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分享 | 預科班參觀課:蒙馬特之旅回顧

2021-02-11 IESA

首先看到了這尊胸部被摸到金閃閃的Dailida銅像,是法國知名的女歌手,曾獲得無數的唱片大獎,後於蒙馬特自殺身亡,去世後便葬在蒙馬特墓園而這座銅像便是立在她的故居旁,此廣場也命名為達利達廣場。

儘管有一些古老的鄉村房屋被毀,阿布勒沃大街(rue de l『』Abreuvoir)仍然是比尤特(Butte)最美麗的風景之一。這條街沿著古老的小路通向水坑 然後村民們將牲畜帶到了那裡。飲水槽位於街道底部達利達廣場(Piazza Dalida)的下方。

這裡是法國作曲家埃裡克·薩蒂生活過得房子。他被法國音樂團體「六人團」尊為導師,是二十世紀法國前衛音樂的先聲。 


蒙馬特葡萄園,這裡已有80年的歷史,傳說在16、17世紀時,蒙馬特的居民多以釀製葡萄酒維生,當時整個山丘滿滿的葡萄園,但因為城市開發有段時間葡萄園不在了。但18區市政府為保留蒙馬特歷史特色,便在這區空地重新種植2000多棵葡萄藤,如今葡萄園由巴黎市政府管理,內有佳美(gamay)和黑比諾(pinot noir)兩種葡萄品種,但一般時間葡萄園是禁止進入的,除非有預約參觀或在花園節來訪。

狡兔酒吧(Lapin Agile),位於蒙馬特區的中心,聖心堂西北。最初它稱為「刺客酒吧」。據說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刺客破門而入,殺死了主人的兒子。在1875年,藝術家安德烈·吉爾畫的標誌是一個鍋裡跳出一個兔子的圖片,附近居民開始稱此夜總會為「吉爾的兔子」。在20世紀初,狡兔酒吧成為一個掙扎的藝術家和作家,包括畢卡索,莫迪利亞尼,阿波利奈爾,和鬱特裡羅最喜愛的地方。畢卡索1905年的油畫《在狡兔酒吧》使之揚名世界。

La maison Rose 建於19世紀上半葉,曾出現在法國畫家Maurice Utrillo筆下。畢卡索,馬蒂斯等藝術家都曾觀光過。這個咖啡餐廳,其美麗少女心的外表迎來了很多遊客打卡。

聖心大教堂是法國巴黎的天主教宗座聖殿,供奉著耶穌的聖心,為巴黎著名的地標之一。聖心堂整體的風格有很濃厚的羅馬-拜佔庭的色彩,許多設計是包含著國家主義元素的,擁有3個拱門廊,在兩側裝飾著聖女貞德與路易九世的騎馬雕像。聖心堂是由Chateau-Landon所開採的石灰巖所建成的,這種巖石會不斷的滲出方解石,可以確保聖心堂既使在風化與汙染的影響下,依然可以保持著白色的外觀。教堂前方的平臺可以俯視部分巴黎,浪漫巴黎的美景盡收眼底。非常美膩!

蒙馬特好的鵝卵石街道上熙熙攘攘,藝術家們欣賞令人嘆為觀止的美景,才華橫溢的街頭藝術家和令人驚喜的雕塑。下面這個雕塑它的靈感來自MarcelAymé的故事題目,該故事講的是一個名叫Dutilleul的人,他發現他可以穿過牆壁。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的下半身比所有試圖把那個人從牆上拉出來的遊客都要亮一點。

老風車 Le moulin。曾經蒙馬特山丘上有30幾個風車磨坊,如今只剩下這個煎餅磨坊,而風車磨坊所在地曾為蒙馬特山丘上最熱鬧的酒館之一,如今成為了Le Moulin de la Galette餐廳,印象派畫家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的畫作《煎餅磨坊的舞會Le Bal du Moulin de la Galette》中的主角便是這間餐廳。

————Xuyao

相關焦點

  • 預科班參觀課:蒙馬特之旅回顧
    7月15日,預科班的同學們在Kate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位於18區的蒙馬特進行了參觀課程,這也是解封之後同學們的首次外出參觀課。同學們懷揣著興奮,在老師的講解下實現了一次藝術之旅。現在,不妨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感受......
  • 巴黎經典景點:蒙馬特徒步半日遊
    大多數旅人對蒙馬特的印象就是紅磨坊跟聖心堂,最常見的蒙馬特遊覽路線就是由紅磨坊漫步到聖心堂,在小丘廣場晃晃就打道回府,頂多再去一下達利美術館,這也是我第一次蒙馬特的路線。出發地點是紅磨坊對面的星巴克,這兩棟建築中的大道在過去是蒙馬特跟巴黎市區的分界線,以前蒙馬特是不屬於巴黎的,所以稅負比較便宜、吸引很多藝術家居住,而蒙馬特人也不稱自己是巴黎人,而是蒙馬特人。
  • 山東理工大學韓國留學預科班靠譜嗎
    學生出國留學選擇方式有很多種,目前報名山東理工大學韓國留學預科班項目就是一個不錯的韓國留學途徑,那麼學生通過山東理工大學韓國留學預科班靠譜嗎?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山東理工大學自2006年起,開辦韓國留學預科班項目,由學校官方辦學,安全可靠,幫助更多的同學滿足韓國留學的需求。山東理工大學韓國留學預科班主要對擬赴韓國留學的學生在山東理工大學進行一學期韓語教學 (山東理工大學教師與韓國外教共同授課)。
  • 從《蒙馬特遺書》到《鸛鳥踟躕》:尋找歸屬與認同的孤獨之旅
    關於認同提到《蒙馬特遺書》,就不得不提安哲羅浦洛斯的影片《鸛鳥踟躕》。希臘導演安哲羅浦洛斯是邱妙津生前非常鍾愛的藝術家,她尤其喜歡他所拍攝的作品《鸛鳥踟躕》。——邱妙津《蒙馬特遺書》 人是在關係中獲得認同的,而拉拉這個身份迫使她在別人面前不能真實存在。儘管得到了自我認同,但最大的痛苦是無法得到他人的認同。正因為無法活在自己所渴望的真實與尊嚴裡,她受到來自他人的劇烈傷害。 邱妙津曾在小說中寫道,真誠,勇敢與真實,是她在法國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事。
  • 西安南山藝考畫室預科班故事—藝術生的三千塊,與他人生中的三十年
    什麼是預科班?預科班就是傳統教育當中的尖子班火箭班,尖子班火箭班學生的目標是清美,而西安南山藝考畫室預科班的目標,是國美是清美是央美這樣的藝術類頂級學府。預科班為學生樹立起遠大的目標,同時給予學生衝刺最高學府的基礎與信心。預科班的學習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人生到底有多少種可能。
  • 【藝鳴】 楊涵清 | 在蒙馬特死去的鱷魚
    她叫邱妙津,1995年夏天,她在巴黎蒙馬特用一把水果刀捅入心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時年26歲。邱妙津是華語文壇中著名的女同性戀小說作家,她的著作影響臺灣同性戀文學相當深遠,曾獲得第一屆《中央日報》短篇小說首獎,《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推薦獎,代表作品有《鬼的狂歡》、《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等。    1990年,邱秒津導演了一部16釐米電影《鬼的狂歡》,改編自她的同名短篇小說。電影講述了一個即將二十歲的男孩,在生日前三天回顧他的過往時光,以此向生命質疑,考量自己是不是要自殺。
  • 4天3夜香港童軍之旅,精彩回顧
    【最新科技+香港童軍營體驗】四天三夜愛心之旅精彩回顧
  • 新初一到底要不要上預科班?
    這種適應不僅包括思維形式和學習方法的轉變,還有知識的跨越和內容的深度。   新學期第一次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科,則主要集中在數學科目。相比之下,參加過新初一預科班的學生,成績則顯得遊刃有餘,輕鬆自如。   一、負數和字母計算的出現   小學階段良好的運算基礎是初中數學的基石,但是初中數學絕不是小學數學的簡單組合。
  • 【VISION-NIGHT】鬱特裡羅:蒙馬特的鄉愁
    鬱特裡羅迷上繪畫,埋首在母親的工作室裡不停地學習。繪畫帶給他奇妙的靈感,他可以因此集中注意力,而忘掉周圍。事實上,鬱特裡羅討厭與人打交道,可蒙馬特全是人,工作室也常有人來來去去,他正好將自己與世界隔開。19歲的鬱特裡羅並沒有真正學過繪畫,他只是不斷的臨摹。前幾個月的畫面顯得粗糙而奇怪,顏色堆積得又厚又亂,但沒多久,從他那些亂糟糟的街景中就顯露出一種可貴的靈氣來。
  • 蒙馬特的玫瑰屋之夢 — 鬱特裡羅
    蒙馬特頹廢、開放又自由的氣氛,漸漸成為了那些喜愛過波西米亞式生活的畫家、詩人及作家的天堂。他們當中包括了法國畫家鬱特裡羅(Maurice Utrillo 1883-1955)鬱特裡羅自幼便與繼父、母親蘇珊·瓦拉東(Suzanne Valadon 1867-1938)居住在蒙馬特的歌爾鐸街,其後遷居到附近的拉伯瓦爾街(2 Rue de L'Abreuvoir,即玫瑰屋咖啡館現址)
  • 愛與生命的絕對性 |《蒙馬特遺書》
    《蒙馬特遺書》 撰文:王紹培;主播、音頻剪輯:張璇;收聽更多完整版音頻,請掃一掃諮詢後院小管《蒙馬特遺書》:邱妙津的絕對寫作文 | 王紹培 1995年,臺灣留學法國的26歲女子邱妙津在巴黎附近的蒙馬特地區用水果刀刺向自己的胸口。
  • 防賊又防綠,蒙馬特背包給寶寶送溫暖!
    講真,要是有個 XD Design 蒙馬特背包,就算真有了奪妻之恨和野種之辱,背上它之後,是不是還有最後的安全感?!扯了這麼多,其實無非就是想跟大家傳遞一個信:XD Design 蒙馬特背包安全防盜,它能帶給你十足的安全感!你可能會發問:為什麼我需要一個蒙馬特背包?盆友,你希望自己的背包被拉開或者劃開麼?
  • 蒙馬特高地:宗教與藝術、香豔與愛情的完美結合
    蒙馬特高地位於巴黎的北部,是巴黎最年輕的一個區。風景秀麗的蜿蜒小徑依山勢而上,神聖的聖心教堂坐落在地勢最高處,小丘廣場總是聚集著許多畫家,還有夜夜笙歌的紅磨坊以及寫滿「我愛你」的巴黎愛牆,無不展現著巴黎的優雅與美麗。
  • 預科班冬令營報導來啦!
    在2020年裡最後的兩天,愛如是的預科班大寶貝們期盼已久的兩天一夜冬令營終於開啟啦~ 不畏懼本年度最勁爆的寒潮,老師們帶領著娃們遠走鋼筋水泥的城市,前往寶藏地方—野好戶外運動基地!結束了風風火火的燒烤會,洗漱完畢後,大家一起圍坐成圈,進行溫馨的家書分享會,雖然寶貝的爸爸媽媽們此刻不在身邊,但這一封封飽含思念與祝福的家書卻擁有著飽滿的能量傳遞愛給到寶貝,伴著略微苦澀卻也美好的思念之情,第一天的冬令營就此結束
  • 楊海潤哈佛預科班畢業,生母現場祝賀,一眼看出和黃聖依的差別
    黃聖依和楊子的感情向來被人們所好奇和探究,楊子與黃聖依是半路夫妻,據當時著名的八卦博主爆料楊子與前妻陶虹於2004年已經正式離婚,陶虹帶著獨女楊海潤生活在加拿大,近期楊海潤已經從哈佛預科班畢業,並在社交媒體曬出畢業時與母親的合照。
  • 蒙馬特遺書 邱妙津
    相比較早期的 《鱷魚筆記》與 蒙馬特遺書》,前者的創作時段發生臺大校園,鱷魚的形象具有很強的符號象徵。白天披上人皮與普通人無異,晚上脫下人裝生活在地下室裡的鱷魚活脫脫就是同性戀族群的寫照。而新聞聯播裡到處播放人類對於鱷魚的濃厚興趣,當一旦鱷魚主動現身人類卻驚慌逃走的情節經典隱射了當代社會對同性戀話題葉公好龍的心態。
  • 大戰前夜,風雨飄搖|《權力的遊戲》回顧之旅:S02E08
    相關閱讀:長夜黑暗,處處險惡|《權力的遊戲》回顧之旅:S02E01一個演說家的誕生|《權力的遊戲》回顧之旅:S02E02修改重發|小惡魔巧施連環計|《權力的遊戲》回顧之旅:S02E03真龍也有吃癟時|《權力的遊戲》回顧之旅:S02E04走近科學走進維斯特洛之神秘的野火|《權力的遊戲
  • 隨手拍巴黎蒙馬特高地,這是一個到處都有傳說的地方
    蒙馬特高地是來到巴黎以後,感覺到最愜意的一個地方,似乎和巴黎其他的區域的繁忙,雜亂不同,這裡更顯現出一種理所當然的法國情懷,節奏有點慢,生活因為有遊客的點綴顯得很多樣。蒙馬特高地之所以是巴黎最年輕的區,因為這裡歸屬於巴黎市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時間,附近有高大神聖的聖心教堂,畫家聚集的小丘廣場,夜夜笙歌的紅磨坊,寫滿愛情話語的巴黎愛牆。所以,神奇也就從這裡拉開了序幕,整個蒙馬特高地像一個安靜的山間小鎮,有點像摩洛哥的艾西拉,整個小鎮上都有很多精美塗鴉。
  • 你原諒我忠貞不渝 |《蒙馬特遺書》創作手記
    邱妙津的《蒙馬特遺書》。那書裡講的亦是兩個女孩之間的愛情,更仔細點說,或是來自一個女生對另一個女生全身心的,幾近卑憫的愛意。《蒙馬特遺書》這首歌的名字取用於此,是因為宿羽陽覺得女性之愛,愛到深處時,難免如此。愛情,在敏銳的內心之中劃刻下深深的刀跡。難愛,更難不愛。愛到自亡也行。這就是《蒙馬特遺書》這首歌的最初,想要表達的。
  • 一個演說家的誕生|《權力的遊戲》回顧之旅:S02E02
    相關閱讀:長夜黑暗,處處險惡|《權力的遊戲》回顧之旅:S02E01第一季逐集回顧的連結:《權力的遊戲》回顧之旅:第一季那些輪迴中的瞬間——《權力的遊戲》回顧之旅:S02E02《夜之國度》播出時間:2012.4.8作者:妮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