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科班參觀課:蒙馬特之旅回顧

2020-12-28 騰訊網

7月15日,預科班的同學們在Kate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位於18區的蒙馬特進行了參觀課程,這也是解封之後同學們的首次外出參觀課。同學們懷揣著興奮,在老師的講解下實現了一次藝術之旅。現在,不妨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感受......

老師從地鐵站出來一路講解,有雕塑,有掛在門小牌子(說明有那個藝術家在這裡停留過),有renoire的花園,還有一個葡萄園。原來對蒙馬特的了解只有紅磨坊和聖心大教堂,通過這次出行,我覺得蒙馬特是一個富有藝術氣息和優雅的地方。

——Lili

預科班蒙馬特之旅回顧

這次參觀和因為疫情許久沒見面的Kate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漫步在沒有遊客和小偷的蒙馬特高地,在Kate的帶領下我們穿梭在一個個有故事的地點之間。我們從聖心大教堂的背面出發,一路上遇到了不少文化藝術名人的故居,畢卡索、海明威、梵谷、雷諾瓦、達利、Edith Piaf等等都曾在蒙馬特生活。時至今日,即使在疫情的影響下,依舊很多藝術家在小丘廣場和路邊作畫、賣畫。

———— Zhang Ziwen

達利達廣場

首先看到了這尊胸部被摸到金閃閃的Dailida銅像,是法國知名的女歌手,曾獲得無數的唱片大獎,後於蒙馬特自殺身亡,去世後便葬在蒙馬特墓園而這座銅像便是立在她的故居旁,此廣場也命名為達利達廣場。

阿布勒沃大街

儘管有一些古老的鄉村房屋被毀,阿布勒沃大街(rue de l『』Abreuvoir)仍然是比尤特(Butte)最美麗的風景之一。這條街沿著古老的小路通向水坑 然後村民們將牲畜帶到了那裡。飲水槽位於街道底部達利達廣場(Piazza Dalida)的下方。

這裡是法國作曲家埃裡克·薩蒂生活過得房子。他被法國音樂團體「六人團」尊為導師,是二十世紀法國前衛音樂的先聲。

蒙馬特葡萄園

蒙馬特葡萄園,這裡已有80年的歷史,傳說在16、17世紀時,蒙馬特的居民多以釀製葡萄酒維生,當時整個山丘滿滿的葡萄園,但因為城市開發有段時間葡萄園不在了。但18區市政府為保留蒙馬特歷史特色,便在這區空地重新種植2000多棵葡萄藤,如今葡萄園由巴黎市政府管理,內有佳美(gamay)和黑比諾(pinot noir)兩種葡萄品種,但一般時間葡萄園是禁止進入的,除非有預約參觀或在花園節來訪。

狡兔酒吧

狡兔酒吧(Lapin Agile),位於蒙馬特區的中心,聖心堂西北。最初它稱為「刺客酒吧」。據說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刺客破門而入,殺死了主人的兒子。在1875年,藝術家安德烈·吉爾畫的標誌是一個鍋裡跳出一個兔子的圖片,附近居民開始稱此夜總會為「吉爾的兔子」。在20世紀初,狡兔酒吧成為一個掙扎的藝術家和作家,包括畢卡索,莫迪利亞尼,阿波利奈爾,和鬱特裡羅最喜愛的地方。畢卡索1905年的油畫《在狡兔酒吧》使之揚名世界。

La maison rose

La maison Rose 建於19世紀上半葉,曾出現在法國畫家Maurice Utrillo筆下。畢卡索,馬蒂斯等藝術家都曾觀光過。這個咖啡餐廳,其美麗少女心的外表迎來了很多遊客打卡。

聖心大教堂

聖心大教堂是法國巴黎的天主教宗座聖殿,供奉著耶穌的聖心,為巴黎著名的地標之一。聖心堂整體的風格有很濃厚的羅馬-拜佔庭的色彩,許多設計是包含著國家主義元素的,擁有3個拱門廊,在兩側裝飾著聖女貞德與路易九世的騎馬雕像。聖心堂是由Chateau-Landon所開採的石灰巖所建成的,這種巖石會不斷的滲出方解石,可以確保聖心堂既使在風化與汙染的影響下,依然可以保持著白色的外觀。教堂前方的平臺可以俯視部分巴黎,浪漫巴黎的美景盡收眼底。非常美膩!

街頭雕塑

蒙馬特好的鵝卵石街道上熙熙攘攘,藝術家們欣賞令人嘆為觀止的美景,才華橫溢的街頭藝術家和令人驚喜的雕塑。下面這個雕塑它的靈感來自MarcelAymé的故事題目,該故事講的是一個名叫Dutilleul的人,他發現他可以穿過牆壁。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的下半身比所有試圖把那個人從牆上拉出來的遊客都要亮一點。

老風車

老風車 Le moulin。曾經蒙馬特山丘上有30幾個風車磨坊,如今只剩下這個煎餅磨坊,而風車磨坊所在地曾為蒙馬特山丘上最熱鬧的酒館之一,如今成為了Le Moulin de la Galette餐廳,印象派畫家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的畫作《煎餅磨坊的舞會Le Bal du Moulin de la Galette》中的主角便是這間餐廳。

————Xuyao

這麼多藝術家曾經生活在這裡,當然也會造就了很多咖啡館和餐廳,「傲嬌的」不接待遊客只接待本地人的La Maison Rose,畢卡索和雷諾瓦常去的Au Lapin Agile……

在Au Lapin Agile旁邊,還保留著小巴黎內唯一的一座葡萄園,Kate講因此蒙馬特也會產出自己的葡萄酒。老師還講到,蒙馬特因為地勢較高,當年有很多的風車用來榨葡萄和磨小麥,但由於城市擴建,原本像是獨立村莊的蒙馬特被拆除了絕大部分風車,現在只保存了兩座,Kate老師便帶我們參觀了其中一座——Le Moulin de la Galette。

不論是平日熙熙攘攘的聖心大教堂,還是蜿蜒的小路,都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顯得格外靜謐。我們邊走邊聽老師講,最終在著名的愛牆結束了這一上午的漫步。

——Zhang Ziwen

關於IESA

IESA ARTS & CULTURE

巴黎高等文化藝術管理學院

30多年的專業經驗,我們的學生活躍在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領域

成立於1985年,受法國文化部監管,IESA為學生提供藝術市場、文化事業以及文化遺產領域的專業教學,並頒發法國國家I級至II級文憑 (分別由中國教育部等同認證為碩士和本科文憑)。

- 5項國家文憑、4個專業科系、3所研究中心

- 400位職業客座教師,其中包括巴黎九大的教授、教育部督察員、法國文化遺產專員等諸多著名人士

- 建校於巴黎市中心、毗鄰塞納河,兩岸聚集著眾多畫廊、文化藝術場所,使你完全置身於藝術氛圍

- 在倫敦、裡昂、北京設有分支機構

- 與法國索邦大學、英國華威大學、中國清華大學建立學術和教學合作

- 為學生提供在歐洲的實習機會,真正做到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 與華萊士收藏館、白教堂藝術館、華威大學、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建立了親密的合作夥伴關係

相關焦點

  • 學習分享 | 預科班參觀課:蒙馬特之旅回顧
    首先看到了這尊胸部被摸到金閃閃的Dailida銅像,是法國知名的女歌手,曾獲得無數的唱片大獎,後於蒙馬特自殺身亡,去世後便葬在蒙馬特墓園而這座銅像便是立在她的故居旁,此廣場也命名為達利達廣場。蒙馬特葡萄園,這裡已有80年的歷史,傳說在16、17世紀時,蒙馬特的居民多以釀製葡萄酒維生,當時整個山丘滿滿的葡萄園,但因為城市開發有段時間葡萄園不在了。
  • 巴黎經典景點:蒙馬特徒步半日遊
    大多數旅人對蒙馬特的印象就是紅磨坊跟聖心堂,最常見的蒙馬特遊覽路線就是由紅磨坊漫步到聖心堂,在小丘廣場晃晃就打道回府,頂多再去一下達利美術館,這也是我第一次蒙馬特的路線。出發地點是紅磨坊對面的星巴克,這兩棟建築中的大道在過去是蒙馬特跟巴黎市區的分界線,以前蒙馬特是不屬於巴黎的,所以稅負比較便宜、吸引很多藝術家居住,而蒙馬特人也不稱自己是巴黎人,而是蒙馬特人。
  • 從《蒙馬特遺書》到《鸛鳥踟躕》:尋找歸屬與認同的孤獨之旅
    關於認同提到《蒙馬特遺書》,就不得不提安哲羅浦洛斯的影片《鸛鳥踟躕》。希臘導演安哲羅浦洛斯是邱妙津生前非常鍾愛的藝術家,她尤其喜歡他所拍攝的作品《鸛鳥踟躕》。——邱妙津《蒙馬特遺書》 人是在關係中獲得認同的,而拉拉這個身份迫使她在別人面前不能真實存在。儘管得到了自我認同,但最大的痛苦是無法得到他人的認同。正因為無法活在自己所渴望的真實與尊嚴裡,她受到來自他人的劇烈傷害。 邱妙津曾在小說中寫道,真誠,勇敢與真實,是她在法國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事。
  • 山東理工大學韓國留學預科班靠譜嗎
    學生出國留學選擇方式有很多種,目前報名山東理工大學韓國留學預科班項目就是一個不錯的韓國留學途徑,那麼學生通過山東理工大學韓國留學預科班靠譜嗎?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山東理工大學自2006年起,開辦韓國留學預科班項目,由學校官方辦學,安全可靠,幫助更多的同學滿足韓國留學的需求。山東理工大學韓國留學預科班主要對擬赴韓國留學的學生在山東理工大學進行一學期韓語教學 (山東理工大學教師與韓國外教共同授課)。
  • 【藝鳴】 楊涵清 | 在蒙馬特死去的鱷魚
    她叫邱妙津,1995年夏天,她在巴黎蒙馬特用一把水果刀捅入心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時年26歲。邱妙津是華語文壇中著名的女同性戀小說作家,她的著作影響臺灣同性戀文學相當深遠,曾獲得第一屆《中央日報》短篇小說首獎,《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推薦獎,代表作品有《鬼的狂歡》、《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等。    1990年,邱秒津導演了一部16釐米電影《鬼的狂歡》,改編自她的同名短篇小說。電影講述了一個即將二十歲的男孩,在生日前三天回顧他的過往時光,以此向生命質疑,考量自己是不是要自殺。
  • 蒙馬特的玫瑰屋之夢 — 鬱特裡羅
    蒙馬特頹廢、開放又自由的氣氛,漸漸成為了那些喜愛過波西米亞式生活的畫家、詩人及作家的天堂。他們當中包括了法國畫家鬱特裡羅(Maurice Utrillo 1883-1955)鬱特裡羅自幼便與繼父、母親蘇珊·瓦拉東(Suzanne Valadon 1867-1938)居住在蒙馬特的歌爾鐸街,其後遷居到附近的拉伯瓦爾街(2 Rue de L'Abreuvoir,即玫瑰屋咖啡館現址)
  • 愛與生命的絕對性 |《蒙馬特遺書》
    《蒙馬特遺書》 撰文:王紹培;主播、音頻剪輯:張璇;收聽更多完整版音頻,請掃一掃諮詢後院小管《蒙馬特遺書》:邱妙津的絕對寫作文 | 王紹培 1995年,臺灣留學法國的26歲女子邱妙津在巴黎附近的蒙馬特地區用水果刀刺向自己的胸口。
  • 防賊又防綠,蒙馬特背包給寶寶送溫暖!
    講真,要是有個 XD Design 蒙馬特背包,就算真有了奪妻之恨和野種之辱,背上它之後,是不是還有最後的安全感?!扯了這麼多,其實無非就是想跟大家傳遞一個信:XD Design 蒙馬特背包安全防盜,它能帶給你十足的安全感!你可能會發問:為什麼我需要一個蒙馬特背包?盆友,你希望自己的背包被拉開或者劃開麼?
  • 【VISION-NIGHT】鬱特裡羅:蒙馬特的鄉愁
    事實上,鬱特裡羅討厭與人打交道,可蒙馬特全是人,工作室也常有人來來去去,他正好將自己與世界隔開。19歲的鬱特裡羅並沒有真正學過繪畫,他只是不斷的臨摹。前幾個月的畫面顯得粗糙而奇怪,顏色堆積得又厚又亂,但沒多久,從他那些亂糟糟的街景中就顯露出一種可貴的靈氣來。他不斷地在工作室中作畫,繪畫讓他快樂,並在蒙馬特的風景中找到某種平靜。但鬱特裡羅無法處理與他人的關係,他在人際交往上幾乎是個低能兒。
  • 蒙馬特高地:宗教與藝術、香豔與愛情的完美結合
    蒙馬特高地位於巴黎的北部,是巴黎最年輕的一個區。風景秀麗的蜿蜒小徑依山勢而上,神聖的聖心教堂坐落在地勢最高處,小丘廣場總是聚集著許多畫家,還有夜夜笙歌的紅磨坊以及寫滿「我愛你」的巴黎愛牆,無不展現著巴黎的優雅與美麗。
  • 西安南山藝考畫室預科班故事—藝術生的三千塊,與他人生中的三十年
    原標題:西安南山藝考畫室預科班故事—藝術生的三千塊,與他人生中的三十年三千塊,能幹什麼呢?在這個時代三千塊能做到的事情很少,但是如果說有這樣的一個地方,能用三千塊改變人三十年的命運,有人敢相信嗎?
  • 蒙馬特遺書 邱妙津
    相比較早期的 《鱷魚筆記》與 蒙馬特遺書》,前者的創作時段發生臺大校園,鱷魚的形象具有很強的符號象徵。白天披上人皮與普通人無異,晚上脫下人裝生活在地下室裡的鱷魚活脫脫就是同性戀族群的寫照。而新聞聯播裡到處播放人類對於鱷魚的濃厚興趣,當一旦鱷魚主動現身人類卻驚慌逃走的情節經典隱射了當代社會對同性戀話題葉公好龍的心態。
  • 隨手拍巴黎蒙馬特高地,這是一個到處都有傳說的地方
    蒙馬特高地是來到巴黎以後,感覺到最愜意的一個地方,似乎和巴黎其他的區域的繁忙,雜亂不同,這裡更顯現出一種理所當然的法國情懷,節奏有點慢,生活因為有遊客的點綴顯得很多樣。蒙馬特高地之所以是巴黎最年輕的區,因為這裡歸屬於巴黎市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時間,附近有高大神聖的聖心教堂,畫家聚集的小丘廣場,夜夜笙歌的紅磨坊,寫滿愛情話語的巴黎愛牆。所以,神奇也就從這裡拉開了序幕,整個蒙馬特高地像一個安靜的山間小鎮,有點像摩洛哥的艾西拉,整個小鎮上都有很多精美塗鴉。
  • 你原諒我忠貞不渝 |《蒙馬特遺書》創作手記
    邱妙津的《蒙馬特遺書》。那書裡講的亦是兩個女孩之間的愛情,更仔細點說,或是來自一個女生對另一個女生全身心的,幾近卑憫的愛意。《蒙馬特遺書》這首歌的名字取用於此,是因為宿羽陽覺得女性之愛,愛到深處時,難免如此。愛情,在敏銳的內心之中劃刻下深深的刀跡。難愛,更難不愛。愛到自亡也行。這就是《蒙馬特遺書》這首歌的最初,想要表達的。
  • 新初一到底要不要上預科班?
    相比之下,參加過新初一預科班的學生,成績則顯得遊刃有餘,輕鬆自如。   一、負數和字母計算的出現   小學階段良好的運算基礎是初中數學的基石,但是初中數學絕不是小學數學的簡單組合。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因素,都需要你去應對,所有這些,必須要你提前適應,那麼新初一預科班就是必不可少的了。上不上預科會直接體現在初一期中考試成績上,那時的孩子,會深感小學的優勢已不再,或多或少會影響到自信心,如果繼續落後下去,初二便是兩級分化的結果體現。
  • 大戰前夜,風雨飄搖|《權力的遊戲》回顧之旅:S02E08
    相關閱讀:長夜黑暗,處處險惡|《權力的遊戲》回顧之旅:S02E01一個演說家的誕生|《權力的遊戲》回顧之旅:S02E02修改重發|小惡魔巧施連環計|《權力的遊戲》回顧之旅:S02E03真龍也有吃癟時|《權力的遊戲》回顧之旅:S02E04走近科學走進維斯特洛之神秘的野火|《權力的遊戲
  • 預科班冬令營報導來啦!
    在2020年裡最後的兩天,愛如是的預科班大寶貝們期盼已久的兩天一夜冬令營終於開啟啦~ 不畏懼本年度最勁爆的寒潮,老師們帶領著娃們遠走鋼筋水泥的城市,前往寶藏地方—野好戶外運動基地!~」愛如是預科班2020年冬令營到這就圓滿結束啦,感恩幸運神的眷顧,使我們在這一年裡得以擁有健康、平安可以依然駐足在這片土地上繼續探索世界,體驗生命的美好。
  • ️ 拿著粉筆把蒙馬特風景區當畫室,巴黎這群小孩是否有些奢侈?
    蒙馬特是巴黎18區的一處山丘,也是遠眺整個巴黎的一處絕佳景點。無論對於當地人,還是遊客,來到蒙馬特山地,拾階而上,登高望遠,均是樂事。近日,蒙馬特新增一道道靚麗的人文風景:通往山頂的多處階梯披上「彩妝」。創作者為巴黎18區娛樂中心的孩子們,作畫工具為粉筆。「我們知道,這裡有專門的登高電車,但我們沒有乘坐,就為了踏著這彩色階梯爬上山頂,這兒真是太美了。」
  • 楊海潤哈佛預科班畢業,生母現場祝賀,一眼看出和黃聖依的差別
    黃聖依和楊子的感情向來被人們所好奇和探究,楊子與黃聖依是半路夫妻,據當時著名的八卦博主爆料楊子與前妻陶虹於2004年已經正式離婚,陶虹帶著獨女楊海潤生活在加拿大,近期楊海潤已經從哈佛預科班畢業,並在社交媒體曬出畢業時與母親的合照。
  • 推書——蒙馬特遺書 by邱妙津
    是什麼讓眷侶離散,是什麼讓天才自戕,一切盡在蒙馬特遺書,古早的女同文學,天才生命的絕響,女同性戀內心深刻而真實的剖白,其中真情流露,動人肺腑,久思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