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過年,你都有什麼特殊記憶?快來這裡記錄下來

2021-01-12 澎湃新聞
關於過年,你都有什麼特殊記憶?快來這裡記錄下來

2021-01-12 1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1年春節即將來臨,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等重要論述,進一步築牢家國情懷,營造歡樂、團圓、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即日起,「學習強國」上海學習平臺面向全社會開展「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徵文活動,留住「鄉愁」,讓人們共賞美景、共度豐收、共憶鄉愁……

活動主題

本次徵文以「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為主題,引導廣大讀者、觀眾通過對過年集體記憶的書寫,抒發共同的鄉愁,重新審視春節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寶貴价值和獨特作用,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和發展,堅定文化自信,為「十四五」良好開局凝聚精神力量。

無論是踏上歸鄉之路的人們,還是堅守一線崗位的各行各業工作者和因各種原因不能回鄉的人們,都可以通過過年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感,或者通過對過往春節的回顧,和父母親人跨越時空的「線上團聚」等方式,記錄民俗風情的變遷,書寫和過年有關的親情、友情、愛情、家風、家訓等的溫情故事,展示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人們共同的文化根脈、民族情感和精神追求,激發人們為更加美好生活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精神動力。

01

徵集時間

2021年1月12日至2021年3月31日。

02

作品要求

1、堅持正確的創作導向,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富有思想性、時代性、藝術性。

2、主題鮮明,內容真實,感染性強。徵文題目自擬,體裁不限,字數一般1200字左右,不超過5000字。如有合適照片,也可附件用作配圖。

3、作品須為作者原創、首發,投稿者應對作品擁有完整的著作權,並保證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

03

投稿方式

1、通過供稿鏈路投稿。各有關單位自行徵集稿件,通過供稿鏈路上傳,經逐級審核,推薦報送優秀作品。

2、通過徵稿專用郵箱(jsxcbllk@126.com)投稿。投稿時,作品請以word格式進行上傳,郵件名統一為「姓名+作品標題+聯繫方式」。

04

作品展示

1、上海學習平臺在「強國徵文」欄目展示優秀作品。

2、中宣部「學習強國」APP 端、PC 端「強國徵文」頻道和「推薦」頻道集中展示各地學習平臺推薦的優秀作品。

3、為擇優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展示的作品作者發放文創紀念品。

4、徵文結束後,「學習強國」組織對作品進行評選。

市民朋友們,

趕快抓緊時間,

積極參與起來吧~

將你對過年的記憶、

所思所想、所見所感記錄下來,

與大家一起分享!

資料:上海學習平臺

編輯丨沈彥菲(見習)

責編丨戚靜偉

原標題:《關於過年,你都有什麼特殊記憶?快來這裡記錄下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快過年了,做點什麼比較掙錢
    結合你當地的習俗,可以分為快消,慢銷的,就看你野心大不大啦,你首先內心問下自己,你擅長做什麼?會做什麼?能做什麼?喜歡做什麼?比如說我們廣西農村的過年喜歡放煙花,賣煙花就很賺錢,但是快銷的產品, 過年只賣一兩個月,可以說投資少,見效快回本快,賣對聯聯繫起賣那個半個月的時間,賣不完的對聯都可以退回廠家,只要你跟那個商家對接好就可以了。
  • 何以過年,唯有留守?5G時代,原地也能「快」樂過年!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過年不回家,準備好你的5G胃,跟著「美食雷達」我本人一起體驗在蘇州吃一天的快樂! 跟我去趕集——雙塔菜場 雙塔菜場承載著不少蘇州人的記憶,改造後我來過幾次,發現真是不得了。在雙塔菜場,除了蔬菜、水產這些菜場標配外,還能吃到不少蘇州特色小吃。
  • 【關於玩的記憶】:漫畫篇(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漫畫的這個玩的記憶吧。溫馨提示:漫畫是大胖的第二生命,所以寫的內容比較多,文章比較長。希望你會喜歡。試著寫了一下,想要一篇圖文寫完全部實在是容量太大,遂分成上中下三篇來寫。今天重點寫大胖上大學前的經歷。
  • 張海洋:圖像記憶,用圖像的方式記錄世界!
    在以前,一個人去世之後,他留下來的,通常只有墓志銘(很多人甚至連墓志銘都沒有),他的生平究竟是怎樣的,後人很難再看到。當然,也有些名人,他們留下了自傳,或者其他人用文字記錄了一些相關的故事,然而文字記錄畢竟跟真實的人生有一定差距。現在科技進步了,人人都可以拍攝一些照片,供親友懷念。然而,照片畢竟只是某些瞬間,難以看到一個人的全貌。
  • 過年,一個回不去的記憶
    每個月的日曆主題和顏色都不一樣,通常是按那個月有什麼重大日子來決定的,11月是火雞,12月是聖誕節,一月是新年...所以突然的,因為有一個懵懵懂懂的孩子,過年這件事在家裡就變得有點正式的意味了。往常孩子再小一點,或者只有我跟先生在家裡大眼瞪小眼的時候,過年只存在於我的微信手機裡。
  • 過年走親戚別買禮物,教你一款網紅零食,學會了做來送禮,有面子
    記憶中的過年零食,瓜子,花生,豌豆,胡豆是最常見,是幾乎每家都吃得起的乾貨。除此以外,還有花生糖,紅苕酥,紅苕條,貓耳朵,米花糖,大白兔奶糖,喔喔奶糖,旺旺雪餅等等。客人陸陸續續地來了,主人就端來一個堆滿了各種零食的大盤子,大家圍坐在盤子周圍,一邊吃一邊嘮嗑兒。小孩子們則蜂擁上去,扒拉幾大把裝進衣服兜裡,一邊玩兒一邊慢慢吃。
  • 【首屆「圖書杯」徵文】 許長禮|過年的記憶
    那個時候過來的人,都能哼上兩句樣板戲,原因恐怕是文化生活太單調,這幾處戲演得太多唱得太多的緣故。演樣板戲的人不是小學的老師,就是大隊和公社挑選的文藝積極分子。總之他們是一幫「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的人。一瓶紅墨水可以染紅李玉和的白襯衣,演得人唱得有滋有味,看得人聽得有精有神。
  • 《過年都是新的》這本繪本藏著孩子不該忘記的民俗記憶
    說到過年,發現自己都快忘了春節真實的模樣。如今的年似乎總少了一些年味,孩子們不再期盼著過年的新衣和滿滿一桌的團圓飯,沒有了壓歲錢的儀式感,取而代之的是捧著手機搶紅包,城市裡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因此大街小巷也少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童年漸行漸遠,年味兒越變越淡。
  • 這個關於「家」的視頻引爆蘇州人淚點!今年過年,你回家嗎?
    這些問題被反覆絮叨只因為過年了,該回家了最近,有這麼一段關於「家」的視頻,刷爆了蘇州人的朋友圈。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對於以後的家,王先生是有很多暢想的,把家裡的房子重新翻修一下,大小家電全部都換成新的,媽媽做起家務來不會太辛苦。在外拼搏的日子裡,家是惦念,是動力,更是回歸的目標。
  • 除了年年有魚,廣東人過年都喜歡吃些什麼?
    跟著媽媽在人山人海的超市裡挑挑揀揀,臘腸臘肉、海味冬菇,當然還要往購物車塞上幾件維他檸檬茶,在大魚大肉之後來一罐維他檸檬茶,一大口喝下去,很爽!好喝又解膩,年夜飯必備。「你多拿幾箱維他檸檬茶啦,一頓飯你自己都可以喝掉一箱……」小習慣被媽媽記著的感覺,真好。
  • 過年,回家,奔向更大的世界
    過了很多年以後,如果再經過這個城市,即使所有的人物都變了,你還會聽到一模一樣的對話。 的確,這看起來是一個離你很遙遠的寓言,其實細想下去——過年回家的場景好像也差不多是這樣的啊!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過年」不應該只是一次社會規訓的反覆複習,它應該關於溫暖、關於和愛的家人們相處、關於吃到最懷念的年夜飯味道,而且,它還能被我們寫下更多定義。
  • 遲子建:關於年貨的記憶
    《過年》(羅希賢 畫作)原來奼紫嫣紅開遍——關於年貨的記憶三四十年前
  • 徵文53丨 老婆子,有你在每天都是過年
    從上午到下午,每一次手術室門的打開,都會讓他一下子彈起來,一步箭到門口——他怕啊,他怕醫生是出來通知——「你家病人沒下來手術臺」。 現在,老婆子還會含混不清地喊,還沒忘了快過年了,老漢高興啊,打心底裡高興,過年算什麼?
  • 孟母堂我到三亞來過年第三十二天——特殊文化檳榔谷
    /微信)今天是2021年的2月7日,是我孟母堂我到三亞來過年的第三十二天,而今天一天我們豐富多彩。早上起來,因為我們起的時間有點晚,所以說我們要收到懲罰,至於具體懲罰是什麼也是非常簡單:免早餐,也是夠絕的。不過吃不吃也沒關係,今天的主題才是最重要的——檳榔谷。檳榔谷這個地方可以說是「活化石」的盛產地。這個地方談不上有多美麗,但是這的文化底蘊絕對不是蓋的。這裡有著特殊的生活。這裡的人們都住的是稻草與黃土築成的房子,並且外形像一隻船,獨有個性。
  • 南京有什麼特產?我來告訴你
    幾乎每個南京人的記憶裡都有關於韓復興鴨子的記憶鴨肉瘦瘦的,皮下脂肪纏綿唇齒,齒頰留香由於烹製入味烹製後的黃豆呈現紫檀色一口咬下去很有彈性,香氣濃鬱是過年時候在家裡看電視看春晚的最佳小零嘴兒吃了根本停不下來!
  • 快來看看這裡有沒有你的家鄉年菜
    臺灣傳統刈包 蔬菜篇因為豆腐有「福」,許多地方過年,都喜歡來一盤。長沙臭豆腐,錦州扁豆腐,四川米豆腐(大米做的),徽州毛豆腐,天南海北的豆腐聚一塊能湊好幾桌麻將。卷錢捆重慶土家早年有吃海帶的習俗,因為當地人缺碘,經濟也不富裕,於是過年補頓碘,指它撐一年。
  • 你最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關於記憶的研究成果
    一、你需要了解的關於記憶的元知識1、記憶分為三個階段:記錄信息、存儲信息和檢索信息。記錄信息:就是通過感覺器官將外界信息留在腦子裡。比如:很多人在記憶電話號碼時,總會把這些數字分成三段,首段3個數字,中間段4個數字,尾段4個數字,然後每一段都是靠嘴巴默念將它們存儲在大腦,當輸入完成這些號碼後,基本也就忘的差不多了。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組塊化。
  • 在赤壁過年一年比一年沒意思了?你是什麼感受?
    但今年回赤壁過年的你,對這個春節,又有何感受呢?春節回老家,似乎是很多在外赤壁遊子的一次歸途,用家鄉一句話來講:「有錢冒錢肥屋過年。」回家意味著與家人團聚,意味著去舊迎新,開始新一年的生活。然而,近幾年回赤壁老家,有一個現象似乎很突出,會發現老家的車越來越多了,有車開回家鄉過年,已經成為在外赤壁人混得好與壞的衡量標準,小汽車滿大街都是。
  • 新年群像:4.5億網友討論「就地過年」,你的2021新年如何加載?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是中國人關於新年永恆的話題。但當今年的春運靜悄悄地開票,而各地區的疫情仍在發生時,很多人心裡知道這個年又是特殊的.記憶中的新年除了關於回家,關於春晚,還關於年夜飯、關於置辦年貨、關於團圓、關於.這個居家過年的日子裡不如跟著育媽,把我們的新年故事從記憶的抽屜裡取出來.
  • 追尋記憶中的年味,隨州等你回家過年
    人生之路見過風起雲湧,看過潮起潮落驀然回首間多少風景都成了過眼雲煙而在年關將近的時刻對於那些在外打拼奮鬥的人回家就是一份計劃好的清單早已在心中久久惦念想起那條記憶相連的路心裡的溫暖就會泛濫此時的你,是否已踏上了歸家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