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兵器全集-日本航空母艦篇序

2020-12-24 騰訊網

1941年12月7日之後的半年之內,日本帝國海軍在太平洋上掀起了一股狂潮,從攻擊珍珠島到戰敗中途島,這一過程證明航空母艦才是海戰的決定性力量,海戰的形式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

在1944年10月具有戰略決戰意義的雷伊泰灣戰役恩加諾角海戰中,日本海軍「瑞鳳」號航空母艦遭到美國海軍「企業」號航空母艦艦載機的攻擊。

與德意兩大軸心國家不同,日本擁有一支真正實力強大的海軍,對航空兵在海戰中的前景也十分了解,美國在開戰前才開始大規模建造航空母艦,但日本海軍早在發動戰爭之前就以擁有了十一艘航空母艦,且只用於太平洋戰場,它的第一航空戰隊擁有實力最為強大的六艘航母,這是一種冒險,但也遵循了一條古老的軍事原則:集中優勢兵力。

在太平洋戰爭初期階段,同盟國方面準備不足,日本海軍前進的步伐看起來不可阻擋。但隨著日本人佔領的區域擴大,損失漸重,日本海軍被迫分散使用性能優良的航母。與此同時,美國全身心投入戰爭,珊瑚海海戰中,美國的海軍航空兵接受了首次考驗,而中途島海戰讓美國海軍艦載航空兵在情報、組織和戰略戰術上都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

中途島戰役後,日本海軍的好日子已經結束了,這一點所有人心裡都很清楚。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相持階段,優勢的天平漸漸向盟軍一方傾斜。在第二次索羅門群島戰役的聖克魯斯海戰中,攻守之勢易轉,塞班島戰役後迫使日軍面對強大的美軍採取守勢,而菲律賓海之戰中眾所周知日本幾乎損失了主要的航母戰力,還有那些名義上還算經受過培訓的飛行員。

在此之後的雷伊泰灣戰役是日美之間的戰略性決戰,日本尚存的艦隊作了最後的放手一搏,它們對美國艦隊的攻擊是一條不歸路,日本人決心要麼勝利,要麼死亡。由於油料、機組、戰機、彈藥短缺,日本航母只能在關鍵的地點扮演誘餌而無法起到真正航母的作用。作為誘餌來說,日軍航母的行動十分成功,但並沒有什麼作用,因為美國海軍實力實在過於雄厚。

總的來說,日本海軍對空中力量的使用是十分果斷和大膽的。戰爭的進程也證明了:巨炮的時代已經過去,飛機的時代到來了。

相關焦點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中島A6M2-N水上飛機
    本系列文集可查詢目錄,進入選擇下方菜單:武器裝備▶二戰兵器全集。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一個生產浮筒式水上單座截擊戰鬥機並正式交付部隊服役的國家(英國「噴火」改裝的浮筒式水上飛機始終處於測試階段,沒能投產)。
  • 二戰兵器全集,性能優異的日本川西N1K「強風」水上飛機
    本系列文集可查詢目錄,進入選擇下方菜單:武器裝備 二戰兵器全集。 1940年日本海軍認為需要單座浮筒式水上截擊機並立項研製。在當時(1942年年末)「零式」戰鬥機已經為日本海軍奪取了太平洋上的空中優勢,因此雖然「強風」已經開始生產,但交付速度很慢,一直到1943年12月每月的月產量僅維持在15架。由於在1943年日本逐漸喪失了戰略主動權,海軍決定停產「強風」,1944年3月最後89架交付海軍。
  • 二戰兵器全集,史無前例的爛槍,日本九四式「拳銃」手槍
    自1930年代中期日本大規模入侵中國後,手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南部手槍的生產遠不能滿足戰場需要。當時日本還有另一種8毫米手槍,這是一支1934年投產的民用手槍,由於外觀醜陋笨拙所以賣出去的不多,庫存很大。日本軍方把這批庫存槍買來裝備部隊並重開生產線。一開始這支槍主要配發坦克車組和空勤機組,1945年戰爭結束時共生產了70000支且裝備各軍兵種。
  • 二戰兵器全集-英國「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
    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就有計劃設計和建造可供輪式起落架飛機起降的直通式甲板航空母艦。這之前英國皇家海軍不得不仍採用臨時拼湊的辦法,仍使用搭載浮筒式水上飛機的航空母艦。1916年根據貝爾德莫爾商業船廠的提議,英國皇家海軍與之籤訂合同,以尚未完工的義大利客輪「羅素伯爵號」為基礎建造一艘航空母艦。
  • 二戰中日本戰列艦的頭號殺手,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是美國在二戰時期研發的一款航空母艦,這款航空母艦的艦身長度達到了265米,艦身寬度則有45米,它的滿載排水量達到了27100噸,最大航速為三十三節,搭載了一共一百多臺艦載機。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是美國生產建造數量最多的一款航空母艦,並且這款航空母艦在當時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當時的太平洋戰場上,因為這款航空母艦的存在,才確保了美國取得了太平洋的制海權。
  • 二戰兵器全集-噴氣式戰鬥機篇序
    日本同德國一樣,也竭盡全力的尋求發展自己的噴氣發動機技術,並獲得了德國方面的幫助。日本人打算試飛一種雙發戰鬥機-中島「橘花」(極類似於Me 262),戰爭結束前還試飛了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的橫須賀「奧卡」自殺飛機。儘管英美兩國在噴氣發動機技術上取得了較大進展,但它們仍驚異於技術先進的德國發動機。
  • 二戰中各國航空母艦的沉沒紀實,日本航母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更可悲的是,在印度洋中第一艘被敵人擊沉的航空母艦也屬英國海軍,這就是「使者」號輕型航空母艦。「使者」號是英國新設計的,排水量13000噸,最高速度25節,攜帶飛機20架,1923年服役,但到二戰開始時已經落伍,無法承擔第一線艦隊航空母艦的任務。1942年4月9日,「使者」號輕航空母艦在錫蘭海外被日本「飛龍」號、「蒼龍」號及「赤城」號航空母艦上的艦載俯衝轟炸機炸沉。
  • 二戰兵器全集,美國M1型37毫米高炮
    二戰期間大量M1A2高炮通過《租借法案》交付蘇聯,儘管是「租借」,但再未返國,它裝備了許多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軍隊,今天,西方國家軍隊中早已不見了該型火炮。射角:-5度到90度 射界:360度 炮口初速:853米每秒 最大有效射高:約5669米 射速:120rpm(四聯) 彈重:0.61公斤 《二戰兵器全集
  • 老照片二戰日本航空母艦一覽,不能遺忘的歷史,永遠銘記!
    赤城號 赤城號是日本海軍第一艘重型航空母艦,於1920年12月開始製造。服役時間 1927年3月25日,定型時間 1925年4月22日。是日本海軍第一艘專門建造的大型航母,有雙層機庫和全通飛行甲板,右舷島式上層建築,並採取巡洋艦的主機以便獲取較高航速。日本海軍以後建造的大型航母都是參考該航母設計。
  • 二戰兵器全集,美國Maxson Mount四聯高射機槍
    重量:作戰狀態1087公斤 射角:-5度到85度 射界:360度 炮口初速:884米每秒 最大有效射高:約1000米 射速:2300rpm(四聯) 《二戰兵器全集
  • 二戰兵器全集,美國諾斯洛普N-3PB「遊民」水上飛機
    本系列文集可查詢目錄,進入選擇下方菜單:武器裝備 二戰兵器全集。 約翰·諾斯羅普的公司20世紀30年代中期成功地獲得了美國陸軍A-17攻擊轟炸機合同,但在與道格拉斯飛機公司合併過程中,該公司面臨著失去合同的危險。
  • 史上「最短命」的航母:二戰日本「信濃」號航空母艦
    在當時,航空母艦才誕生沒多久,日本還未意識到海戰的未來是航空母艦的天下。當時的日本還沉迷於戰列艦締造的「大艦巨炮」時代的輝煌中,將海戰資源全部丟進了戰列艦建造中。 基於這種「大艦巨炮」思想,日本建造出了人類歷史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而這艘大和號還只是原型,當時的日本打算建造第二艘、第三艘甚至是第四艘「大和號」。
  • 二戰風雲:日本寄予厚望的航母,為何在中途島海戰中成了打火機
    中途島海戰是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在這場戰役中,美國僅僅以一艘航母的代價一舉擊沉日本四艘主力航空母艦。關於中途島海戰,日本軍部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命運的五分鐘」,也就是說在短短五分鐘內,日本的三艘航母就被美國的轟炸機給炸沉了!
  •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
    【話說軍世】二戰時代的戰列艦最然已經不再是決戰的主力艦,不過作為大炮巨艦的威風尤在,其艦員一般都在2000人左右,而二戰中,損失了絕大多數戰列艦的舊日本海軍,其戰列艦艦長一般都是什麼級別的軍官呢?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早期舊日本海軍戰列艦的艦長,大多由大佐擔任,不過二戰時代,舊日本海軍的軍銜,實際上是將官、上長官(同佐官)和士官(同尉官)等劃分,因此還有些稱呼不容易理解;其實不只是戰列艦,重巡洋艦、輕巡洋艦甚至是航空母艦的艦長,一般都是大佐擔任。
  • 二戰時太平洋上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擁有25艘航母但大多數被擊沉
    曾在太平洋上不可一世的日本「聯合艦隊」 世界上曾經大規模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到目前為止只有三個:從數量和戰績上來說,位居第一的當然是美國,二戰末期曾擁有近百艘航空母艦,其次是英國,第三就要數到日本了。到二戰結束時為止,日本海軍先後擁有並服役過25艘各種類型的航空母艦。
  • 二戰雜記簿(29)
    艾倫的身份除了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慈善家和多家體育俱樂部的老闆之外,還是一名二戰愛好者。除了開辦了「飛行遺產與戰車博物館」之外,艾倫這些年來還在滿世界尋找二戰的沉船。關於這些,鄙人舊作《富豪尋舟記:保羅·艾倫的沉船探索之旅》有詳載。  這些年來,二戰史,特別是二戰海軍史愛好者常常會提到的一個問題是「艾倫去哪兒」?
  • 二戰日本海軍的大起大落,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窮
    ——山本五十六2019年11月8日,由伍迪·哈裡森主演的好萊塢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上映,這部表現二戰中太平洋戰場關鍵戰役的電影,無疑是對這段歷史的精彩還原。之所以把中途島海戰說成一次賭局,是因為山本五十六壓上了幾乎全部家底:運輸艦、輔助艦在內共200餘艘,其中航空母艦8艘(艦載機400多架)、戰列艦11艘、巡洋艦23艘、驅逐艦56艘、潛艇24艘。▲美國太平洋艦隊彩照與日本海軍差不多,美國太平洋艦隊共出動:航空母艦3艘(艦載機230多架)及其他作戰艦艇約40多艘,另外中途島上還有陸基飛機近100架,19艘潛艇則被部署在中途島附近海域。
  • 二戰日本海軍的噩夢!中途島之戰一戰成名,戰功赫赫命運卻很悽涼
    企業號航母是日本最怕的一艘軍艦。日本海軍聽到它的名字就聞風喪膽,稱它是"灰色幽靈"。另外美國的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這樣評價過它,在太平洋戰爭的20多場重要戰役中,它缺席的戰役只有2場。  在性能方面,企業號屬於約克城級航空母艦,是二戰早期美國最為先進的一級航空母艦。最高航速約33節,載機量最大能載96架,不過一般的常規搭載是80~90架。
  • 二戰十大戰列艦,比比海軍戰鬥力
    二戰十大戰列艦,比比海軍戰鬥力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二戰,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今天為大家盤點二戰中最為強勁的十艘戰列艦。
  • 阿基米德大戰:漫畫改編,反轉再反轉,日本也有好看的二戰電影
    2019年好萊塢有兩部受關注的戰爭題材電影,一部是講二戰的《決戰中途島》,一部是講一戰的,也是頒獎季熱門的《1917》。日本去年也拍了一部二戰題材電影《阿基米德大戰》。跟好萊塢的《決戰中途島》對照著來看,對於歷史迷和軍迷來說別有一番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