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為什麼不下船?」《海上鋼琴師》的人生哲理,讓孩子來解答

2020-12-19 溫嘉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娛樂電影方面是做得越來越好的電影,可以說是人們生活當中的一種娛樂方式,能夠給人更多的體驗,能夠給人更加好的生活條件體驗,電影可以說是成為人們生活當中的必需品,人們對於電影的觀看也是越來越多了。因此近幾年在電影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好。而電影行業對於電影的質量也是越來越有保障,希望能夠給大眾呈現一種高質量的電影,讓人們能夠從電影當中去享受生活,去獲得體驗。

但是按照電影來說的話,可以說是美國電影,是現在世界上最受歡迎,也是最有代表的,美國電影的質量很高,而且其中所蘊含的一些人生道理也是值得人去學習的。其實看一部電影就相當於去經歷一個人的人生過程,從一部電影當中是能夠讓人去學習到更多。而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叫《海上的鋼琴師》,從這部電影當中能夠更加清楚明了的去認識人生的哲理,而這些人生的哲理往往恰恰就是小孩子看得比較透徹。在這部電影當中卻是留下了一個比較遵守廣義的一個問題,那就是1900為什麼不下船去過上陸地的生活。

一:解析《海上的鋼琴》

講述了一個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故事。電影當中的主角,1900是被遺棄在客輪船上鋼琴的一個棄嬰,在偶然情況下,被船上的一名礦工丹尼爾發現之後,將其收養為兒子,丹尼爾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而且在撿到棄嬰的時候後的年代是1900,因此就將他命名為1900。

就這樣丹尼爾將1900撫養長大,並且1900也將這課文當作是自己家一樣,但是很不幸的是,丹尼爾在意外的情況下去世了,使得1900再次成為了孤兒。但是1900有著鋼琴的天賦,都被一聲美妙的鋼琴聲吵醒,她們循聲而看,發現1900正在彈鋼琴。因此1900因為自己的鋼琴天賦就被留在了客輪上,當一名海上的鋼琴師。

就這樣1900在這客輪上一天又一天的成長,他的鋼琴技藝也聞名於很多地方,但是1900卻是從來都沒有下過船。之後有一位樂隊的小號手,因為聞名於1900的琴藝,因此就上傳向他討教,而在這過程中兩人都成了好朋友。而這位小號手則是勸說1900要下船去體驗新的生活,但是1900始終都不願意下去。

在某一天1900遇到了一位美麗的女子,他對他有著心動,但是他卻又沒有將自己的愛意表達出來,只是將自己的愛意傾注在幹警中,1900想要跟這位美麗的女子告白,但是這位美麗的女子卻下了船。1900找不到,所以1900為了去追求自己的愛情,他想嘗試一次下船去尋找那位美麗的女子,但是在船邊,他看著陌生的陸地,看著陌生的地方,對他來說陸地就像未知的大船,他感覺到陌生,因此他又退縮了,他放棄了自己的愛情,繼續留在了船上。

之後即使船上沒有人跳舞,即使戰炮轟轟,他也依然在這艘船上彈著自己的鋼琴,但是因為年代已久,需要被炸毀,小號手聽到這個消息後,他堅信他的朋友依然在這艘客輪上,因此他不顧危險上了這艘船,見到了1900,並且極力的勸說1900下船,但是1900極度的反對,他不喜歡去到陸地上生活,他不願意離開這個生活已久的家,因此最終他跟這艘客輪一起被轟炸,沉沒在海底。

1900因為被人遺棄在客人的鋼琴上被丹尼爾撫養長大,19000一次都沒有下過船,一次都沒有見過陸地,他一直都在這艘客輪上成長,客輪上生活,可以說這艘客輪與它融為了一體,他不願意離開他熟悉的地方,去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充滿著未知以及危險的客輪。有人看到這部電影,或許會納悶,1900為什麼會放棄生的希望,為什麼會繼續留在客輪上,不願意下船。其實這個原因並不難以想到,其實小孩子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是能夠理解,1900為什麼不下船的原因。

二:孩子回答1900不下船的原因

1、心的歸屬

可以說1900整個生活中的人生,他只有這艘客輪,只有鋼琴與他為伴,雖然當年兒在小的時候撫養過他,但是在他小時候已經去世了,已經不能夠去參與1900的人生。可以說在1900的整個人生當中,1900是孤單寂寞的,而給他心靈的慰藉者是這艘客輪以及鋼琴,可以說這艘客輪是他心靈的慰藉,是他心靈的歸宿。唯有在這艘客輪上,他才感覺到自己不孤單,才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這艘客輪給1900帶來的是安全感心靈的慰藉。而每個人心中都是比較嚮往著心中的歸宿,心中的歸宿對於每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是每一個人感官是每一個人的蜜蜂,但是每一個人最終想要歸屬的地方。因此1900不願意離開他的歸屬地,不願意失去他的歸屬,他心靈的慰藉。

2、船是家

1900從小在這艘客輪上成長,可以說這艘客輪是1900的家是1900的家鄉,人們都認為都知道家是最安全家是人們最嚮往的地方,也是人們最不想離開的一個地方,而1900隻是把這艘客輪當作是自己的家,自己心愛的家,因此他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不願意離開自己所心愛的家,從而去邁向陌生的地方。或許對於其他人來說,陸地上是有著新鮮的生活,有著豐富多彩的生活,但對於1900來說陸地這是一片陌生的地方,未知的世界,他對這未知的世界充滿著畏懼,害怕以及恐懼。他感受不到這陸地帶給他的安全感,唯有這艘客輪才能帶給他安全感。因此1900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不願意離開他僅剩的一個東西。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執念,都有一些自己執著的東西,而家是心靈的歸屬,正是人們往往心中最為執念,最為堅持的一個東西,相信每一個人都不希望離開自己的家,不希望拋棄自己心中的歸屬地,因為家歸屬是能夠讓一個人擁有心中的安全感,擁有快樂以及歸屬感。

一旦失去了這些的話,那麼一個人心中將沒有極大的歸屬感,只會認為自己就像海上的一片浮萍一樣隨風飄蕩,毫無目的毫無歸屬。而1900就是有著這樣的,有著這樣子的想法,所以他才不願下船,其實最能體驗1900這種心理的是小孩子,其實小孩子是最能夠去了解到到900為什麼不下船的原因。

三:孩子能夠理解的原因

1、孩子知道家的重要性

之所以孩子能夠了解到1900的心理,是因為孩子的心靈是最純淨的,是最純粹的孩子,知道自己想要的只是簡單的家的陪伴,孩子知道家對於自己的重要性,孩子最重要的最在乎的往往卻是人們常常忽略的東西。而小孩子在生活當中則是有著跟1900一樣的經歷,現在的孩子經常是被忽略的對象,孩子總是被父母忽略,在家中家中只有孩子一個人,因此孩子對於家的歸屬都是比較看重的,孩子都是比較喜歡待在家裡,比較喜歡有家的溫暖,因此孩子就能夠去體驗1900的那種心理。

2、孩子想要的只是很簡單

現在的父母成年人都過於複雜化,過於去追求自己優越的生活,過於去追求自己的事業,從而慢慢去忽略自己身邊的親人,忽略自己身邊的事物,只是一味的向前衝,卻沒有停下腳步往後看也沒有停下腳步休息一下,去看看周圍的事物,看看周圍的朋友,孩子。從而導致了喪失了自己,對於孩子最想要的,最簡單的,卻沒能夠進行正確的認識孩子其實最想要的也是最簡單的,就是想要父母的陪伴,想要一個一個港灣,一個心靈的歸屬,能夠成為自己心裡的慰藉。但是成年人以及父母卻沒能夠去認識到這一點,只是去過分的想要太多,抓得越緊掉的東西就越多,而一味的往前衝將會失去了自己最初最想要的以及最簡單的東西。

而孩子也是想要這樣簡單的事情,但是卻一直都沒能夠去獲得,因此孩子也是能夠去體驗到1900的心情,1900的想法。

其實不管一個人想要追求多大的目標,想要實現多大的夢想,想要去發展多大的事業,但是歸根到底家才是一個人,最終的歸屬家是一個人的避風港,不管自己之前追求過什麼追求,過多大的東西,但是到最終來家才是一個人,最主要最重要的事物是一個人最需要去維持最需要去保護的。

現在的人在這樣子的社會當中,慢慢去迷失掉自己的本性,從而去忽略掉家的內涵,家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往往去忽略家庭,忽略自己心中的歸屬,沒能夠去很好的保護自己的家,沒能夠和家中的親人孩子好好的相處。所以現在的人們要去意識到想嘗試一個人真正的歸宿才是一個人最重所以請不要忽略家庭的存在,請不要忽略家庭對一個人的歸屬。

我是溫嘉玲,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海上鋼琴師1900為什麼不下船?」
    時隔二十一年,《海上鋼琴師》重映,作為文青聖經,文藝青年應該不止看了一遍,有人喜歡,被1900的恐懼、懦弱和孤獨感染。有人討厭,覺得電影做作,煽情,認為導演做作油滑。倒是也很想知道,當年被《海上鋼琴師》感動的少年,現在都怎麼樣了。聊起1900為什麼不下船,是不是有了別的看法。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還是在大學圖書館裡,看到Virginian號最終炸毀的瞬間,唏噓不已。這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完,忍不住要腦補如果1900下了船之後會怎麼樣?他應該會找到那個女孩,和女孩開始一段感情。
  • 《海上鋼琴師》:深度解析1900為什麼不下船?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作者|楊麗萍《海上鋼琴師》是我眾多喜歡的電影之一,最近又三刷了一遍。還是很感動,1900高超的音樂天賦和琴藝讓世人驚嘆!只要他願意回到大陸生活,1900完全可以憑藉他的音樂天賦取得很高的名譽,地位和財富。可到最後為什麼1900寧願死都不下船呢?
  • 《海上鋼琴師》:21年了,還有人想知道1900為什麼不下船
    簡而言之,這部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海上鋼琴師》,就是影迷心中的「神作」。朱塞配.託納多雷是個不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而亞力山德羅.巴裡科的作品也有著極強的藝術性和童話感,兩者相結合後,便誕生了《海上鋼琴師》這部浪漫、虛幻甚至荒誕的作品。觀眾如同影片中的許多人一樣,一面陶醉於旋律的美好,一面質疑著故事的真實性,並追尋探問著一個問題「1900為什麼不下船?」
  • 影評|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你知道1900為何不下船?
    1998年甫一上映就風靡全球,21年來,持續在各國推薦的電影榜單上居高不下,口碑也始終維持在高位。儘管已經算是一部名副其實的老電影,《海上鋼琴師》的影迷卻不斷增加。在很多影迷心裡,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神作。尤其是1900為何不下船,成了很多影迷心中永久的謎題。今年11月,21年來,從未在中國大陸上映過的神作《海上鋼琴師》,以4K修復版的全新版本登陸。
  • 海上鋼琴師 | 1900為何不肯下船?為何不肯換一條船?
    《海上鋼琴師》原聲:丹尼的布魯斯1900年,龐大的維吉尼亞號豪華遊輪,停靠在美國某個不知名的港口,也許就是妓女之城紐奧良,也許是芝加哥,也許是紐約。時隔21年,託納多雷1998年的經典名片《海上鋼琴師》的4K修復版,終於正式在中國公映,當我們又一次重新回到影劇院昏暗的空間,仰望屏幕,不安地等待著音樂響起時,我不知道為何心中會有一種時光交錯的迷亂——1900至死也不肯下船
  • 《海上鋼琴師》:從哲學的三種關係探究1900終身不下船的原因
    《海上鋼琴師》這部影片沒有採取任何的特技效果,而是通過回憶敘事的方式,以平淡卻引人入勝的劇情,描述了在一艘名叫「維吉尼亞」並常年往返於歐洲和美國的超級油輪上,一個名叫1900的棄嬰在油輪頭等艙被苦力丹尼發現且收養,長大後的1900展現了超凡的鋼琴天賦,但始終以船為家、以大海為依託,從不追求名和利,哪怕遇到了怦然心動的愛情,也從改變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直至最後寧可與油輪一起火葬於大海,也不肯下船登陸的傳奇故事
  • 《海上鋼琴師》男主,為什麼一輩子不下船?
    《海上鋼琴師》:他為何寧願一輩子待在船上,不下船享受榮華佛祖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句話用來形容《海上鋼琴師》的主人翁1900再好不過了。對於1900而言,維吉尼亞號船和船上的鋼琴託載著他全部的世界,同時1900也代表著一種單純的生活方式。觀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有很深的感觸。
  • 1900到底為何不下船?《海上鋼琴師》你真的看懂了嗎?(一)
    》的影評,這些影評不但都沒能清楚地回答1900到底為什麼不下船的問題,而且紛紛試圖為1900不下船找一個高級理由:比如1900是為了守護音樂和自己精神家園的純潔;比如堅持自我,成就傳奇;還比如厭惡陸地上的等級、規章和世俗等等,我認為這些理由都是牽強附會。
  • 《海上鋼琴師》:另一種視角,解讀1900為什麼不願下船
    《海上鋼琴師》豆瓣評分9.3分,好於97%的音樂片,好於99%的劇情片。無論是怎樣的一個數字,我想大家都是對這部電影很熟悉的,也是能夠成為心中的經典之作的。什麼下裡巴人是絕對比不上陽春白雪的,儘管下裡巴人由於本身的通俗性流傳地更廣,更是形成了一種文化,但它也入不了崇尚雅致的那些人的眼中。在影片中,光是1900本身鋼琴師的身份,就足以讓我這些平時碰不到鋼琴的人對1900高看一眼。
  • 《海上鋼琴師》:1900一生未下船,寧願一生孤獨,也不願隨波逐流
    Hello大家好,之前推薦給大家的《楚門的世界》、《當幸福來敲門》以及《追風箏的人》都是很經典也很有內涵和啟發的影片,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也是同樣優秀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顧名思義,這部影片就是在講述一位海上的鋼琴師的故事,這位偉大的天才鋼琴師叫做1900,他是被拋棄在維珍尼亞號遠洋客船的棄嬰,被在船底艙添煤的工人發現並收養起來,起名1900是因為這位養父在1900年的第一天發現的他。
  • 《海上鋼琴師》:1900的人生其實並不值得歌頌
    生在船死在船1998年的義大利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時隔21年後首次在中國各大電影院公映。2008年為1900的故事哭溼紙巾的我,到2019年坐在大熒幕前唉聲嘆氣重溫這部影片的我,僅僅隔了11年。這種嘆氣並不來自於感動,而是來自於對1900這個人物的「反感」。
  • 1900,海上鋼琴師
    整部電影低調的空間展現,精緻而唯美的畫面,與柔美的古典音樂完美結合,靜靜地貌似不起一絲波瀾,卻猶如一席流動的盛宴,帶來一場感官上的絕佳視聽享受。有的時候,完全不用考證他是否真的存在,只需要去接受這個傳奇,去聆聽一個故事,這就足夠了。三十餘年的海上漂泊,一艘巨大的輪船上伴著美妙的鋼琴聲,便是1900的全部人生。
  • 豆瓣評分9.2《海上鋼琴師》:從來不孤獨,從來不下船的1900
    1900也許是一組數字,也有可能是一個年代,最讓人意想不到的竟然是一個名字!這部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海上鋼琴師》1998年在歐美上映,時隔21年,這部曾經收穫無數大獎被稱為「神作」的影片終於在國內上映。《海上鋼琴師》改編自義大利作家亞力山德羅.巴裡科的同名小說。
  • 經歷過後才發現,《海上鋼琴師》1900不下船,便是最好的選擇
    不下船,便是最好的選擇;不逼迫,便是最大的尊重。有才華的人,從不孤單。喜歡《海上鋼琴師》的朋友們,希望這篇文章,能觸及你的心這個電影加上這次看了4遍了。當時3遍看完,單純覺得好看,沒有去想電影更深層次的含義,也覺得很可惜,1900最終還是沒有下船。但是電影院果然還是不一樣,昏黑的環境讓你更集中,更置身電影。1900讓我想起海倫凱勒的一句話:「世界上最美麗最珍貴的,反而是聽不見且看不清的,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
  • 《海上鋼琴師》說:自由,就是永不下船
    《海上鋼琴師》是一個讓我忍不住看了又看的影片,雖然不通音律但不影響我對美妙音樂的欣賞,然而,最讓我動容的依舊是1900為了自由,一次都沒有下船。熟悉了以後,問他為什麼不走下船,哪怕一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自己感受一下生活的樣子。
  • 電影《海上鋼琴師》1900的生命樂章
    ,名為《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講述的是一個嬰兒被遺棄在一艘豪華的客輪上,被一個黑人水手收養,並被取名1900,這孩子有著很高的音樂天賦,無師自通成為了一個音樂大師。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女孩,並深深的愛上了她,他的音樂裡都有著他對這個女孩的情愫。對他而言,他從沒有下過船,他會不會為了他的愛情,開始新的生活?他又怎樣譜寫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
  • 孤獨的「1900」,偉大的海上鋼琴師
    小夥伴們好,小編今天來帶你們看部電影。 《海上鋼琴師》是由託納·巴裡克託雷執導,努恩、比爾·努恩、蒂埃裡尼·蒂姆·羅斯主演的劇情片,改編自桑德羅·朱塞佩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名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 《海上鋼琴師》:也許你也是1900
    《海上鋼琴師》是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電影作品,講述了海上鋼琴師「1900」傳奇的一生。1900年,「維吉尼亞人」號豪華郵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由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取名1900。1900慢慢長大,顯示出無師自通的鋼琴天賦,在船上的樂隊表演鋼琴,聽過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動。爵士樂鼻祖傑立·羅爾·莫頓聽說1900技藝高超,專門上船和他比賽,最後黯然離去。這一切都發生在海上,1900從來不願踏上陸地,直到有一天,他想在陸地上看看大海,但最終依然沒有下船。後來郵輪被廢棄、引爆,1900不願離開生於斯長於斯的「維吉尼亞人」號,隨之而去。
  • 《海上鋼琴師》:豆瓣評分9.3,詮釋了1900的三重人生境界
    朱塞佩·託納託雷是義大利著名導演,以寫實派電影流派被觀眾熟知,他創作了三部經典作品分別是:《天堂電影院》、《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和《海上鋼琴師》,這三部作品也被人們稱為「時空三部曲。」《海上鋼琴師》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2019年11月15日它的4K修復版在中國上映後,依然好評如潮。
  • 《海上鋼琴師》:1900活在自己內心世界的傳奇,你看懂了嗎?
    你一定聽說過這樣一部電影,它被人們口口相傳,爭先朝聖,更被很多人推薦列入"人生必看"的電影名單之中,這就是被人們熟知的——《海上鋼琴師》。因著它的名氣,很多人對其充滿讚美,但你真的看得懂它嗎?我想只有真正有過人生經歷的人,才能讀懂《海上鋼琴師》背後的那份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部——《海上鋼琴師》。影片最大的特點是它的場景非常簡單,全篇只圍繞著一艘船來進行,講述了一名傳奇鋼琴師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