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局解密文件:美在韓戰後擬核打擊中國

2021-01-12 華夏經緯網

    環球網消息,據臺媒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16日解密的機密文件指出,韓戰停戰後的1954年3月2日,美國曾舉行戰略會議並決定,如果朝鮮再次「南侵」,就用原子彈反攻朝鮮乃至中國大陸的部分地區。

  韓國《朝鮮日報》也稱,列入核武攻擊的目標有:朝鮮軍事設施和中國的吉林、青島、瀋陽、天津等地。美國還制定了封鎖中國海岸、以臺灣為前哨攻擊中國大陸和佔領海南島的計劃。

  解密的文件中還稱,韓戰爆發前,CIA對朝鮮半島局勢的判斷犯下兩次決定性失誤。一是低估朝鮮「侵略」的可能性,二是直到前一天都沒有預測到中國軍隊會以「抗美援朝」的方式介入韓戰。

  據稱,CIA於1950年10月12日報告「中國介入的絕佳時機已經錯過」。10月18日的報告則排除了中國軍隊介入的可能性。不過第二天,中國3萬軍隊越過圖們江,幾天後又增派了15萬部隊,10月25日與韓美聯軍展開首場較量。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韓戰期間臺灣的應對及其影響
    臺灣與韓戰的關係並非冷戰史研究的重點,在現有韓戰的研究中,著眼點仍是中蘇美之間各自的決策分析,如對美蘇決策和中國出兵援朝的研究等[①]。蘇聯檔案解密後,中蘇之間的國家關係、兩黨關係以及中朝之間的國家關係、兩黨關係等研究有了長足的進展,彌補了長久以來對中美、蘇美關係的單方面分析的不足。
  • 韓戰爆發前的驚天大屠殺
    韓戰結束迄今已半個多世紀了。美國人在這場戰爭之前,經歷了席捲全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後又經歷了越南戰爭的洗禮,因此他們常將韓戰稱之為一場「被遺忘的戰爭」。但七十年來,政治家、軍事家和研究者並未遺忘這場戰爭,各國陸續解密的檔案成為研究韓戰的重要文獻。美國國家檔案館作為保管聯邦政府檔案的重要機構,保存了大量關於韓戰期間的檔案。
  • 解密檔案:美1994年擬核炸朝鮮
    圖:朝中社9日發表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登上長白山的照片\朝中社  【大公報訊】據美聯社報導: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8日發表一份解密檔案,顯示華府23年前曾考慮當時美朝核對峙局勢,並認為若美韓聯手,可在對朝戰爭中
  • 中共黨史研究︱韓戰爆發後美國為何不同意臺灣出兵?
    隨著蘇聯、美國、中國大陸以及臺灣檔案的相繼公開和出版,對於韓戰期間臺灣國民黨當局的應對及其影響,學界可以進行比較客觀的評述。韓戰的雙方是中朝陣營與美韓等16國陣營,中朝背後有蘇聯的支持,而美韓陣營背後名義上有聯合國的支持。
  • 美為何沒對志願軍動用原子彈結束韓戰?這些忌憚足以掀翻美國
    ,這下受到前後夾擊的朝鮮損失慘重,美軍這個時候並沒有收手,而是擴大戰爭局面,戰火更是燒到了三八線以北,佔領朝鮮首都平壤,這些囂張的美軍更是打算直接佔領整個朝鮮全境,戰局急轉直下,北朝鮮求助中蘇,隨著中國志願軍的加入,對於一個沒有強大火力支持的新中國,硬是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牢牢地拴在三八線附近。
  • 韓戰,美國試圖對中國投原子彈,為什麼英國首相非要攔住它?
    二戰結束後,按照雅爾達秘密協定,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由美蘇兩國接管,這使得朝鮮半島上出現了兩種性質的國體,為後來的韓戰埋下了伏筆。1950年6月25日,正在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發展事業奮鬥得熱火朝天時,韓戰爆發了,美國的插手使得這場民族內戰擴大為一場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在北朝鮮人民軍備打退回三八線後,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卻毫無撤兵之意,反倒不顧中方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作戰,並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
  • 紀錄片:美國中情局解密 CIA Declassified 2013
    《美國中情局解密 CIA Declassified 2013》,由BBC製作,英國廣播公司,成立於1922年,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前身為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是英國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也是世界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之一。
  • 解密人物 ▏中國王牌間諜——金無怠,美國中情局臥底37年
    真實的潛伏——中國最著名間諜金無怠,潛伏美中情局主管亞洲部37年。退休後,1985年因國安部高官叛變被捕。美國聯邦調查局中國反情報組組長IC·史密斯曾在美國一檔節目《解密時刻:中情局裡的紅色間諜》中,揭露了金無怠被發現的過程:「1982年9月的一天,中情局(CIA)向我們透露了一個重磅消息:美國情報界遭到中國間諜的長時間滲透。
  • 韓戰,美國為何會判斷失誤?美軍上將:他們是不一樣的中國人
    從軍事角度看,仁川登陸無疑是軍事上的巨大成功,麥克阿瑟的確做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仁川登陸後,金日成大為驚訝,他在文件中寫道:「原本的計劃是在一個月內結束戰爭,……我們因聯合國軍、美國空軍及海軍的出現而感到震驚。」
  • 解密!韓戰中從危機邊緣逃脫的臺灣
    1949年底,國民黨退守臺灣,美國政府認為蔣介石大勢已去,所以當時美國的對華政策是:臺灣問題是中國人的問題,中國的內戰由中國人自己解決。然而後來,由於韓戰的爆發,導致這一政策突然中斷。新中國成立後,當時的軍事戰略目標就是要解放海南島和臺灣島,1950年5月,海南島解放,隨後,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在東南沿海集中數十萬的兵力,準備隨時渡海解放臺灣。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雖然不願意,卻也不得不接受中共控制中國的事實。他非常清楚,中共遲早會解放臺灣,中國的統一是大勢所趨。為此,他準備從中國內戰中抽身,由國共雙方自行定奪臺灣。
  • 囚禁中國20年的美國中情局特務
    艾伯特好像看出了約翰的疑問:「特殊時候,你知道,我們的軍隊正在朝鮮打仗,情況緊急,需要我們大量中情局情報人員的支援。」  「可是我還沒有經驗。」約翰怯怯地說。  艾伯特點上了一支煙:「經驗都是在戰鬥中積累的。兩天後你將去華盛頓報到,有一個中情局7人小組到朝鮮,你聽命於克萊頓,他會給你安排工作,跟著多學學。」
  • 朝鮮戰場上的秘密間諜戰 刺殺金日成的內幕
    許多世界大事的背後,都有著中情局幽靈般出沒的影子,影響深遠的韓戰當然也離不開中情局的推波助瀾。韓國歷史學家李和朗披露了在1950年~1955年期間,中情局在朝鮮半島乃至毗鄰的中國東北所開展的秘密行動。與好萊塢電影中的光影傳奇不同,中情局在真實世界裡的每一次行動,都充滿殘酷的鬥爭和犧牲。
  • 雪邦解密丨揭秘韓國人眼中的韓戰:實拍韓國戰爭紀念館
    【關注方法二】搜"sepang2013」關注。在這篇詳細記錄韓國戰爭紀念館的遊記中,所有的圖片均拍於戰爭紀念館,主要的圖片說明翻譯自展廳內英文或者韓文。據統計每年有數百萬的中國遊客到韓國觀光遊覽,然而卻很少有人來到並面對這個用韓國人的眼光講述和記錄韓戰的紀念館。
  • 平息爭議當背鍋俠 捲入是非成替罪羊 美中情局局長屢遭總統甩鍋
    韓戰爆發前兩天,希倫科特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宣稱,中情局在朝鮮半島有很好的消息來源,中情局能在南北之間發起任何行動前發出預警。可是,只過了兩天,希倫科特的保證就成了一個笑話。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杜魯門政府這才如夢初醒。接著,美國輿論一片譁然,許多報紙頭條批評杜魯門不稱職。為了洗脫自己的干係,杜魯門讓希倫科特去國會作證澄清此事。
  • 韓戰期間的大屠殺
    *文章節選自《韓戰》([美]布魯斯·卡明斯 著 三聯書店2017-5)。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在文末留言-畢卡索作品:《朝鮮大屠殺》什麼是真相?我們的斯雷布雷尼察2008年7月,全球媒體競相報導「全球頭號通緝戰犯」波士尼亞的塞爾維亞裔領袖拉多萬·卡拉季奇落網的消息。
  • CIA解密文件:那些關於蘇聯的笑話
    一份最近解密的CIA文件呈現了一些1980年代在美國情報機關裡傳播的關於蘇聯的笑話,從這些笑話中,我們可以一窺當時的美國間諜們是怎樣通過嘲笑他們的敵人來獲得樂趣的。這些笑話最先是由俄羅斯媒體披露的,相關文件總共有兩頁,標題是「解密的CIA文件中的反蘇聯笑話」。該文件總共包含了11個笑話,題材大多為人物軼事,內容包括針對蘇聯領導人,以及針對共產主義蘇聯的日常生活的諷刺。
  • 解密朝鮮三大「美女特務」!色誘軍官、炸韓客機,一個比一個狠!
    她貌美如花,是上層社會有名的交際花,被認為是為朝鮮情報機構服務的「第一女間諜」。直到今天,韓國和美國都在重複一個故事:金秀琳勾引一個美國軍官,竊取了重要軍事情報給朝鮮,是挑起韓戰的罪魁禍首。然而,隨著美國國家檔案館的資料一一解密,人們發現,金秀琳並非間諜,她只是一個「時代的犧牲品」甚至是受害者。
  • 深度解析韓戰爆發的起因,蘇朝軍事準備期將中國完全排除在外
    在稍後的1945年10月初,美蘇兩國曾一致同意在朝鮮成立一個統一的聯合政府並由美蘇託管,只是由於以李承晚為首的右翼勢力的堅決反對才最終告吹。而即使是美蘇雙方正式在各自控制區扶植了金日成和李承晚政權後,實現國家統一依然是朝鮮上下一個普遍的願望。
  • 【盤點】電影中的韓戰
    這31名死囚乘坐漁船到達實尾島後,便在上級崔在賢中尉(安聖基飾)宣布下,組成了以刺殺朝鮮元首金日成為目標的「684北派部隊」,並隨即接受一連串地獄式的體能和軍事訓練。可是在三年後,由於韓國政府國策的改變,「684北派部隊」的計劃被取消,31名隊員則前途未卜。他們紛感被國家出賣,只能設法自救……7、《歡迎來到東莫村》
  • 韓戰最初的空戰
    」加盟作者,因為公眾號最新版本的原因,頂部作者顯示是我,特此申明祖國解放戰爭計劃今天解密後俄國檔案表明金日成的祖國解放戰爭計劃是由莫斯科蘇軍總參謀部制定的。F-80C洛克希德射擊星戰鬥機,因為平直機翼兩側掛載的的副油箱,中國稱之為油挑子。這種飛機廣泛參與了韓戰,由於空戰性能不如米格15,在戰爭後期主要作為對地攻擊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