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燻艾有消毒之效(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2021-01-13 人民日報

  燻艾條可以除溼、殺蟲、除菌。在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中,河南省鄭州市中醫院利用燻艾防疫獨具特色。自1月24日(除夕)早上開始,在門診大廳,有3個燻艾盒裡的艾條、艾絨持續燃燒,艾煙瀰漫,覆蓋了門診大廳的每個區域。此舉是為了更好地做好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也是借鑑了此前「非典」時期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日常清潔消毒之外的做法,即在人群聚集處燻艾。

  採用艾灸防治傳染病的歷史幾乎與針灸的歷史一樣悠久,在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部現存最早的灸療和經脈專著《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中,採用灸法治療許多種病症,其中就包括「熱汗出」「瘧」「(黃)疽」等傳染性疾病。

  艾葉煙燻在古代就有著廣泛的應用,不少古文獻有關於艾葉煙燻治療和預防疾病的記載。如春秋時期的《莊子》中就有「越人燻之以艾」的記錄,孔璠之《艾賦》中也記載了「奇艾急病,靡身挺煙」,可見在當時民間已有用艾葉煙燻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習慣。

  《中藥大辭典》記述了艾煙的消毒作用,認為艾葉煙燻對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及銅綠假單胞桿菌有顯著的滅菌效果,其效果優於紫外線。廣東省深圳市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藥學部教授梅全喜研究發現,艾葉煙燻可以在室內形成空氣藥分子膜層,懸掛的艾葉同樣具有消毒作用,艾葉中含有的揮發物質,在人體周圍空氣中也能形成天然消毒氣幕,經呼吸系統侵犯人體的細菌、病毒最易蓄積於鼻竇腔與咽喉,艾草中天然殺菌、抗病毒成分可於鼻竇腔、喉頭與氣管中形成「藥膜」大量積聚抗體,達到滅菌、殺毒、防止染病的效果。

  現代研究表明,艾菸具有空氣消毒作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醫生吳愛須、李彥平等用艾煙、中藥消毒液、紫外線照射分別進行室內消毒,檢測統計每立方米的細菌數,結果表明三者空氣消毒效果相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都發表臨床觀察論文,證實在病房、診室等使用艾條燻蒸消毒安全且行之有效。現代研究認為,艾煙能抑制或殺滅多種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

  需要提醒的是,正因為艾煙有消毒之效,所以平時使用艾條懸灸穴位的朋友也不必擔心艾煙會對身體產生傷害。當然,如果您已出現咳嗽、憋氣等症狀要及時就醫,不可單一使用艾灸進行治療。

  燻艾消毒要把握正確的方法。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每條艾條(1.8×20釐米)可消毒約15平方米麵積的室間,根據室間的大小選擇艾條數量。

  第二,將艾條剪短成4~5釐米長,每個治療碗放1支艾條,分別放置在房間的前後。

  第三,關閉門窗,點燃各段艾條並置於治療碗內,人離開。每次1~2小時,一周3次。次日早上開窗通風。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艾煙對新冠肺炎的防治僅作為輔助防控作用,可用於室內的消毒等用途。在消毒過程中操作者應戴口罩,儘量減少煙霧的吸入。同時應適時開窗通風換氣,以增加空氣的流通,以免導致長期的慢性缺氧。在操作過程中,注意防火安全,點燃艾條前後周圍環境不可有易燃物品。

  (作者系鄭州市中醫院藥學部中藥師)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燻艾有消毒之效
    自1月24日(除夕)早上開始,在門診大廳,有3個燻艾盒裡的艾條、艾絨持續燃燒,艾煙瀰漫,覆蓋了門診大廳的每個區域。此舉是為了更好地做好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也是借鑑了此前「非典」時期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日常清潔消毒之外的做法,即在人群聚集處燻艾。
  • (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中醫看病有四診:望、聞、問、切。望為首位。望診中看舌苔、舌質、舌色又是重中之重。舌頭通過經絡直接或間接地與五臟六腑相連。心開竅於舌,「舌為心之苗」。心經的經筋和別絡,均上繫於舌,察舌可以測知心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舌中對應脾胃,都反映中焦脾胃的病變。
  • 艾燻到底能不能抵抗瘟疫?歷史證明:有艾的地方,傳染機率會小
    鄭州市中醫院藥學部中藥師李乾勝介紹說,該院此舉是為了更好地做好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也是借鑑了此前「非典」時期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日常清潔消毒之外藉助艾條燻艾的做法。 當時,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沒有死亡病例,幾乎沒有發生交叉感染。鄭州市中醫院主要在人群聚集處燻艾,部分病房也點燃艾條。
  • 為什麼說帶脈是女性安全帶(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即起於季脅之章門穴,前終臍腹,後環腰背,繞身一周,狀如束帶。帶脈為先天之根,後天之本:帶脈秉賦元精、元氣、元神,先於奇經七脈而充,先於十二經脈而成,得交通脾、腎而蓄其精微而充盛,在整體系統制約下主司人體生、長、壯、老、已生命過程。帶脈對於女性健康更是具有重要意義。神醫扁鵲在邯鄲時做過「帶下醫」,也就是當時的婦科專家。
  • 拔罐知多少(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之吸附於腧穴或應拔部位的體表,造成皮膚充血、瘀血,產生刺激,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拔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西漢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於「角法」的記載,角法就類似於後世的火罐療法。直到唐代的《外臺秘要方》才正式把拔罐當作一種療法來記述。
  • 為什麼說「十人九痔」?(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經常聽到「十人九痔」之說,可見痔瘡發病率之高。古人說:「痔者,峙也。」在古代,痔為突出之意,人於九竅中凡有小肉突出者,皆曰痔,不特生於肛門邊,如鼻痔、眼痔、牙痔等。但現在痔即指肛門痔。中醫對本病早有認識,認為痔瘡多因臟腑本虛,靜脈壁薄弱,兼因久坐,負重遠行,或長期便秘,或瀉痢日久,或臨廁久蹲努責,或飲食不節,過食辛辣肥甘之晶,導致臟腑功能失調,風燥溼熱下迫,氣血瘀滯不行,阻於魄門,結而不散,筋脈橫解面生痔。或因氣血虧虛,攝納無力,氣虛下陷,則痔核脫出。中醫治療痔瘡方法多樣且效果顯著。
  • 絲瓜一身皆是寶(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記得隔壁鄰居,腿上出現無名腫毒,如一元錢錢幣大小,局部發紅,根底堅固,腫塊突出,上有黃色膿液。吃了很多藥也沒見好轉,一個中醫爺爺告訴他,每日摘絲瓜一個,連皮帶籽煮水當茶喝,或者是煮水澆飯服用,果然幾日後鄰居的腿康復如初。把絲瓜搗汁服用,奶奶的咳嗽很快也得到控制。從小我就耳濡目染了絲瓜的神奇。
  • 艾條燻腿用隔著衣服嗎?艾條能消毒嗎?
    但是因為有些人皮膚耐熱度不強,覺得艾灸太熱了 ,這個時候也可以隔著衣服艾灸的,但是因為艾裡面有艾葉油,如果隔著衣服艾灸的話可能會讓衣服變黃這個大家要清楚的。如果艾灸的溫度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那麼就別隔著衣服了,如果覺得溫度高就隔著衣服,根據自己情況決定哈,沒有什麼絕對性的。
  • 菟絲子和五子衍宗丸(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菟絲子是旋花科植物的乾燥成熟種子,性甘、溫,歸腎、肝、經,具有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之功效。菟絲子既可補陽,又可益陰,具有溫而不燥,補而不滯的特點。據《本草經疏》記載:「菟絲子為補脾腎肝三經要藥。主續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者,三經而俱實則絕傷續而不足補矣。……久服明目輕身延年者,目得血而能視,肝開竅於目,瞳子神光屬腎,肝腎實則目自明,髒實精滿則身自輕,延年可必矣。」
  • 省中醫院「杏林尋寶」12年,今年8種中醫絕技羊城亮相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馬澤望 通訊員 查冠琳 莊映格 何明坤)11月12日,「杏林尋寶——第十二屆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演示會」在羊城上演,延續以往11屆演示會的精彩,中醫特色絕技登臺亮相。2009年,廣東省中醫院啟動了「杏林尋寶」活動,廣邀有一技之長、掌握特色療法的名家能人到現場展示交流。此後,省中醫院更加系統、全面、深入地開始了大江南北中醫特色療法的尋寶曆程,並專門成立傳統療法中心,承接尋回來的寶。杏林尋寶活動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民間獻寶人前來,成為醫院挖掘中醫特色療法的重要渠道,以及搶救散落在民間瀕臨失傳中醫絕活的有效途徑。
  • 寒冬將至,艾煙燻室到底能不能提高抵抗力呢?
    醫藥衛生報訊,鄭州市中醫院的門診大廳裡飄滿艾香,煙氣氤氳,患者和醫務人員穿梭其間。循著煙氣追根溯源,就會發現,門診諮詢臺設置有2個燻艾盒、預檢分診臺設置有1個燻艾盒。鄭州市中醫院藥學部中藥師李乾勝介紹說,該院此舉是為了更好地做好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也是借鑑了此前「非典」時期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日常清潔消毒之外藉助艾條燻艾的做法。當時,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沒有死亡病例,幾乎沒有發生交叉感染。鄭州市中醫院主要在人群聚集處燻艾,部分病房也點燃艾條。
  • 徐小躍漫談中華傳統文化:整天把一張生氣的臉給別人看,這是最不好...
    現代快報訊(記者 白雁/文 施向輝 顧聞/攝)「如果你的血液裡沒有中國傳統文化,你就不是中國人。」7月25日下午,《什麼是中華傳統美德》一書在第十屆江蘇書展上舉辦閱讀分享活動,該書作者、南京大學教授、南京圖書館名譽館長徐小躍以「漫談中華傳統文化」為題作了精彩演講。
  • 董奉與杏林
    其中,代表祖國傳統醫學的杏林文化便是從廬山產生並傳頌至今……作為福建人,董奉跑到廬山來幹嘛?東漢時期,文人雅士好修道,像諸葛亮也是修道之人,而廬山當年是南方重要的道場,董奉為學習道學之術,便來到了柴桑郡(今天江西九江市)廬山。道、醫理論淵源相近,道士又多懷扶危濟困之心,所以到今天大多道士都習醫,也就是既修道養生,又學醫救濟己救人,而董奉就是醫道皆成的高人。
  • 西西探店 | 現在流行「燻一燻」自己?入伏在即,換種方式來「艾」你!
    今天西西是養生博主,給大家安利一家值得信賴的養生品牌店——卓濟堂,約一波養生局~(文末有獨家「艾」你大禮包相送~)一進門,你就知道卓濟堂與普通艾灸館的不同,古色古香又自帶禪意。前臺的妹妹身著中式服裝,見到西西就贈送一個大大的微笑,引導到大廳稍作休息。空氣裡有淡淡的艾香浮動,讓人不自覺眉宇都鬆開了。
  • 兒童劇《山海經·杏林傳說》藝術教育實踐系列課程暨啟動儀式在京...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兒童劇《山海經·杏林傳說》藝術教育實踐系列課程暨啟動儀式日前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舉行。《山海經·杏林傳說》是融合藝術策劃並製作的《山海經》經典神話兒童舞臺劇系列的第二部,延續了第一部《比翼鳥》的創作思路,依然以中華傳統文化典籍《山海經》作為素材來源,選取其中具有教育性和啟發性的內容,運用傳統樂舞的元素加以藝術性的舞臺形式進行創作,寓教於樂的予以呈現。
  • 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丨早介入 重防控 巧用經方戰「疫」見成效
    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丨早介入 重防控 巧用經方戰「疫」見成效 原標題: 醫者仁心舒萬物 懸壺抗疫有中醫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我們與瘟疫交手三百多次
  •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房間該如何消毒
    新型冠狀病毒怎樣消毒房間  消毒房間時,可以用艾條燻烤、空氣淨化器淨化空氣、酒精擦拭家具等等方法。  1、用艾條燻烤房間  艾條是冬季養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利用艾條不僅可艾炙,還可以燻房間,據研究,艾煙可消除很多病菌,如傷寒病菌、大腸桿菌等等,對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 「漫談」系列直播之二:漫談電子實驗記錄的前世今生
    聽得聚精會神 津津有味要是沒聽夠也不要緊 「漫談」第二期已經在光速趕來的路上啦! 在創騰,有這樣一群「神人」做得了PPT,玩得起DEMO,還能當——「主播」!談天談地談古今,說你說我說故事!歡迎走進精彩不斷篇兒的創騰「漫談」直播間——咱們一起聊聊研發信息化那點事兒!說到電子實驗記錄,相信你一定不陌生!那你知道最早期的電子實驗記錄本是什麼樣的嗎?
  • 21500瓶消毒酒精來了!鹹陽這些藥店可買!
    最近 口罩、手套、消毒酒精已經成了家用三件套 很多人買不到貨! 好消息來啦 21500瓶消毒酒精投放鹹陽市場!
  • 《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打開中華文明的一把鑰匙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及時推出《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專題節目,節目邀請權威專家和身處一線的醫護人員,以客觀權威的視角,聚焦中醫藥在疫情一線的臨床應用,向人們展示了中醫藥抗疫的效果,給所有人普及了中醫藥知識,提振了全國人民對於戰勝疫情的信心,同時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醫藥這一中華文明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