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中的「全真教」,是怎麼在元朝佔道教統治的地位的

2020-12-25 老章說道學

對於金庸先生塑造的武俠世界,很多的朋友肯定都很嚮往,裡面有一個很厲害的教派,全真教,全真七子可是令人尊重的存在,那麼全真教的創派人相信都不陌生了吧,但就是相對神秘一些的王重陽了。王重陽其實是個富家的大少爺。少時精硏儒家經典,同時也喜歡舞劍弄棒,並在金初應試武舉,而一舉成功,少年得志,意氣昂揚,躊躇滿志,把名字都改成世雄,一心想成為一世梟雄,光宗耀祖。但是,可能是跟上層的官吏關係沒搞好,王重陽被派往一個貧寒的村落,當一名收酒稅的小吏,這個結局使王重陽憤怒至極,深感屈辱而棄官回家。

回到家鄉後,王重陽鬱鬱不樂,日夜借酒澆愁,行為狂放不羈,開始了自暴自棄的生活,時鄉人稱他為「王害風」。在此期間他還一度打算皈依佛教,但沒有成功。正如孟老夫子所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這位整天泡在酒館裡的瘋子,自稱在他四十八歲那年在甘河鎮的酒肆中,遇到二位仙人,向他傳授金丹口訣,據後來好事者的附會,說王重陽見的是鍾離權和呂洞賓的化身。由此為契機,王重陽便皈依道教,這段奇異的經歷也被全真教的徒子徒孫稱為「甘河遇仙」。

第二年,王重陽又遇見了另一位著名的神仙劉海蟾,這使他堅定了信心,離開了妻子兒女和喧鬧的凡市,改名喆,字知明,在終南山挖了一個深達四米的洞穴,命名為「活死人墓」,並在墓中靜修,表明與他過去的生活告別而脫胎換骨。一段時間後又回到劉蔣村結廬修行傳道。但是鄉裡人成見難改,以為「王害風」又發什麼瘋,沒有一個人願意跟他修行。絕望的王重陽便憤而燒掉他的茅廬,出走山東,開創局面。

俗話說,遠來的和尚好念經,王重陽在山東很受歡迎,先後在寧海、文登、福山、登州、萊州等地建立了三教七寶會、三教金蓮會、三教三光會、三教玉華會、三教平等會等五個教會,皆冠以「三教」名稱,以示兼收並蓄儒釋道三教的精髓,從此得到了眾多弟子的擁戴。這之後又陸續招收了丹陽子等七人,號稱「全真七子」,成為全真教的骨幹。王重陽在山東獲得巨大的成功,便想回鄉傳教,於是他就領馬、譚、劉、丘四大高足西歸。但剛到開封,王重陽便病倒了。從此一病不起,次年便去世了。王重陽仙逝之後,大弟子馬珏執掌教主之印,「全真七子」在守喪三年後,由馬珏留守在劉蔣村作為本部,其他弟子四出傳教,全真教聲譽日隆一日。

但是進一步使全真教達到全盛的則是丘處機。丘處機早年隨王重陽傳教,王重陽死後,他便西入硒溪穴居六年,後又遷到隴州龍門山隱居七年。苦修異行,驚動世俗,並聲播朝廷。被皇帝詔至燕京主持「萬春節」醮事,這也是全真教首次被統治者所重視,但是後來全真教被以「惑亂民眾」為名下詔禁罷全真道教,但丘處機的名聲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日盛一日。

後來南宋朝廷和金朝廷看到全真教可資利用,先後遣使來召,但目光遠大的丘處機早已看到成吉思汗的輝煌前景,因此都婉言謝絕。是年冬,遠在中亞的成吉思汗遣使來召,丘處機不顧關山萬重,沙漫風寒,路途彌遠,慨然應命,帶領十八位弟子,歷時三年,旅途萬餘裡,終於在來到的成吉思汗帳前。成吉思汗在行宮內接見了這群蓬頭垢面的疲憊之客,向丘處機詢問治國之道和長生久視之方,丘處機則告以「敬天愛民」為治國之本,「清心寡欲」為長生之道,使成吉思汗龍顏大悅,當即稱丘為「仙翁」,並下詔免除全真教的賦稅差役,並發給虎牌璽書,令丘處機掌管天下道教,又派甲士千人護送。丘處機這次西行奠定了全真教在元代興盛的基礎,使之迅速成為佔統治地位的道教。

小編個人覺得在全真教的發展中雖然王重陽是創教始祖,但是實際的貢獻確是丘處機的比較大一些。一個教派的壯大需要一個有遠見的領導人,無疑丘處機就做到了。不遠千裡擇明主。才有了後來全真教的全盛時期。其實從全真教的發展還可以看出來古代帝王的統治手段。有用的、可以利用的教派就加以利用。一旦超出了控制範圍就會直接的覆滅它。

你有什麼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交流哦。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射鵰三部曲」的全真教起起伏伏:全真教是如何衰落的?
    在《倚天屠龍記》時期,武當、少林、明教、峨眉等主要門派都被收錄在書中,沒有提到全真教的標題,全真教衰落並死亡了嗎?實際上,在連載版和三聯版中沒有提到全真教,在新版《世紀》中,金庸用一句話填補了漏洞,解釋了全真教的現狀。張三丰頻道:「請說。」趙敏頻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 道教門派系列:玄之又玄的重玄派,與正一道並列的全真教!(下)
    文/曉夢閣主道教門派多達86個,選擇性地給大家介紹了主要的門派,前期說到了正一道、上清派、靈寶派、劍仙門、太一教,這一期來說說道教重要哲學流派的重玄派,和正一道並列的全真教。這個門派跟其他道教門派不同,該門派業務上很少驅邪除魔,而是從人的思想上去啟發一個人,傳揚的是哲學知識和思辨能力。不要小看這樣的門派,重玄派在唐代可是道教門派中最有影響力的,佛教中人幾乎無人能與他們進行論道思辨。該門派出現了很多歷史著名的高人道士,比如道法了得的葉法善天師、西華法師成玄英、唐初高道李榮。
  • 道教的全真派與正一派
    道教是產生於中國的傳統宗教,形成於東漢,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學說、鬼神祭祀以及佔卜、符籙、禁咒等巫術綜合起來的產物,所謂「道家之術,雜而多端。」道教組織形式最初為民間教團,包括五鬥米道、太平道等。北宋以後,道教的流派發展為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淨明道等。自明清以來,道教唯存全真、正一兩大派,流傳至今。全真道亦稱「全真教」「全真派」,為道教的主要流派。創始人王嚞,號重陽子,即王重陽。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山東傳道,以全性返真為宗旨,名其講道處曰「全真庵」,入道者為「全真道士」。
  • 道教就是驅邪捉鬼、算風水?這個誤會有點大!
    武俠筆下的道士刀光劍影,江湖風雲,英雄兒女,仗劍走天涯,金庸為我們造了一個「武俠夢」,「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金庸筆下的武俠精神。但金庸作品中的道士形象卻迥然各異,而且很多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道教人物,也在書中顛覆了形象。《倚天屠龍記》中的張三丰,是武當派的創始人,武功「高山仰止,深不可測」,神龍見首不見尾,一派仙風道骨,超凡脫俗。
  • 道教全真派的戒律
    作者:未知   首發:網絡全真派戒律的形成:全真派指的是金代初年由王重陽創立的道教新宗派,與元代大德年間形成的正一派同稱為道教的兩大教派
  • 道教全真教與正一教的區別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風水、周易佔卜、八字分析、放生行善等,使人們須臾離不開。
  • 道教全真派與正一派有哪些區別?各派修煉有何特點?
    元朝後,正一道成為上清派,靈寶派和天師道等的總稱。道教自南北朝寇謙之、陸修靜改革、整頓後,直到北宋末年,已逐漸式微。以符籙派為主流的道教,支派爭流,一些道流徇末遺本,流弊時現。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王重陽創立了全真道教。
  • 金庸為何要將尹志平改為甄志丙?歷史上的他到底是什麼人?
    金庸先生一生中共寫了15部小說,塑造了近1500個人物。而在這些人物中,最令讀者喜愛的女性角色便是小龍女和王語嫣。這二人身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卻又略有不同。王語嫣性格恬淡,待人和善。小龍女則為人高冷,殺伐果斷。但她們為了心愛的人卻都能夠付出一切。
  • 被誤傳的道教「聖號」《止殺令》與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敗筆
    2004年電視劇《神鵰俠侶》開拍,把金庸原著中「強姦小龍女」一節的「尹志平」改為「甄志丙」,在2006年上映後引起粉絲們大譁,為何強姦小龍女的當事者換了另外一個人?其實此事是有來龍去脈的。據《法制晚報》報導,記者在《神鵰俠侶》開機儀式採訪導演張紀中時,提出「甄志丙」在金庸武俠原著中似乎未被提及不知是何人?
  • 全真道龍門派是正宗道家,為何明朝時期提倡三教合一?
    在佛教的催化之下,中國本土道教在宋朝時期,逐漸產生了全真教和正以教,南方是正一教,北方是全真道,也算是南北對峙之下的別樣景觀,因為元朝的統一,全真道一家獨大。丘處機勸成吉思汗不要亂開殺戒,成吉思汗和後來的繼承者都對丘處機非常尊敬,也對全真道非常寬容,甚至委任丘處機為總管天下道門的國師,身份地位十分尊崇。
  • 道教「全真道北五祖和全真七子」指的是哪幾位?帶你走進道教
    全真教,道教主流教派之一,嗣老君遺教、秉東華演教、承鍾呂傳教,開宗於輔極帝君王重陽 。以全老莊之真、苦己利人為宗旨。全真道北五祖,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支派——全真教(又稱全真道)所尊的北宗五祖,他們分別是:青陽起派紫府東華帝君輔元立極天尊(王玄甫祖師)、正陽繼派終南洞天帝主飛行救劫天尊(鍾離權祖師)、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呂洞賓祖師)、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啟南興教天尊(劉海蟾祖師)、重陽廣教興玄育德帝君飛雨妙化天尊(王重陽祖師)全真道派,也稱全真教和全真道,是道教的最重要的宗派,始終代表著全球道教主流
  • 全真教:生得偉大,死得窩囊 | 明月 俠說八道
    最八卦的武俠小編,為您「俠」說江湖風採。說起金庸武林中的泰山北鬥,眾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少林和武當。天下武功出少林,再加上少林作為中國禪宗祖庭,有裡子也有面子,坐上頭把交椅自不必說。武當山,有傳奇人物張三丰加持,再加上本土道教的文化滋養,自然也撐得起這個名頭。
  • 全真教起源與人物關係,王重陽竟是呂洞賓的徒孫,東華帝君是始祖
    這是金庸先生經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的一句話,其中「終南山下,活死人墓」並非金庸先生所杜撰,而是真實可考,並且與道教重要宗派全真教有關。這背後究竟有怎麼樣的故事,又涉及到哪些人物?一文幫大家理清全真教的起源以及重要人物關係。起源之由漢成帝年間,西方浮屠入中原,傳經白馬寺,發展迅速。
  • 金庸小說中,全真七子中的武功如何排名?丘處機是不是最強
    全真教的創始人王重陽座下有七位嫡傳弟子。他們分別是馬鈺、丘處機、譚處端、王處一、郝大通、劉處玄和孫不二,他們七人被稱為「全真七子」。在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女》中,王重陽被譽為天下五絕之首的中神通,其武功達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
  • 王重陽是如何創立全真教?
    1167年,王重陽離鄉東去,赴山東半島傳道收徒,這一年,可視為全真教的創立之年。山東半島道教氛圍濃厚,蓬萊仙山更是大名遠揚。王重陽選到了好地方,加上此時金國統治者有意扶持道教,大環境也為極為有利。在山東,王重陽陸續收了丘處機、譚處端、馬鈺、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和劉處玄七個得力弟子,即著名的「全真七子」。此外,王重陽又得到了牟平大富的財力支持。
  • 金庸武俠中的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哪個組合更加厲害?
    金庸先生好像對「七」這個數字情有獨鍾,像武當七俠、全真七子、江南七怪、桃谷七(6)仙等等,甚至還有洪「七」公。對於七字組合當中,在武學上最負盛名的非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莫屬了。全真七子從最開始的天罡北鬥陣再到北鬥大陣,再到七星聚會,就「射鵰」和「神鵰」中的聲勢來看,恐怕沒人能蓋得過他們。
  • 歷史上真實的全真七子
    此外,有人認為,丘處機的弟子李志常寫的《長春真人西遊記》一書,為後來吳承恩的《西遊記》提供了素材。歷史上真實的王重陽,雖然也文武雙全,但武功是不是真的天下第一卻很難說。不過就憑他所創立的全真教,在道教的歷史上,王重陽這個名字就不能被忽視。
  • 中國神話中的東華帝君是何方神聖?跟全真教關係匪淺
    話說東華帝君這個角色,出自同名的小說,而小說中的東華帝君,原型就是我們中國神話中的著名神仙人物。也就是說,在我們中國傳統的神話中,真的有東華帝君這樣一位神仙。本身也是一位非常有魅力有內涵的神仙人物。只不過大家對神話中的東華帝君了解的比較少。今天就說一說,中國神話中的東華帝君是何方神聖?
  • 金庸武俠十大武學宗師,第十最可憐,第五最奇葩,第一連名字都沒
    >文/江湖百小聖大家好,本文我們來侃侃金庸武俠中的宗師級人物。金庸武俠十大武學宗師第九位:穆人清《碧血劍》中的穆人清是華山派掌門,外號神劍仙猿,武功出神入化,是《碧血劍》裡的第一高手,在江湖上行俠仗義,二十年來從未遇過對手。穆人清有三個徒弟——銅筆鐵算盤黃真,神拳無敵歸辛樹和金蛇王袁承志,都是江湖一等一的高手。穆人清是金庸武俠明清三部曲第一高手。
  • 什麼是全真教和全真七子?
    「全真」是道教的一個教派,由王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