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來源:藍科技
如同漲潮般的直播帶貨,浪花拍擊迅猛卻也迅速衰退。
我們回看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直播帶貨成為了拯救眾多中小企業的「救命稻草」。在為農戶打開了「生命」通道、銷售額「破億」等等強烈的宣傳下直播帶貨便開始了飛奔。
的確,這裡也創造了無數的「神話」,前有李佳琪、薇婭的現象級帶貨、後有羅永浩、眾多娛樂明星的流量入局,一時間,直播帶貨風光無限。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400萬場。中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0億,較2018年底增長1.63億,佔網民整體的62.0%,預計2020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9000億元以上。
但是,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追捧過後,隨著疫情的不斷好轉,消費者購物選擇的多樣化以及人們對於直播帶貨的看法開始趨於理性,越來越多的信息開始直指直播帶貨的亂象。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在線電子商務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被調查消費者中有37.3%的消費者在在線購物過程中遇到產品質量問題,但只有13.6%的消費者遇到了維權投訴。
另外,在今年618購物節之後,中消協發布了一篇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計20天監測期內,共收集「618」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6488460條,日均信息量32萬餘條,其中有關直播帶貨的負面信息就有112384條。
直播帶貨的「槽點」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直播帶貨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證照信息公示義務;部分主播特別是「明星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涉嫌存在宣傳產品功效或使用極限詞等違規宣傳問題;產品質量貨不對板,平臺主播向網民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直播刷粉絲數據、銷售量刷單造假「殺雛」;售後服務難保障等等。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出現,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直播帶貨營造的是一種衝動消費的氛圍,即便是頭部主播也有高達30%的退貨率,腰部主播的退貨率甚至高達70%,由於中小商家沒有高利潤率支撐,無法負擔頭部主播的要價,不得不選擇腰部主播,而腰部主播的轉化率較低,退貨率很高,導致「翻車案例」很多;另一方面,對於直播來說,現有的監管方式主要是事後監管,違法被追究的機率小,一些主播抱有僥倖心理,大肆銷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產品等。
也是基於此,隨著直播帶貨行業亂象的不斷顯現,直播轉化能效的不斷被質疑,直播帶貨也漸漸進入了下半程。在消費者購物選擇多樣化、網絡購物日趨理性之下,對於品牌、主播以及平臺來說,都要深刻認識到自身在這條賽道上的生存邏輯。
走偏了的直播帶貨
其實,對於直播到貨來講,在藍科技看來,其最主要的是直播而並非帶貨,帶貨不是直播的最終目前。雖然我們見證了很多通過直播帶貨所讓人們所熟知的主播,但是在對比千萬主播時,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所熟知的主播只不過是滄海一粟。而恰恰是這千萬分之一的成功,讓很多人在提及直播帶貨時都在吹噓直播的帶貨能力。然而,這對於直播帶貨本身並沒有任何益處。更會讓消費者在極大的希望之下,所承受更大的心裡落差,並對於直播帶貨這個行業越來越看扁。
另一方面,對於品牌而言,在直播帶貨方面,最主要的目的則是促進銷量進而盈利。但對於直播賣貨而言,促進成交的最終一步則是「價格」。因為,對於普通的消費者而言,能夠走進網絡直播間從而進行產品的支付購買,主播的個人魅力僅僅是第一步,最終促成交易並支撐銷量的完全是因為低價。
其實,在我們日常網絡購物進入直播間時我們會發現,「全網最低價」這幾個字是我們在主播以及直播間中最常見的字眼。不論是為交朋友的新晉主播羅永浩的第一次直播時,還是薇婭、李佳琪。之所以他們的人氣能夠如此之高且成交量極大,除了其個人魅力之外,也是因為,在他們的直播間可以拿到比其他渠道更低的產品。
但這對於品牌商家來說,並不是什麼好的事情。在直播間進行商品低價的售賣,對於品牌而言,雖然是一種很好的促銷形式,但絕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對於品牌來講,商品的附加值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家品牌長期以低價的形式進行產品的售賣,必然對於自身的品牌形象的附加值產生嚴重的影響。畢竟,品牌的紅利往往都產生在溢價方面,而直播帶貨只是一種渠道。如果品牌只是在直播帶貨方面,賺到了銷量而損失了品牌溢價以及盈利,那為什麼還要選擇直播帶貨的方式呢?以百雀羚「爽約」李佳琪為例,這其中,自然有百雀羚自己的問題,但作為一家知名品牌,自然評估過直播帶貨的優劣,藍科技認為,上述的這些問題,也許也是百雀羚當初「爽約」的原因之一。
其實,不管直播帶貨有多麼火爆,最終都要以各方的利益得到滿意而收場。對於消費者而言,就是想用低價買到超值的產品;直播和平臺利用粉絲來為自身帶來收益和流量;品牌商家利用直播帶貨來獲得銷量、盈利以及品牌塑造。
然而,如今卻是消費者得不到想要的貨品、商家無法獲得相應的收益,只有主播憑藉銷量提成和坑位費,平臺收割了流量賺的盆滿缽滿。
正所謂,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在三方循環、兩方幽怨的直播帶貨上,究竟以後還能有多大的聲音呢?
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該投稿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千尋專欄立場。轉載請註明投稿人姓名並附上本文出處(千尋專欄)。 未按照規範轉載者,千尋專欄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