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海軍》影評(下)戲裡戲外的「帝國海軍」

2021-02-13 戰甲網

這是《啊!海軍》影評的(下),完結篇

書接上回——平田回家了

平田傷愈後回到家鄉遇到了明子小姐,此時明子已為寡母並再次向平田表白,平田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工具人還是那副不開竅的樣子。

1943年年底平田回到闊別5年的江田島母校,也是託老領導現任校長井上成美的福得以遠離前線,但顯然平田不這麼認為。

「英俊秀麗的戰士,剛毅堅強的勇士」平心而論山本的這封信寫的不錯。

在時間上平田說的入學至今已有9年與我在上文推算的一致——即1934年入學,4年後1938年畢業,又過了5年即1943年後重回母校擔任少校分隊長,其晉升速度可謂火箭一般快的飛起。在當時歷史上除了極少數出類拔萃的幸運兒外,恐怕只有從軍的皇族能與之相比了。

 此外,平田的胸前也首次出現了勳略:

三枚略章分別為:金鵄勳章、旭日章、瑞寶章

都是些熬資歷的鹹魚章,比岡野教官強一點平田並沒有去過中國戰場,可當年去批判的才不管這些呢,沾黑則黑,一黑到底。

1944年6月美軍登錄塞班島,戰線被一步步推到了日本家門口。

還記得當年岡野大尉在課堂上講課的畫面嗎,如今教官變成了平田,而講課用的掛圖和模型也從九六式一號(A5M1)變成了最新的零式五二型(A6M5)。

1個月後美軍佔領了塞班島

10月美軍登錄菲律賓萊特島(雷特島),電影給的是麥克阿瑟經典的涉水登島鏡頭。

注意這裡佐川說的「念三年書」也反映了江田島海軍兵學校學制的不斷變化。早期為三年學制,後延長至四年,隨著日本對外戰爭不斷擴大學制又開始縮減,最終甚至僅有兩年零四個月。

山本五十六的手書「常在戰場」同時也是他著名的座右銘,大概意思是「要隨時隨地像身處戰場一樣不可有鬆懈之心」。

 「常在戰場」乃是長岡藩風之一,而山本家族出身便為長岡藩士。雖然海軍高層一直為薩長兩藩的西軍藩士把持,但山本五十六從未忘記自己是東軍名藩出身,所以一直以長岡藩風作座右銘。

一聽到老領導終於恩準自己回到戰場平田握緊了拳頭,當前戰線已被美軍推至日本的家門口衝繩,平田此行怕是兇多吉少。

校長大人絕對是個老凡爾賽人

井口校長和平田的這段對話有一種解讀,眼下平田所培養的這批學生雖然戰後大多數人當不了海軍軍官了,但他們受過良好的文武教育,而且懂英語。日本的未來就靠他們了。只要有他們在,日本即便戰敗也會東山再起。

相比陸軍原始粗野愚昧,空有的愛國熱情而實則對日本有害,海軍則接觸現代文明較深,對西方友善,比較理智。在戰後,日本接受了二戰失敗的教訓,舊陸軍的價值觀被拋棄,而海軍對英美務實的價值觀則得到了貫徹,再度融入了文明世界。

在現實歷史中,井上成美戰後雖然因持反戰(尤其是反對與美國開戰)態度被美國佔領當局無罪釋放,但並沒有像其他舊軍隊將領那樣活躍於商圈和新政府中,而是靠開英文補習班餬口。

「……而今英語已是我們下一代立足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具,我這麼做,其實是在贖罪……」 或許電影的這個鏡頭也參考了井上的此番感言吧。

平田出發前把自己的天皇御賜短劍留給了學校的教育參考館並附上了自己的名牌。

在歷史上如果平田真的是第六十五期畢業的話那他將會是最後一批四年制的學員,從第六十六期開始學制被縮短為三年零八個月,後面的則越來越短。

除了東鄉平八郎和山本五十六的相關展品外鏡頭中還出現了廣瀨武夫的照片和佐久間勉的遺囑影印。廣瀨武夫在日俄戰爭第二次旅順港閉塞作戰時為搜救部下杉野孫七而戰死,年僅36歲。因其表現的武士道精神和勇氣被追封為軍神。

佐久間勉是明治時代日本海軍第6號潛艇艇長。該艇於1910年4月15日因事故(即第六號艇事件)沉沒,艇長以下14人遇難。當遺體被發現時,14名船員中自艦長佐久間大尉以下共14人臨死前都在自己的戰位上盡力搶修。

佐久間艇長在臨死前留下遺書分析了事故原因,表達了對潛水艇發展的擔憂,還有對船員家屬的關心。後來第6號潛艇的事故被樹立為盡忠職守的典型而在日本廣為宣揚。

平田在把本多的遺物鋼筆送給佐川後請大家吃飯,豐盛的食物在戰爭末期的日本大概是已經非常奢侈了吧。

平田要帶大家去唱歌的古鷹山山高394米。江田島海軍兵學校背靠古鷹山,與著名海軍基地吳港隔海相望,同時古鷹山也為學員們提供了絕好的訓練場所。

平田望著自己的學員們向校長道別後離去。學員們唱的《江田島健兒之歌》(字幕有誤)有一句是送り迎えん四つの年 轉眼已是四年秋,但通過上面佐川與平田的對話得知這屆已經是三年制了,所以後來的歌詞也順應學制變化修改成了「三つの年」。在這裡也算個小BUG吧,四年級老大哥變成了三年級,很沒有精神。

影片中的細節到此就全部和大家一起回顧完畢了。從個人的角度出發來評價這部影片我覺得拋去軍國主義色彩後這是一部非常勵志的片子,要想改變自己的現狀必須要靠不斷的磨練才能戰勝自我。

平田正是通過此方法完成了自己社會階層的躍升,這一點放到現在用來做個人成長軌跡的參考並不為過。當然與此同時也要警醒的看到平田成功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日本進行對外侵略的大背景下完成的,原本平田寄希望通過當政治家來改變日本國內局面的思想逐漸被軍國主義所麻痺,以至於平田像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一樣只知道不知疲倦的完成任務乃至放棄了自己的兒女情長卻從未對日本發動的這場戰爭的有過任何的反思。

母親去世了平田感到悲痛,好友本多陣亡平田感到痛苦,山本司令官遇刺護駕失敗令平田深感自責甚至企圖舉槍自殺,後面越來越多的痛苦可能已使平田感到了麻木只能通過不停的工作繼續去麻痺自己。平田所做的這一切並未能改變日本,反而使得日本深陷戰爭的深淵,自己終於也隨著衝繩戰役的打響踏上了自己的不歸路。

下面和大家分享下本片的一些周邊。《啊,海軍》由村山三男執導,大映株式會社於1969年推出,在日本的反響似乎並不大,因此在日本的周邊也很有限。 

演職人員名單

導演:村山三男

製作:永田雅一

腳本:菊島龍三 石松愛宏

策劃:原田美夫

攝影:上原晃

音樂:大森清太郎

美術:高橋浩一

編輯:鈴木東洋

錄音:飛田喜美雄

編劇:柳澤秀夫

照明:久保江平八 

演員表:

中村吉右衛門 (平田一郎)

峰岸隆之介 (本多勇)

森雅之 (井口少將)

村瀬幸子(房代,平田母親)

梓英子 (明子小姐)

水木正子 (信代)

早川雄三 (配屬將校)

宇津井健 (岡野大尉)

平泉徵  (森下)

吉田豊明 (片山)

關幸四郎 (田村)

北龍二 (兵學學長)

藤卷潤 (前川大尉)

本鄉功次郎 (荒木中尉)

川口浩 (小西中尉)

內田朝雄 (右翼男A)

北城壽太郎 (右翼男B)

北原義郎 (右翼男C)

千波丈太郎 (右翼男D)

浜田ゆう子 (芸者)

村上不二夫 (憲兵)

蛍雪太朗  (牛太郎)

笠原玲子 (娼婦)

酒井修 (小松整備兵)

露口茂 (山下兵曹)

成田三樹夫 (梅本少尉)

伊東光一 (宇垣參謀長)

菅原謙次 (司令)

中條靜夫 (參謀)

仲村隆  (報務員?沒對上這位)

小山內淳  (將校A)

橋本力 (將校B)

長谷川明男 (佐川)

石山律 (矢野)

稲妻竜二 (吉武)

土井武 (工藤)

中村吉三 (戶倉)

浦辺粂子 (山下兵曹的母親清代)

島田正吾 (山本長官)

導演 村山三男

1920-1979,關於他的資料並不多,1940年當過助導,不久就被拉去當壯丁了。1946年來到大映,從《啊,江田島》開始展露導演戰爭片的才華,整個《啊》系列都是他的作品。

此前村山三男最出名的作品是在首部香港和日本合拍的電影《楊貴妃》中擔任副導演,後來到了1969年取名「穆時傑」替香港邵氏公司導過《人頭馬》、《殺機》與《鬼門關》三部電影(據說還是三級片)。

中村吉右衛門(飾 平田一郎)

1944—今,由於是歌舞伎出身的演員表演風格誇張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才開始走紅,因此有評論說他在電影中飾演平田一郎的這種風格也無形中加強了作為主人公獨特的氣質。

峰岸隆之介(飾 本多勇)

1944—2008, 本名峰岸知夫,1968年改藝名「峰岸隆之介」,1975年再改藝名「峰岸徹」。

宇津井健(飾 岡野大尉)

1931—2014, 宇津井健對於國內觀眾們稍微熟悉點,1975年他在連續劇《血疑》中與山口百惠一起飾演父女大島茂和幸子。

此片於1984年被引入國內引起萬人空巷,《血疑》集中了情節劇所有可能的煽情因素,在80年代賺取了中國人很多的眼淚。宇津井健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位好父親、好丈夫。

1984年宇津井健來華參加中日青年友好聯歡活動時說:「我在舞臺上演正直的父親,在家也要做個好父親,如果不做好父親,就不算健全的演員。」

在拍攝《血疑》時,宇津井健對山口百惠說:「你要把我當成自己的父親,我把你看成親生女兒。」當時山口百惠只有16歲,為培養父女情,他陪百惠上街買東西,一起吃飯。

在山口百惠14歲初登影壇的第一部影片《強作歡笑》中,宇津井健就飾演山口百惠的父親。此後他們多次扮演父女。後來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結為夫婦,紅娘正是宇津井健,被傳為佳話。

不一樣的「岡野大尉」在其他的電影中被認為是觀眾心中「理想的父親」。

平泉徵(飾 「親切的老大哥」森下下士)

1944—今,本名平泉徵七郎,舊藝名平泉徵七郎和平泉徵。四年級老大哥已經有點老的快認不出來了。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去世,取代「昭和」的年號「平成」發布之際,平泉成牽強附會的說「平泉成簡稱為平成」,一時成為當時議論的中心人物,被狗仔隊圍困。

森雅之(飾 井口)

1911-1973,本名有島行光,小說家有島武郎之子。就在出演《啊,海軍》的井口之前,森雅之還在「反動三部曲」的《山本五十六》中「客串」首相近衛文麿的角色。

《山本五十六》中飾演近衛文麿的森雅之。

島田正吾(飾 山本五十六)

1905-2004,本名服部喜久太郎,在《八甲田山》中飾演友田少將。

本鄉功次郎(飾 荒木中尉)

1938-2013,曾出演《釋迦傳》、《大怪獸決鬥 卡美拉對巴魯剛》 、《武田信玄》。

梓英子(飾 明子小姐)

1944—今,資料不多,出演過《千隻鶴》、《女體》等片,在1977年參演NHK連續劇《風見雞》後便引退了。

包括《啊,海軍》的整個《啊》系列作品即無名導,又無名角(個別有點知名度的還是大器晚成型),也沒有什麼扣人心弦的故事不符合當年流行「青春偶像劇」的噱頭,劇情和敘事方式也決定它無法像《聯合艦隊》那樣成為歷史正劇,這樣的影片在日本受到冷落也在情理之中。

但就是這樣一部不看好的作品被當做「批判日本復活軍國主義的罪證」的反動電影引入到國內產生的意外反響倒真的是始料未及。

就在前不久無意中發現了《啊,海軍》予告和特報的片段,居然還包含了一些刪減的鏡頭非常有意思:

在平田畢業回家掃墓的場景裡明子小姐比正片提前幾年和平田說自己要結婚了,問平田有何打算,平田表示無考慮。正因砍掉這個鏡頭才有了他們後來的東京之遇。

平田到海軍航空本部報到準備見井口部長時前川大尉(右)、荒木中尉(中)和小西中尉(左)幾位前輩軍官一起圍上來做了自我介紹表達對平田期待已久,同樣還是荒木告訴了平田森下的死訊。可能這個鏡頭顯得太過於刻意凸顯平田,最後改成了正片幾位前輩軍官正在各忙各的時候平田進來報到成了位「不速之客」。

這幾位人物特寫鏡頭也是正片當中沒有出現過的。

以另一種鏡頭拍攝平田在收到母親病危的電報後的場景,雖然臺詞與正片相同但顯得有些做作。

在這個鏡頭中平田換上了在片中從未穿過的海軍褐青色「第三種軍裝」並繫上了旭日頭巾一副「神風」的打扮,從軍服上的少佐領章可判斷這一定是銜接片尾平田離開江田島前往衝繩的場景,並給出了「再見吧,祖國」的字樣。

平田在影片中從未有過軍國主義色彩如此濃烈的鏡頭,基本上都在「對人不對事」沒有明確的政治立場站隊。可能導演也覺得此鏡頭與全片格調不協調最後刪掉了。

非常難得一見的現場拍攝畫面,此時正在拍攝平田等人畢業準備離校的軍樂歡送場景。

VHS錄像帶版《啊,海軍》

好像是電影的打折券

電影海報

由大映捐給今日的江田島——海上自衛隊幹部候補生學校的一面軍容鏡用來紀念在拍攝《啊,海軍》時海上自衛隊給予的支持和幫助,以後國內朋友再過去的時候可以來這裡打卡。

鏡子的對面是學校的教職工室,門前還擺了一個假人,照片大概拍攝於2017年,希望到時可以幫到去打卡的朋友們。

一些網絡上的同人作品 

回過頭來看國內的周邊和故事可就多了。

《啊!海軍》作為內參片於1970年被引入國內用以批判復活的日本軍國主義。首先周總理要求《光明日報》轉發香港《大公報》8月18日刊發的文章《擊碎美日反動派的迷夢——評日本反動影片〈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戰〉和〈啊,海軍〉》。

1971年7月《人民日報》以「陶第文」名義發表文章《揭穿佐藤政府搜羅炮灰的騙局——評日本反動影片〈啊,海軍〉》。文章認為,該片是日本右翼為復活軍國主義而製作的自衛隊招兵廣告。

隨後1972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內部發行三部日本反動電影的通知》,包括《啊!海軍》在內的三部反動電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部上映,並要求各地一定級別以上的幹部先學習相關批判材料,觀後再組織批判。

「陶第文」這個名字也是在總理指示下起的,在光明日報轉載完大公報的文章後,總理又指示新華社軍事組的同志們寫批判文章,筆名叫做「陶第文」,就是討伐帝國主義文章(討帝文)的意思。

當年的電影票,具體放的「反動三部曲」哪一部不得而知。

從票面上的時間1971年可判斷是在72年國務院下發全國範圍內部上映通知以前,大概是給更高級別的領導幹部們看的,票上的入場規則甚至特意強調了「不準攜帶武器入場」估計也是針對這類人群準備的。當年這家「延安路戰鬥電影院」據查可能是今天上海的「和平影都」。

另一款票面,具體年份不詳但樣式基本一致。反修路光明電影院位于于西安的南大街。

得益於當年的檔案工作做的好,我找到了當年1971年7月14日《光明日報》首發、7月20日《人民日報》轉載的《揭穿佐藤政府搜羅炮灰的騙局——評日本反動影片〈啊,海軍〉》原版報紙。

佐藤榮作於1964年11月9日至1972年7月7日期間擔任日本總理,執政長達7年8個月。他也是安倍晉三的外叔公,安倍在去年9月辭職以前連續在任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就是佐藤榮作。其在任期間為日本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在對華關係上極力偏向對岸敵視中國大陸。

後來尼克森總統訪華使佐藤政府不知所措,也想「跟風」改善對華關係,甚至提出要親自訪華——最後被周總理拒絕:「佐藤榮作說話不算數,中國不以他為談判對手。」

佐藤一系列的失態使得日本外交陷入被動,最後黯然辭職。而接替他的首相的是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田中角榮。

這本批判材料的內容是最早香港《大公報》發的內容《擊碎美日反動派的迷夢——評日本反動影片〈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戰〉和〈啊,海軍〉》。

上面的戳記代表此書來自「開封高壓閥門廠閱覽室」,這個創立於1959年的老廠如今已改制為開封高壓閥門有限公司,是一個以生產和經營高中壓閥門的大型骨幹企業並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視察。

一張觀影前的批判大綱。

意想不到的是這份材料也早早透過電影看到了日本陸海軍的矛盾:

「極力宣揚日本海軍和陸軍的所謂『合戰之爭』」;「把偷襲珍珠港的海軍帶上『主和派』的假面具」;「這同佐藤反動政府『防衛廳』頭目中曾根康弘所宣揚的:過去日本同美國打仗,是做了『超越國力的事情』,搞了『冒險外交』,這是日本在『大東亞戰爭』中取得的『至今適用的教訓』」

中曾根康弘這番言論越看越不對勁,充滿了「軟弱的口氣」,結果一查資料這傢伙果然是海軍出身的主計少佐——「海軍的經歷對他的世界觀有決定性的影響,還給了他寬廣的人脈,即使戰敗他仍對海軍充滿自豪感」。難怪他言論格調滿滿的都是海軍氣息。

或許當年的信息遠不如現在發達,「海軍學校校長,戰爭罪犯井口」的井上成美並沒有被美國佔領當局劃為戰犯,這點在文章的影片回顧部分已經有所提及。

《啊,海軍》的配音也非常精彩,得益於老一輩電影工作者的深厚功底,做到了與劇中人物融為一體,珠連璧合。

《啊 海軍》中主人公平田一郎是八一廠著名演員張勇手,可能是當時內參片原汁原味的要求,他們在配音時都忠實於原作,把原作中主人公當作正面人物來配音的 。為了符合原作中的人物平田一郎,張勇手完全換了一種聲音,十足的日本武士道,不仔細聽,聽不出來是張勇手配的音。

恰好張老爺子也有張在《赤峰號》中穿50式海軍軍服的劇照,巧合之下一樣「很有精神」。

給森下配音的趙汝平老師,在《閃閃的紅星》中飾演潘東子的老爹。在網絡上有UP主上傳過森下下士那段熱梗的中日雙語版本,相對日語原版配音的平淡無奇,國內八一廠的配音版可謂精彩至極完全拔高了該片水準,配合森下老大哥面目猙獰甚至有點誇張的表情真比日語原版要「很有精神」不知多少倍。

在網絡上被認為是中國版的《啊,海軍》——《敬禮,我的教官》。尤其是在片頭部分整齊的隊列配上一水白色的海軍軍服、學員們劃舢板和東方輔瑞教官在隊列前做介紹的鏡頭多少都有些參照《啊,海軍》的影子。

本片拍攝於1987年正值改革開放不久,《啊,海軍》等一些內參用的「反動電影」也解禁面向公眾,相信導演在這些素材中一定是有所借鑑的。

除此之外內容上《敬禮,我的教官》就與《啊,海軍》大相逕庭了。

在片中《敬禮,我的教官》還透露著那個年代的人面對逐漸開放的「花花世界」有著特有的迷茫感,比如本片拍攝背景基於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在中國的軍校體系中基本上不會使用「教官」這一稱呼或職位,因此也被認為是參考了《啊,海軍》的因素。

實際上《啊,海軍》中的隊長、分隊長的職位名稱倒是在中國軍校中被廣泛使用。在開飯的鏡頭中學員們用的居然不是筷子而是叉和勺看起來像在吃西餐一樣感覺怪怪的,反倒後面上艦實習後改回了筷子。

從海軍的裝備上來講那個年代我們還處於「黃水海軍」時期,不論是和過去日本的《啊,海軍》還是和現在的中國海軍相比簡直無法同日而語,感覺在鏡頭中甚至拿不出什麼像樣的艦艇來充畫面,因此在整個片子裡才不得已用各種整齊劃一的形式場面「補缺」。感興趣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下。

從十年前我看《啊,海軍》時還是一部很冷門的片子不被外界所熟悉,再到如今成了網絡上流行的熱梗——「四年級老大哥森下下士」的意外走紅使得本片開始被更多的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輕人所知曉,在娛樂和鬼畜惡搞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觀點和視角讓我感到很欣慰。

截止截稿時網絡上早就有了不少關於《啊,海軍》的深度討論,這在十年前的網絡上是不可想像的。記得那會我能找得到的一些影評多是父母輩那個年代的人寫的隻言片語回憶,具體的深入和解讀更無從談起,因此作為網際網路時代「後浪」的我們是無比幸運的,我們有機會能從過去的故紙堆中發掘到更多有趣的收穫,也能從中分享到更多不一樣的價值。 

過去不夠強大,如今無所畏懼。當年翻雲覆雨的「帝國海軍」如今已灰飛煙滅,再也不復當年。哪怕現在有再多這種「為軍國主義」招魂的電影,對如今的中國來講已經算不上威脅了。w

 

文章最後要特別感謝幾位大佬對本文的支持,謝謝你們能忍得了我喋喋不休的提問:

日語支持:@Leka_  拿N2的證但實際操著N1 plus水準的劉太君,可私信找他接私活

勳章顧問:@有序堂堂主  實力派低調大佬+土豪,懂的人都懂,不解釋

還有可愛的Naoko醬 

部分資料和圖片來自網絡,一併向這些作者們致謝。

此坑已填

相關焦點

  • 「很有精神」的昭和魂——《啊,海軍》影評(1)濃眉大眼的平田居然也通共?
    直到今年7月B站某UP主把這個「很有精神」的片段上傳至B站後《啊,海軍》的二次創作梗便火爆了全網,與此同時堪稱小眾的電影《啊,海軍》也逐漸開始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在很多人看來,活躍在網絡上的熱梗或鬼畜素材可以讓人獲得最純粹的快樂,去解讀其背後的意義反而會讓人有種做閱讀理解的錯位感。
  • 《戰艦》帝國遲暮的見證者:龐德海軍元帥與二戰前期的英國海軍(上)
    20世紀最初的40年對於大英帝國及其引以為豪的皇家海軍而言,是由盛而衰的痛苦時期。在經歷了維多利亞時代的鼎盛後,日不落帝國在一戰中元氣大傷,昔日執行兩強標準的皇家海軍也只能藉助談判和條約維持均勢。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皇家海軍始終在軍費匱乏的困境中努力保持實力。
  • 基努裡維斯戲裡戲外的傳奇人生
    戲裡一幕幕的經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1994年的一部美國警匪片《生死時速》,這是基努·裡維斯開始小有名氣的第一部電影。果敢、幹練、鎮定夾雜幾分天真無邪,基努·裡維斯在這部戲中飾演的最標準的銀幕警探英雄,在一眾肌肉兇漢式的角色中出類拔萃。舉手投足間的英氣或令人輕聲尖叫,或讓人自愧不如。
  • 《海魂》中國第一部海軍電影 "南趙北崔"飆戲 海魂衫成潮流
    一部影片裡能夠聚集起如此之多的一線明星,可謂是超豪華陣容。受酒吧老闆威逼的侍女,不願自墮風塵,但又孤弱無依,在碼頭上遍尋她可以依靠的「鼓浪」號不得,最終默默走進了大海……熟悉電影的人大概都會很容易發現,這幾幕戲裡,導演徐韜特別安排了王丹鳳的幾個面部特寫,無論是表情還是鏡頭設計,像極了電影《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1940)裡的費雯·麗Vivien Leigh(1913-1967)。
  • 抗戰勝利70周年軍遊記——啊!海軍,江田島遊記
    自衛隊的主力艦182「伊勢號」既然來早了索性去古鷹山看看吧,這裡可是昔日兵學校學員們跑步的必去之處。古鷹山海拔394米,日本的古鷹號巡洋艦因此山而命名。站在山頂可以俯瞰瀨戶內海及其諸多島嶼的美景。日本「軍神」廣瀨武夫在江田島期間有過100次登頂的經歷。《啊!海軍》中平田一郎在即將離開學校的時候帶領他的學生去古鷹山唱歌,這裡不但是江田島的制高點,也是海軍兵學校和日本海軍歷史的一部分。
  • 冰鎮八卦《啊,海軍》之「海兵」篇(七)
    (新版《浩瀚大洋是賭場》的封面設計)《啊,海軍》裡的平田是「恩賜組」,天皇給短劍的。這是很牛很有用的海兵的恩賜組不像陸士有五人,就只有兩個,第一名和第二名。這個排名次也是日本軍校的一大邪門,海兵比陸士還要邪。當然海兵是學校,學校裡面是學生,學生要以學為主,衡量學習結果是成績,這一點除了先帝爺玩文革那十年外全世界的學校都一樣,海兵當然不能例外。
  • 英國血統的日本帝國海軍前無畏艦——「敷島」號
    「敷島」級是英國為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前無畏艦,該級艦脫胎於英國「君權」級戰列艦,共建造2艘,即「敷島」號與「初瀨」號。「敷島」號與「初瀨」號是日本帝國海軍首批現代化戰列艦,其中「敷島」一詞是日本國的舊稱,意即「綿延不絕的島群」,「初瀨」則指「蓬勃上湧的早潮」。日本早在1875年便向英國船廠訂造了「扶桑」號鐵甲艦與2艘輕型裝甲巡洋艦,以此為起點,日本海軍開始一步步向現代化邁進。
  • 很有精神,從電影《啊,海軍》,回看日本江田島海軍兵學校
    近日B站和頭條上面關於電影《啊,海軍》裡,江田島海軍兵學校四年級學生森下下士在接見新生的場面被各路聰明的視頻博主製作成各種鬼畜視頻,看著那些寫腦洞大開的鬼畜視頻真是笑的不行了。其中有幾句話倒是實在,分別是「聽不見」、「好,很有精神」和「聲音這麼小還想開軍艦」?看到這裡,不少同學可能會疑惑?這聲音大小和開軍艦有什麼關係嗎?說真的,還真有,而且關係還很大。
  • 北洋水師世界第九,美國海軍第八,清末各國海軍實力排行榜
    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不僅僅需要大量的錢,更需要時間的積累。 其實,早就西方海外殖民積極擴張的時代,海軍就已然是國家實力的象徵,西班牙人依靠無敵艦隊,在17世紀海洋貿易中扮演主要角色,成為當時世界最富庶的國家之一;英國也是依靠更強的海軍艦隊,擊敗西班牙,才締造了「日不落帝國」,成為世界新霸主。
  • 改變帝國海軍命運之戰——中途島戰役
    導讀:改變帝國海軍命運之戰——中途島戰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改變帝國海軍命運之戰——中途島戰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二戰日本著名重型妙高級巡洋艦爪哇海戰日本帝國海軍的最後完勝
    說到二戰時期日本不可一世的海軍力量,曾經最高綜合噸位達到120萬噸位列於世界第三,但日本海軍在二戰太平洋戰役的亮點確實不多,1941年日本帝國聯合艦隊的實力達到了巔峰時期,卻陰差陽錯的正面挑戰了,當時位於美洲的第一軍事強國美國太平洋艦隊,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行在一次無差別擴大,世界上100多個國家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絞肉機之中,日本海軍在巔峰時期的唯一作為就是主動出擊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
  • 英國航母萬裡奔赴甘做「攪屎棍」,中國海軍應如何應對
    7月13日,根據英國《泰晤士報》的報導,英國海軍宣布,將於2021年開始,將大英帝國海軍的驕傲,僅有的兩艘「女王」級航空母艦的一號艦「伊莉莎白女王」號派往遠東地區。這個時候人反而非要腆著個臉跑到東亞、西太平洋海區過來刷存在感,咱們一句話就能形容了:戲精就愛給自己加戲。而從軍事角度考量,就算英國海軍現在想來南海,這「皇家海軍」能湊出來多少軍艦千裡迢迢地趕往東亞啊?
  • 帝國夢碎地中海,二戰中的義大利海軍最強戰艦維內託級戰列艦傳奇
    維內託級戰列艦的主要參數義大利隊維內託級戰列艦的的命名比較奇特,首艦命名為「維內託「」號,為了紀念1918年的維內託戰役,在這場戰役中義大利軍隊擊敗奧匈帝國軍隊,迫使奧匈帝國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1922年墨索裡尼通過其領導的法西斯黨奪取了義大利政權,而法西斯黨的這個「法西斯」含義其實是指羅馬共和國時代執政官的束棒,也就是數根木棒一把斧子捆在一起,平時由執政官身邊的刀斧手拿著,是執政官權威的象徵,可以在執政官的命令下懲罰他人。
  • 海賊王:海軍應改名為「戲軍」,戰國是頂級編劇,赤犬是優秀主演
    海軍在海賊王裡隸屬於世界政府,是世界最大規模的軍隊組織。偉大航路"三大勢力"之一,他們以絕對的正義為名於全世界海洋執行維持治安工作。不過"正義"其實只是海軍的洗腦口號而已,他們做的事情並不總是正義的,而且這個組織也特別愛演戲,看了他們演的下面這個三齣戲,誰都得感嘆一句,海軍應該改名叫"戲軍"。
  • 泰恩河上的黃龍旗:晚清海軍外購軍艦小史
    在李鳳苞等人的努力下,中國於1880年至1883年間向德國伏耳鏗造船廠(Aktien-Gesellschaft Vulcan Stettin)訂購了「定遠」「鎮遠」號鐵甲艦和「濟遠」號防護巡洋艦。總理衙門決定這次除了繼續在德國伏耳鏗造船廠訂貨外,也把英國廠商納入朝廷的考慮範圍。但李鴻章認為已完全能夠自主操作購艦事務,因此並沒有通過赫德,而是直接與駐英公使曾紀澤聯繫。曾紀澤向英國海軍部進行了諮詢,恰好新任海軍部總設計師威廉·懷特尚未從阿姆斯特朗公司離職,加上阿姆斯特朗公司與中國海軍的傳統關係,因此便敲定在阿姆斯特朗公司訂購兩艘防護巡洋艦,即「致遠」「靖遠」。
  • 甲午痛,二戰恥,中國海軍站起來!
    日本大和號戰列艦回頭看看二戰,我們一直忽視了一個重要原因,為何日本敢於挑戰當時的國民黨政府,除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外,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它的海軍羸弱無能。人類歷史上,很多大規模的外敵入侵,很多次的均是從海洋而來,包括早期西班牙,英國,葡萄牙,波斯帝國,土耳其帝國,後來日本,美國等;哪怕中國明朝對外宣揚天威,也是通過海軍艦隊讓鄭和下的西洋各國。所以,海洋成為了大國對外的最大通道和舞臺。
  • 錫諾普戰役:俄國海軍制霸黑海,一場戰役如何推動世界海軍近代化
    可是當海上那支部隊瀕臨口岸時,奧軍迎來一陣鋪天蓋地的轟炸,他們方才知道,他們被奸猾的俄羅斯海軍矇騙。這一幕場景,便是源自於19世紀中期發生在黑海上的錫諾普海戰——一場標誌克裡米亞戰爭開端和世界海軍近代化的戰役。 一、心懷鬼胎的歐洲各國 十九世紀初,拿破崙遭受了滑鐵盧之戰,在歐洲各國的聯合打擊下,法國稱霸歐洲的夢想徹底破滅。
  • 梅婷、劉琳同框引回憶,戲裡爭執戲外閨蜜
    日前,梅婷和劉琳參加某活動時驚喜同框,這對《父母愛情》裡姑嫂的合體引發網友回憶殺!別看她們兩人在劇中摩擦不斷,戲外她們可是好閨蜜。在某採訪中,梅婷說劉琳一開始不太願意演《父母愛情》裡的小姑子,因為劉琳在生活中其實是一個很文藝的女青年,她不願意演這樣一個說話下三路的小姑子。
  • 江田島海軍兵學校:從這裡走出的舊日本海軍軍官一個比一個有精神! | 循跡曉講
    ▲《啊!海軍》片段名場面  視頻源於網絡現在這哥們被做成好多表情包,特別逗。這其實是日本電影《啊,海軍》當中的一個片段,這個故事背景發生在日本江田島海軍兵學校。所以,英國的教官不厭其煩的教育學生們,要做一名紳士,英國人的思維裡想做紳士首先你得是一個勇敢的人,不能只會上街給姑娘拎包開車門,那什麼樣的人才算勇敢的人啊?
  • "于謙老丈人"是正兒八經的蒙古國海軍總司令,可不只是段子
    有人就納悶兒了,蒙古就還沒有海啊,怎麼會有貨輪呢?人家蒙古雖然沒有海,但是真的有海軍,所以說做海軍總司令還是有戲的。七武海,7個人包含一名海軍上將,一名上尉,一名指揮官,一名中尉指揮官和2名少尉,全是有軍銜的人啊,但卻只有一個人會遊泳,多名海軍將士表示想看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