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省份,江蘇正在著力打造交通強國建設十大樣板,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正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揚州施橋船閘至六圩口段、淮安九龍湖公園至淮安船閘段等4個航段作為先導段,率先實施整治出新。最近記者對部分先導段進行了探訪,發現現場的變化真得是翻天覆地。環境變好了,船民更方便了,住在運河邊上的普通市民們也有了休閒賞景的好去處。
揚州:荒地變公園 市民休閒離運河更近了
京杭運河揚州段六圩口門位於長江與運河的交匯口,每天有數百艘船舶通行。在交匯口緊鄰燈塔的岸邊,以前是一家老舊的船舶修理廠。京杭運河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航道整治工程項目辦工程科科長趙德懿介紹,以前現場的廠房破舊不堪不說,還有很多威脅船舶安全航運的因素。
「船廠設置在這,船舶進出極易產生碰撞的危險。2019年年底,船廠拆除到位了。我們後續將以燈塔為主題,建設一個主題公園。計劃是今年年底開始實施。」
據了解,京杭運河揚州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全長共5.37公裡,目前,相關部門已拆除了沿線的9座碼頭,新建護岸、增設綠化,使沿線綠化面積達到了109公頃。
而在京杭運河揚州廣陵區段,河邊的荒地已經變成了集休閒娛樂、運動健康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橋頭公園。記者在現場探訪時,遇到正在公園裡吹薩克斯的62歲揚州市民張春平,他告訴記者,他每天都要來文昌大橋邊的橋頭公園逛一逛。
「現在搞得真得蠻好的。附近鄰居有時間都會過來。下午四五點鐘他們就會在這跑步什麼的,吹好樂器以後我也在運動。」
揚州市航道管理處綜合計劃科副科長戴海華介紹:「通過綠色航運示範區的建設,主要是對文昌大橋、江揚大橋和揚州大橋橋下的空間堆土築坡,有綠化、景觀、亭廊,鋪設了步道等一系列設施,打造了幾個橋頭公園。」
淮安:打造多功能水上服務區 船民更方便
現代綠色航運示範區的建設,不僅使運河周邊的居民有了休閒賞景的好去處,也給過往船民帶來了便利。
在淮安市淮安區河下街道的京杭運河邊上,記者看到,原本1.5公裡長、雜草叢生的沿岸已經被打造成了一個標準的船舶錨地。它相當於是一個水上服務區。船舶不僅可以在這裡停靠,船民還可以享受到各種便民服務。
淮安市黃碼大橋下遊錨地項目副經理吳允懷表示,船舶錨地可以為船民提供充電、加水、垃圾收集、油汙收集和汙水收集等服務。「船民靠岸之後有個休閒的地方。這個月(8月)底,基本上具備停靠的功能。」
船民盛偉得知這處船舶錨地就要投用後,特別開心。「開了一天船,到這裡休息。買點吃的喝的用的,多方便呢!」 淮安錨地投用之後,可滿足1000噸級拖帶船隊順靠,將大大緩解京杭運河兩淮段沒有停泊錨地的問題。
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目前京杭運河江蘇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已完工可審批。位於蘇州、揚州、淮安的四個代表性特色航段共42.5公裡先導段建設進展順利,截至6月底,已經完成1.3萬艘400總噸以下船舶防汙改造,綠化40多萬平方米;基本完成了智慧京杭運河建設方案,建成8處親水平臺、4處休閒文化廣場和2處遊船停靠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