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對日本動漫業界影響有多大?

2021-01-18 二次元動漫菌

#日本動漫#

日本動畫會因為海外市場的變化而變化,但個人覺得這並不會影響「業界藥丸」。近幾年的日本作品中能叫好叫座的作品越來越少,反而是迎合觀眾的作品,圈錢的作品有大發展的趨勢。但也希望業界能夠創新,改革這樣才能走的更遠。

首先有變化是肯定的,畢竟動漫產業也是以賣方市場為主導的。但變化不會太大或者說過於負面,因為海外市場的意志還是以中度消費及以上的dalao們為主導的,而這群人往往宅齡深厚,深受日本本土宅文化同化,而萌新大體上追隨大佬步伐。從整體效果看,雖然主要消費者群體發生轉移,並且存在一定滯後現象,但圈內主流審美基本不會有太多影響。(海外市場投資產品除外)

至於播放權,肯定是好事,版權意識嗎,最主要影響應該是產業資源高度集中化,番劇資源被國內幾家專門從事ACG文化的公司壟斷,雖然從某些層面上影響了ACG泛文化的傳播,但大量的資金流會吸引外來資本湧入,用大量金錢促成產業的繁榮與專業化(好壞兩說)。只是希望購買版權時不要觸了上面的黴頭,再作一波死就自討沒趣了。

國內購買版權是否是好事,覺得關鍵在於誰掌握主動權。中國就算給錢,如果日本那邊都認為我們只是人傻錢多,也只是做些迎合大眾的作品,出些降低作品本身質量的XXX的續作,乃至「高質量」圈錢的作品,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好好的鑽研如何做出叫好叫座的作品,如何創造出經典的作品,購買版權反而成了別人心中的「提款機」。畢竟一部作品版權買下來,誰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毒。

然後國內大肆購買播放權的行為,同樣要分為兩面看待,從好的一面來看,這一行為打擊了盜版,維護了正版的利益,也是中國混亂的ACG圈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這無疑是值得坑定的。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種大肆購買播放權的行為,難免會導致惡意競爭的產生,十分錢一分貨,就像那對98億的手辦啦(滑稽)。這種行為幾乎可以說必然會導致日本那邊放棄質量增加數量,還不斷的感慨死宅的錢真好賺什麼的。

當然國內的網站也並不是傻子,可問題是就算看穿了,也恐怕還是會跳進去。就比如以後日本那邊明知道龍傲天式動漫會招來許多差評,但龍傲天式動漫卻依然每季都有。例如,以後一季新番有50部,B站為了不大肆購買花冤枉錢,只買了5部製作精良的動漫,但這一行為又必然會導致許多粉絲的流失。而如果不想這樣,那麼要麼大肆購買版權,要麼發展屬於自己的ACG文化,但不論是那樣,都必然是傷筋動骨的。

相關焦點

  • 日本動漫果真要完?淺談動漫業界現狀
    日本少子化愈發嚴重的現在,人工費越來越高,因此大多數動漫都是外包給國外製作的,這也是為什麼疫情期間動漫製作無法繼續的原因,因為外包的部分無法送到國內。而外包商大頭就是中國。中國有非常多的公司低價承接外包工作。
  • 日本經典動漫頻頻復刻新作經常崩壞,日本業界的創作能力受到質疑
    的確日本動漫最近幾年時不時出現畫面崩壞,劇情暴走,甚至改編失敗的典型例子比比皆是,於是國內不少的網友就開始鼓吹日漫沒落論,當然最近的幾年的日本動漫業界確實是有點下滑,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作為動漫產業的最強國度日本動漫業界的實力依然還是非常強勢。
  • 一周情報站|微博動漫疑似裁員,日本動畫產業靠海外需求逆勢增長
    微博動漫app微博停更,業界傳言裁員 自12月12日起,微博動漫app微博已經停止更新,業界傳言微博動漫疑似大規模裁員。 動畫業務方面,從數據上看,2020年騰訊視頻動漫頻道連載動漫數量增至76部,國漫連載數量穩定增加;另一方面,騰訊視頻動漫頻道單日人均播放時長32.2分鐘,同比去年增幅達到15%,用戶追番更具熱情。 據報告,2020年的國漫內容呈現「一超多強」的特點。
  • 日本動畫市場發展急剎車 人氣大作無法挽回負面影響
    日本權威調查機構最近公布了動畫市場調查報告,指出雖然今年出現《鬼滅之刃》之類的高人氣大作,但是仍然不敵疫情的負面影響,業界整體可能急速萎縮中!何況疫情至今也還沒平息,動畫業界的未來可說是充滿不安。日本極具權威的企業調查公司帝國Databank(帝國データバンク)最近公布了最新年度的動畫業界市場調查,同時也提出了對這個業界的未來展望。
  • 為什麼日本動畫次次被說「業界藥丸」,但產值卻穩步增長?
    5年前,業界大佬庵野秀明預言,「日本動畫業界5年內完蛋」,5年後,日本動畫業界不僅沒完,而且發展得更好了。庵野秀明的「業界要完」的預言,的確是作為一個業界資深創作者觀察了行業結構做出分析後獲得的結論,日本動畫產業確實存在一些弊病,例如高壓低酬的工作環境,底層人員待遇糟糕等問題難以獲得根本性的解決,但庵野秀明沒有完整的把資本介入的可能性納入它的預測範圍,詳細來說,就是沒有考慮海外的資本會如此大面積的投入日本的動畫行業。
  • 日本動畫這一年:市場規模增至1586億元,歐美市場貢獻大
    日本國內動畫市場(廣義市場)在2014年到達頂峰(13096億日元)後便開始有縮小的趨勢,而2018和2019年又有了好轉,2019年達13102億日元(8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8%。而海外市場則是自2015年開始迅速增長。這得益於中國大量引進日本正版動畫片。
  • 沒成龍就沒《龍珠》和《火影》,看看成龍對日本動漫的影響有多大
    在80年代到90年代,成龍可以說是動作電影裡無可爭議最有影響力的先驅之一。他的電影風格受到卓別林、巴斯特·基頓和李小龍的影響,數十年來成龍的喜劇電影產量豐富。在日本,成龍的影響力更大,上映的電影高達60部,總票房超過600億元,這對於電影市場相對疲弱的日本市場來說,已經是非常難得的成就了。1979年7月21日,成龍的《醉拳》在日本上映,一舉拿下19億日元的票房總成績。
  • 日本最大動漫周邊店Animate的32年進擊:從屋簷小攤到業界巨頭的三法則
    隨著2015年4月25日、位於島根縣松江市內的大型購物中心的「Animate AEON 松江店」的順利揭牌,至此A店實現大滿貫——超越7-11、星巴克,實現了全日本47個都道府縣全部開有分店的成就。 在創業於1983年的Animate成名之前,業界已有數家專業的動漫周邊店。
  • 對日本動漫影響至深的神作《JOJO的奇妙冒險》
    《JOJO的奇妙冒險》作為從1987年開始連載的作品,在日本動漫業界的影響力極高,作品不僅影響了幾代動漫愛好者,也影響了不少漫畫家。可以說在當下日本動漫業界內,相當一部分動漫從業者都是看著《JOJO的奇妙冒險》長大的,說JOJO已經是一種流行文化都不為過。
  • 日本動漫必將越來越重視中國觀眾的感受,這份產業報告就是證據
    顯然,日本的動畫人才數量根本不可能在這短短幾年時間內快速增長,於是越來越多缺乏經驗的動畫人被趕上了原本無法勝任的職位,於是動畫的整體製作質量又出現進一步下降。然而日本動畫市場仍舊沒有止步,這一切都要歸根於海外市場提供的巨大動力。我想就憑藉這一點,日本動漫也應該越來越重視海外觀眾的看法。
  • 看日本業界人士怎麼說
    近日,有日本媒體邀請到了知名主持人吉田尚記、動漫盜版應對協調會負責人桶田大介以及Aniplex的海外事業推廣負責人後藤秀樹三人進行對談,聽聽他們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吧!當時美國當地就已經有些動漫迷自己給日本動畫加上字幕了。在2006年之後,隨著網絡的發展,這類盜版作品開始大量增加,以至於讓日本動畫在海外的收益受到了極大衝擊。但與此同時,後藤認為如果要打擊盜版的話,除了取締、刪除盜版資源之外,還應該給海外粉絲們提供一個能夠觀看正版的渠道。而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跟地區都已經實現了這個目標,因此也讓日本動畫的海外市場變得越來越大了。
  • 愛奇藝《龍心戰紀》:中國動漫從配角到主角 主導日本「動漫委員會」
    中外聯合製作動漫作品在業內並不罕見,去年《大聖歸來》已印證了動漫產業風口和二次元經濟時代的到來,我國大量動漫IP開始引入日本和美國的製作團隊。然而《龍心戰紀》的運作模式卻有很大不同,其關鍵在於該項目的運作不再簡單的是中日聯合製作,在這個項目中「動漫委員會」這一在日本已成熟運作很久的動漫開發模式首次迎來了中國動漫力量,並且一舉成為主導方,這在整個中國動漫史上可以說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Netflix:是日本動漫產業的「救世主」還是「攪局者」?
    很多動漫開頭都會出現辨識度極高的「Netflix」的logo,讓人常常誤以為它是動漫公司,但其實並不是。最近,在疫情對影視業的重挫之下,Netflix仍舊能照常經營,並對自己的內容十分有信心,不僅展現了二次元界常說的「網飛爸爸的鈔能力」,也讓人對網飛的發展更為關注。
  • 日本ACG周報:《攻殼機動隊》電影在日熱賣;日本動畫海外出口迅猛
    總務省於2017年4月10號公布了《廣播內容產業海外發展現狀分析(2015年度)》,根據數據顯示,2015年度日本廣播內容產業的海外出口總額達288億5000萬日元。這一統計是通過走訪廣播與製作公司,揭示出日本的廣播電視節目以及相關內容的海外出口狀況。首先引人注目的是總額增量巨大。
  • Netflix:是日本動漫產業的「救世主」還是「攪局者」?| 案例精選
    很多動漫開頭都會出現辨識度極高的「Netflix」的logo,讓人常常誤以為它是動漫公司,但其實並不是。最近,在疫情對影視業的重挫之下,Netflix仍舊能照常經營,並對自己的內容十分有信心,不僅展現了二次元界常說的「網飛爸爸的鈔能力」,也讓人對網飛的發展更為關注。作為一家以DVD租賃起家的流媒體公司,網飛成立於1997年的加利福尼亞,以提供DVD的租賃與免費配送為主。
  • 日本聲優不好做,業界潛規則太多,長得不好看還不要?
    現在看動漫,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過,很多聲優都非常耳熟,彈幕也經常在刷這不是那誰誰誰嗎,可見不少動漫的聲優重複度真的很高。這也是和日本動漫界的市場有關。其實聲優這一職業在日漫動漫界算是比較賺錢的職業了,吸金能力很不錯,比起動畫製作人員好太多了,也導致了這個行業競爭激烈。
  • 日本郵政將取消周六派件、上漲海外郵費最高5倍!對你有影響嗎?
    除了縮減人事開支以外,日本郵政近日還表示,將從明年4月1號開始全面上漲寄往海外的小型包裹郵費,包括航空便、船便和SAL便,預計平均上漲40%,最大有可能上漲5倍之多!日本是世界上物流運輸行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雖然國內最早的快遞就是由國有郵電局和鐵道進行派送,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多私人公司進駐到這個行業,鼎盛時期有足足153家參與競爭,發展至今留下了幾大知名的公司:ヤマト(黑貓)運輸、佐川急便、日本通運、日立物流等等。
  • 朝三『暮四 』 迎合市場的日本動畫藥丸,該怎麼看?
    從業內的角度來說,過於迎合市場的動畫業界,顯然正在走入一個死循環,面臨著創意的衰竭和從業人員的流逝。從觀眾的角度而言,動畫有迎合不迎合自己倒不是什麼損失,只是缺乏一部能夠回味的動畫不免是一種遺憾。深究起來,動畫題材迎合市場,其實具備一種連貫性,跟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緊密關聯。
  • 沃爾瑪在「日本」待不下去了?轉頭開始做「電商」,面向海外市場
    海外的疫情暫時還沒有明顯的好轉,在這期間,海外的經濟狀況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有許多知名的國際品牌都在計劃著閉店等事宜,沃爾瑪如今也在行動,有消息顯示,沃爾瑪仿佛在日本的經營情況不是很好,跟當地的本土品牌很難競爭市場份額,因此,也在計劃著或將退出日本市場。
  • 陳情令火到日本,深度分析為何古裝劇在海外更有市場
    陳情令火到日本,深度分析為何古裝劇在海外更有市場《陳情令》是2019年最火的一部雙男主劇了。兩位男主角,王一博和肖戰,都紛紛躋身頂級流量的行列,各種各樣的代言和邀約,幾乎接到手軟。後續也有一系列的雙男主劇受此影響,準備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