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物接收、轉運、處置一體化 黃金水道上開啟綠色全鏈治理

2020-12-25 鎮江金山網

金山網訊 地處大運河和長江「十字水系」交匯點,蘇南運河鎮江段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常年有13個省(市)20多萬艘次船舶通過,年通過量達1.8億噸。水運經濟興盛的同時,生態建設任重道遠。今年以來,鎮江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採取全鏈治理新模式,破解船舶汙染物處置難的問題,一體化統籌轄區水域船舶生活汙水接收、轉運和處置三個環節,串起黃金水道綠色生態「珍珠鏈」,助推「十三五」汙染防治攻堅強勢收官。

追源頭,小噸位船舶「應改盡改」。河道汙染物的主要來源是船上的生活汙水,相較城市生活汙水,汙染負荷更高,不做收集處理就直接排放,會嚴重惡化水質,進而影響周邊城市。「十三五」期間,在對鎮江全市400總噸以上船舶完成防汙改造的基礎上,今年,交通執法部門鎖定小噸位船舶,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對本市籍400總噸以下貨船加裝生活汙水處理裝置,為實現生活汙水「零排放」和實時監控打下紮實的基礎。「此外,我們將符合安裝條件的公務船、工程船、拖輪一併納入改造範圍,對進入河道的其他船舶推行加裝處理裝置,引導非補貼船舶、小機艙船因地制宜安裝生活汙水櫃。」鎮江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2月上旬,共計600艘小噸位船舶完成改造,實現全水域防汙治理升級煥新。

在轄區不少港口、碼頭配備有船舶汙染物接收裝置的情況下,偷排行為依舊偶有發生。執法人員在現場執法時發現,個別船舶遇到汙染物儲存過量,又不能及時靠港的「窘境」,於是鋌而走險進行偷排。為了打通服務船民的最後一公裡,交通執法部門於2019年打造了「蘇海潔1101」並投入使用,成為全省首艘多功能移動船舶汙染物接收船,為待閘區、停泊區的船舶提供「上門服務」,及時接收船上的固體垃圾、生活汙水、油汙水等,滿足船民水上生活的急需,疏導了執法監管的壓力,轄區航道水域和港口船舶汙染物直排的現象大大減少了。截至今年11月底,「蘇海潔1101」累積服務船舶2778艘,接收處置船舶生活垃圾6677.5公斤、船舶生活汙水215.68立方,轄區航道的水質有了明顯改善。

「在狠抓源頭、打通路徑的同時,我們緊盯末端治理不鬆勁。」該負責人表示,鎮江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京杭運河鎮江段船舶生活汙水接收處理站,讓船舶生活汙水『接收到岸、就近處置』。建成的處理站可同時接收2艘船舶排放的生活汙水,每艘接收時間為15分鐘,每天處理量20立方米。按照每天100艘的平均停靠量來算,總排汙率為50%,根據目前船舶的流動性和排汙習慣,每天可收集處置20噸的生活汙水,大大提升接收處置的時效,實現了汙水監測、接收上岸、處理達標的全閉環監管。

如今,這條串聯船舶治汙全程的「珍珠鏈」,正為黃金水道的綠色生態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勾勒出運河走廊碧波蕩漾的精美畫卷,成為山水古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曾海蓉 張亞臣 王旻詩)

相關焦點

  • 長江貨輪船長眼中的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 黃金水道添動能
    坐在貨輪上,重慶港盛船務有限公司指導船長王順華又在感慨了。兩岸青山、一江碧水,長江沿線省份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治理汙染、修復生態、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上中下遊協同發力,共抓大保護不斷取得新成效。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重慶不斷推進綠色發展。
  • 黃石新港智能接收裝置為靠港船舶免費接收汙染物
    黃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多日的努力,完成了3套船舶汙染物智能接收裝置的安裝調試工作。在該碼頭22號泊位工作人員當場演示了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水接收操作流程,通過點擊觸屏操作,僅僅幾分鐘就完成了接收過程,汙染物經過智能稱重和計量可以實時顯示重量或體積,避免誤操作和計量誤差的情況。
  • 長江船舶:越積越多,逼近存量紅線 接收企業:收多少虧多少,也不敢收...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近日在沿江多地走訪發現,由於處置能力嚴重不足,長江船舶上的油汙水成了堵不住的汙染隱患——有船舶上的油汙水越積越多逼近存量紅線,接收單位卻「不願收,不敢收」,執法部門重罰之下,油汙水直排長江的典型案件還是不時被發現。船舶油汙水成了「燙手山芋」「過去油汙水是『香餑餑』,船舶汙染物接收企業搶著要,現在卻成了『燙手山芋』,哪裡都不想收。」
  •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和交通建設 守護好一江清水發揮好黃金...
    8月21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省長吳政隆就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要求以及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交通強國戰略在南京調研,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圍繞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強化部省合作
  • 湘江,打造綠色"黃金水道" - 頭條新聞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禁止採砂,防止船舶與碼頭貨物裝卸汙染,打造一條綠色「黃金水道」,迫在眉睫。  湘江長株潭段  明年全面禁止採砂  10月15日,一艘停在湘潭市轄區河道內的「湘望城機0498」採砂船,引起了湘潭市水上安全綜合整治行動聯合行動小組的注意。
  • ...印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
    按照一體化示範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要求,全面對標國內國際先進水平,優化生態環境統一監管制度,落實高標準保護、高水平治理,夯實生態基底,加快環境改善,積極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積極推動生態友好型發展。   堅持創新先行、集成示範。
  • 高能樣本:從「垃圾圍城」到「綠色傾城」
    在國家建設美麗中國的大背景下,高能環境(股票代碼:603588)瞄準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大市場需求,在環境修復、危廢處理處置、生活垃圾處理等核心業務上重點發揮投資、建設和運營等全產業鏈服務優勢,提供一體化的城市環境託管服務,讓諸多城市成為山清水秀的詩意棲居之地,四川省內江市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內江,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綠色發展正當時。
  • 透視「合肥12鏈」(6):一「谷」力量,開啟綠色發展新紀元
    今天請看《串珠成鏈,合肥崛起「中國環境谷」》串珠成鏈,合肥崛起「中國環境谷」江淮之間、巢湖沿岸,一座生態之城正加速崛起。放眼合肥,國禎環保、中科環境、中環環保、中水三立等龍頭及重點企業集聚,蓄勢爭做「鏈主」,引領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據市發改委產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我市已形成了「核心材料及零部件生產-節能環保設備製造-節能環保服務」的產業鏈條,在水處理、大氣監測治理、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優勢較為突出。12月4日,在安徽普氏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進行混凝實驗。
  • 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
    二、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  充分發揮長江運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等優勢,加快推進長江幹線航道系統治理,整治浚深下遊航道,有效緩解中上遊瓶頸,改善支流通航條件,優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強集疏運體系建設,發展江海聯運和幹支直達運輸,打造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黃金水道。  (四)增強幹線航運能力。
  • 守住一江碧水 巴東港免費接收船舶生活垃圾
    工作人員轉運垃圾雲上恩施報導(巴東通聯記者 譚元敏)12月17日,在長江巴東港,船舶汙染物接收船正在接收「美維凱娜」客船上的生活垃圾。自今年11月起,巴東開始對停靠港口的船舶免費接收生活垃圾,推行「一零五全三提升」模式,對靠港和錨泊船舶汙染物零排放全接收、在航船舶汙染物排放全達標、不達標船舶防汙染設施設備全改造、碼頭岸電設施按規定實現全覆蓋、載運危險貨物船舶汙染事故風險全管控、提升從業人員環保意識、提升船舶汙染防治能力、提升共抓大保護協作水平。
  • 守好綠色水運發展「生命線」
    為紮實推進長江經濟帶船舶和港口汙染防治工作,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綠色交通發展,市地方海事部門履職盡責,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多舉措推進船舶和港口汙染防治工作,堅決守好綠色水運發展「生命線」。全市410艘100總噸以上至400總噸以下營運船舶、1117艘400總噸以上在冊營運船舶已全部安裝生活汙水處置設施,完成率達100%。截至目前,建設內容已經按方案完成並通過驗收,全市船舶和港口汙染物接收、轉運和處置設施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
  • 鋼鐵是綠色的——山鋼集團邁進鋼鐵超低排放時代
    做鋼企綠色發展的引領者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要求,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2019年4月,國家生態環境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這個文件,不僅對末端治理後的超低排放指標提出了明確要求,而且加強了全過程、全系統、全產業鏈的汙染治理要求。
  • 我國新汙染物治理難在哪兒?
    北極星固廢網訊:隨著工業快速發展和各類化學品的大量生產使用,一些新汙染物對公眾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危害正逐步顯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重視新汙染物治理」。以環境激素、抗生素、全氟化合物、微塑料等典型新汙染物治理為先鋒,推動我國環境風險防範體系建設、環境質量管理體系提升,將環境管理進一步推向科學化、精準化、系統化,是「十四五」期間的重要戰略任務,也是未來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
  • 浙江嘉興:《南湖區工業固體廢物集中收集、貯存、轉運、處置管理...
    ,進一步推進我區工業固體廢物集中收集、貯存、轉運、處置工作,防範環境風險,優化營商環境。基本形成固廢收集、貯存、轉運、處置體系,小微企業固廢網絡化收集、數據化監管、集中化處置和全過程追蹤體系初步建立,有效防控固體廢物環境風險。試點單位在小微企業工業固廢規範收集率達到90%以上。
  • 江蘇: 垃圾處理從衛生填埋到「綠色焚燒」
    全省「十二五」期間制定了「蘇南蘇中地區以焚燒為主,蘇北地區從填埋向焚燒快速發展」的垃圾處理發展目標;「十三五」期間,提出「蘇南蘇中地區基本實現全量焚燒,蘇北地區以焚燒為主」的生活垃圾處理新發展要求。同時,鼓勵地方統籌布局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廠等各類固體廢物處理設施建設,實現設施協同處置、聯建共享,減少「鄰避」影響,降低運行成本。
  • 長江大保護|如皋:打造船舶治理樣板 助力長江生態保護
    如皋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作為江蘇省唯一的一座綜合性綠色水上服務區,除了提供航務檢修、船員籤證辦理之外,如皋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還負責免費接收、轉運水上船隻的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通過建立「四站一基地、兩船一平臺」 ,紮實推進「一零兩全四免費」工作,總體涵蓋綠色航運服務站、綠色船民服務站、綠色應急服務站、綠色能源服務站;及小型船舶停泊基地,配套建設生活汙水與垃圾接收船、交通運輸船各一艘,並同步開發了線上便民服務APP軟體。
  • 唐山浩昌傑環保科技 危險廢棄物收集、轉運、無害化處置領先企業
    原標題:唐山浩昌傑環保科技危險廢棄物收集、轉運、無害化處置領先企業眾所周知,危險廢棄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鑑定標準、鑑定方法認定的具有危害特性的固體廢物。
  • 技術| 協同處置垃圾滲濾液的水泥窯汙染物排放研究
    結果表明,與未進行協同處置的煙氣重金屬汙染物的排放濃度相比,協同處置垃圾滲濾液後的煙氣中Cr、Cd、As三種汙染物變化不明顯,而煙氣中Mn的排放濃度增加2.31 μg/m3,其次是Pb和Hg,分別增加了0.93 μg/m3和0.88 μg/m3。採用協同處置垃圾滲濾液前後兩種條件下煙氣中總有機碳無明顯變化,煙氣中總有機碳含量均為35 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