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讀|《堂吉訶德》,一個沒落紳士的騎士夢…

2021-02-18 高中語文

《堂吉訶德》一書全名是《拉曼卻的機敏堂·吉訶德傳》,共兩部,第一部出版於1605年,第二部出版於1615年。

拉曼卻地方一個鄉村的小紳士叫吉桑諾,將近五十歲,身段頎長,面孔瘦削,有一匹瘦馬,還有一支長矛,一面舊盾,家中有一個四十來歲的女管家,一個二十來歲的外甥女,還有一個幫工,一般生活可以維持,但並不大富裕。他有一個嗜好是喜讀騎士小說,讀得入迷了,不打獵,不管家事,後來竟然把土地賣了去買這類書,並見人就與人議論書中的義理。

從黑夜到白天,從白天到黑夜,他每天這樣談,以致腦汁漸漸枯竭下去,終於失掉了理性。他腦子裡滿是魔法、戰車、決鬥、挑戰、受傷、漫遊、戀愛、風波以及書中種種荒唐無理的事,凡是書中所寫的他都信以為真。於是發生奇想,為了增進自己的聲名利謀求公眾的福利,他要去做遊俠騎士,把書中見到的都實行起來,去解救苦難,去親歷危險,去建立功業。他於是給馬起了名為羅齊南脫,意為從前勞役的馬,找出矛和盾,把一個鄉間女子臆想為身為騎士的自己的夫人,便出了村子去行俠仗義,遊走天下。

在客店裡,他把店主認作堡主,硬叫他封了自己,然後第一件遇到的不平事是一個富農拷打一個小牧童,是因為牧童放羊時丟了羊,堂吉訶德見狀不平,他不僅叫富農放了牧童,還叫富農把欠下的九個月的工資照致發給放羊的孩子。那個財主叫郝屠多,當時雖然答應下來了,可是當吉訶德一走,又把小牧童安德列斯綁起來打了一頓,他的仗義毫無結果。後來,他回家來了,約見了他的鄰居——個老實的農民桑丘·播薩,約請其為侍從,答應將來叫他做海島總督。

於是懷著夢想的桑丘,騎著小毛驢,作為侍從與他一起「建功立業」去了。在兩次外出遊俠冒險中,鬧了無數的笑話,傻把風車當巨人,把旅店當城堡,把苦役犯當作被迫害的騎士,把皮囊當作巨人的頭顱等等。他有百折不屈的精神,愈挫愈奮,最後是同村的加爾拉斯果學士,裝做一個騎士把他打倒了,令他回家隱居一年,堂吉訶德這才履行諾言,回到了家。之後又外出冒險遊俠,以善良願望做了許多荒誕之事。

最後在垂危中理智醒來,發現過去自己的荒唐,死前立下三條遺囑,一是過去付給桑丘的一筆錢,都不用算了,花剩下的都給他用,因為這個人心地純良,做事忠實;二是遺產全部歸甥女,但如果嫁人時,那個人要讀過騎士文學,就不要嫁給這樣的人,遺產全部收回,撥給宗教充做宣傳費用;三是向以他為題材的作者致歉,令其寫出了這部荒唐的書,自己為此有良心負擔。最後,這位騎士便安心地死去了。

1、命運像水車的輪子一樣旋轉著,昨天還高高在上的人,今天卻屈居人下。——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2、我知道魯莽和怯懦都是過失;勇敢的美德是這兩個極端的折中。不過寧可勇敢過頭而魯莽,不要勇敢不足而怯懦。揮霍比吝嗇更近於慷慨的美德,魯莽也比怯懦更近於真正的勇敢。——米蓋爾·德·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3、戀愛是戴著眼鏡看東西的,會把黃銅看成金子,貧窮看成富有,眼睛裡的斑點看成珍珠。——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4、美德的小徑是狹窄的,惡德的大道是寬闊的。——塞萬提斯 《唐·吉訶德》

強求不可求,可求失於手。——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4、沒有時間磨不掉的記憶,沒有死亡治不愈的傷痛。——塞萬提斯 《唐.吉訶德》

你以無理對我有理,讓我自覺得理虧,正如我埋怨你的美麗也是有道理的。——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6、我的豐功偉績,值得澆鑄於青銅器上,銘刻於大理石上,鐫於木板上,永世長存。當我的這些事跡在世上流傳之時,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世紀亦即到來。——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7、你以為鍾情於天使, 其實是中了邪魔。——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8、而人間定會不同往昔,縱然我終將疲倦無力。仍要用傷痕累累的雙手,去摘遙不可及的星。——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9、天讓我生在一個鐵的時代,就是要讓我召回一個金子時代,也就是黃金時代——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10、目標愈高,志向就愈可貴。——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我還年輕,只要活著,一切都會有希望《堂吉訶德》

11、Where there's music there can be no evil. 
有音樂的地方不可能有邪惡。——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12、沒有真正信仰的愚者認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命運任意指引一切,安排一切,調整一切。——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13、他奉獻愛心,卻遭到鄙夷,他傾心相愛,卻受到輕蔑。誰知她向之乞愛的卻是只猛獸。他欲使之點頭的卻是塊頑石。他在風中猛跑,在孤寂中大聲呼喊。他盡心效力,得到的獎賞卻是忘恩負義,最終使她在風華正茂之年成了死神的戰利品。——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14、到底誰才是瘋子,是身不由己瘋了的人,還是自願充當瘋子的人?——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堂吉訶德》值得一讀再讀?
    塞萬提斯是一個一輩子都過得很可憐的人,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小貴族的家庭。有研究人員發現,他家的貴族頭銜是他祖輩,因為當過小官吏,也掙過一點錢:這個官也可能是用錢買來的,得到了一個類似於我們的員外這樣的鄉紳頭銜,那是最低的一個頭銜。公侯伯子男都是大貴族,底下就是比較小的貴族,鄉紳是最低的一級。 即使是鄉紳的地位,他們都沒能保住,到他父親這一輩就已經沒落了。他父親當時學醫,大學沒有畢業。塞萬提斯出生在馬德裡附近的一個小鎮,當時馬德裡還不是首都。
  • 讀書《堂吉訶德》:誰才是瘋子?
    ▷菩提之惡花 1 《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最具魅力的傑作,書名原來的全稱比較長,《匪夷所思的拉曼查紳士堂吉訶德》,不過倒是貼切許多。特別喜歡堂吉訶德這個人物,在這個時代,按部就班的生活,波瀾不驚,已把大多數人的銳氣放在同一種模具裡。 缺少一種騎士精神是大多數人的遺憾,何為騎士精神呢?別林斯基以為騎士八大美德包括了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誠實、公正、靈魂。簡而言之就是極致完美的瘋子,臆想生來為了拯救這個世界的。
  • 回憶錄:讀《堂吉訶德》後有感
    《堂吉訶德》是我最愛的一本書, 塞萬提斯是我最敬佩的作家。我記憶深處裡的塞萬提斯是樂觀堅強的代名詞。他歷盡了世間的惆悵與他的筆下人物堂吉訶德共譜成世界名著《堂吉訶德》。這位樂觀令人肅然起敬的塞萬提斯是我心裡的英雄,堂吉訶德正是延續塞萬提斯的樂觀正義才被我喜愛的。
  • 帶你走進——堂吉訶德與桑丘
    世界文學史的不朽名著《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的巨著,該書展現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在此作品中,衣著破爛、瘦骨嶙峋的老騎士騎著馬兒,舉著長矛,而其僕人桑丘·潘沙則矮墩墩地在一旁。作者用一胖一瘦、一高一矮,塑造了這對永遠在路上的騎士形象。作者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這個看似荒誕、看似癲狂的小人物。他堅持了他的操守,即使這個操守看起來很可笑。
  • 《堂吉訶德》中的西班牙遊戲:大戰風車
    堂吉訶德瞧他侍從這麼傻,忍不住笑了。他聲明說:不論桑丘喜歡怎麼哼、或什麼時候哼,不論他是忍不住要哼、或不哼也可,反正他儘管哼好了,因為他還沒讀到什麼遊俠騎士的規則不準侍從哼痛。堂吉訶德折了一根可充槍柄的枯枝,換去斷柄把槍頭挪上。他曾經讀到騎士們在窮林荒野裡過夜,想念自己的意中人,好幾夜都不睡覺。他要學樣,當晚徹夜沒睡,只顧想念他的意中人杜爾西內婭。桑丘·潘沙卻另是一樣。他肚子填得滿滿的,又沒喝什麼提神醒睡的飲料,倒頭一覺,直睡到大天亮。陽光照射到他臉上,鳥聲嘈雜,歡迎又一天來臨,他都不理會,要不是東家叫喚,他還沉睡不醒呢。
  • 《堂吉訶德在北美》:最後的騎士精神
    人民網北京7月29日電 7月27日上午10點,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主辦的「雪漠與高從宜對談《堂吉訶德在北美》」活動在西安舉辦。    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一點夢想    《堂吉訶德在北美》成書於數年前,當時雪漠在北美進行了長達一個多月的考察,本書正是他在密集的行程中深度思考中西文化而寫作的觀察筆記。    談及書名的由來,雪漠表示,《堂吉訶德在北美》最初的想法是想把中華文明向世界傳播。雪漠說:「我去北美帶著這樣一種期待,希望能夠把中華文明中和平、包容、和而不同的智慧介紹給世界。
  • 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中男主手裡拿的書為什麼是《堂吉訶德》
    電影講述了一個「反烏託邦」公民自願把自己監禁起來,為了戒菸和看書。監獄答應在他出獄會給他證書。但事實並非如他所想,由於被飢餓感驅使,他從一開始的安靜到後來的瘋狂。最後不惜一切代價乘坐送菜升降機保護「義大利奶油布丁」。證明監獄的真實情況。要理解送菜升降機,我們需要了解他的監獄:監獄坑——一個「圓形監獄」 ,成百上千的平臺被垂直堆疊起來,從中間被掏空。
  • 「現代版堂吉訶德」戰袍裝騎馬穿越加拿大 傳播騎士精神
    《堂吉訶德》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在文藝復興時期創作的現實主義傑作,主人公堂吉訶德成為了一個代表「永遠前進」的經典形象。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7日報導,一名加拿大男子日前裝扮成「現代版堂吉訶德」,身著古式戰袍,騎著馬,開始了旨在傳播騎士精神的全國之旅。這名22歲的男子名叫文森特·凱魯亞克,來自加拿大的魁北克。
  • 堂吉訶德真的可笑嗎?讓人發笑的是其行為,讓人敬佩的是其品質
    塞萬提斯有點「腹黑」,他不滿於當時逐漸泛濫的「騎士小說」,於是就自己也寫了一部「騎士小說」,並且用自己的這部小說為這一題材的作品敲響了「喪鐘」。而這部作品的名字就是《堂吉訶德》,分為上下兩部。本來上部故事就已經講完了,下部的出現是一個意外。
  • 堂吉訶德:一個生活在虛妄幻想之中的人註定了他的悲劇人生
    20年前,初讀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小說《堂吉訶德》,主人公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日再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一、《堂吉訶德》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堂吉訶德》是一部諷刺已滅亡的騎士制度的長篇小說,小說主人公叫堂吉訶德,是一個受到嘲笑、遭到打擊的理想主義者的悲劇典型。
  • 《堂吉訶德》對騎士精神意味著什麼?_澎湃新聞-ThePaper
    X 《堂吉訶德》對騎士精神意味著什麼?> 提交 有3個回答 《堂吉柯德》其實就是16世紀的網文爽文,只是抱著諷刺的態度,來表現所謂的騎士精神
  • 堂吉訶德與阿Q形象比較
    人生目標堂吉訶德——英武的騎士書中有段描寫:「他已經失去了理性,天下的瘋子沒有像他那樣想入非非的,他要去做遊俠騎士,披上盔甲,拿起兵器,騎馬漫遊世界,到各處去冒險。獵奇冒險,把那些遊俠騎士的行事一一照辦,他要消滅一切暴行,承當種種風險,將來功成業就,就可以名垂千古。他覺得一方面可以揚名,為國家效勞是美事,也是非做不可的事。一次堂吉訶德在命名好自己的名字之後,又將自己的馬命名為」駑軐難得」。他認為騎士沒有意中人就好比樹沒有葉子和果子,軀殼沒有靈魂。基於這樣的考慮,他把醃豬肉的一個農家女阿爾東沙。羅任索作為自己的意中人,並且將他的名字改為杜爾西內婭。臺爾。
  • 結合《堂吉訶德》解讀《飢餓站臺》:逐漸消亡的「騎士精神」
    這對於一個國家、民族而言,勢必會對其統治下的人民的思想、行為和意識形態造成衝擊——堂吉訶德作為一類人的代表,出現了。後來他甚至自詡為遊俠騎士,要解救蒼生的生活和思想於水火之中,"行俠仗義"的途中不斷鬧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話。最後他在臨死前幡然醒悟,並立下遺囑——一是給他的侍從一筆錢,二是把遺產過繼給外甥女,三最值得注意:向以他的經歷為素材的作者致以最深的歉意,因為他導致對方寫出這種荒唐的書。在卸下這個最大的心理負擔後,堂吉訶德安然地死去了。
  • 《堂吉訶德》:一位理想主義者的「意外」死亡
    況且,您在那些騎士小說裡也見到過,一些騎士被另外一些騎士打敗是常有的事,今日敗,明天又會勝嘛。」「一些騎士被另外一些騎士打敗是常有的事,今日敗,明天又會勝嘛。」這原本是堂吉訶德一直以來堅信的信條,然而最終,堂吉訶德還是輸了,最後一仗,他被神志清醒的大善人阿隆索·吉哈諾打敗,魂飛魄散,屍骨無存。
  • 現場 | 拉曼查的騎士,暴雨狂風中登陸深圳!
    「狂風吹開我道路」每當取票時間一開始,到場觀眾都圍滿取票臺(想跟騎士一起合影,還得排隊才能輪上) 演出還沒開始場內已經已有大批觀眾入座準備與拉曼查騎士共赴這一段徵程(深圳首演後觀眾評論) 或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塞萬提斯都住著一個堂吉訶德縱然現實多麼不堪心中還是燃著一團希望與正義的烈火
  • 【名著細讀】《堂吉訶德》:「農民執政」的悲劇、喜劇與正劇
    朱光潛先生在評價堂吉訶德與桑丘這兩個人物時說:「一個是滿腦子虛幻理想、持長矛和風車搏鬥,以顯出騎士威風的堂吉訶德本人,另一個是要從美酒佳餚和高官厚祿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他們一個是可笑的理想主義者,一個是可笑的實用主義者。但是堂吉訶德屬於過去,桑丘卻屬於未來。隨著資產階級勢力的日漸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訶德,而是桑丘了。」因此,桑丘的形象及存在是現實而有必要的。
  • 丨宋襄公和堂吉訶德:時代洪流下的抗爭終成幻夢
    1605年,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在新出版的《堂吉訶德》中,塑造了一個經典人物堂吉訶德。為了早已過時的騎士夢,堂吉訶德同樣四處鬧笑話。宋襄公和堂吉訶德,他們均處在變革的時代,面對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他們無力開天闢地,於是轉而師法於古,試圖重建舊有秩序。
  • 楊絳譯《堂吉訶德》電子版{第二部6~10章}
    堂吉訶德道:「大娘,你聽我說,騎士不能都待在朝廷上,在朝廷上侍衛的,不能——也不必都是遊俠騎士。世界上得有各種各樣的騎士。儘管都是騎士,卻大不相同。朝廷上的騎士只耽在自己屋裡,不出宮廷的門檻,不花一文錢,不知寒暑饑渴的苦,看看地圖就算週遊世界了。可是我們這種貨真價實的遊俠騎士得受曬、受凍,風裡雨裡、日日夜夜、或步行或騎馬,一腳一個印兒地踏遍世界。
  • 堂吉訶德與他的自由自在
    可是,每個人都認識堂吉訶德。世界文學史的不朽LOGO,一望而知的形象:瘦骨嶙峋、衣著破爛、修長到誇張的老頭騎士舉著長矛,騎著他的馬兒洛西南特;矮墩墩的僕人桑丘-潘沙在一旁。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煞有介事,絲毫不覺得自己可笑的,在溜達著。很少人能背出堂吉訶德所有的事跡,但每個人都認得出這個形象:這對永遠在路上的形象。
  • 百老匯音樂劇《我,堂吉訶德》中文版北上開票!
    劇 情 簡 介十六世紀末,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因為向一所修道院徵稅而被宗教法庭逮捕入獄。獄中的囚犯們要搶奪塞萬提斯的手稿,為了保全它,塞萬提斯帶著僕人和囚犯們排演了這樣一齣戲劇:窮鄉紳阿隆索•奎哈那因為閱讀太多騎士小說而發了瘋,決心當一名遊俠騎士,披掛出徵,打抱不平。他稱自己是拉曼查的騎士堂吉訶德,帶著僕人桑丘踏上了徵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