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2018,你好2019
2018有著太多的變化,也給予了很多的驚喜,而18年其中一個關鍵詞就是知識付費,在知識付費的平臺上,也出現了眾生相,而更多的是相似的套路是補貼吸引創作者,然後打造內容分發等。
而在眾多平臺上,網際網路圈裡有兩家著名的慢公司,這兩個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叫豆瓣,一個叫知乎!,在無數的平臺開始變現或者砸補貼的時候,假如這兩家公司沒有多大的反應,依舊在做自己的事,而今天我們在思考的是,我們是否需要這樣的慢平臺。
一:走得快不代表活得好,活得久才是硬道理
在移動網際網路爆發的這幾年,內容包括內容營銷,內容創作成為眾多平臺的核心關注點,不管是擁有優勢的平臺想保持優勢,沒有優勢的想借內容實現彎道超車。所以補貼是非常快而且是大家都喜歡用的方式,當大家都在用的時候,沒有用的反而成為格格不入的。
補貼等可以幫平臺走得快,但不代表可以憑藉補貼走得遠,甚至活得久,對平臺來說,必須明確自己的做事的出發點,我們都知道剩者為王就是這個道理,一地雞毛的網際網路平臺我們見得太多了,所以活下來是平臺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假如採用補貼等方式無法讓平臺實現更持續的發展,那就不一定要走太快,走得慢點反而穩一點。
二:網際網路需要不一樣的文化的一群人
因為慢,讓豆瓣和知乎變得有些木訥和遲鈍,而這也是它們的特點。針對網際網路,千篇一律從來不是網際網路,萬花齊放才是網際網路的魅力,而平臺作為打造網際網路聚集的基礎,需要不一樣的文化風格,而豆瓣和知乎恰恰是其中的代表,豆瓣成為影評的重要平臺,知乎成為知識社區,所以這恰恰是網際網路多彩的地方。
作為平臺,打造符合自己調性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這是用戶對平臺的第一印象,對用戶,需要的是有特色的平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平臺,各有特色才有足夠有趣,對網際網路環境,多元依舊是未來最重要的表現,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用戶的娛樂消耗需求被激發,需要多元的平臺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
所以對平臺,對用戶,對網際網路環境,需要有多元的平臺。
三:破局和變現
困局是任何平臺都會遇到,只是時間的不同而已,變現則是盈利的方式,同時有長期和短期之分。所以同樣作為慢公司的豆瓣和知乎同樣會擁有困局,比如當前豆瓣月活三億,知乎用戶數已突破2.2億,在這個知識的量級上,有著無比的重量,而持續增長的困局就會出現。
可以說是優劣勢並重,優勢在於粘性和內容,劣勢則在於變現,像極了學生時代那幾個具有文藝氣息的才子,慢悠悠的開拓自己的世界,兩耳不聞窗外事,怎麼去破局,用戶需求和產品是核心。
怎麼去變現,當前很多平臺都是通過自我渠道變現,除此之外,可以通過賦能,交換資源,激活這部分的流量價值,在賦能上有很多平臺可以借鑑,至少在目前為止,不管是流量變現,還是知識付費變現,都有著無數的例子可以借鑑,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太用力,變現可以為公司業務帶業更多的信心,有更多的底氣和資源。
四:追求夢想
人需要有夢想,同樣平臺,企業也需要夢想,有的人會選擇販賣夢想,有的人會選擇追求並堅持夢想,有夢想的狀態是非常有魅力的,而用戶是最好的證明,所以慢和快只是一個外界定義的節奏,只要按自己的節奏進行自然是最合適的。
我們是否需要像知乎這樣的慢的公司呢,答案是肯定的,這樣才會見證網際網路的豐富和多元,不然,單一的網際網路是多麼的無趣啊!2019也將是證明誰能活下來的關鍵一年,而在這一年期待有更多有趣的事情出現!
圖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