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水道」澎湃而起!江蘇打造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

2020-11-30 新華報業網

  作為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省份,江蘇正在著力打造交通強國建設十大樣板,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正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揚州施橋船閘至六圩口段、淮安九龍湖公園至淮安船閘段等4個航段作為先導段,率先實施整治出新。最近記者對部分先導段進行了探訪,發現現場的變化真得是翻天覆地。環境變好了,船民更方便了,住在運河邊上的普通市民們也有了休閒賞景的好去處。

  揚州:荒地變公園 市民休閒離運河更近了

  京杭運河揚州段六圩口門位於長江與運河的交匯口,每天有數百艘船舶通行。在交匯口緊鄰燈塔的岸邊,以前是一家老舊的船舶修理廠。京杭運河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航道整治工程項目辦工程科科長趙德懿介紹,以前現場的廠房破舊不堪不說,還有很多威脅船舶安全航運的因素。

  「船廠設置在這,船舶進出極易產生碰撞的危險。2019年年底,船廠拆除到位了。我們後續將以燈塔為主題,建設一個主題公園。計劃是今年年底開始實施。」

  據了解,京杭運河揚州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全長共5.37公裡,目前,相關部門已拆除了沿線的9座碼頭,新建護岸、增設綠化,使沿線綠化面積達到了109公頃。

  而在京杭運河揚州廣陵區段,河邊的荒地已經變成了集休閒娛樂、運動健康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橋頭公園。記者在現場探訪時,遇到正在公園裡吹薩克斯的62歲揚州市民張春平,他告訴記者,他每天都要來文昌大橋邊的橋頭公園逛一逛。

  「現在搞得真得蠻好的。附近鄰居有時間都會過來。下午四五點鐘他們就會在這跑步什麼的,吹好樂器以後我也在運動。」

  揚州市航道管理處綜合計劃科副科長戴海華介紹:「通過綠色航運示範區的建設,主要是對文昌大橋、江揚大橋和揚州大橋橋下的空間堆土築坡,有綠化、景觀、亭廊,鋪設了步道等一系列設施,打造了幾個橋頭公園。」

  淮安:打造多功能水上服務區 船民更方便

  現代綠色航運示範區的建設,不僅使運河周邊的居民有了休閒賞景的好去處,也給過往船民帶來了便利。

  在淮安市淮安區河下街道的京杭運河邊上,記者看到,原本1.5公裡長、雜草叢生的沿岸已經被打造成了一個標準的船舶錨地。它相當於是一個水上服務區。船舶不僅可以在這裡停靠,船民還可以享受到各種便民服務。

  淮安市黃碼大橋下遊錨地項目副經理吳允懷表示,船舶錨地可以為船民提供充電、加水、垃圾收集、油汙收集和汙水收集等服務。「船民靠岸之後有個休閒的地方。這個月(8月)底,基本上具備停靠的功能。」

  船民盛偉得知這處船舶錨地就要投用後,特別開心。「開了一天船,到這裡休息。買點吃的喝的用的,多方便呢!」 淮安錨地投用之後,可滿足1000噸級拖帶船隊順靠,將大大緩解京杭運河兩淮段沒有停泊錨地的問題。

  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目前京杭運河江蘇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已完工可審批。位於蘇州、揚州、淮安的四個代表性特色航段共42.5公裡先導段建設進展順利,截至6月底,已經完成1.3萬艘400總噸以下船舶防汙改造,綠化40多萬平方米;基本完成了智慧京杭運河建設方案,建成8處親水平臺、4處休閒文化廣場和2處遊船停靠碼頭。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地圖看京杭運河的前世今生(江蘇段)
    可快速關注我們京杭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自開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流域。
  • 江蘇打造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樣本」 「黃金水道」再煥新生
  • 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
    二、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  充分發揮長江運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等優勢,加快推進長江幹線航道系統治理,整治浚深下遊航道,有效緩解中上遊瓶頸,改善支流通航條件,優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強集疏運體系建設,發展江海聯運和幹支直達運輸,打造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黃金水道。  (四)增強幹線航運能力。
  • 流淌千年的京杭大運河,如何激蕩下一個千年?
    其二:吳王夫差下令開鑿的邗溝,南起揚州邗江區長江北岸,北與淮河相連,打開了吳越地區與中原互通的「另一通道」,從而使吳越軍民得以北上,逐鹿中原。  而邗溝這條人工河,正是京杭大運河在江蘇最早的前身,也是縱向連接江蘇南北最早的嘗試。  兩條線索也即說明,歷史上,「運河」是打開江蘇發展脈絡的一個「重要起點」。
  • ...汙染物接收、轉運、處置一體化 黃金水道上開啟綠色全鏈治理
    今年以來,鎮江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採取全鏈治理新模式,破解船舶汙染物處置難的問題,一體化統籌轄區水域船舶生活汙水接收、轉運和處置三個環節,串起黃金水道綠色生態「珍珠鏈」,助推「十三五」汙染防治攻堅強勢收官。
  • 徐州:「黃金水道」無縫對接 「一帶一路」通江達海
    這意味著,徐州市賈汪區將在京杭運河率先實現貨櫃運輸的水鐵聯運無縫對接。進入冬季,「黃金水道」大運河運輸依然忙碌,位於大吳街道的徐州國際貨櫃滾裝碼頭堆場上,整齊堆放著一批批進出口貨櫃。泊區內,大型裝卸塔吊正將貨櫃吊裝到一艘艘貨櫃船上。
  • 歷史大深度:京杭大運河能不能完全歸功於隋煬帝
    再於公元610年開鑿江蘇鎮江至浙江杭州長約400公裡的「江南運河」;同時對邗溝進行了改造。這樣,洛陽與杭州之間全長1700多公裡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 京杭大運河是以吳國大夫伍子胥最早修建疏浚的。
  • 京杭運河二通道黃家門橋項目正式開工
    12月18日上午,京杭運河二通道海寧段最後一個重要節點工程黃家門橋項目正式開工,進入主墩基礎施工。黃家門橋項目位於許村鎮勝利村,處於規劃中的景樹路,橋梁上跨京杭運河二通道,聯通海寧市許村鎮勝利村與杭州餘杭區東湖街道。
  • 看江西建設生態綠洲 守護黃金水道生態文明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徐立鳴報導:11月1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的「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隊從九江永修出發,走進九江湖口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沿長江最美岸線,先後在國華電廠碼頭、方大九鋼、湖口縣北門碼頭江豚基地等地實地採訪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情況
  • 江蘇省港口集團聯手徐州打造運河「第一港」
    為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建設、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發展海江河、鐵公水聯運,近日,江蘇省港口集團與徐州市交通控股集團在徐州籤署合作協議,深入推進「運河戰略」,加快建設淮海國際陸港、打造東西雙向開放的內陸型國際中轉樞紐,推動區域港口一體化發展和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 深度觀察丨更高起點推進江蘇新出海口建設
    正如省委書記婁勤儉在第二屆江蘇發展大會上推介南通時所期望的:「這裡正在打造江蘇新出海口、長江經濟帶江海聯運新樞紐。」這個新出海口就是位於長三角北翼的通州灣,將成為江蘇真正意義上的「龍頭」港口,進而整合完善江海河聯運集疏運體系,加強跨江聯動發展,努力成為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 江蘇:航運通"一票暢行" 生態護坡運河兩岸添綠
    江蘇交通行業落實「兩聚一高」系列報導之一:江蘇:加快鐵路建設 為推進"兩聚一高"提供支撐   江蘇交通行業落實「兩聚一高」系列報導之二:江蘇:2020年千噸級船舶通達全省85%以上縣級市   江蘇交通行業落實「兩聚一高」系列報導之三:江蘇:十三五期間新改建農村公路道路1.8萬公裡
  • 中老緬泰「百巡」再築「黃金水道」
    9年「百巡」,四方共同築牢瀾湄安全合作,打造區域間合作新典範,昔日「黃金水道」再次煥發勃勃生機。  瀾滄江—湄公河全長4900餘公裡,流經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六國,滋養著流域約80萬平方公裡內的3.26億人口。2001年正式通航後,成為沿岸國家經濟往來的水上要道,堪稱「黃金水道」。
  • 長江貨輪船長眼中的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 黃金水道添動能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長江貨輪船長眼中的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 黃金水道添動能(經濟新方位·新發展理念)本報記者 蔣雲龍核心閱讀貨船換代,從燒煤燒油到混合動力,成本低、汙染少;碼頭升級,貨物露天堆放、黑灰遍地成歷史;動能轉換,循環經濟勢頭強勁、綠色產業加速聚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讓長江經濟帶釋放新動能,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三峽庫區,貨輪駛過,江面波光粼粼。「透亮的長江水,以前哪敢想?」
  • 湘江,打造綠色"黃金水道" - 頭條新聞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本報記者 劉尚文 攝  本報記者 鄧晶璡 彭雅惠 柳德新  通訊員 胡富君  湘江,湖南的「黃金水道」。  據省水運管理局預計,到2020年、2030年,湘江水路貨運量將分別達到2.7億噸、3.9億噸。川流不息的船舶帶來了人氣,積攢了財氣,也給湘江帶來了汙染。  多年來非法採砂、野蠻採砂,對湘江生態環境破壞尤其嚴重。
  • 涼山打造全國知名的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示範區 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我們將抓好優質糧油、馬鈴薯、苦蕎、菸草、蠶桑、畜牧、水果等特色產業發展,打造全國知名的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示範區。」涼山州相關負責人說。01特色農業是涼山的優勢產業涼山州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幅員6.04萬平方公裡,轄17個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