驢雅歌行

   點擊上方  [ 慢驢雅歌行 ]  可快速關注我們   

【點擊這裡  聽 雅歌 讀給你聽】

背景音樂:Memory 

(作曲:久石讓)

今天想跟大家繼續來聊,受害者心態模式的另一個角度。我給今天的話題起了一個名字,叫《「諉過於人」&「傷痛+怪罪」的模式實在是非常普遍的》


    第一個模式:  諉過於人     


我先來說諉過於人吧:

在聖經的創世紀裡面,有一個特別經典的故事,這個故事是有沒有基督教信仰的人一般都會知道的,就是亞當和夏娃的故事。

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裡本來呆的好好的,後來因為吃了分辨善惡樹的果子,就被上帝趕出了伊甸園。大家一般都知道這個故事,那我想講的是其中的一個細節,那個細節就是:當魔鬼附體的蛇去誘惑夏娃吃果子,夏娃吃了果子以後又給亞當吃,然後亞當吃了以後,神就問亞當:你是不是吃了園中善惡樹上的果子?

因為他們吃果子之前,跟上帝的關係是很親的;吃了之後,他們就很怕上帝、很躲避上帝。然後上帝問亞當的時候,亞當的回答特別絕。亞當回答的原話是:

「你所賜給我的、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

(《聖經》創世紀3章12節)  

哎,你們聽這句話有意思嗎?

這包含什麼樣的意思呢?這個中間有一些信息哈:

一個信息是說:是那個女人,她給我吃的,不是我自己要吃的;

第二個信息說:是給我的那個女人,她讓我吃了。

言下之意就是說:我沒有做錯什麼!如果那個女人不給我吃,我就不會吃的;如果你不給我那個女人,我也不會吃的。所以是、和那個女人的錯,不是我的錯!

他說的那個女人就是夏娃。他忘了之前他一個人很孤獨,上帝用他的一根肋骨造了夏娃,給他作妻子,給他作伴來幫助他,讓他不那麼孤獨。那個時候,亞當是非常開心、歡喜的,說夏娃是他的骨中骨、肉中肉。可是這時候他就翻臉了,就說「是你賜給我的那個女人,她讓我吃的!」 所以,亞當不能夠承擔他的責任。

可以說,人類從第一個人開始就「諉過於人」。諉過於人,是因為他吃了分辨善惡樹的果子,他的心已經被汙染了,他的思想也被扭曲了,所以他會產生這樣子的一個想法「不是我的錯!」

亞當壓根兒沒有想過,自己不想吃的話,完全可以拒絕不吃啊;再說,上帝早就說過:吃這個果子的結果,必然是會死的,必然要跟上帝分開的! 但是他(亞當)就是把這個過錯推給別人。

所以這個模式可以說是人性使然,幾乎每個人都會,很小的孩子都會說

「啊,不是我的錯!是爸爸!是媽媽!」

    第二個模式:  傷痛 + 怪罪    

黃博士在親密之旅中用過這個說法,我借用一下哈。他是用在 傷痛+怪罪=四大殺手,我只用前面這部分。

我覺得:傷痛以後去怪罪,也是人性的一個本性、本色。

人就是會這樣子,很奇怪哎,就是會覺得

「我的人生這麼悲慘,都是因為你!因為他!因為命運!因為社會!因為環境!因為什麼什麼.」

總之是因為別人造成的。那個意思就是說:

我不幸福、不快樂的責任都是別人的!

換句話說,這樣的人把自己幸福快樂的權利交給誰了呢?交給了別人,不是自己!

那我們來看,這個模式真的是非常普遍。在原生家庭中,我們會看到父母常常會跟孩子灌輸這樣的模式。比如,父母會責罵孩子,一邊責罵一邊會說 :

「我這麼辛苦、我這麼累,還不都是因為你!」

「我氣的胃病都出來了,還不是因為你考試太差了!」

.

好像父母會把自己的快樂、痛苦,與孩子的表現、行為連起來。就是當父母覺得不開心的時候,就會用這種怪罪的方法讓孩子來內疚。

這個孩子長大以後,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個孩子他會有什麼模式?

他會一樣的,他也會怪罪的。他也會在當他不順利的時候,去怪罪別人。

在婚姻中也是會這樣,所以在婚姻中,有人會說:

「我不幸福,都是因為嫁(娶)了這個人,所以我不幸福!我的人生都被這個男人(被這個女人)給害了!」。

婚姻中的怪罪,常常會傷害到親子關係。所以我們常常說:父母都很想愛孩子,但是其實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愛,是父母彼此相愛。當父母不能夠相愛的時候,把孩子放在一個炮火連天的戰場的時候,這就對孩子已經是特別大的傷害了。


父母在婚姻不和的時候,常常又會帶給孩子怪罪。比如說有的父母就會說:

「我婚姻不幸福,我這麼忍受你爸爸、我這麼痛苦,還不是為了你!為了給你一個完整的家。」

比如,父親其實常常在外面應酬、在外面混社會,很少有時間給家人,給家人帶來痛苦,但是他不太會檢討自己的責任,他會說:

「我還不是為了打拼,為了給這個家賺錢,為了供你有很好的生活。」

在婚姻內是這樣子,但有的父母離婚了,也會加給孩子這樣的壓力和怪罪,TA一直在啟動使人有內疚感和負罪感的那個模式。比如,TA會跟孩子說:

「我離婚都是為了你!你的爸爸不好(你的媽媽不好),我為了保護你,所以離婚。」

「我離了婚,沒有再娶(再嫁),也是因為你!」

「我離了婚,給你找了一個繼父(繼母),我也是為了你!為了讓你有完整的家。」

.

總之,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如果這樣把自己對生活的不如意,通通讓孩子來承擔。我覺得這個孩子長大之後,他在人際關係中,一個方面可能會對受害者心態的人特別過敏;但是另一個方面,他可能會傳承這種模式,而且這個模式在職場上,在其他的場合上我們都能夠看到,「傷痛+怪罪」是有非常大的普遍性的。

我看到過一些真實的案例,比如,我曾經在上海見到過一個女孩子,15年前她的媽媽去世了。按說她媽媽去世以後,她只剩下一個爸爸,她應該更珍惜她的爸爸。但是她不是,她反而因為失去媽媽非常痛苦,她就怨恨她的爸爸,怪罪她的爸爸太摳了,不捨得花錢治療媽媽,所以媽媽死了。這是一個很讓人痛心的事情。


我這些年來做親密之旅、做輔導,真的是見到好多人在受害者心態當中困住出不來,而且是非常普遍的。

我這樣說的時候,我想說其實我自己也是一方面對受害者心態非常的過敏,因為我成長的那個過程就是被內疚感驅使的;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自己也會帶著受害者心態的。我舉一個例子:是十幾年前了吧,我原本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但後來發生了一些狀況,兩個人就反目成仇了。反目成仇之後呢,站在我的角度,我覺得:哇,這個人,我幫過你多少多少。我就覺得很生她的氣,因為她在背後到處控訴我,像一個受害者一樣。因為我對受害者很敏感,我就特別生氣。但是我特別生氣的同時,我也到處說:這個人怎麼讓我生氣!我那一陣子情緒很激昂。

記得有一次,我大概已經跟三四個人說了吧,到了第五個人。第五個人是我們一起在一個心理熱線做志願者的朋友,她很有諮詢師的角度。當我跟她說的時候,她會同理共情我。但是她最後很溫柔地問我說,你好像情緒特別的激昂哈,你很討厭受害者心態的人,對吧?你在這個事情上,好像你也有很強烈的感覺受害,對不對?

她說那樣一句話的時候,一下子就驚醒我。那個驚醒就是:當我特別義憤填膺受害者心態的時候,其實我正在用受害者心態控訴著別人。

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好,今天說到這裡~~

 

雅歌 . 原創分享 No.6 

雅歌 口述錄音於.北京 

慢驢 文字編輯於.Montreal 

(文中圖片摘自網絡) 

 2018年 4月 10日  

慢驢.雅歌

兩枚十足的驢友

一路高歌暢遊在

對世界&心靈探索的美好中

很開心

驢走天下.有你同行

長按. 上圖二維碼 .識別   

快速關注 [慢驢雅歌行]   

SLOW DONKEY & SONG OF SONGS

相關焦點

  • 話說受害者心態 | 「傷痛+怪罪」的模式實在是非常普遍的
    本文轉載改編自訂閱號「慢驢雅歌行」在《話說受害者心態 | 人際關係的癌症》一文的留言中,看到大家對這個話題有許多的共鳴。今天想跟大家繼續來聊受害者心態模式的另一個角度,叫:「傷痛+怪罪」的模式實在是非常普遍的。
  • 沒有人愛我:受害者心態
    與「受害者心理」的人,建立親密關係,會不知不覺地淪為苦難深重的受害者。有「受害者心理」的人,會無意識的進入病態模式,將自己的痛苦感受轉嫁到對方身上,讓對方感受到痛苦,以此緩解自己的痛苦。通常會有兩種結果,一種就是不認同,不接受這種病態,關係在很短的時間,就會破裂和結束。
  • 心理科普 | 真正讓你痛苦的,是受害者心態
    有一項研究:人群中80%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受害者心態」。受害者心態,容易影響到一個人對事情的認知和判斷,做出不當的選擇。通常擁有「受害者心態」的人,總是覺得自己最可憐,飽受外界惡意的攻擊。這種逃避「改變」的受害者思維,其實是內在自我的匱乏與人生掌控能力的喪失。任何一種心態的存在,總是會有一定的「意義」。因為嘗試過因此受益,所以有的人會習慣的用「受害者心態」去解釋問題。當一個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用「哭聲」來表達自己「受餓」。父母就會給到TA安撫,也會給TA食物。他們就習慣用這種方式,會收穫父母的「關注」好「補償」。
  • 你有受害者心態嗎?
    我感興趣的是,如果朱做以下「人際受害傾向」的問答,他會得幾分——其實從媒體報導和其供述中不難看出,缺乏對他人痛苦的感知能力(同理心)在朱某身上有著明顯的體現,而朱某母親在案發後為其兒子辯護的雙標邏輯,亦讓人無語又震驚。本文中的「受害者心態」,其實往往是那些對他人施加傷害而不自知的人,非但如此,他們還常常覺得其「善舉」不被理解,從而生出「他人虧欠我」的感受。
  • 微笑,有時候是一種沒有說出口的傷痛
    人的青春不止有一次,有時候,時光會給你額外的驚喜。3、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心態的不同必然導致人格和作為的不同,因而也會譜寫不同的人生。4、我們一步步走下去,踏踏實實的去走,永不抗拒生命給我們的重負,才是一個勇者。5、花落青春時,點水憐惜,不能用雙手捧住,那就觀賞她在水中的舞蹈。
  • 既然上帝饒恕你是出於恩典,你犯了罪,就無須再隱瞞、推搪、諉過於他人了.
    既然上帝饒恕你是出於恩典,你犯了罪,就無須再隱瞞、推搪、諉過於他人了。在道德上是否坦誠,有一個底線:否認源於恐懼,承認源於盼望。
  • 幸媛情感學苑海蓉老師:擺脫「受害者心態」,走出「悲苦人生」,讓...
    幸媛情感學苑海蓉老師:擺脫「受害者心態」,走出「悲苦人生」,讓老公愛你如初!我對海蓉老師的印象非常好,無他,笑起來實在太親切了,而細細觀看,居然還能讓人找到這份親切的來源——陶虹。是的,就是那個經常活躍在熒幕上的女演員,長相甜美、眼有靈氣、一顰一笑都格外吸引人,雖然年近五十,但她身上無一絲暮氣,更多的反而是經過時間打磨的韻味。
  • 名人連曝性騷擾醜聞引發美國社會大爭論:普遍心態縱容加害者
    性騷擾現象的普遍存在和長期受到的忽視就這樣通過社交媒體的瀑布流暴露在人們眼前。新澤西州的著名高中歷史教師尼古拉斯·費羅尼(Nicholas Ferroni)就目睹了驚人一幕。他在24日發推說,當他問自己的學生有誰遭遇過性騷擾時,所有人都舉起了手。「沒有比這更令人心碎、更令人大開眼界的了。」他說。
  • 幸媛海蓉老師:擺脫受害者心態,走出悲苦人生,讓老公愛你如初
    我對海蓉老師的印象非常好,無他,笑起來實在太親切了,而細細觀看,居然還能讓人找到這份親切的來源——陶虹。是的,就是那個經常活躍在熒幕上的女演員,長相甜美、眼有靈氣、一顰一笑都格外吸引人,雖然年近五十,但她身上無一絲暮氣,更多的反而是經過時間打磨的韻味。海蓉老師雖然更年輕些,但她身上那種韻味卻是極為相似的:溫柔繾綣不負流年,方寸之間盡顯大氣。
  • 生命中的受害者情結
    有受害者情結的人,就是無法對自己生命負全責的人。他能做的,就是自怨自艾自憐,即使知道這些對事情、對自己、對他人一點幫助都沒有。幾乎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問題,都是來自於把自己囚禁在小我這個牢籠之中。這個小我設計的陷阱是這樣運作的:首先,你要有一個受害者的意識,那就是:都是別人的錯,他的行為、他說的或是他沒做、沒說的,讓我受到傷害,所以我痛苦。
  • 你有受害者情結嗎?(原創)
    上面這位女孩的困擾,就是我常說的具有受害者情結。什麼是受害者情節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討論一下。 受害者情節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心理學名詞,也許你認為它就是一種心態罷了,如果想轉變這種心態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實則不然,這個情結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曾春亮案受害者家屬:死刑在意料之中,但這是我們三兄妹一輩子的傷痛
    受害者家屬在「九派當事人」發聲:「對於這個結果,這是在我們意料之中的」,「這150多天,是我們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的痛苦。」以下是曾春亮案受害者家屬在「九派當事人」欄目中的發聲:大家好,我是江西省曾春亮案件受害者的女兒,也是受傷兒童的媽媽,應「九派當事人」的邀請,和關心我們的朋友們簡單說一下庭審情況和我們下一步的打算。
  • 中國夫妻模式發生改變?「合作式婚姻」越來越普遍,到底是好是壞
    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卻要攜手度過漫長的一生,父母之恩大於天,子女之情永遠割捨不下,但這兩種具有血緣關係的親情卻沒有夫妻之間的愛情陪伴人更長久。 有人說,你的伴侶才是你最要去珍惜和愛護的人,因為直到生命消逝的那一刻,陪在身邊的也許只有伴侶。
  • 轉變心態和思維模式的辦法
    這兩個人,就代表了抱怨和感恩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和思維模式,也意味著失敗與成功兩種不同的命運。不同的心態和思維模式會導致不同的行為模式,從而導致完全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運。一位智者曾說:「看到即得到。」看到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 「女魔頭」勞榮枝,稱非常同情受害者家屬,如果可以想眾籌賠償
    有句話說得好,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用在勞榮枝身上,真的一點都不假。就在11月28號上午,逃亡20多年的勞榮枝在廈門一商場被警方抓獲。此人極其狡猾,在面對廈門警方時絲毫不慌張,謊稱自己是南京戶籍,名字叫「洪某嬌」,意圖掩飾自己的真實身份。警方對其做了DNA對比,鐵證如山,容不得她不承認。
  • 「素媛案」強姦犯申請政府補助,受害者父親:非常惱火但沒辦法
    、「當初就該設立條件不讓這種罪犯領取啊」、「犯下如此死罪,國家還讓他這種人吃好穿好10多年,現在出獄後有專屬人力保護還有錢領?犯罪者的人權真的受到保護啊!」自稱是「平凡家庭的家長」的一位40多歲男性的請願理由是:「為了要讓國家穩固,身為國民並沒有忘記繳納稅金的義務,但是他認為稅金應該要用在對的人身上,直批趙鬥順是一個厚顏無恥、不知羞恥、如怪物一般的人……趙鬥順待在監獄裡12年稅金都沒有履行納稅義務,為何要給他補助金?」他認為,為這種人每個月要花費120萬韓元的國家稅款,很虛無,很可惜。
  • 你是否深陷「受害者情結」享受其中無法自拔?
    什麼是「受害者情結」?今天看到的一個測試真的很直觀:你是否具有受害者情結呢?以下18個徵兆的描述幫助大家加深自我覺察,請對照以下的條款查看吧。 1. 你容易抱怨周圍的人事物,並常常因此感到難受和痛苦。2. 你覺得生活總是在對抗你,為此內心常常保持鬥爭狀態。3.
  • 武庚紀:阿嵐、黑龍和白龍都是受害者,幕後黑手在結晶山出現
    武庚紀第三季已經進入尾聲,阿嵐和白龍都是受害者,幕後黑手在結晶山出現。 阿嵐奉命前往天之墓刺殺天,可是卻誤刺了白龍,這個結果也引發了很多網友不滿。白龍沉睡了十萬年,靠血石補充能量才能續命,就在即將恢復健康之時,阿嵐突然對白龍刺了一刀。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白龍的生命瞬間危在旦夕。
  • 65歲的周潤發精神矍鑠,和女友人一起爬山,影迷合照心態超好
    近日有網友拍到周潤發和女友人運動的照片,年近半百的周潤發精神矍鑠,笑容可掬,一路上跟外國籍小粉絲打招呼,用手機熱情跟粉絲拍照,教導女友人怎麼做運動前的熱身。疫情籠罩下,很少有人能做到像周潤發那麼開朗,積極的創造條件去堅持運動,這次拍到周潤發運動,也是周潤發母親離開後,周潤發首次露面。
  • 姜虎東受害者101升級成1001,鐵打的《Star King》,流水的受害者
    因為請來了大量trot歌手,所以表演的部分多了很多,但整體風格依然很認哥,離婚梗、欠債梗當然少不了,還有就是再次提起虎東受害者101,原來7位trot歌手中金浩中、李燦元、金熙栽、YoungTak4位也是來自star king的受害者,李燦元更是直言能找到1000個受害者,嚇得虎東東握緊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