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子在去廣州比賽的前幾天,正巧收到了這款柏翠雲時代麵包機的試用。
因為時間太緊張,急火火寫完三個試用報告就交了,公眾號上也沒來得及發教程。現在回來了,就詳細說一下感受和使用麵包機的心得吧。
既然要寫心得,除了優點外,就肯定要吐槽一下它的缺點
還好我已經交完作業了,所以這塊自留地上就可以講些真實感受了。
首先說明一下,這是我的第三臺麵包機。最早一臺也是柏翠的,8990s土豪金這款,當時買的時候也算是明星款,500多的價格。因為個頭很大,所以重量也沉。揉面什麼的還可以,但時間要久一些才會出膜。而且烘烤過後,麵包外皮會較厚較硬(這個缺點其實在桶外直接包一層錫紙就可以解決的)。因為我家沒有固定臺面可以放麵包機,所以每次用的時候都需將麵包機從架子搬到檯面上,搬了十幾次這個大傢伙後我就累了,索性轉送給了婆婆用,自己再物色一款輕盈小巧的入手。
第二臺麵包機,就是我從去年一直用到現在的ACA AB-2PM12巧時代了。當時也是新品上市,599入手。現在看看369的團購價真有點欲哭無淚。不過我也用了快一年了,值了。這個機器的出膜特別好,而且快。我感覺除了功率外,桶小導致攪拌棒接觸面密集也是優勢,方便聚攏麵粉快速起筋。只不過用慣了大麵包桶的人一開始會覺得這個麵包桶小一些。
給大家看一看麵包桶的大小對比。大桶是柏翠的,小桶是ACA的。
大桶可以做500克到1000克之間的麵包,但麵粉少了揉面會不給力。
小桶適用於500克麵包,750克的也可以做,但是會稍微滿一些。
我們家兩個大人一個娃兒,500克的大吐司足夠吃了,而且烘焙常用的三能吐司盒也是450克規格的。
除非你一次需要做兩到三個大吐司,那麼大麵包桶適用。如果跟我一樣是三口之家,那麼小麵包桶足矣了。
但這個機器也有個缺點,就是使用一鍵式烘烤也會有麵包皮厚的現象,所以如果我要用它做吐司,都是在桶外包一層錫紙再烤,就有薄又軟的外殼啦。
再來說這臺柏翠最新的雲時代麵包機。體型比我最早那臺小一號,也輕。尤其麵包桶,感覺比第一臺的用料要薄不少。所以要看看過會烘烤會不會有上色過深皮子過硬的現象。
這個機器的外表很討喜,粉嫩少女系風格的,還送了個冰淇淋桶,可以做冰淇淋。不過這都是附屬功能,麵包機關鍵要看揉面和烘烤好不好用。
麵包機功能很多,右邊金屬鍵蠻好看的。就是揉面的時候機器會振動,金屬鍵會晃哎,似乎不太結實的樣子。
你可以手動按鍵操作,也可以根據說明書在手機上安裝APP,這裡要吐槽一下,作為技術盲的我真是安裝起來頗費勁。第一次硬是沒在手機上搜索到機器,重啟路由器和麵包機後,才找到匹配的型號安裝成功。所以家裡有長輩或者不熟悉WIFI操作手機之類的,會安裝起來費勁一些。
之後就是功能界面了,給大家看一下。功能還是挺多的,直接在手機上操控。開始製作後,也是從手機上就能看見製作的過程和剩餘的時間,不用來回跑了。但是,在我製作第一個麵包的時候,又發生了一個BUG。也不知道是WIFI斷了還是廚房信號差,一鍵式程序執行後十五分鐘,我打開手機,發現程序處於斷網狀態。退出程序重新啟動,將麵包機搬到有路由器的書房,也仍是斷網狀態無同步。沒辦法,只好拔掉電源重新啟動,才又恢復成了同步的工作狀態,跟原先簡單的手動操作相比,這種體驗確實影響心情。不過還好,接下來使用過程中都沒有再出現這種BUG了,估計也是新機磨合,需要一個適應階段。
不過有個特點是,機器如果剛考完麵包的話,從手機和按鍵處都是無法重新啟動的,要保護機器避免過載工作。
這個麵包機最大的特點就是雲菜譜,裡面有很多一鍵式的麵包方子,只要按照方子裡的提示準備好材料,然後一鍵啟動就可以吃到熱乎乎的麵包了。這種玩法比較適合麵包新人或者上班族,不用再去找方子了。但對嬸子來說,遠不如自己調麵包配方來的好玩,而且其中有些方子的準確性還有待考核。
為了測評機器的基礎性能,我選擇了需要揉面--手工整形--烘烤這個過程的肉鬆大吐司來試驗,以下就是實驗過程的圖文說明
材料:
高筋粉300克,低筋粉50克,細砂糖55克,全蛋液40克,即發乾酵母4克,鹽4克,奶粉14克,水190克,無鹽黃油30克
表面裝飾及餡兒:
白芝麻少許,肉鬆餡兒少許
步驟
1、按照先放液體材料後放粉類材料的步驟,將除了黃油以外的所有材料都放進麵包桶內。
2、安裝回機器後,啟動手機上的自助和面程序,就開始揉面了。揉面程序默認是13分鐘,8分鐘攪拌+5分鐘醒面+攪拌。是的,這個揉面程序裡還帶著醒面,也就是說一開始是慢慢揉,然後快速揉,之後停一會開始醒面,然後再快速揉,之後又醒一會。我原先用ACA揉面一般都設定為20分鐘,但一直處於快速揉面狀態,不停的。所以用這個揉面會停的機器就很不習慣,13分鐘的默認時間是不夠出膜的,所以設定為了35分鐘。
3、揉面--醒發---揉面,第二次揉面的時間會久一些,所以這時候加入黃油塊即可,太早加進去會影響麵團出筋的
4、麵團揉到能拉出大片薄膜的狀態就可以了。我大概用了將近30分鐘,主要是中間的醒發階段比較耽誤時間。
5、之後用手機啟動酸奶程序,開始發酵,夏天不用發太久,估計一小時就能到原先的兩倍大小了。
6、然後將麵團取出,先按壓排氣,靜止十分鐘。
7、之後分割成3份,中間那份可以大一些。
8、取一個麵團,擀成牛舌狀,底部壓薄。
9、包入適量的肉鬆,然後從上而下捲起。
10 這是三個麵團都包好的樣子。
11 並排放入麵包桶內,大的那個放中間。
12、繼續手機開啟發酵程序,發到麵包桶的7分滿即可。
13、發好以後,表面抹全蛋液,撒上白芝麻。
14、之後開啟單獨烘焙程序,我選了四十分鐘,烘烤上色「中」,手機啟動即可。這次沒有包錫紙,就為了看看烤色和外皮柔軟度。
15、這是烤好以後的樣子,外皮看起來不錯。
16、用手套取出,然後倒扣脫膜即可,個頭長得夠高。
嗯,這裡要著重誇獎一下這個麵包機的雙管加熱功能了。烘焙的火候剛剛好,外殼上色均勻,也沒有大多數麵包機都有的那種大厚皮,無需包錫紙也能烤出來柔軟的麵包外殼,很不錯。
不涼了以後,撕開看看裡面的組織,都拉絲了。
吃一口帶肉鬆的部分,香氣十足。
經過手工整形麵包的測試後,這個麵包機獨有的雙管加熱功能確實很好用,烘烤優勢很突出,完全可以擺脫錫紙包桶的命運了。但是揉面程序,我個人感覺就麻煩一些。雖然也能揉出很薄的膜,但是加入了醒發過程就會讓時間延長,對急性子想一揉到底的人比較練耐性。
WIFI功能確實很洋氣,但較適合於常玩手機的年輕人,對於40歲以上的人來說,操作起來有難度,入門以後也許會習慣。
機器的雲菜譜確實很壯大,給大家看一下界面。各種各樣的都有,也有不少達人的方子。有時間就一個個嘗試吧。
我也用雲菜譜裡的方子一鍵式做了蔓越莓吐司。
用一鍵式和風程序作了土豆泥麵包。
給大家看看成品。相對來說,用一鍵式和雲菜譜做的麵包個頭,是不如手動整形的麵包那麼挺拔的。因為一鍵式在麵團最後發酵前會有攪拌步驟,不會像手動整形發酵的麵包長那麼高。
此款麵包機的其他功能,留待以後再進行測試吧。嬸子畢竟也不是專業人士,以上體驗感受僅供參考。
另外,附一個我在使用麵包機中的經驗匯總,給想買或者已經買了麵包機的小夥伴們做參考吧。
1、揉面出膜問題。一般來講,高油高糖或者加了奶油奶酪、淡奶油之類的麵包出膜很快。而像全麥低糖,粗糧、果蔬類麵包出膜就很一般。吐司有手套膜確實口感好,比如很多人追求的拉絲效果,但是,揉不出手套膜的麵包不代表不好吃啊,還是要看配方的。
2、小麵包桶比大麵包桶更容易出膜,這是因為同等分量的材料下,小桶的攪拌棒更方便聚攏起麵粉材料快速起筋。
3、出膜時間。在揉比較容易出膜的麵包時,我的機器一般15分鐘即可出膜,多得也差不多25分鐘搞定。大家根據自己的機器功率來確定時間。麵團不能揉太久,會斷筋,就死趴趴黏糊糊了。所以以40分鐘(麵包機)為最長揉面時間。夏天氣溫高,更要開著蓋子揉,以免提前發酵。
4、發酵時間。麵包機一般自帶發酵功能,有的是單獨的,有的則是酸奶或米酒功能。室溫低需要使用這個,夏天就免了,本身溫度就有30度,完全可以滿足基礎發酵的28度要求了。麵團發過了也是會組織粗糙的。
5、包錫紙問題。很多人都說麵包機烤的麵包外殼硬且厚,我也遇到過,所以都是在桶外包層錫紙來解決,也不麻煩,根據大家自己的麵包機火候調整。這個柏翠新機器的烘烤確實很贊,不用再包了。
6、吐司個頭問題:有的人問怎麼我的吐司老是不長個。第一,看看你的酵母是否過期了。第二,看看你的基礎發酵是否時間太久發過了,導致二次發酵無力了。第三,大麵包桶確實個頭不高,所以我偏愛小麵包桶。第四,使用一鍵式麵包程序,留意一下最後發酵前是不是有攪拌步驟,有的話就長不太高。如果是麵包機揉面手工整形發酵,就會長的高一些。
7、用黃油還是色拉油。用黃油麵包會香一些,並且要後油法。用色拉油比較方便些,跟麵粉材料一起放進去揉。我家裡吃一般放色拉油多一些。不能用花生油,味道會重。有些特殊麵包也用橄欖油的。
8、發酵溼度問題:基礎發酵我都是麵團留在桶內,然後桶上蓋一層溼紗布再蓋蓋子發的(27-28度,溼度70%)
9、買廚師機還是麵包機。如果要接私房烘焙定製,廚師機好一些,除了揉面(麵團分量建議500克以上),打蛋白做蛋糕也很給力。如果只是給家裡人做,好的麵包機一臺足以,除了揉面烤麵包,還可以做肉鬆熬果醬等等,根據麵包機自帶功能選擇。
10、有幾千大洋的麵包機,也有幾百塊的,不管是貴的便宜的,能不能做出好吃的麵包來,要看用的人如何。給不會攝影的人二三十萬的攝影裝備等同閒置。所以買麵包機之前想想買了之後要做什麼,別用個一兩次就放起來了,那是浪費錢。而且自己做了麵包以後,就會知道什麼叫真正的麵包原香,什麼叫香精添加劑味道了。反正我現在基本不買外面的麵包,怕了。動動手不難,買的永遠比不上親手給家裡人做的放心。
下面這些美食都是嬸子做的呦
現在就關注嬸子的微信平臺(微信號:xizhenyishen) 分享嬸子精心定製的家庭美食教程。相信自己,只要你肯學習,也可以成為人人羨慕的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