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分析了華為雷射雷達40多個專利,確實有點香

2020-12-26 汽車人參考

歷經四年多研發,華為發布了96線車規級雷射雷達,同日,北汽旗下ARCFOX諜照曝光,成為首個搭載華為雷射雷達的電動車。媒體競相報導,讚美之情溢於言表,華為雷射雷達究竟有什麼黑科技?

華為與雷射雷達有關的發明專利共42個,其中大部分處於審查階段,汽車人參考選取了其中最核心的7個專利,按照痛點(Why)、解決方案(How)、取得效果(What)思路,讓讀者對其核心技術有一個了解。

核心技術一:發射

專利1:一種地面環境的檢測方法和裝置(CN110114692A -審查中)

痛點:雷射雷達對複雜的地面環境感知差。

解決方案:利用不同工作波長的雷射掃描地面,依據不同波長雷射下的反射強度判斷地面環境類型。

取得效果:提高了雷射雷達對複雜地面環境的感知效果,更好地確定可通行路面。

專利2:用於雷射雷達的光脈衝削波器(CN110431440A-審查中)

痛點:雷射器的脈衝功率過高,會對人眼造成傷害,但功率過低又無法滿足探測距離、解析度等要求。

解決方案:在雷射發射器上搭載脈衝削波器,產生快門效應,能降低瞬時輸出功率。

取得效果:既能滿足人眼安全限制,又能達到距離和解析度要求,同時方案比較廉價。

專利3:多線雷射雷達(CN108061904A -審查中)

專利4: 光掃描組件及雷射雷達(CN111830531A-審查中)

痛點:前視型雷射雷達採用「一發射多接收」結構,探測器需要在高頻率、高電壓下工作,數量太多,信號串擾嚴重,雷射雷達工作性能不穩定。

解決方案:採用「多發射一接收」結構,僅設置一個探測器,掃描轉鏡中包含多個反射鏡,可對同一雷射束有不同反射角度,一個雷射器實現多線掃描。

取得效果:雷射雷達工作性能穩定,成本價更低。

核心技術二:掃描

專利5:一種陣列轉鏡的光束掃描裝置(CN108227181B -已授權)

痛點:

1. 光學相控陣雷射雷達(固態):接收模塊需要使用APD探測器陣列,成本很高;光子集成工藝技術和相控陣控制算法要求高,仍處於實驗室階段。

2. MEMS微振鏡雷射雷達(半固態):掃描角比較小,只有6°範圍內能保持較高精度線性運動;微振鏡只有1至3mm,尺寸小,需要配合複雜光學系統。

解決方案:將掃描鏡分解成多個子轉鏡,並配合電機、蝸杆、渦輪、軸承等一系列機構。

取得效果:提高了掃描角度,兼顧了掃描速度,結構簡單、低成本、小型化的雷射雷達。

專利6: 雷射雷達(CN111308442A -審查中)

痛點:雷射雷達掃描鏡只有一個反射面,發射的雷射束和反射的雷射束容易串擾。

解決方案:掃描鏡擁有發射和接收兩個反射面,可以平行,也可以呈一個角度。

取得效果:發射的雷射束和反射的雷射束實現完全分離。

核心技術三:探測

專利7:一種光探測系統及方法(CN111929700A -審查中)

痛點:同軸型雷射雷達,探測光和回波信號是同光路設計,經過同一分光元件,透射率或反射率是固定的,難以同時降低探測光損耗(降低反射比)和降低回波信號損耗(提高反射比)。

解決方案:採用兩個分光元件(其中一個偏振型)和兩個光探測器。

取得效果:同時實現探測光的損耗和回波信號的損耗最小化,並提高探測精確度。

小結

從以上專利分析來看,華為雷射雷達技術路線選擇的是半固態的MEMS微振鏡技術路線,其核心技術重點在發射、掃描、探測三個層面。

考慮到雷射雷達競爭激烈、技術門檻高,核心技術國內外玩家早已在專利上進行了布局,要想在這些領域有突破其實很難。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華為的雷射雷達不需要被捧上天,但還是有自己的東西,確實有點香。

本文為「汽車人參考」原創,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請轉發此文,關注「汽車人參考」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華為車規級前裝雷射雷達的詳細介紹
    此前,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產品負責人黃鑫曾表示:「通過安裝雷射雷達,L3級自動駕駛的適用場景增加了20%,但成本增長了40%-50%。」 這說明中短期內,受制於單品價格過高,雷射雷達的車場應用滲透率較低,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
  • 五大雷射雷達技術路線分析:齊聚美股 車載雷射雷達將走向何方?
    本文將對五大雷射雷達的技術路線進行分析,帶大家一起看看炙手可熱的 LiDAR 炸子雞們走向何方。 這與國內目前華為、速騰、禾賽、鐳神、一徑等幾家的主力產品有所不同。 在分析各個企業前,我們先對雷射雷達性能評價的術語進行簡單介紹。 雷射雷達按照測距原理分為脈衝 ToF 型和連續波型。 我們常見的產品多為脈衝 ToF 型,在硬體上由四部分構成,分別是:雷射發射、掃描器、反射光接收、數據處理。
  • 華為發布車規級前裝雷射雷達,已量產
    此前,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產品負責人黃鑫曾表示:「通過安裝雷射雷達,L3級自動駕駛的適用場景增加了20%,但成本增長了40%-50%。」UH2ednc這說明中短期內,受制於單品價格過高,雷射雷達的車場應用滲透率較低,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
  • 華為雷射雷達參數解釋, 與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功能有什麼區別
    下圖就是華為雷射雷達的幾個參數:探測距離220米,水平FOV 140°,垂直角解析度小於0.1°。如果您對雷射雷達不了解,看著肯定會暈。 華為雷射雷達不用怕,接下來我們就對和用戶直觀感受相關的參數逐一說明:1、探測距離探測距離很好理解,就是雷射雷達能夠探測的範圍,或者說半徑。
  • 首個搭載了華為三個雷射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車
    打開APP 首個搭載了華為三個雷射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車 MEMS 發表於 2021-01-09 10:51:40 12月22日,
  • 搭載華為雷射雷達方案 ARCFOX極狐HBT諜照曝光
    同一天,華為首次面向公眾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據消息人士透露,華為此次官宣的雷射雷達,正是極狐HBT所量產搭載的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產品,伴隨華為車規級雷射雷達的亮相,搭載華為3顆雷射雷達的極狐HBT成為量產第一車。
  • 華為、小鵬爭相入局,雷達概念美股大漲,雷射雷達成汽車行業下一風口?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引起汽車行業高度關注的蘋果,在雷射雷達領域亦有相當積累,因此業界亦有分析意見指出蘋果造車計劃對雷達概念股有刺激作用。綜觀自動駕駛技術現狀,車輛環境感知技術大致可分兩類,在雷射雷達之外,還有特斯拉在堅持使用的攝像頭視覺識別路線。
  • 重磅|華為發布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年產10萬套/線
    在對雷射雷達要應對的獨特場景做了充分的分析後,華為進一步確認雷射雷達的規格定義,總結為:高速場景要看的遠,需要看到200米之外的車,這決定了雷射雷達的測距規格。複雜路口要看的寬,這決定了雷射雷達的水平FOV。
  • 雷射雷達即將迎來大爆發,你看得懂它麼?科普雷射雷達指標參數
    關注「黑洞科技觀察」傳遞科技背後的思考大家好,前幾天發了一篇關於特斯拉抵制雷射雷達的分析文章下圖就是華為雷射雷達的幾個參數:探測距離220米,水平FOV 140°,垂直角解析度小於0.1°。如果您對雷射雷達不了解,看著肯定會暈。
  • ARCFOX極狐HBT成搭載華為雷射雷達方案量產第一車
    同一天,ARCFOX極狐HBT諜照曝光,顯示該車型成為首個搭載了華為三個雷射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車。據消息人士透露,華為此次官宣的雷射雷達,正是極狐HBT所量產搭載的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產品,伴隨華為車規級雷射雷達的亮相,搭載華為3顆雷射雷達的極狐HBT成為量產第一車。
  • 華為高性能車規級雷射雷達首發,將面向百萬級量產需求
    在複雜的場景之下,雷射雷達相較於毫米波雷達以及攝像頭確實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 雖然華為並沒有在本次發布會上公布旗下雷射雷達的具體售價,但是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曾在8月的藍皮書論壇上表示:「華為的雷射雷達技術的目標是短期內迅速開發出100線的雷射雷達
  • 華為卡位雷射雷達賽道,ARCFOX極狐HBT或成量產第一車
    12月21日,華為首次面向公眾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消息人士稱,華為此次官宣的雷射雷達,正是極狐HBT所量產搭載的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產品,ARCFOX極狐HBT有可能成為搭載華為3顆雷射雷達的極狐HBT成為量產第一車。
  • 華為發布車規級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產品 年產能達10萬套/線
    華為表示,基於場景分析,華為設計、開發了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產品,可以實現城區行人車輛檢測覆蓋,併兼具高速車輛檢測能力,更符合中國複雜路況下的場景。
  • 搭載華為雷射雷達方案,ARCFOX極狐HBT諜照曝光
    消息人士透露,華為此次官宣的雷射雷達,正是極狐HBT所量產搭載的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產品,伴隨華為車規級雷射雷達的亮相,搭載華為3顆雷射雷達的極狐HBT成為量產第一車。極狐HBT是ARCFOX極狐聯合華為打造的全新高性能智能電動汽車,將搭載3顆96線車規級雷射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和13個超聲波雷達,同時搭載算力可達352Tops的華為晶片,該車型將於明年亮相發布。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自動駕駛|雷射雷達|luminar|...
    今年上市的雷射雷達企業有Velodyne、Luminar,快要上市的Aeva,雷射雷達市場由於巨大的潛力,成為資本的寵兒,2020年也是雷射雷達興起的元年。今天我們談談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行業顛覆者---Luminar(LAZR.US),我們不是指雷射雷達行業,而是專指自動駕駛的雷射雷達行業,這個是雷射雷達行業最大的市場,可以養出雷射雷達市場最大的魚。
  • 車規級雷射雷達量產的「渴」,華為能解?
    12月22日,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T10 ICV CTO峰會上,華為首次面向行業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此前北京車展上,華為也曾展出過雷射雷達產品,但彼時細節尚不外宣。這一次,華為融合感知產品部總經理段忠毅揭開了其雷射雷達產品面紗。而「車規級」、「高性能」等產品特性是華為給行業帶來的大禮。
  • 華為全球首發車規級雷射雷達 150米探測距離
    日前,我們於網絡渠道獲悉,12月21日,華為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華為表示,基於場景分析,華為設計、開發了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產品,可以實現城區行人車輛檢測覆蓋,併兼具高速車輛檢測能力,更符合中國複雜路況下的場景。
  • 極狐HBT首發 華為發布車規級雷射雷達
    相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雷射雷達在目標輪廓測量、角度測量、光照穩定性、通用障礙物檢出等方面都具有極佳的能力。而在難點場景下,例如城區非規範行人、非規範道路,甚至是非規範駕駛的行為,急需雷射雷達來解決。
  • 將於明年發布 ARCFOX極狐HBT將搭載華為雷射雷達方案
    日前,網通社從官方獲悉,ARCFOX 極狐HBT將搭載華為雷射雷達方案。該車配備3顆96線車規級雷射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13個超聲波雷達及算力可達352Tops的華為晶片。此外,ARCFOX 極狐HBT將於明年亮相發布。
  • 華為發布高性能車規級雷射雷達;NAND Flash控制器將漲價15~20%...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超過2萬家晶片相關企業擁有專利,佔相關企業總量的8.45%。另外,這些擁有專利的晶片相關企業中,有1.5萬家擁有超過3件及以上專利。  立訊精密目前共有5個美國專利涉及本次337調查,分別涉及導電塑膠技術與端子橫排注塑成型技術,均由立訊精密自主研發設計並應用於高速外部IO連接器產品中。  截至目前, 立訊精密尚未收到任何正式的法律文書。經初步判斷,本次337調查對立訊精密目前的生產、 經營不會造成實質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