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本戰列艦的頭號殺手,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2021-01-17 老特有話說

航空母艦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戰略價值最高的一款軍事武器,如果一個國家擁有了航空母艦,它就真正了在國際舞臺上站穩腳跟,而現在美國之所以會被稱為世界上軍事最強國,那就是因為美國擁有著最多並且最先進的航空母艦,而且美國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擁有了航空母艦,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美國航母中的「老前輩」——曾經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是美國在二戰時期研發的一款航空母艦,這款航空母艦的艦身長度達到了265米,艦身寬度則有45米,它的滿載排水量達到了27100噸,最大航速為三十三節,搭載了一共一百多臺艦載機。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是美國生產建造數量最多的一款航空母艦,並且這款航空母艦在當時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當時的太平洋戰場上,因為這款航空母艦的存在,才確保了美國取得了太平洋的制海權。

在1943年,這款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正式的加入了太平洋戰爭,並且在戰爭中,這款航空母艦擊毀了日本眾多的戰列艦,其中包括有「飛鷹」號、「千歲」號、「千代」號眾多性能優越並且先進的戰列艦。

在二戰末期,日本最後一艘戰列艦「大和」號也是被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所摧毀,並且在戰爭過程中,這款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其強大的防禦力也讓日本感到無計可施,經過統計,這款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一共受到了日本十四次的強有力的攻擊,其中包括有日本「神風」戰鬥機的自殺性攻擊,可是卻仍然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在二戰之後,隨著美國加大了航空母艦這一方面的研究力度,這款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就慢慢的被淘汰了,在1969年的3月,最後一艘「埃塞克斯」號航空母艦在波斯頓船廠退役,結束了它光輝而又榮耀的一生。回顧埃塞克斯級航母這些年的歷程,它經歷大大小小無數的戰爭,其中包括有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南戰爭等等,在這些戰爭中,它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並且為美軍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還是逃不過時間的「摧殘」,在越南戰爭之後,這款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因為服役時間太長,被慢慢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
    【話說軍世】二戰時代的戰列艦最然已經不再是決戰的主力艦,不過作為大炮巨艦的威風尤在,其艦員一般都在2000人左右,而二戰中,損失了絕大多數戰列艦的舊日本海軍,其戰列艦艦長一般都是什麼級別的軍官呢?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早期舊日本海軍戰列艦的艦長,大多由大佐擔任,不過二戰時代,舊日本海軍的軍銜,實際上是將官、上長官(同佐官)和士官(同尉官)等劃分,因此還有些稱呼不容易理解;其實不只是戰列艦,重巡洋艦、輕巡洋艦甚至是航空母艦的艦長,一般都是大佐擔任。
  • 老當益壯:二戰中「爺爺」級戰艦火力硬拼,金剛級戰列艦
    【話說軍世】二戰中,英法美日等國都擁有艦齡非常老的戰列艦,其中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以及日本金剛級戰列艦都是一戰前就開始建造的,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堪稱「爺爺」級戰艦。二戰中火力硬拼吃大虧的金剛級戰列艦雖然金剛級戰列艦最終結局都很悲催,但是,在太平洋戰場早期,金剛級戰列艦利用當時戰爭局勢的優勢,還是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績,金剛級戰列艦共有四艘,分別是金剛號、比睿號、榛名號、霧島號。
  • 如果052D穿越到二戰,與大和級戰列艦較量誰會贏?大概率打平
    大家都知道現代海上戰爭中,航空母艦算是最為強大的武器裝備了,同時航空母艦出行還會有許多的護衛艦隨性,可以說是十足的海上戰爭堡壘,目前無論是從火力還是從防禦力上來說都沒有能夠超越航空母艦的戰艦。
  • 《雷霆海戰》十級戰艦將出港 大和戰列艦先亮相
    遙想初到軍港,萌新艦長第一艘鋼鐵巨艦下海的場景記憶猶新,今時破浪風暴再起,十級重艦或使風雲聚集。據悉,《雷霆海戰》全新重器,十級戰艦將與眾多艦長大大不期而遇。眾望所歸的大和級戰列艦、中途島級航空母艦等世界名艦都將集體登場。
  • 揭秘二戰日軍為何害怕「華盛頓」號戰列艦
    這一令人生畏的火力配備可以媲美「五大」——即美國在該條約籤署前建造的最後五艘戰列艦。    但是,「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有一項例外條款,即如果3個初始締約國中的任何一個未能批准該條約,那麼對火炮的口徑限制可以升至16英寸。日本最後沒有籤署條約,因此14英寸的限制並沒有得到推行。英國皇家海軍籤署條約後就開始為其喬治五世級戰列艦配備14英寸口徑火炮,因此無法改變它們的構造。
  • 二戰日本真正意義上永不沉沒戰列艦長門號戰列艦
    而當時日本海軍除在秘密建造的兩艘大和級戰列艦之外,已經有兩艘超級戰列艦在1920年就已經建造成功服役於日本海軍,這就是當時引起美國和英國為之震撼的日本長門級戰列艦,日本長門級戰列艦,是日本步入工業化強國之後一個標誌性產物,當時各國海軍普遍戰列艦主炮都是在360毫米左右,而日本長門級戰列艦卻第一次將410毫米主炮安裝在戰艦艦體之上,成為當時主炮口徑最大的戰列艦,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而日本則更是對戰列艦表示了痴迷,建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噸位和火炮口徑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歷史上最華而不實的戰列艦。一、戰列艦接著造在1934年,原本用來限制海軍競賽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基本上失去了作用,各國又開始管不住自己的手,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建一番。
  • 帝國夢碎地中海,二戰中的義大利海軍最強戰艦維內託級戰列艦傳奇
    於是1934年,義大利開始設計並建造維內託級戰列艦,最初義大利計劃建造兩艘,但是由於1937年義大利與英國、法國關係惡化,義大利又開始在1938年追加兩艘同級戰列艦。維內託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達到4萬噸以上,主炮為3座三聯裝380毫米口徑,最大航速達到30節,續航能在14節時,可以航行4700海裡。
  • 二戰後航母稱霸海洋,衣阿華級戰列艦最終淪為博物館!
    二戰中、後期航母作為制海利器的優勢逐漸發揮了出來,即便是「大和」級戰列艦這樣的巨獸也無法擋住艦載機的攻擊,從這時開始就註定了航母在未來海戰中的地位。日本投降之時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作為籤字的場地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這也是戰列艦最後的光輝時刻。
  • 二戰中各國航空母艦的沉沒紀實,日本航母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這是英國在東方損失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也是沉沒在印度洋中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 美國航空母艦:個頭大損失也大 美國在二戰中共損失了11艘航空母艦,其中大部分是在太平洋上與日本交手過程中被擊沉的,也有個別的是在大西洋中栽在了德國潛艇的手裡。在損失的11艘中,有4艘為大型航空母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兩艘是「大黃蜂」號和「列剋星敦」號。
  • 二戰日本榛名號戰列艦雷伊泰灣海戰成為肉盾奇蹟般返回了日本港口
    說到二戰時期日本的金剛級戰列艦榛名號戰列艦,算是日本二戰中金剛四傻中唯一艘比較聰明的戰列艦,1941年12月日本南下戰役期間的主力戰艦之一,在太平洋戰爭開始時,被編入三川艦隊,支援馬來半島,菲律賓登陸作戰,並在此期間多次迎擊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組成的遠東艦隊的核心,一度成為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旗艦之一
  • 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見證這歷史一幕的美國軍艦,即著名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於1944年建成,是依阿華級戰列艦的第4艘,舷號為BB-63。密蘇裡號戰列艦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強大的動力裝置。在如此強大的動力下,密蘇裡號戰列艦擁有了世界戰列艦中最高的航速——33節。因二戰而生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在裝甲防護和武器裝備上也是頂尖水平。密蘇裡號戰列艦最厚的裝甲,位於司令塔正面,達到了445毫米。最薄弱的頂部裝甲,也有184毫米。這樣的裝甲厚度,能夠讓它承受1噸半重穿甲炮彈的攻擊。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長期佔據海權國家主力艦霸主地位。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因此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以下列舉二戰中戰力最為強勁的十一型戰列艦,以供網友賞鑑。
  • 衣阿華級戰列艦:我才是終極戰列艦之王,奈何只有跑龍套的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拘泥於艦隊決戰思想的日本海軍建造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大和級戰列艦,那麼,美國海軍能與之相抗衡的應該是戰爭末期服役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了。其實在二戰時,航母與飛機已是戰爭的主角,戰列艦幾乎已成跑龍套的配角,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時,美國對此衣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的大改造,重新煥發青春氣息,甚至還投入到90世紀初的海灣戰爭。
  • 第4282回:強力蜂刺航空母艦,埃塞克斯級十號艦
    ,埃塞克斯級十號艦    據胡蜂號統計,二戰期間艦上機隊共擊落了30架戰機,摧毀地面411架;並擊沉了114艘船艦,擊傷305艘;總出擊數達10,200次。而艦上防空炮共擊落16架飛機。  與胡蜂號同行的埃塞克斯號及倫道夫號受損較輕,而英國的不撓號航空母艦則因設有封閉艦艏,受損不大。雖然胡蜂號受損嚴重,但繼續派遣飛機到日寇搜索戰俘,並空投物資,卻無法參與9月2日的日寇投降儀式。
  • 孤勇無懼天塹深,企業號航空母艦的 傳奇人生
    並最終於13日天黑前後自沉,這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第一艘戰列艦。此時企業號仍然是美軍在太平洋上唯一的一艘可用航母,水兵們在機庫甲板上漆上的這樣的標語,企業號對抗日本(Enterprise VS Japan),14日企業號的艦載機又擊沉日本一艘重巡洋艦,直到11月16日它才返回美國修理。
  • 二戰結束後,剩下大量戰列艦炮彈,為何不改成航彈繼續使用?
    愛荷華號戰艦眾所周知,在二戰中,戰列艦是強國海軍的絕對主力,其優先度甚至一度超過航空母艦。戰列艦主要依賴其龐大的身軀,搭載大量的火炮以對敵海上目標實施打擊,也可以進行對岸支援任務,併兼具強大的防空能力。
  • 詳解二戰日軍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
    二戰期間日本的雷達技術遠遠落後於盟國和德國。雖然海軍技研所研製出不少型號的雷達,但日本的雷達發射功率都很小,一旦遭受電子幹擾,系統極其容易癱瘓。而且所有二戰期間的日本海軍大型艦載雷達都只能使用「最大感度法」(即「單瓣法」)來進行掃描,這也是它們的定位精度無法達到用於火力指揮的要求重要原因。
  • 日本「長門」級戰列艦的前世今生和悲苦的命運
    日本的「長門"級戰列艦共建造了二艘,首艦命名曰「長門",第二艘命名「陸奧」。這兩艘艦從建成服役,到沉入海底,都沒有建立什麼大的功勳,尤其是第二艘「陸奧「。縱觀「長門"二艦的生滅,真是應了他們共同的級別定名「長門」:怨氣彌天、悲苦莫名。比中國漢代古典名篇《長門賦》裡的怨氣濃重萬倍,也不知日本人為什麼喜歡用這不祥二字命其國名、定其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