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說積德行善,才有好報

2021-01-09 來自淮河岸邊的飄泊者

在奶奶生命的最後時刻,我們沒能和奶奶說上一句話,一想起心裡就隱隱作痛,成為終身的憾事。

奶奶生於耕讀之家,耳濡目染,知書達理,賢淑善良,任勞任怨,勤儉持家,相夫教子,粗茶淡飯,與世無爭,知足樂觀,直到走完九十三載的人生路。

融入在我們血液裡,留在我們記憶深處的是奶奶教我們怎樣做人處世。奶奶信奉神明,遵循傳統中國人的生活理念:「拜天謝地,遵紀守法,敬黨愛國,紀念祖先」。她認為這才是做尋常百姓的本分。每到傳統節日和祭祀祖先的日子,奶奶虔誠的態度、莊重的神情感染著每個家人,奶奶是在祈求神明保佑家人平安幸福。

奶雖然不懂「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施比受幸福」的大道理,但奶奶相信因果報應,常向我們說:人要行善積德,善有善報。奶奶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鄰村有一孤寡老人,腿腳不便,眼睛也不好使,每年一到冬天,奶奶就叫父親給其在門口準備一垛柴禾,方便其燒飯和取暖,還讓父親定期幫其購買生活用品,一到夏天,讓母親給其拆洗被褥,年復一年,傳為佳話,為了感恩,每年的大年初一,兩個村子中,那位孤寡老人總是早早的最先到我們家拜年問好,在我們那裡,這是莫大的尊重和榮光。

村裡有了紅白喜事,不等鄰居來邀請,奶奶就讓家人主動去幫忙,以解別人之急。小時候有兩件事印象深刻:一是夏天在打穀場上曬糧食,六月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一會還是晴空萬裡,一會就烏雲滾滾,於是就出現了「搶場」一詞,就是沒下雨之前,把糧食收起來,不讓其淋著雨,那場面緊張、刺激,最需要的是人手,一到這時,奶奶總讓家裡抽出一個人來去幫助那些勞力少的鄰居「搶場」,儘管我們家也在「搶場」。二是那時有很多人到我們那裡乞討,有時一天會來幾撥,有些人家,一看乞討的來了,就關門閉戶躲起來,而我們家的院門,奶奶卻讓其敞開著,趕著飯點盛碗飯,趕不著給把糧食,雖然我們家也不富裕,但奶奶說人都有困難的時候,幫別人一把,人會心安,行善積德,善有善報。

奶奶,您放心吧!行善積德是我們的傳家寶,我們自信我們做得到,並默默地做著,日月可鑑,「倚天照海花無數,高山流水心自知。

相關焦點

  • 行善積德的人必有好報
    這些保險是有必要的,可以讓我們應對突發情況。除此之外,有一種更加有效、長久的保險,簡單易行,那就是做善事。為什麼發生車禍的時候,有的人會失去生命,有的人卻無大礙?是因為福報不同。福報是隱形的財富,不僅是體現在金錢上,還體現在健康、工作、婚姻、子女上。每次做善事,就是為這個隱形的存錢罐裡做儲蓄。做善事做到一定境界,本來命定的災難也會化解,重罪輕報乃至不受。
  • 有人積德行善沒有好報,有人作惡多端卻活得很好,這是什麼原因?
    學佛人都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因果規律,絲毫不爽,是不能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個人只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能修來好的福報,如果天天作惡,等待自己的只有惡果。一個人就算有神通,也無法改變因果,「神通不敵業力」。種下什麼因,最終就會收穫什麼果。
  • 斷舍離|子女:勤儉節約,積德行善,福澤後代
    追根究底,是因為父母把子孫的福報,提前用光了!01兒女的福報,都存在父母手中!正所謂:「積德行善,遠澤兒女近澤自身。」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積德,福蔭子孫。父母積德行善,必定有庇蔭子孫的餘福。而若造下惡業,自然家族早敗,兒女遭殃。
  • 道家智慧: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因果承負之律不容懷疑,凡事有其因,必有其果,此為常識。而我們卻見慣了好人沒好報、惡人榮華富貴的事實,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善惡真的有報,還是老天總是開小差?不是的。所以善惡有報,不一定報在自己。這就是《周易》所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不報,是因為你看得太簡單。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做著好事或壞事,其中的因果關係也在不斷地矯正與權衡,最終呈現出的結果自然就是另外的樣子。多行善與多作惡,關係的則是天平向哪一邊傾斜。不報,是因為你看得太淺顯。
  • 積德行善,家族興旺之根本!
    怎麼能有這麼堅固的行善意樂呢?其實,懂得方法再串習,也不難達到這種心境。只要多去思惟善法的利益,這有何難處呢?不用說三年,發願盡未來際行善都可以。一件事沒有利益,堅持做可以說很困難,但善有極大的利益,多多思惟,會越做越歡喜,有這種的效果。
  • 有福報的人,會有這些特徵,你有嗎?
    人的福報,都是怎麼來的。有福報的人都是什麼樣子的呢?為什麼有些人,命運這麼好,又這麼有福報呢?有福報的人,總是能得到幸福的回報。無論是什麼樣的好事情,都降臨到有福報的人身上。比如,兒女懂事又孝順,學業事業都有成。家庭又和睦又幸福,很富貴。
  • 佛說:一切皆有因果,請及時行善
    佛說:世間一切皆是因果循環,這世間真的善惡有報,人活著一世,種什麼因,就會得什麼樣的結果。大力行善的人,自然會有善報,經常行善的人身上,有一種溫潤的暖意。做人一定不要做虧心事,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一個人活得坦蕩蕩,做的事情坦蕩蕩,那他必然有一身的正氣和溫暖。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心安,不管在何種情況下,心安都是幸福,都是自己給自己種下的最大福田。
  • 要想行善積德也是要有方法的
    為什麼在現實生活裡,我們看到很多時候做好人好事並沒有好報,這是什麼原因?其實想要行善積德,並不是說你有心做好事就行的,還有要方式方法才行。下面說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年災禍連綿,導致了大面積的缺糧,很多人活不下去了,有幾個心懷善意的人士呢,發放了賑災的糧食。
  • 多行善事、多積德,人生有七件事千萬不要做
    不要因為昨天行善而今天仍受苦就怨天尤人!也不要因昨天作惡今天未見惡報就誤認為因果不為律,世上一切都在變,只有因果律永恆不變!一切言行舉止,請先問問自己的良心,再付實施,那是對自己負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通通要報!多行善事,多積德!天佑善心人!就在今天,請放下惡念,開始,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少些貪念!必有它吉!算什麼命?問什麼卜?
  •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就算僥倖能矇混過一時,也未必能矇混過一世。說一句謊言,往往需要一百句謊言來圓謊;做一件壞事,可能你會有無數個心中不安且心虛敏感的日子要默默忍受。禍無門卻總在心。不是沒有人知道就可以心安理得,事實上,每個人心中都有善惡的標杆,你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自己最清楚。你是「行善」還是「作惡」,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的心。
  • 你的農曆出生月份,暴露了你前世積德行善,這輩子福報接踵而來
    你的農曆出生月份,暴露了你前世積德行善,這輩子福報接踵而來 農曆二月:出生在農曆二月的人天生溫順善良,出生在春天,工作努力。當他們有困難時,總是有人幫助他們。他們有毅力和毅力,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夠有所成就。
  • 這樣積德行善,定有厚福庇蔭子孫!
    這個時候,師父不緊不慢的說:「你自己知道是我寫的不就行了,幹嘛還讓別人都知道?」眾人無語,可是這位師兄,便在其中悟到了師父的禪機。其實如果在現實的生活中,當和禪師相處的時間比較長之後,你就會發現他們是處處透著禪機。即便是隻言片語,也會蘊藏很多教化在裡面,有沒有受用,就看自己能不能悟得出來!那麼,你能悟得出來其中的禪機嗎?通過這件事,推而廣之,很多事情,也是這個道理。
  • 積德行善,娶了漂亮老婆,還發了財,好人自有好報!
    有一天,廉生拜訪一位住在桃源的薛生,哪知薛生回鄉下去了,他的管家接待了廉生。這時天色已晚,廉生決定在薛生家留宿一晚再走。在吃晚飯的時候,管家告訴了廉生一件事,朝廷正在挑選良家女子送到邊疆犒賞將士,這樣一來,有女兒的人家惶惶不可終日,只要哪家有未婚的男子,連媒人也不要,直接送到男方家中成親。管家剛說完,忽然有人敲門,管家前去迎接,一群人闖了進來。
  • 為什麼說:「好人沒好報,因果有玄機」?
    我們還聽過另外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福禍無門,惟人自召。難道這句話真的是一句安慰的話嗎?其實並不是,其中因果自有玄機,看完你就懂了。世間之事,總是遵循著一個真理:凡物有起因,必有結果,毫無差錯。這種因果關係,是無法反駁的,世間一切聖賢,都遵從此道,無一例外。古人常說:「善惡若不報,乾坤必有私。」
  • 十種積德行善的方法
    四、「勸人為善」,特別勸導有能力、有機會的人,他們有能力、有機會行善,錯過非常可惜。所以當前最大的利益是辦學,培養師資,然後才有一批人來推動,來教化眾生,幫助眾生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個世間孤兒很多,這些小孩從小就失去母愛,失去家庭,他們需要真正有愛心的人來照顧、教導。要如何教導,這都是社會大利之一。現今的社會,年老之人退休後,兒女不孝養,老人的晚年非常孤單、寂寞。
  • 人在做,天在看,好人有好報!
    文/飛魚做人,以有心待他人者,他人必有心待之;以無心待他人者,他人必無心待之;視人如草芥者,人必視之如草芥;視人如摯寶者,人必視之如至寶;人這一生,皆是因果,一切的一切,都是輪迴之間種瓜者得瓜;種豆者得豆;種蒺藜者得刺;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天道有常,天道者,自然規律;地道不欺,地道者,生活環境;人道不爽,人道者,人心向背。
  • 人類圖|智慧|行善積德能夠改變命運嗎?
    「說的準」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就像有人說「幸福的家庭各不相同,但是不幸的家庭都是那麼相似」。同時,坊間也有另一個說法,「修道人的命是算不準的」。就是當一個人了解了自己的設計,走向自我覺察的道路之後,命運是算不準的。
  • 因果業報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好人沒好報?
    常聽人說佛弟子學佛以後要多想想因果業報也常聽人說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關於業報你是否真的了解一起來探討下大家對於業報的一些困惑業報,是業與報的並稱,意思就是說,我們身、口、意所造之業感召到的報應所以佛教常講,大家要多多注意因果報應,行善積德,從源頭上減少惡的果報。有人問不是說好人一生平安、壞人靠邊站,為什麼我們看到的總是好人沒好報呢,壞人逍遙自在呢?這佛教說的業報,咋就不能精準報應呢?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惑,請看過來。
  • 好人沒好報?因果業報到底怎麼一回事
    只要曾經做過,不管是善是惡,都是要獲得應得的一個後果,或好或壞或沒有產生實質影響。 它就像我們學生時代學過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樣,我們對外界施的力(身、口、意所造之業),無論大小,好壞,最終這個力會反過來施加到我們身上。 所以佛教常講,大家要多多注意因果報應,行善積德,從源頭上減少惡的果報。
  • 善有善報:你今天的行善,就是明天的福報
    臨走前,老阿姨還送給我一句忠告——「行善積德的人,福氣更多」。至今,這句話依然在我耳邊不斷盤旋。而且,隨著我的認知和閱歷不斷增加,我愈發認可行善積德的重要性,也堅信人生是有善有善報的!但是,善分為很多種,比如《了凡四訓》中說「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