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百科】莫扎特不同類型藝術歌曲分析

2022-01-01 古典音樂家網


歐洲古典音樂奠基人、天才作曲家沃爾夫岡-莫扎特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35歲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今天我們來講講他不同類型的藝術歌曲風格的特點。

他的作品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創作題材。在他的眾多作品中,藝術歌曲只是他信手拈來的即興作品,但以獨具的抒情性在音樂作品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中一些作品完全達到浪漫主義時期藝術歌曲的水準和高度。

莫扎特的聲樂作品以其能夠較好地體現歐洲科學發聲體系的要求已成為聲樂演唱者磨練技術、提升自身聲樂演唱藝術水準的「試金石」。正因如此,莫扎特的許多作品,尤其是藝術歌曲被聲樂教師作為教學作品面廣泛使用。正如「貝爾康多」即「美聲唱法」嫡系繼承者麥奴-加西亞所說:莫扎特是「貝爾康多」學派最好、最理想的代表人物。要懂得「貝爾康多」作品的唱法,必須要徹底地研究莫扎特的作品,無論在技巧上還是理論上,莫扎特都給了我們完美的例證。

莫扎特一生創作的藝術歌曲在數量上雖然不及舒伯特,但歌曲風格各異,體裁多樣、旋律和聲獨特,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

一、歌劇詠嘆調風格

莫扎特一生最喜歡歌劇,他11歲開始歌劇創作,一生共寫了22部歌劇作品。因此他的幾首藝術歌曲受其影響寫成了詠嘆調的風格,例如《鳥兒喜歡換地方》(Oiseaux si tous Les alas)(KV 307),曲講述小鳥每年飛向遠方,追求陽光,是為了尋找愛的歡娛。這首歌曲旋律簡單,類似宣敘調,伴奏中有很多優雅的倚音來模仿鳥叫。又如《我走進樹林》(Dans un bois solitaire)(KV 308),頗具戲劇性,敘述一個在森林中散步的少年,不小心把沉睡的愛神吵醒,為了懲罰他。愛神一箭射穿了他的心,讓他從此為愛而憂傷。莫扎特用不同的速度變化將這首歌寫得像一首充滿悲劇氣氛的詠嘆調。上面兩首歌曲用法文寫成。是莫扎特22歲時的作品,其風格受到當時流行的巴黎風味的詠嘆調的影響。再如《魯意絲燒毀情書》(Als Luise die Briefe ihres ungetreuen Liebh-abers verbrannte,K.520),則充分展示出莫扎特過人的抒情及戲劇才能,描寫一位名叫魯意絲的女郎把她不忠實的愛人的來信付之一炬,鋼琴伴奏中出現火的音樂。並使人們不斷從他的歌曲中獲得情感宣洩和心靈的共鳴。還有一首歌曲《致克羅埃》是用德文寫成,是為詩人雅科比(J-G-Jacobi)的詩譜寫的一首輕快的小詠嘆調。歌曲結構為迴旋曲式,混合了一些莫扎特最常用的旋律與樂念,讓人感受到熱情又優雅的氣息。歌曲的旋律朗朗上口,顯得十分俏皮。A段在bE大調上流淌著非常流暢優美動人的旋律,在B段兩次再現的時候分別作了些變化和加花,轉入屬關係調bB大調,到A1段時又回到bE大調直至結束。歌詞中寫道:「從你藍色明亮的眼睛看出你對我的愛情,我的心在胸中跳動,我的臉兒也發紅……」。歌曲旋律始終處於上行的運動狀態中,而四度、三度上跳的音型也是整首歌曲旋律的「核心音程」,這一音型將少年激動而昂揚的情緒很好地表現出來。歌曲坦誠地傾吐了對克羅埃姑娘的真情,表示直到生命結束才能放鬆對他的誓言。演唱時要注意段落之間的對比和高潮,要學會在歌唱中發展呼吸,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唱中去。呼吸的同時要想著你向聽眾傾訴、述說著什麼,這比任何方法都能讓聲音更加自如流暢。讓呼吸、發音和吐字完全放鬆。作品中出現了幾處裝飾音以增加音樂的靈活性,表現出華麗、浪漫的藝術風格,在演唱時要注意把裝飾音的時值加長,唱成切分的感覺,這也是莫扎特聲樂作品演唱的一個特點。在德文咬字上。字頭字尾的子音都要咬準到位。某些母音如U和O發音的點高而狹窄。音色必須演唱得圓潤明亮。總之,要想把莫扎特所寫的音符變為理想中的聲音,需要極高的技巧。很小的疏忽或是技巧上的不足,比如音節與音節不夠連貫統一、換聲區的聲音不夠有把握等,都會很明顯地暴露出來。莫扎特聲樂作品具備的這個特點,是聲樂教師們樂於選其作為教材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二、義大利歌曲風格

歐洲音樂史上十七——十八世紀屬於巴洛克時期,義大利是這時期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國家,在聲樂方面誕生了歌劇、清唱劇、康塔塔等大量聲樂體裁,受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思潮影響,作曲家在聲樂創作上主張加強歌詞的感染力、選用古希臘抒情歌,運用明朗、靈巧的旋律、簡潔明晰的樂句、流暢的音樂、通俗易懂的語彙,重視主調音樂與和聲的結合等。莫扎特小時候在巡迴演出時受大音樂家J•S巴赫的兒子J•C巴赫的影響,對義大利的音樂著迷。在藝術歌曲方面寫下了《親切的平靜》(Ridente la calma)這首精緻、典雅的小歌。歌詞用義大利文寫成,是一首莫扎特式的具有十八世紀義大利音樂風格的歌曲,內容表現了人們內心平靜和對美好愛情的憧憬。旋律婉轉優美、音樂線條流暢,風格高貴典雅,鋼琴伴奏柔和、靈巧,很好地襯託了旋律。

演唱這首歌曲時,應該圍繞「恰當地表現句子間或者段落間的結構層次」這一目的而進行。起音要準確,氣息控制要得當,速度要穩,要唱的優雅而從容,全然是一副古典氣派。在唱高音時要保持喉嚨的韌性和穩定,聲帶積極閉合,科學地使用共鳴。在氣息的良好支持下獲得輕鬆、柔和、明亮、圓潤的聲音。這首A-B-A結構的作品,曲風流暢,情緒變化小,B段為全曲的一個小高潮。這首歌是對歌者技巧和樂感的一次考驗,由於音區較高,混合聲的假聲的應用佔比重較大,胸腔的應用較少,因此要把旋律唱得流暢、自然、真摯,使人感到和諧、光明和生活的美好,不能唱得太撐太重。在演唱8—11小節中旋律音程的上行樂句時要比較含蓄、柔和,用中等的音量。要特別注意正確地演唱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以及符點音符等,不能拖泥帶水。從頭到尾要有變化。需要加入一些細膩的情感以及適時地加人一些小動作,體現作品的優美線條。這首歌曲用義大利語演唱,演唱時把元音咬清楚,音色明亮點才更具有義大利歌曲風格。它也是許多著名歌唱家音樂會演唱藝術歌曲的保留曲目之一。

三、詩歌風格

19世紀是浪漫主義詩歌繁榮的時期,歌德、海涅、拜倫等著名詩人的作品在情感內容上與同時期作曲家不謀而合,他們的合作是藝術史上的必然。詩歌成為音樂的靈魂,而音樂則將詩歌的意境無限擴展、延伸。藝術歌曲是最富有浪漫氣質的體裁,它打破了各種藝術門類的界限,充分體現了音樂要同詩歌相結合的這一浪漫主義美學原則和理想。正如詩人格茨德所說:「毫無疑問。當抒情詩與音樂完美結合時能給人帶來更大的心靈震撼」。在莫扎特藝術歌曲中,最令人稱道的是詩與音樂最完美結合的作品、至今仍經常出現在音樂會上的《紫羅蘭》。歌詞選自歌德的一首短詩,它是莫扎特與歌德的唯一一次合作,但是就因為這首歌,莫扎特被歌德認為是知己。這首作品具有濃鬱的浪漫風格,它表達了一種謙仰而純真的愛情。《紫羅蘭》是一首民歌體的詩,歌詞分為三節(錢仁康譯):

好一朵可愛的紫羅蘭!

年輕的牧羊女走來,

步態輕盈,心花爛漫,

走來。走來,唱歌來到草原。

紫羅蘭思戀:

但願我是自然界最美的花,

啊只要片刻時間,

等愛人採下放進懷裡去,

哪怕把我壓扁,

只要,只要享有片刻時問。

可惜的是,那小姑娘

並沒有留意紫羅蘭,

一腳把花兒踩斷:

它倒下死去時滿心喜歡:

我願意死在她腳下,

被她,被她踩死我也心甘。

可憐的花兒!

好一朵可愛的紫羅蘭!

1875年6月8日,莫扎特沒有採用傳統的分節歌形式,而是逐段地將它譜曲。寫成了一首三節歌詞唱不同曲調的普通體歌曲,具有濃鬱的民歌風格。三節歌詞的音樂通過層次分明的調性發展,逐步走向高潮。最後,莫扎特給歌德的詩加上了最後一句:「可憐的花兒!好一朵可愛的紫羅蘭!」強有力地總結全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兩句不僅總結全曲,音樂也和開頭的『好一朵可愛的紫羅蘭』相呼應,使全曲渾然一體一氣呵成。」作品的鋼琴伴奏首次脫離了歌曲旋律。扮演了另外的角色。敘述自己的故事。學者們認為就算莫扎特只寫了這一首歌曲,也足以在音樂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這首作品被認為是在德國藝術歌曲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地位的作品。

四、兒童風格

莫扎特喜歡孩子,他的《渴望春天》、《初春》、《兒童遊戲》等作品具有濃鬱的民謠和兒歌風格,這幾首均作於1791年,用德文寫成。其中《渴望春天》生動體現了孩子們在悽涼寒冷的冬天裡對春天的思念,表現了孩子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雖然只是一首民謠似的單二段體再現的分節歌,旋律和節奏都很簡單,但歌曲音樂語言生動,旋律優美。洋溢著天真爛漫的童趣。使人感到質樸親切。鋼琴伴奏和人聲始終保持同一旋律,但並不因之而感到單調,每段歌曲的最後4小節尾使人充滿遐想,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至今仍是世界各國童聲合唱的保留曲目。

莫扎特的藝術歌曲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一筆財富。他無疑是一個天份極高的藝術家,譜出的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等等成為後來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他的成就至今不朽於時代的變遷。作品獨特的演唱風格,使我們感受到高超的演唱技巧、清晰嚴謹的形式結構以及豐富深刻的情感表達。作品中滲透著他獨特的藝術魅力,需要我們用歌聲去詮釋。莫扎特曾幾次說過:「人生多美啊!」這句話就是了解他藝術的鑰匙,也是他偉大的主要因素。

1、 如果您喜歡我們分享的資料,可以查詢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國古典音樂家網」,微信號「classicalmusician」。也可以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2、 新朋友可點擊右上角菜單標註,查看官方微信帳號「中國古典音樂家網」並加關注;

3、 如推薦您身邊的朋友加關注,掃描上方的官方微信平臺二維碼即可;

4、 您還可以通過以下多種途徑了解我們:

l古典音樂家網官方網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

l新浪微博:@中國古典音樂家網

l美國莫爾裡國際聲樂歌劇營官方網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mrlfestival

l美國莫爾裡國際鋼琴營官方網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piano

l美國古典聲樂家國際聲樂比賽官方網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competition

相關焦點

  • 【音樂百科】莫扎特的童年作品
    所有的音樂愛好者,甚至一些不大接近音樂的人都知道,莫扎特是一位早慧的音樂奇才。他四歲開始學琴,六歲開始作曲,不會拼讀先會識譜,不會造句先會作曲, 他仿佛只是為了音樂才降生到這個世界,西方人稱他是「上帝派來的音樂使者」。有關音樂神童莫扎特的種種軼話和他的音樂一樣膾炙人口,其中有些情節以今天的 常識衡量,的確神乎其神,甚至難以置信。
  • 莫扎特藝術歌曲集 快樂王子和他的心事
    藉此小小年紀,就廣泛接觸到了老巴赫之後,歐洲樂壇生機勃勃的新音樂。那是一種完全不同於老巴赫時代,平靜、對稱而虔誠的音樂風格,在席捲歐洲的狂飈突進運動中,被更激烈、更個人化的「情感風格」代替。新的音樂,有著強烈對比的音樂主題,變化多端的節奏,交織著心靈的狂喜與憂傷,打破了人神之間的平靜。
  • 音樂是「照明人類心靈的深處的東西」丨舒曼藝術歌曲的美學思想分析
    舒曼是19世紀上半葉浪漫主義時期德國的作曲家、音樂評論家,是德國浪漫樂派的代表人物。他短暫一生經歷了很多的坎坷,但他仍然不斷的追求、探索新的音樂形式,總是努力試圖用自己新的思維去打動聽眾與之產生共鳴。舒曼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而且涉及了各種音樂形式,例如:藝術歌曲、鋼琴曲、室內樂、管弦樂等等。其中藝術歌曲的創作在他的音樂作品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 莫扎特鋼琴演奏中的古風分析
    又由於創作時,音樂的主體形成有特殊性,所以莫扎特的很多鋼琴演奏曲中,都包含著復古的風格。本文就針對莫扎特鋼琴演奏,分析其中所蘊含的復古風。一、對莫扎特鋼琴演奏的特點進行分析 莫扎特是鋼琴協奏曲的奠基人,他一生所創作的鋼琴協奏曲共27部,其中有六部非常有名,那就是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他所創作的這些鋼琴協奏曲都廣泛的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這些作品被後人製作成CD或者錄音帶用來播放,熱愛音樂的人們把莫扎特的作品流傳下來,並且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這麼好的音樂作品。
  • 感受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特徵
    另外,在海頓的音樂創作中很明顯地反映了當時正欣欣向榮的市民階層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因此他的音樂充分表現了輕鬆、幽默的性格,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他的作品沒有表露任何感情問題困擾的痕跡,表現出一種藝術的超脫,音樂創作幾乎完全超越了現實。  莫扎特,奧地利作曲家,他靈性十足,人稱「音樂神童」,1781年,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自由作曲家。
  • 傅雷丨莫扎特的藝術人生
    《第四小提琴協奏曲》傅雷丨莫扎特的藝術人生    在整部藝術史上,不僅僅在音樂史上,莫扎特是獨一無二的人物。 雖然一般人稱海頓為交響樂 之父,但海頓晚年的作品深受莫扎特的影響:而莫扎特的降E大調、g小調、C大調(丘比特)交響樂,至今還比海頓的那組《倫敦交響樂》更接近我 們。而在交響樂中,莫扎特也同樣完滿地冶拉丁精神(明朗、輕快、典雅) 與日耳曼精神(複雜、謹嚴、深思、幻想)於一爐。正因為民族精神的覺醒 和對於世界性藝術的領會,在莫扎特心中同時並存,互相攻錯,互相豐富, 他才成為音樂史上承前啟後的巨匠。
  • 80歲莫扎特的音樂是這樣!AI編曲重現大師風採
    但在當晚的5首曲目中,有3首為AI模擬生成,模擬出莫扎特在之後的人生中將會創作出的音樂。非同尋常的音樂會"當音樂響起時,莫扎特的先靈似乎縈繞在會場之上。"想要最大程度模擬出最為接近莫扎特的音樂,就必須打造一個強大的"大腦"。負責本次音樂會的團隊打造了一個神經網絡,通過對莫扎特的音樂進行深度學習,最終這個"AI音樂家"創作出了40、60和80歲莫扎特可能作出相似風格的作品。
  •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藝術特色指南
    本文主要從主部副部完整的音樂結構、音樂多音符少的樂曲風格、追求融合流暢的處理技巧這三個方面探究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藝術特色,加深對莫扎特音樂藝術的了解與認識。 在音樂中,結構是骨骼,是框架,更是內在動力,不具備結構意識的音樂演奏必然是鬆散無力的。莫扎特正是利用充滿靈感的音樂旋律裝飾把最普遍的、最常見的音階、琶音點化成動人的、神奇的音樂。在學習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時只有了解其藝術結構特色,才能對莫扎特所表達的意圖有更好的領會。
  • 【音樂百科】彌撒曲知識大百科
    彌撒曲是天主教彌撒祭曲活動詠唱的歌曲,是宗教音樂中一種重要的體裁。彌撒祭曲活動分為"主日彌撒"和"節期主日彌撒"兩部分。彌撒所演唱的詞與曲均固定不變,節期彌撒則根據教會所日曆或婚喪等儀式而有不同。彌撒曲的由來彌撒又稱為感恩祭獻。
  • 值得一生相伴的莫扎特鋼琴音樂
    莫扎特的創作成就遍及各個領域, 他的鋼琴音樂在其作品中具有一定的主流位置, 也是音樂史上最矚目的發展之一。本文通過對其鋼琴奏鳴曲、鋼琴幻想曲以及鋼琴協奏曲的簡要分析, 揭示了莫扎特鋼琴音樂簡潔、和諧、歡樂、悲情以及戲劇性的美學特徵。 「在音樂史上有一個光明的時刻, 所有的對立者都和解了, 所有的緊張都消除了, 這個光明的時刻便是莫扎特。」
  • 莫扎特《安魂曲》欣賞指南
    莫扎特臨終前創作的《安魂曲》最其代表性。本文通過對莫扎特《安魂曲》的創作背景、過程及曲式結構等要素進行簡要闡述, 對莫扎特《安魂曲》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為欣賞莫扎特安魂曲提供幫助。       紀念莫扎特主題:1、紀念莫扎特丨如何演奏他的鋼琴奏鳴曲?2、莫扎特音樂的核心精神是什麼?
  • 星期音樂會丨德奧藝術歌曲專場
    今天是由王伊達老師與莊媛老師帶領藝術與傳媒學院音樂與表演系聲樂專業的同學帶來的德奧藝術歌曲專場 德奧藝術歌曲起源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盛行於整個19世紀。是一種誕生於中產階級家庭沙龍中、帶有社交性質的音樂。德奧藝術歌曲的魅力所在就是:音樂和詩歌的緊密結合、人聲與鋼琴的完美結合。
  • 【音樂百科】莫扎特有兩個兒子,沒有然後了
    他可能有點音樂天分,跟大師杜塞克學習彈鋼琴,技術據說不錯。但他從未公開演出,也沒寫過一個音符。另一位是弗朗茲·澤維爾·沃爾夫岡·莫扎特(1791-1844),父親死時他才五個月大,後來成了職業音樂家。要說不知名的作曲家,誰能跟小莫扎特相比!
  • 古典主義音樂代表人物——莫扎特
    莫扎特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1756-1791),他不僅是奧地利的作曲家,同時還是鍵盤樂器演奏家、小提琴家、中提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對歐洲音樂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被後人譽為「音樂神童」。
  • 音樂漫談31|浪漫主義時期(三):藝術歌曲與弗蘭茨·舒伯特
    事實上,歌詞與歌曲的密切結合就出現在這個時期。由於聲音的抽象特徵,浪漫主義詩人認為音樂是所有藝術中最真實、最純淨的藝術;而浪漫主義作曲家也在當時的詩歌中發現了音樂的共鳴,並把它轉化成歌曲,相信音樂可以提供僅靠文字無法表現的東西,強化了詩歌中的情感。儘管在整個人類歷史中,都有用偉大的詩歌創作的歌曲,然而19世紀詩歌創作的繁榮局面。
  • 【音樂百科】歌曲之王——舒伯特
    在學校裡,舒伯特有機會熟悉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許多音樂大師的作品,大大開闊了他的藝術視野,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他13歲開始作曲,15歲就創作了一首三重奏、兩首弦樂五重奏和100多首歌曲,還寫出了他的第一部交響曲。
  • 莫扎特音樂與電影的化學反應
    莫扎特作為歷史上最具利用價值的音樂天才,已經成為無數機構的招牌,比如莫扎特音樂胎教,莫扎特巧克力,以及直接用於電影、廣告和各種提示音的莫扎特作品。電影裡的莫扎特最著名的莫過於傳記片《阿瑪迪烏斯》(也稱《莫扎特傳》)。這部奧斯卡獲獎劇情片大大戲劇化了莫扎特,也成功地抓住了一代又一代觀眾。
  • 音樂天才莫扎特,是一個永遠在跳躍的音符
    那一天,尚未完成《安魂曲》的莫扎特離奇死亡,35歲的音樂神童英年早逝,而其至今未明的死因也為他更添一份傳奇色彩:他人生的跌宕起伏、面對世人質疑與宮廷排擠時的堅持與叛逆,成為了藝術作品最佳的改編對象。就在他完成《巴示亭與巴士亭納》的這一年,他還寫了另外十首樂曲,其中包括四部交響樂,兩部小提琴協奏曲即三首藝術歌曲一部天主教詠嘆調;第二年巡演,8歲的莫扎特莫扎特一共寫了五十五首樂曲;第六年,14歲的時候,他寫了六部交響樂和兩部歌劇;15歲共十三首其中七部交響;16歲三十二首其中10部交響樂……
  • 莫扎特鋼琴作品的藝術風格
    沃爾夫岡·阿瑪德烏斯·莫扎特(1756~1791),奧地利作曲家,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第2位大師。莫扎特的鋼琴音樂是他創作中重要領域,主要鋼琴作品,有20多部鋼琴協奏曲,鋼琴奏鳴曲20首,還有變奏曲、迴旋曲和幻想曲等。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以優美、流暢、明朗、樂觀為主要特徵。莫扎特在歌劇中表現的非凡旋律天才,也充分顯示在鋼琴音樂中,如鋼琴樂曲中不僅慢板主題氣息、寬廣、悠揚、婉轉,恰似歌劇中的詠嘆調,甚至那些輕捷綺麗的華彩經過句,也都是發自心底的歌唱。
  •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K330
    在他的藝術歌曲中,令人稱道的是詩與音樂完美的結合,貫穿了他的創作時期的始終,因此也體現出不同時期的藝術特徵和創作特點[15] 。他的音樂作品主題完整,有著鮮明的輪廓,細小的結構單位之間也有精緻的、動機的聯繫[16] 。作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之一,其大量作品涉及各種體裁,其音樂博採德、奧、意、法諸國精華,風格典雅,感情真摯,朝氣明快。後期的作品,內容和形式完美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