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營養美食時代推薦語:包子好吃又營養,是很多吃貨的最愛,可很多人卻抱怨自己在家做的包子沒有外面買的鬆軟,這是為什麼呢?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包子,相信很多人都愛吃,也經常是每天吃,烤的、蒸的,鹹的、甜的,肉的、素的,總之現在的包子是變著花樣來吸引人吃。只是一些愛在家自己做包子的人卻總是做不出外面賣的鬆軟,到底是哪些步驟要注意呢?你仔細看完這幾點,相信你做出來的麵包比外面賣的還要鬆軟安全好吃。
1.重要材料:白糖
喜歡吃甜甜的饅頭的人都會把白糖添加在麵粉裡,但是其實白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放在發酵粉中。融化發酵粉的時候可以在裡面加1~2勺白糖,白糖可以協助麵團更好地發酵。
2.融化發酵粉時水溫很重要
發酵粉有時候為了加快速度融化,都會用溫度稍微高一點的水來融化,其實這樣的做法會讓發酵粉失去了原有的活性。最好是用不超過40°C的溫水,這樣才不會影響麵團發酵,而且恰到好處。
3.麵團不宜過幹
和面時我們多數是邊加水邊和,當用適當比例的水和完面後,還是覺得麵團很粘,可以加入適量的玉米油。這樣可以避免面太幹導致蒸出來的包子口感變硬。
4.包子包好後仍要醒半小時
按一般操作麵團和好後發酵成原來的兩倍大就可以包成包子了,但是在包子包好後最好再醒半小時後再蒸,因為在包的過程釋放了麵團裡面一部分的空氣,如果再醒半小時,能讓包子更加飽滿。
5.包子蒸的時間和餡有關
包子是素餡的一般蒸15分鐘,包子是肉餡的蒸2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6.蒸熟後不宜馬上開蓋
蒸的過程會留有很多熱蒸汽在裡面,如果馬上開蓋,冷熱交替,包子本來是熱的,遇到冷氣就會馬上收縮,這樣的包子出來就不鬆軟了。要等包子稍微冷卻後再慢慢開蓋,就可以看見一隻只飽滿的包子躺在裡面了。
看完這幾點關鍵的步驟,趁周末給家人做一頓鬆軟香噴噴的包子吧
原文標題:為什麼自己做的包子總是沒外面賣的鬆軟,那是因為你沒注意這幾點發布日期:11-30 14:00原文作者:營養美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