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小學堂》:一本書中藏著漢字學習的三種方法

2020-12-22 Ms佳妮

兒子今年六歲,九月份的時候就要上小學了。和所有學齡前的家長一樣,我們也一直在糾結到底要不要讓他認字?

一邊是國家提倡的幼兒園"去小學化"管理,不能超前教育,不建議提前學習知識;一邊是身邊蜂擁而上的家長,各種幼小銜接輔導班,貌似幼兒園階段不學習知識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在我看來:漢字還是學一點會更好,一方面學完之後他可以自己獨自看一些書,另一方面我也不認為認識一些字就是超前教育,畢竟他只是會讀這些漢字,至於"聽說寫"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解決了要不要學的問題,接下來就要解決怎麼學的問題。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還不太能坐得住,經常三分鐘熱度,所以我們不能用大人學習的方法來要求他。

我們家孩子學習漢字的方法大概有以下三種:識字App學習,字卡學習和看書識字。

識字App學習一般都是故事和遊戲結合認字,效果還可以,就是我們不太能控制他看電子設備的時間,畢竟除了識字他還會要求看些別的,而我又不好意思每次都拒絕。

字卡學習就要求家長要掌握一些教學方法了,因為單純的認字孩子沒有任何興趣,家長需要有一些有趣的方法來引導。

與乾巴巴的字卡相比,兒子更喜歡一些有意思的書。通過看書識字的方法,對家長的要求就降低了不少,不存在電子設備需要控制時間長短的問題,只要我們抽出時間給他念就好了。

但是我們選書的時候就要多費些心思了。書裡的漢字最好不要太難,如果有趣一些那就更好了。《漢字小學堂:話說地球與萬物的故事》這本書就符合了我的需求。

《漢字小學堂:話說地球與萬物的故事》是一本相當特別的漢字讀本。在這本書中,一百個漢字變成了一百篇妙趣橫生的小故事,每則故事又搭配上一幅趣味十足的書法小品。

這一百篇故事的執筆者是臺灣創意語文名師高詩佳女士,插圖者是以意向書法聞名國際的書畫大家陳世憲先生。閱讀這本書,就像在聽高詩佳講故事,講古今中外、臺灣原住民的神話和傳說,同時觀賞陳世憲先生寫毛筆字,隸、草、行、楷書,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表現漢字藝術之美。

漢字是先民們"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見鳥獸蹄遠之跡","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而創造的,通過學習漢字能使我們了解豐富的歷史文化。這本書通過小故事、插圖、字形字義來讓我們學習漢字,不只適合正在學習漢字的小朋友,也適合需要豐富漢字知識的大人。

通過故事學習漢字

每個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每當聽故事的時候他們都會特別的安靜和認真。在聯想記憶法中有一個方法叫做故事聯想法,就是串聯一個個故事來幫助我們記住需要掌握的東西。《漢字小學堂》這本書中一共有一百個漢字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會幫助小朋友理解記憶一個漢字。

這些小故事取材非常廣泛

有的來源於古老神話:比如"天"字,來源於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火"字來源於鑽木取火的故事;"人"字來源於女媧造人的故事;

有的來源於臺灣原住民部落:比如"山"字,來源於阿里山的故事;比如"鳥"字來源於臺灣八色鳥的傳說;

有的來源於原創性故事:比如"水"字的小水滴旅行的故事;比如"早"字的故事和"生"字的故事。

這些引人入勝的小故事,每個不足400字,卻在潛移默化中向小朋友講解了漢字的意思。

這些故事不僅有很多趣味性,還包括一些成語知識比如我們熟悉的成語:"範張雞黍"、"捨本逐末"、"亡羊補牢"、"盲人摸象"等等。

高詩佳老師通過對原有故事的加工再創作,讓每一個漢字在小朋友眼中都變得鮮活起來,更有助於小朋友的記憶。

通過圖畫學習漢字

這是一本書法圖畫書。中國歷來就有"書畫同源"的說法,據《歷代名畫記》中介紹,最先創造文字與繪畫時,二者"同體而未分"。

這本書的獨創性就在於採用了文字與書法相結合的形式,而書法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法,而是陳世憲先生的意象書法。意象書法在我看來就是一副用書法寫成的畫一樣。

1.圖畫更能引起小朋友興趣讀這本書的時候,你不用按部就班的從頭讀到尾,因為這100個漢字,每一個字都是一個單獨的完整個體,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字去挑著看。

我一開始給兒子讀這本書的時候,就是讓他自己去挑選他喜歡的漢字。他選擇的標準不是故事內容,而是這一幅幅書法圖畫。相比於一大片看不懂的文字,顏色鮮豔的圖畫更加能吸引他。

幼兒處於性格發展的關鍵期,色彩美學的教育以其豐富的表現能力促進幼兒的性格發展和心理成長,所以幼兒更喜歡色彩鮮豔的圖畫。在小朋友眼裡,陳世憲先生書法就是一幅色彩鮮豔的畫,他會更喜歡這種通過色彩的方式學習漢字的方法。

2.每一張圖畫都在訴說著與漢字相關的故事

陳世憲老師創作的書法是以每一個漢字故事為基礎的,發展出以色彩、空間和線條粗細快慢所形成的一件書法插畫。我不懂藝術,不能從藝術角度來解讀陳老師的書法,可是孩子的藝術敏感度比大人高得多,他從書法中往往看到不同的東西,看出的東西遠比我們更豐富。比如在這幅圖裡,兒子一眼就看出來是獵豹。

每一張圖畫都與漢字故事息息相關,有的是漢字的變形,有的是一幅故事場景,有的圖畫很抽象,有的圖畫很具體。

通過字形字義學習漢字

字形:漢字演變過程大體上是: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草書 這幾個階段,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好多漢字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本書的漢字小學堂板塊向我們展示了每一個漢字字形的演化過程,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和楷書四種字體變形。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漢字體系也是博大精深。看漢字字形的變化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們能從漢字字形演化的過程中了解漢字的發展歷程,也能更好的理解漢字本義。

字義:

在《漢字小學堂》這本書中,作者講解了漢字的本義,引申義和應用的詞語。漢字經過長期的發展,有些漢字保留了本義,還有一部分漢字意思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比如"電",本義是人向神靈祈求降雨,現在通常指電能。"金"本義是銅一類的礦物質,現在特指色澤黃色的貴重金屬黃金,還比如"蟲",本義是毒蛇,現在是指昆蟲了。還有更多這樣的字就不一一列舉了。

在陪孩子一起識字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己欠缺了不少的漢字知識,這本書真是一本寶藏,讓我也學到了不少。

《漢字小學堂:話說地球與萬物的故事》這本識字書通過故事,書法,字形字義這三種不同的方法,既讓我們學習了漢字,又讓我們了解了漢字的歷史文化。我覺得這本書更加適合學齡前的小朋友親子共讀或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小學生獨自閱讀。當然大人們也可以多讀讀,我自己也是比較喜歡。

相關焦點

  • 《漢字小學堂》:用故事法教孩子輕鬆掌握更多漢字!
    那時候,我們才發現,她在漢字的掌握上有很大的問題。後來我們就開始找關於幫助孩子學習漢字的一些書籍,在這樣的情況下看到了這本《漢字小學堂》!看到了這本書的簡介後,最吸引我們的一點就是,它教漢字掌握漢字是通過講故事的方法。
  • 孩子對漢字不感興趣,一本《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讓他愛不釋手
    本書共分四章介紹漢字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一、天上地下,古今大集合。二、世代交替,中外靠過來。三、食衣住行、禮俗大觀園。四、喜怒哀樂、心事誰人知。漢字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學好漢字,讓其正確的應用的各個領域,那就必須講究方法了。
  • 古代沒有漢語拼音,古人如何學習漢字?我們現在認字很方便
    ——塞萬提斯(西班牙)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862字,閱讀約4分鐘漢字一直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中國歷史更好傳承的重要載體,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漢字經歷了多次改革和發展,漢字的字形也從最初的複雜逐步簡化作為工具,越來越好用是成功的改造,不隨著歷史的要求而變化和發展,最終被淘汰也是遲早的事在近代歷史中,過了那麼多代的漢字,也差點走向末路閉關鎖國的清朝
  •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這些方法太高明了
    從小到大,我們都學習過古文典籍,認識和掌握了大量漢字,而使之得以實現的工具就是漢語拼音。然而,中國古代沒有字母,也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讀音的呢?對於生僻字,又是以何種方式標註讀音的呢? 漢語是非拼音語系,從來未曾有過外來工具輔助,但這並不妨礙它發揚光大,因為古人早就創造了高明之法來為其注音。
  •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很簡單,一學就會
    從小到大,我們都學習過古文典籍,認識和掌握了大量漢字,而使之得以實現的工具就是漢語拼音。然而,中國古代沒有字母,也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讀音的呢?對於生僻字,又是以何種方式標註讀音的呢?漢語是非拼音語系,從來未曾有過外來工具輔助,但這並不妨礙它發揚光大,因為古人早就創造了高明之法來為其注音。
  • 腦洞超大的漢字博物館,居然在這個地方......
    黑簷、灰牆、庭院,在這個日本傳統建築風格的兩層博物館裡,你可以在一層看、聽、觸摸漢字,或者去二層玩、享受和學習漢字。▲臣和又和貝,組成賢說時遲那時快,男主突然發現四周牆上都是漢字,甲骨文、金文、篆書通通都有,他心領神會,通過漢字絕地反擊……這個動畫告訴我們,多認點字是多麼重要……藏在漢字裡的京都日本80後設計師井口浩太最大的愛好就是寫字,在他眼中,漢字會動。他將16個不同的漢字拆解再組合,做成漢字動畫,表現京都這座古老又現代的城市。
  • 漢字裡的生命(漢字裡的故事(一))
    漢字記錄了中國的歷史、社會、民俗等,是記錄中華文明的「活化石」。同時,漢字也反映了中國人的思維認知和價值取向,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內容。從今日起,本版推出《漢字裡的故事》系列,對漢字所蘊含的歷史與文化信息進行解碼。
  • 《漢字與文物的故事》:漢字與文物的對話
    最有名的例子是在《史記·項羽本紀》中,鴻門宴上,範增再三舉其所佩玉玦,暗示項羽下決心。在最近出版的《漢字與文物的故事》(化學工業出版社)中,甲骨文專家許進雄從40多個博物館篩選了近800件文物,挑選了121個漢字,通過一個個故事,解析考證文字與器物的關係,從文物中尋找漢字的源頭。在這些流傳有序的文物背後,呈現出古代漢字的演變與社會文化的一次次革新。
  • 漢字和英語的較量:漢字具有精準、自由和智能化優勢!
    漢字雖然有很多多義字,但漢字並不會孤立出現,漢字在詞組中、在語句中、在文章中,都表現的非常精準!一、中文是精準的語言讓我們來看看具體例子:品。難道非要弄的一一對應,最後詞彙量越來越多,你的大腦學習的過來嗎?漢字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字詞數量並未大量增加,用三千漢字就應付世間萬物,這是多麼穩定、先進的語言?英語誕生短短數百年,詞彙數量就已經過百萬,這樣的語言能適應知識爆炸的未來嗎?
  • 蒙氏課堂|教具·繪圖漢字卡(語言區)
    從盒中選出一張卡片(例如: 「木」),把卡片放在桌面上,說:看看上面畫的是什麼?3. 孩子應該能夠說,是「樹」。4. 跟孩子說:「對,這是一棵樹。這個字讀 mu (4聲) 」。5. 拿出一張空白卡片,說 「我來寫一個字,木」,然後用黑色馬克筆在卡紙上寫漢字「木」。
  • 漢字設計技巧!藝術化創意方法
    這裡要強調的是,當採用該種方法時,要注意必須在能夠辨認所組成的各漢字的前提下,對漢字字形進行重組,完成設計內涵的準確闡釋。這樣的藝術化漢字在平面設計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 以圖組字在漢字中融入一些圖形元素,形成藝術化文字符號,即以圖組字,也是一種設計方法。
  • 在漢語拼音發明之前,中國人學習漢字有多難?
    在漢語拼音發明之前,中國人學習漢字有多難?在漢語拼音發明之前,中國人是如何學習漢字發音的,這種發音的方法學習效率如何? 中國古代文盲遍地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不是漢字的學習難度太大?古代中國人學習漢字有多難?非常難。為什麼歷史是一部貴族史?因為普通人連字都不認識,如何能進入以文才取仕的上層階級?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漢字簡化是大勢,簡化漢字只能減不能增
    而負責這一工作的,就是有著「漢語拼音之父」之稱的周有光教授。周有光出生於1906年,早年時學習的就是古文古音,但隨著新思想的出現,白話文越來越受人推崇,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周有光自然對白話文也相當青睞。因此,在他還在讀經濟學的時候,他就開始研究白話文了。
  • 比起更早更快識字,我們希望孩子先懂得漢字之美!
    她說的其實就是字源識字法,一種傳統而最有效的漢字學習方法。每個漢字都有來源。字源識字法就是用溯源法去解釋今天漢字的字形,知道漢字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直至今天簡化字的演變過程。對漢字學習沒有了畏難心理,還敢於嘗試新花樣,這樣學習漢字的孩子一定會很輕鬆吧!一想到有了這套書,孩子們不僅可以識字、認字、懂得運用漢字,還能順道把漢字文化歷史淵源的知識也通讀一遍,開發一下想像力,一舉好幾得,就覺得好值!
  • 漢字轉成拼音的方法
    將上訪文本框的內容填寫上自已想要的漢字,可以是一個字、一個詞語也可以是一句話甚至於一段話他都是可以幫你翻譯出來相應的漢字拼音的,填寫完畢後點擊中間的[轉換]按鈕,然後漢字轉拼音軟體會在下方的文本框顯示出來相應的結果,如圖:軟體提供了很多便捷、宜人的功能設置,比如你想要比較快速的去知道某個漢字是讀第幾聲的,那你可以勾選下方的:包括聲調[數字],其結果上拼音的旁邊就會出現1-
  • 了解中華漢字背後的故事,探尋漢字的前世今生
    一字一圖,詮釋漢字的形意;形象地說明了漢字的根源和起源。認識漢字背後的故事,探尋其前世今生。它是一本讓孩子們了解中國漢字的通俗讀物。這本書選了大約200個常用的漢字,用圖片和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講解每一個漢字。每字一圖,讓您一目了然地了解漢字的形義。
  • 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追溯漢字的前世今生,帶孩子領略漢字之美
    ……隨便一翻,我倒來了興趣。然後我在尋找答案時,讀的小故事,孩子居然能安靜地聽完了。於是,我認真地端詳了這本《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這本書以許慎的《說文解字》為藍本,挑選了152個現代潮流中常見的流字,以淺顯易懂、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方式 ,帶領我們認識中國漢字的形體由來,演變原因以及現在用法,而且還能用裡面的小故事來培養孩子的漢字思維。
  • 我眼中的「漢字叔叔」
    聽到「漢字叔叔」這樣的稱呼,我突然對這位老人充滿了好奇,並隨手拿出我最近在閱讀的一本書《漢字樹》請他籤名,沒想到他非常爽快地寫下了「漢字叔叔」以及他的網址「Chinese Etymology(漢字字源)」,並指著網址說:「我非常喜歡中國的漢字,所以我建了一個網站,裡面收錄了將近10萬的古漢字,歡迎你登錄!」我大驚!問他是否知道我手中這本書,他說:「我讀過了,很好的一本書!全套六本我都有。
  • 湖北電視教育頻道《漢字解密》講述漢字背後的故事
    2016年,全國唯一一檔文字類欄目《漢字解密》在湖北電視教育頻道開播。一天解一字,一字一故事,欄目用獨特的視角追溯漢字的歷史淵源,探尋漢字背後的故事,創造性傳承與發展了優秀傳統文化。   破解漢字的造字秘密   「我們太需要這樣的文化類節目了。」
  • 有趣又好玩的,改善孩子視覺注意力的訓練方法——漢字劃消
    視覺注意力訓練是感覺統合訓練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因為我們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注意力集中,能坐得住,專心聽講,認真學習。而這些都離不開我們視覺的配合。所以感覺統合訓練不僅僅是進行各種大肢體的運動,還離不開我們安靜地坐下來進行視覺注意力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