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差就等於笨?那是你不懂多元智能理論

2020-12-24 教學日記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智能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語言智力、空間智力、身體智力等。不同智力類型的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優勢職業,沒有一個「差生」註定被埋沒。

可惜的是,「唯成績論」仍在孩子的發展中佔上風,這無形之中,不但打壓了孩子真正的優勢學科,還會造成他的不自信。

一、單一的評價模式,埋沒了多少明珠

鞏俐的考學之路頗為坎坷,先是報考山東師範學院藝術系和曲阜師範學院藝術系失利了,時隔一年報考山東藝術學院藝術系和解放軍藝術學院表演系又失利了。最後,她在尹大為的幫助下,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

面試的時候,考官們被鞏俐的敏感度和感受力深深吸引了,一致認為這是一個難得一遇的表演人才,因為擔心她文化課不行,還特意把她的專業課成績調到了第一名。

結果,鞏俐的文化課實在太差了,最終的成績離錄取線還遠的很。

招生組的老師們不願錯過這個人才,集體跑到文化部教育司請願,未果,又搬出了院長徐曉鍾老師來幫忙,終於把鞏俐招進了中戲。

爾後,鞏俐果然如招生組老師期待的那樣,在電影界冉冉升起,成了一顆耀眼的明星。

其他學校的老師紛紛豔羨,中戲竟撿到了鞏俐這個寶貝,真的是運氣太好了。然而,在被中戲錄取之前,鞏俐也去這些學校面試過,只不過沒被錄取罷了。

這不禁讓人感嘆,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鞏俐非常幸運,能被真正識才的人舉薦了出來。

而大多數人就沒有這樣的好運氣了,往往是展露成績差的苗頭之後,就被掃進了「差生」的「垃圾堆」裡。然而,如果你把這所謂的「垃圾堆」放到陽光下曬曬,就會發現很多熠熠生輝的寶貝,這些文化課成績差的孩子,往往也有自己的天賦領域。

二、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人的智能不是單一的,不同的人身上會展現出不同的智能優勢,比如上文中的鞏俐,她的「數理邏輯智力」沒有那麼突出,但她具備很強「人際交往智力」,能夠敏感地覺察到他人情緒,辨別不同的人際關係,很容易帶入角色,因此適合演員這個職業。

以此,加德納把實際生活中常見的智能區分為九種,稱為「多元智能理論」。這個理論已得到廣泛認可,並成為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兩大理論基礎之一。

每個人都可以從這九種智能中找到自己的類型,從而知道自己的專長和適合的發展方向,以及職業傾向。

1.身體運動智力

我們常用「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嘲笑那些愛跑愛跳,但腦瓜子不聰明的人。其實,「跑得快」也是一種智力。同樣身強體壯、經常鍛鍊的兩個人,甲總是跑得很快,乙總是落於後風,這說明甲的身體運動智力優於乙,他能很好的感受並運用自己的肢體。

身體運動智力強的人,善於運用整個身體來表達想法和感覺,並運用雙手靈巧的生產或改造事物,俗稱「動手能力強」。

這類孩子適合從事運動員、舞蹈家、手藝人、賽車手等對「動手能力」「身體協調素質」要求比較高的職業。

2.語言智力

我們常為董卿、撒貝寧等優秀主持人的口才所折服,羨慕他們口吐蓮花、字字珠璣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其實就是一種「語言智力」。

語言智力強的人,能高效運用書面文字或口頭語言,來描述事件和表達自我。

這類孩子擅長詩人、劇作家、記者、演說家等需要「筆下功夫」和「口頭能力」的職業。

3.數理邏輯能力

在推理電影中,為了展示角色的智力,常會出現各種要素隨空旋轉,主角從眼花繚亂的信息中一一抓取關鍵要素,猛然之間梳理出線索的情節。這就是數理邏輯智力。

數理邏輯智力強的人,能進行複雜的計算、測量、推理、歸納、分類等數學運算,並喜歡通過推理來尋找事物的邏輯。

逛商場買東西時,有的同學隨口就產出了價錢,有的同學要拿出計算器算好幾遍才能得出正確的得數;玩密室逃脫,有的人憑細緻的觀察、縝密的推理,能在細節處找到突破點,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要跟在別人後面才能勉強看出破綻,這就是數理邏輯智力的不同了。

擁有這類智力的孩子,適合從事科學家、會計師、工程師、電腦程式員等需要「動腦」的職業。

4.空間智力

在電影《盜夢空間》中,小李子為了考驗阿德裡安的設計能力,給這個女孩出了一系列的「建築」難題。最終,女孩憑藉優越的空間感知才能,以城市為藍本,設計出了三層夢境,成了一個出色的築夢師。這種感知空間、操弄環境的能力,就是一種空間智力。

空間智力強的人,對色彩、線條、形狀、空間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很敏感,又有高度的視覺空間感知才能。

擁有這類智力的孩子,適合從事室內裝潢師、建築師、航海家、嚮導、藝術家、飛行員等需要「眼力」的職業。

5.音樂智力

大衣哥朱之文站上舞臺時,誰都沒想到這樣一個樸實的農民,居然會有如此優越的歌喉。可見,有些天生的能力,不因你窮在深山而泯滅,也不因你富在廟堂而逆起。大衣哥所具備的這種歌唱能力,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音樂智力」。

音樂智力強的人,能夠敏感地感知音樂、旋律、節奏和音色,擁有這類智力的孩子,適合從事歌手、樂手等職業。

6.自然觀察者智力

《鬼吹燈》裡,胡八一發現李春來懷揣寶貝後,提議一起去找「大金牙」,讓大金牙給掌掌眼,好開個合適的價錢。

為什麼要找大金牙呢?因為他眼力過人,憑著一雙慧眼,從幾圈繡線和幾枚珠子裡,就能看出這文物價值幾何。

這種明察秋毫的觀察能力,就是「自然觀察者智力」。

自然觀察者智力強的人,善於體察和分辨,對自然界中的萬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具備這種能力的孩子,適合從事考古、收藏等需要體察能力的職業。

7.人際交往智力

淘寶口紅一哥李佳琦為什麼能俘獲女孩子們的芳心?因為他懂女生,他能跟女生感同身受,總能抓住女生的興趣偏好。這其實就是一種高超的人際交往智力。

人際交往智力強的人,善於覺察他人情緒,體會他人感受,辨別和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擁有這種之類的孩子,適合從事銷售、人力資源管理、政治家等需要「八面玲瓏」的職業。

除此以外,還有存在智力和內省智力。存在智力強的人,常愛思考生與死、靈與肉、世界命運等玄之又玄的問題。內省智力強的人,善於向內探尋,把握自己的情緒、意志和欲望,所謂「吾日三省吾身」。神學家、哲學家以及優秀的教師身上,常能看到這種智力。

孩子身上沒有突出的語言智力,不代表他成不了優秀的演說家。只是說,擁有高超語言智力的孩子,在成為演說家的路上,會比其他孩子走得更順一些。

根據這九種智力類型,我們可以幫孩子找到適合的發展方向,讓他在整齊劃一的評價模式下少一些自卑和碰壁,多一分自我肯定和怡然舒展。

相關焦點

  • 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
    一、地位: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是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心理學理論之一。二、人物介紹加德納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其最著名的成就就是多元智能理論,因此被稱為多元智能理論之父,加德納現任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研究生學院心理學和教育學教授,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
  •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發展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發展一、理論來源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
  • 《小孩不笨》:孩子成績不好,是不學還是學不會,家長一定要看清
    大家意識到國彬也是有長處的,這個被成績不好陰影籠罩的家庭才看到一絲陽光。這是電影《小孩不笨》裡面的一個故事,電影是個美好的結局,整個過程輕鬆、勵志,但也不止一次地讓我滿含淚水,這部影片裡包含著非常複雜的教育問題。
  • 「多元智能理論之父」加德納:教師至少要發現學生的一項優勢智能
    一名鋼琴家不一定擅長數學,一名專業運動員不一定懂得物理,他們上學時的學業成績不一定出類拔萃,但誰敢說他們沒有很高的智能呢?一、「多元智能理論」之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學家,被譽為「多元智能理論」之父。
  • 虛構的多元智能理論(和情商)之一紙批判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從未得到認可,情商也是虛構的(全文主旨)。很多人會覺得,多元智能理論很吸引人,因為總有一個方面自己是比較擅長的。霍華德 · 加德納貶低智商測試,認為其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有限,並認為至少有八種不同類型的智力,適用於人類功能的不同領域。
  • 以多元智能理論指導初中綜合實踐課程
    多元智能理論倡導關注學生言語、邏輯以及空間認知智能、身體運動智能、自我認知智能、人際關係智能、自然觀察智能等多方面的智能發展。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於各方面智能飛速發展階段,在綜合實踐與創新活動課程中,合理利用多元智能理論,對於促進學生各方面智能的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你的孩子為什麼會偏科?——多元智能理論的解讀與測評
    聽一聽老酒今天解讀的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吧一、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的涵義每個人都有哪些智能呢?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認為,在每個人的身上相對獨立的存在著,與特定的認知領域和知識領域相聯繫的八種智能,分別是:語言-言語智能聽說讀寫等運用和理解語言的能力。
  • 多元智能測評,幫助父母更好的因材施教!
    你是否為從小沒有足夠發展好你的優勢而遺憾?你是否很想避免不幸在孩子身上重演?那麼問題來了,該怎麼辦呢?答案是參加【多元智能測評】,找到正確的培養方向!世界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人有8大智能,分別是內省思考、人際互動、語文溝通、數理邏輯、肢體動覺、音樂節奏、空間視覺、自然觀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智能。
  • 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及教育意義
    關於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在我們教師招聘考試中更多是考察智力分類。但是有些時候也可能會遇見一些考察其相應教育意義的試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基於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我們可以得出一些對我們教育由幫助的知識。一、倡飛彈性的、多因素組合的智力觀各種智力都是相對獨立的,各自有著不同的發展規律,各自不同的特點。因此,我們應該樹立起這樣的學生觀:我們的學生不應該被區分為「好生」、「差生」。他們只是智力的組合方式不一樣而已。
  • 別總說孩子腦子笨,了解「智力三元」理論,正確激發孩子的潛能
    晚上,媽媽輔導洋洋寫作業,同樣類型的題目,洋洋第一次做錯了媽媽教他糾正過來,哪知道後面第二次、第三次遇到類似的題,洋洋還是不會做,媽媽氣不過在他頭上打了一巴掌說:「這腦子究竟是怎麼長的,怎麼笨成這樣。」洋洋聽了媽媽的話嘴巴扁了扁,委屈地流下了眼淚。其實洋洋除了數學成績差點,其它學科成績都還不錯。平常他也經常得到別人的誇獎,怎麼在媽媽眼裡他就變成了笨蛋呢?
  • 北師大-ANOBO少兒全球素養課題組邀請多元智能之父加德納
    今年9月19日,在即將舉辦的「重啟·未來少兒全球素養教育雲峰論壇」上,大會主辦方北師大-ANOBO少兒全球素養課題組有幸邀請到了多元智能理論之父、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教授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作為演講和論壇嘉賓,出席本次線上雲峰論壇。
  • 韓劇《天空之城》戳中教育痛點:「唯成績論」成毀掉孩子的根源
    據說在韓國那些大企業的總裁們,70%是SKY的畢業生,那些職位較好的高端人士大多來自於自身所高校,也就是說進入了這三所高校也就等於開始了成功的人生。而在這部劇中,精英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都是十分的嚴格,極其擔憂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你的小宇宙你的腦 ——讀《多元智能》雜感
    今天,終於讀完了加德納關於多元智能的第二本書——《多元智能》,這本書的翻譯看起來有些問題,所以讀的時候很難保持注意力,一直到最後,回顧這本書的時候
  • 這就是高爾夫:聰明的贏不了球 笨的打不出好成績
    而球星級的人物,表現卻是大不同,總能在最後一天反敗為勝,讓球迷、粉絲大呼過癮。為什麼有人能逆轉勝,有人老是順手輸,綜合許多比賽的數據,發現有這麼個高球方程式,聰明的贏不了球,笨的打不出好成績!比賽期間,選手除了桿弟,親人或是教練都不能給圍繩內的選手任何指點、幫助,否則就觸犯高球規則。
  • 實證寬容:民主理論框架與多元社會背景
    有關寬容的實證研究雖然對寬容與民主間關係的假設提出了質疑,但相關研究很長時間以來仍是在民主理論包括精英民主理論所設定的分析框架中展開的。伴隨各國社會的日益多元化以及不同社會觀念的流行,源於民主理論研究的寬容主題也日益被移置於多元社會的背景中,而相關研究對政治心理學和民主理論都將產生重要影響。現代社會往往也是多元社會,人們常常會面對不同於己的政治信念和觀點並對這些觀點作出反應。
  • 孩子學習差?可能是「自我效能感」太弱,讓他又「笨」又「懶」
    「你到底還想不想學好?」不知道您是否也曾經被孩子氣得沒辦法,失望的問出這句話。而孩子呢,十有八九回答都是:「想」。是啊,誰不想有個好成績,誰不想讓老師表揚、同學羨慕、家長開心,可是,明明背會所有單詞和課文英語就不會差,明明把錯題弄懂就能提升成績,明明認真聽講就能讓作業更輕鬆,可是孩子就是做不到,就是想方設法的偷工減料、能偷懶就偷懶。
  • 蕭亞軒:我太笨,明知道你是錯的人.
    來源:微艾時代(racky_love)轉載請與作者聯繫授權排版編輯:她說文摘(hershuo)要數我最喜歡的明星之一莫過於蕭亞軒了,別人總是暢談蕭亞軒談過太多戀愛,這種人,就是玩一下,從不會認真,也不會真心投入一份感情
  • 孩子上英語補習班成績提升慢,家長記住3點,避開英語補習誤區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我的孩子參加了補習班,為什麼成績還沒有提升?如何有效補習功課?夏沫老師給大家提出合理的建議,僅供參考。如果孩子基礎差,上大班可以嗎?不可以的,有的大班20人左右,學生多,老師根本忙不過來,老師講得快,差生聽不懂,老師講得慢,成績好的學生呢?尷尬!如果家長非要堅持,可以通過考試來檢測一下學習效果,多次測試,真想大白。怎麼辦?如果基礎差,務必找程度一樣的學生和針對性輔導才可以學習。不能為了方便接送孩子就去上同一個班。
  • 高一成績差,很自卑,很焦慮,那麼該怎麼辦?
    高一成績差也是很正常的,不必焦慮與自卑。為什麼呢?因為:一、從目前中考錄取來看,只有百分五十左右的學生才有機會讀高中。你剛剛讀高一第一個學期,由於高中所要學習的學科比較多,內容又比初中難了很多,很多學生會不適應高中課程而出現成績滑波,這是很正常的。特別是你若拿高中成績與初中成績進行比較、那更加不科學,對自己自信心打擊比較嚴重。三、每個學生悟性和學習方法不一樣,努力程度不同,所以應有所差別。
  • 攝像機不智能,基本等於不講武德|手機|智慧型手機|電腦|智能攝像機...
    (原標題:攝像機不智能,基本等於不講武德) 老王經營著一家有些年頭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