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1 10:49:45 來源: 南通網
4月28日,蘇州獨墅湖畔的一場懇談會,讓「大通州灣」再度刷屏朋友圈。這是一次面向未來的思想交匯,這是一場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實時領航。
4月28日,市委書記徐惠民在通州灣新出海口(蘇州)跨江融合發展懇談會上致辭
在南通市黨政代表團跨江學習、蘇通跨江融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籤訂20天之後,南通市委市政府在此舉辦活動,誠邀各類資本弄潮通州灣、創業新藍海,以共建江蘇新出海口為主題,落實省委省政府推進蘇通跨江融合部署要求、推進兩市合作約定落地。
作為江蘇唯一濱江臨海的城市,扶海越江、融入蘇南是江海兒女孜孜以求的夢想。江蘇新出海口——通州灣,則是南通優江拓海、江海聯動發展的重心所在。面對百年未有之新機遇、站在國家戰略新風口,南通以通州灣為前沿陣地和動力引擎,致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理念創新天地寬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湧動中,我們攀上了出海巨輪的桅杆,看到了更遠的地方。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通過一體化的發展,使長三角地區成為全國經濟發展強勁活躍的增長極;成為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示範區;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在這片國家戰略新高地上,南通機遇疊加,期許如虹。2018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視察南通時指出:「以國際一流水平規劃建設好通州灣港口,把通州灣建設成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
5月4日,通滬鐵路最高測試速度等級提速試驗跑出220公裡每小時的試驗目標值
今年4月初,《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江蘇實施方案對外發布,明確提出規劃建設南通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正如省委書記婁勤儉在第二屆江蘇發展大會上推介南通時所期望的:「這裡正在打造江蘇新出海口、長江經濟帶江海聯運新樞紐。」
這個新出海口就是位於長三角北翼的通州灣,將成為江蘇真正意義上的「龍頭」港口,進而整合完善江海河聯運集疏運體系,加強跨江聯動發展,努力成為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創造性落實國家戰略、江蘇期待,南通市委市政府去年底今年初即已先行布局:用「大通州灣」統籌推進全市域沿海開發和江海聯動發展,推動沿海港口規劃「一張圖」、布局「一盤棋」、資源「一本帳」,構建市級統籌、各板塊共同參與的開發建設新格局,舉全市之力將通州灣打造成南通未來發展新引擎。
今年以來,南通整合散布在南通206公里海岸線上的洋口港、通州灣、海門港和呂四港,組建「大通州灣」,以「灣區經濟」思維推動國家戰略在南通落地實施。由此,「大通州灣」正成為南通爭當江蘇沿海崛起龍頭、實現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撬動性工程,勃發出江海般洶湧的氣度和激情。
跨江融合打頭陣
萬裡長江如入海巨龍,南翼是上海,猶如巨龍「上顎」,位於北翼的通州灣區當之無愧是「下顎」,正處於黃金水道與黃金海岸的「T」字形結合部位。
在新一輪發展中,大通州灣加速「咬合」,以獨特的區位優勢,在國家戰略的加持下,這顆璀璨明珠正以「藍色魅力」引領跨江融合。
南通市委主要負責人指出,黨中央作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省委明確提出加快省內全域一體化,推進蘇通跨江融合發展,使蘇通合作進入了「風口期」,駛上了「快車道」。
蘇通跨江融合,首先要跨越思想上的「長江天塹」,工作理念上對標蘇南,精神狀態上比肩蘇南。南通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提出「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目標思路後,學習蘇州「三大法寶」,答好南通「發展四問」思想解放研討活動迅速在全市展開。與此同時,突出培養和使用具有忠誠品質、拼搶血性、堅韌意志和團隊精神的「狼性」幹部鮮明導向,全面激發起挺進蘇南、跨江爭雄的火熱激情。
江南春和,花開爭豔。4月7日,南通黨政代表團赴蘇州學習考察,兩地籤訂蘇通跨江融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蘇通兩地將進一步加強產業協同發展,積極推動建立兩地產業合作聯盟,深化交流、園區合作共建,建立跨區域效能基礎設施合作推進機制,共同推進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建設。
南通跨江融合發展,「大通州灣」勇打頭陣,成為開篇之作。4月28日舉行的通州灣新出海口(蘇州)跨江融合發展懇談會上,20個重大項目籤約落戶,為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注入了更加澎湃的動能。
4月28日舉行的通州灣新出海口(蘇州)跨江融合發展懇談會上,20個重大項目籤約
奮力打造新引擎
為事業拼搏,為夢想前行。任重而道遠者,唯有實幹。
通州灣新出海口陸域規劃面積210平方公裡,港口規劃面積97.9平方公裡、岸線長度86.3公裡。
南通自我加壓:「一年建設、兩年開港、三年成規模」,確保今年6月開工建設、明年開港運營,為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以及蘇南、上海等長三角地區企業出海降低成本、提供便利。
以呂四港作業區為起步港區,布局貨櫃碼頭和通用碼頭,在呂四港片區協同發展現代物流和海洋文化旅遊;以通州灣作業區為主體港區,重點發展長江貨櫃運輸、大宗物資中轉,在通州灣示範區和海門港片區布局鋼鐵產業鏈和現代物流業,重點打造綠色精品鋼基地;以洋口作業區LNG液化品為主體,服務石化、能源運輸,在洋口港片區傾力打造LNG能源島和石化新材料基地;沿洋口港至呂四港海岸線布局海洋生態示範帶……「前港後產」的承載架構、「一核二區一帶」的深度布局,江海文明鍛造的非凡勇氣和傑出智慧,「起步即衝刺」。
洋口港片區
向海而生,靠的是一種探索的勇氣,一種開放的膽魄,一種通達的夢想。
近年來,恆力新材料產業園、金光高檔生活用紙產業基地等重大項目相繼落戶通州灣示範區,為南通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被「藍色魅力」吸引來的,遠不止蘇州企業。上海遠至實業有限公司正計劃在通州灣示範區投資20億元,打造一個佔地500畝的新技術建築材料園區項目。「從今年3月初次接觸,到最終籤訂合作協議,只用了1個月多時間。」公司總經理林國立說,通州灣整體建設規模、後期發展、產業定位、物流及資源優勢等都與公司新型材料產業非常契合。
大通州灣,正成為客商投資和產業轉移轉型的首選之地。目前,中天鋼鐵、華峰超纖、金光造紙、桐昆聚酯一體化、通州灣煤電超臨界機組、如東風電、呂四風電等7個百億級重特大產業項目已經落戶大通州灣,千億級的臨港綠色高端產業基地呼之欲出。
中天鋼鐵項目建設現場
剛剛籤約的江蘇森博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智,對企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我們很看好大通州灣未來的發展,計劃投資7億元建廠,一期主要生產5萬噸高性能酚醛樹脂和4.5萬噸高性能酚醛模塑料系列產品。」
「江蘇新出海口——通州灣作為長三角戰略地區的重要支點,目前正整體系統謀劃海陸空、公鐵水、江海河集疏運體系,放眼全國,也是珍貴的稀缺資源。」通州灣港口開發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沈捷說。
面朝大海,隆隆樁機,夯實全省生產力布局戰略轉移的時代擔當,奏響大通州灣迎潮踏浪的春日舞曲。向海出發,江海聯動,打造江蘇新出海口強勁引擎,南通新一輪改革開放必將創造出新的更大輝煌。
一鍵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