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份的齋燒鵝,杜婆婆堅持賣了27年...

2021-02-16 此方食紀

說到齋燒鵝,我第一時間想到菜根香,但很可惜它已閉館。

齋燒鵝、齋扎蹄由於工藝複雜、利潤低微,已經逐漸式微,無人再做。幸好在龍津東路的小巷子裡,我還能吃到這道快要失傳的廣州傳統小吃。

今天就帶大家走進小巷,嘗一嘗杜婆婆的手藝。

從陳家祠地鐵站C口出來走幾百米,到達驛巷,一直往前,穿過林立的小商鋪,終於看到杜婆婆的小店。

其實說小店不太準確,整個店面就一個雙層玻璃櫃,只賣兩樣東西:齋燒鵝和齋扎蹄。

齋燒鵝不是指它的口味、食感像燒鵝,是源自出家人或筎素者不能吃肉,只能嘗齋菜,所以將它當做很矜貴的食物,地位正如齋菜中的燒鵝,因此得名。我們廣東人開心時會「斬只燒鵝加餸」,那麼吃素的人能吃到齋燒鵝,同樣有「今晚加菜」的喜悅心情。

用鮮腐皮製作的齋燒鵝被疊成長條,擺放在上層玻璃櫃中。點上一份,老闆會幫忙剪開打包。

製作齋燒鵝時,杜婆婆會先把大片的鮮腐皮過汁水,摺疊成長條,再用牙籤固定,然後下油鍋炸至金黃。翻面幾次,兩三分鐘就製作完成。

炸過的腐皮完美定型,將牙籤一一去除,就能放進玻璃櫃開賣。

5元的分量不多,三兩口就能吃完,細嚼慢咽,細細品味油炸過的腐皮,油香四溢,滿口生香,又脆又韌。

齋燒鵝口感煙韌,配合炒香的白芝麻細嚼,鹹香味隨唾液迸發,越吃越過癮,非常適合當下酒菜或零食。

齋扎蹄同樣用鮮腐皮製作,要用棉繩將它紮起來,反覆摺疊,捆成柱狀,尺寸小小,一口吃完。

剪過的齋扎蹄看起來像大腸,因為被捆得緊,內部組織很紮實。

齋燒鵝勝在油香感,齋扎蹄出色在勁道的咀嚼感。豆香味濃鬱,口感實在,吃起來鹹味要更淡些。

守在玻璃櫃前,杜婆婆已經賣了二十幾年的齋燒鵝。由於常年用力包紮鮮腐皮和拿剪刀,雙手因勞累過度而變形。

但她捨不得放棄,一來是不習慣,二來不想辜負街坊以及遠道而來的客人。

順道經過的小夥伴可以去買幾袋幫襯下,畢竟在這個年代,能有人專心只做兩味齋滷味,非常難得。

婆婆那麼用心工作,服務市民。吃過齋燒鵝,我們這些小青年,都不禁生出要好好努力、認真生活的感慨。

 地址 

龍津東路驛巷17號

 營業時間 

周一至四及周末 07:00-13:00

周五 07:00-19:00

 交通指引 

地鐵1號線陳家祠站C口步行770m

相關焦點

  • 又是這家獲獎的燒鵝料理店,總是1隻不賣
    專注燒鵝料理的港式餐廳連續兩年摘得米其林一星清一色的廣東清遠名鵝切多少塊都不賣一整隻
  • 19.8元的深井燒鵝限量供應!
    深井燒鵝(38元/份)深海野生石斑魚(9.8元/條)豉油皇焗雞翼尖(19.8元/例)蔥油淋客家腐竹(13.8元例)潮州滷水鵝頭(13.8元/只)生滾蟲草花野生魚片粥(6.8元/碗)椒鹽河尖魚(16.8元/例)啤酒(10元3支)店內還有更多!
  • 燒鵝一出爐就會被哄搶!正宗老廣風味,好姐燒鵝,搖擺你的吃貨情懷!
    無論系燒鵝、豉油雞、定系回鍋叉燒、滷水鵝掌亦.依種味道從細食到大,更多的系番禺人心中的一種情懷!今日小編帶大家去到東城幼兒園對面的【好姐燒鵝】,品嘗正宗老廣味!好姐燒鵝,店面不大,但人氣極高,與大多數受歡迎的店鋪一樣,受歡迎只因認真二字:全部食材都堅持手作,從每一隻鵝的挑選,到浸泡醃製,再到碳燒出售,整個流程都按照傳統親手製作!只是為了給食客們帶來那種獨特的味道!
  • 絕味素燒鵝,味道比真鵝都帶勁,飯店日賣五百份
    燒鵝可是不少朋友們都喜歡的一款美食,屬於粵菜中的代表菜品,與燒雞,燒鴨師出同門,味美十足,滋味異常豐富,經整隻鵝開腸剖肚後,去除內臟,內裡塗抹各種配料,將肚皮縫製好後,下滾水煮製,過一遍冷水,再講其中塗抹糖水,再其風乾後,烘烤製作而成的燒鵝,色澤金黃油潤,味道鮮美十足,但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菜品可不是燒鵝
  • 燒鵝屆的傳奇,開業17年天天排隊,每天只賣30隻,去遲了你吃不到!
    回答最多的就是:廣式燒臘,果然會吃,而在燒臘之中,最是銷魂的莫過於地道的深井燒鵝。對爸爸輩而言,每逢提起倉邊路吃燒鵝那間店,他們都知道是海韻燒鵝海鮮酒家,這間老牌酒樓早在17年前就靠著燒鵝打響名堂,10年如一日堅持著最正宗的味道。
  • 18.8元秒殺深井燒鵝!正宗廣式餐廳海量福利派送!
    寶記粵菜,起源於百年老字號寶天號,為製作出正宗的粵菜,店內堅持「全廣餐廳」。 丨福利①丨3份價值222元深井燒鵝       78元蜜汁叉燒       48元順德香煎魚嘴 58元廣東菜心       32元餐位費 2份      6元總價值        222元在文末留言說一說#你最喜歡的粵語歌是什麼?
  • 現低至149元享【金翠河燒鵝餐廳KAM TSUI HO】2-3人餐!明星都愛這一口的金牌燒鵝
    門市價257元的【金翠河燒鵝餐廳】地道港味2-3人套餐現在僅需149元>金牌燒鵝水晶蝦餃皇乾鍋茶樹菇牛柳櫻花蝦蒸蛋豆豉鯪魚油麥菜七彩流沙包冰火菠蘿油米飯3份餐位費3份即日起-2021.05.31需至少提前1天簡訊網址預約,建議儘早預約時間消費。
  • 北京那些絕對能饞的你流口水的燒鵝!
    ►人均:¥116►地址:朝陽區霄雲路21號嘉裡大通附樓1樓(東三環北路)/ 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乙12號LG雙子座大廈西座5樓►人均:131元►地址:朝陽區 東四環南路小武基橋北200米路東►推薦:果木燒鵝
  • 棋哥燒鵝【香港】
    銅鑼灣新開了棋哥燒鵝餐室,真正是熱愛燒鵝的朋友們的福音!
  • 167元一斤韓牛?鹹素媛只買1人份,四人吃生菜烤肉,婆婆都沒吃飽
    此前我們也看到於曉光去韓國看望妻子秋瓷炫,還買了很多人份韓牛送人。 相比秋瓷炫,鹹素媛真的很摳門小氣。秋瓷炫只是勤儉持家,擔心於曉光會亂花錢,把於曉光的錢都拿去管理,並且每個月給予於曉光5000元零花錢。這樣的女人是宜家宜室的好老婆。同樣都是韓國兒媳婦,鹹素媛真心差太多。
  • 杭州素燒鵝上抖音點讚破萬!網友都在問:素燒鵝裡為什麼沒有鴨肉?
    來過杭州的人應該都知道,杭州寺廟特別多,除了大名鼎鼎的靈隱寺,淨慈寺、永福寺,還有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素燒鵝,最早就是杭州寺廟裡的一道齋菜。南山路上淨慈寺燒的素燒鵝也是遠近聞名,人多的時候,素燒鵝7元一條,一天能賣出兩千多條。
  • 靠著一隻18年手藝的燒鵝,半個潭中快為它「淪陷」!包廂天天爆滿!
    在農戶家裡放養足5個月150天、長足至7~8斤體重後,才適合用來做燒鵝海皇漁港從特定的農戶家中直接收購發至柳州 金牌吊燒鴨  原價58元/只 特價32元 清蒸鱸魚  原價98元/份  特價48元 鐵板紫蘇燜豆角  原價32元/份  特價22元 酸辣藕尖
  • 金獎『果木燒鵝』, 一撕就飈汁!難怪火了100年!
    荔枝木現燒現斬,隔餐不賣,每隻燒鵝都是極好的色相。拿出一隻燒鵝,開胸放汁、起骨斬塊、擺盤淋汁...折騰下來整個廚房都是香味。識食的老廣都知道,燒鵝分上下莊,上莊皮脆,下莊肉香。「斬只燒鵝右肶俾最乖個細路」,這是老廣家庭常聽見的話。鵝皮亮晶晶地透著油光,一咬就飆汁,爆滿足!
  • 甘牌燒鵝【香港】
    叮噹車每個站距離短,在菲林明街下車,穿到軒尼詩道,右轉不遠處就是甘牌燒鵝店了。甘牌燒鵝店門外只有兩組人在等位經過《溏心風暴》式的風波之後,中環威靈頓街老店「鏞記」的第三代在軒尼詩道灣仔和銅鑼灣之間的地方,開了走親民路線的小店甘牌燒鵝。幸好在剛開業的前半年去過三次。在甘牌燒鵝進入2015米芝蓮指南後,每次路過就都被門口排隊的長龍嚇退。這次剛過午飯時分,卻等了沒幾分鐘就入座了。
  • 148元搶原價342元【金翠河】燒鵝餐廳3-4人餐!​金牌燒鵝+特色白切雞+水晶蝦餃皇+叉燒腸粉+...6店通用!
    請至少提前1天通過簡訊網址預約,高峰期需等位(不預約、商家有權不接待)3.不可享受店內其他優惠、不可自帶酒水、包間不可用、不與店內其他優惠同享4.超出套餐內容費用自理5.651885312.金翠河燒鵝餐廳(銀泰in99店):地鐵金融城站D口870m諮詢電話:028-832250853.金翠河燒鵝餐廳(科華王府井店)
  • 73歲深井燒鵝大佬開燉「燒鵝煲仔粥」,超暖!
    ■ ■ ■在魔都,說起燒鵝很難不提到「陳記」。這家從香港來的73歲老店,用一道「深井燒鵝」俘獲了無數吃貨的胃。熟客來吃飯,燒臘都是標配。地道的深井爐烤燒鵝,皮脆多汁;玫瑰豉油雞,皮爽肉嫩…脆皮燒肉、蜜汁叉燒、白切雞…光是想到就饞了
  • 荔枝柴燒鵝、柚子皮炒飯...「哈味喳」市民美食團探店第五站來這裡!
    菜名:西江燒鵝店名:碧桂園西江燒鵝美食店地址:碧桂大道214~216(即碧桂園七公堂對面)聯繫方式: 0750_8808790優惠方式: 108元/只(原價118元/只)-6-菜名:古法瓦缸燒雞優惠方式:到店消費,享受一魚成名單價5折優惠。
  • 148元的金牌燒鵝4人套餐太誘人了,走起.
    完全繼承香港做法,甚至做得比香港更好選用新鮮黑粽鴨炮製,鵝皮下脂肪厚每隻都有7.5斤左右,肥美至極!切鵝的技術也有講究只見師傅手起刀落,利落地把燒鵝分離切成塊狀大小均勻的燒鵝肉塊擺得門市價342元的金翠河燒鵝餐廳3~4人餐搶購日期:即日起-2019年11月14日(以售罄為準)發碼日期:
  • 廣州燒鵝專門店開業全場7.8折,9.9元秒殺招牌燒鵝! !憑一隻皮脆肉嫩又多汁「吹漲燒鵝」!無數老廣排隊2小時仍讚不絕口!
    原價68元的甘稻燒鵝現在秒殺價,只需9.9元掛完皮水的燒鵝要自然風乾4小時,這樣醬汁吸收充分、皮色也更好看,在烤爐中旋轉燒制45分鐘,讓皮肉受熱更均勻。燒鵝的皮很香,但肉汁很豐富,吃的時候蘸著一起,肉汁嫩中帶點韌勁,每一口都能吃到肉裡透出的醬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