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市中心、北京中軸線、魅力鄭東……我們眼中和城市規劃師眼中...

2020-11-19 大河網

大河網記者 莫韶華

什麼是城市設計?不同學者有不同見解。

城市設計是指為達到人類的社會、經濟、審美或者技術等目標而在(城市)形體方面所做的構思。它涉及城市環境可能採取的形體。(不列顛百科全書)

城市設計是一種真實生活的問題。(Barnett, 1974)

城市設計的關鍵在於如何從空間安排上保證城市各種活動的交織。(Lynch,1981)

城市設計實質上是一種道德上的努力,它受到公共藝術和建築學視角的啟發,也因工程學科而得以具體化。(Donald Watson, 2003)

城市設計主要研究城市空間形態的建構機理和場所營造,是對包括人、自然、社會、文化、空間形態等因素在內的城市人居環境所進行的設計研究、工程實踐和實施管理活動。(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王建國,2015)

10月19日,在鄭州舉辦的以「科技與城市」為主題的2020第3屆鄭州國際城市設計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王建國作了以《「算法時代」數位化城市設計發展前沿初探》為題的報告,闡述了有關城市設計的思考和想法。

從關注空間到人 城市設計經歷四代更迭

改革開放近四十多年來,我們贏得了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但驀然回首,卻發現失去的也很多,各種「城市病」蔓延滋長,我們的人居環境越來越不宜居、城鄉風貌越來越缺乏特色且日益趨同,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要求。

近年來,隨著中央一系列重大決策,中國城市設計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如北京副中心規劃建設、雄安新區建設等。美好、富有特色和充滿文化內涵的城市形態塑造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即使是在當下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依然如此。

與城市形態塑造最相關的專業領域無疑就是城市設計。在一些城市,如倫敦碼頭區、漢堡碼頭區、畢爾巴鄂濱水區、德國魯爾區、香港九龍、上海浦東、南京河西、廣州天河等通過恰當的空間營造和環境提升,克服了城市技術升級、產業轉型、人口老化等因素所導致的衰退,迎來了城市的強勁復甦,其中城市設計的貢獻功不可沒。

王建國認為歷史上的城市設計經歷了古典城市設計、現代主義城市設計、綠色城市設計三代範型,如今在信息技術深度發展的背景下,「基於人機互動的數位化城市設計」範型應運而生。

  城市設計使巴黎市中心成為當時乃至現今世界上最壯麗的市中心之一/圖片來自網絡(下同)

第一代範型:古典城市設計

這是被歷史一再證明的公眾廣為接受也很有效的城市設計範型。從時間維度看,19世紀末之前的城市設計基本可以納入第一代範型。

這一類城市設計面廣量大,影響了前工業時代大部分的城市設計活動。其主要特徵是依據建築學視覺有序的價值取向和古典美學的原則、對較大版圖範圍內的城市形態進行三度形體和幾何法則的控制。例如在19世紀末,歐洲一些城市通過美學角度來構建和發展城市公共空間系統,並通過空間美學問題來整合技術、衛生和經濟成果,以此解決城市發展無序問題。

1860年前後的歐洲,影響城市設計的主要是工程師和行政官員,如Hobrecht負責的柏林規劃、奧斯曼主持的巴黎規劃等。到19世紀末,城市設計工作則更多由建築師負責,到1910年,歐洲城市設計學科逐漸建立起來。

  世界上最大的20世紀以後建成的城市——巴西利亞

第二代範型:現代主義城市設計

工業革命所伴隨的快速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進程,使現代城市發展面臨一系列新功能、新問題和新挑戰。在特定的社會需求背景下,經過科學技術發展和現代藝術發展的雙重催化,基於功能、效率和技術美學的現代主義城市設計範型便應運而生,它滿足了城市發展建設中的現實需要,解決了城市衛生、交通和功能效率等重要問題,為現代主義在全球濫觴立下汗馬功勞。

1933年夏天,CIAM4大會具有決定性意義。這場會議的討論結果影響了很多國家用現代主義來規劃城市,巴西利亞堪稱是第二代範型最完整的實踐傑作。

1956年開始,城市設計逐漸關注自下而上的公共場所營造、市民社區空間和歷史文化保護,城市設計理念不斷完善。1959年,CIAM解體,凡·艾克提出「奧特洛圈」,強調了人類社會與人工世界的關係。相關實例包括紐約原高架貨運鐵路線華麗變身為當今的「高線公園」、菊兒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西安鐘樓廣場、成都寬窄巷子等。

  被稱為「中國文化的子午線」的北京中軸線

第三代範型:綠色城市設計

現代城市發展日益關注人類社會自身規律而忽視自然規律是不爭的事實,而綠色城市設計把城市看作一個與自然系統共生的地球生命有機體,關注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和韌性。

與綠色城市設計密切相關的是「有機城市」學說,該學說更關注社區、連續性、健康、安全、平衡、互動性,以及城鄉關係、城市發展的生態過程及其重要性。

1997年,王建國發表在《建築學報》的論文「生態原則和綠色城市設計」提出「整體優先」和「生態優先」的準則,主張人工系統建設必須基於自然系統來建構組織。北京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建設中將「構建生態文明」作為基本的建設發展準則,表明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關注的核心內容。

第四代範型:基於人機互動的數位化城市設計

近20年來,在「數字地球」、「智慧城市」、移動網際網路乃至人工智慧日益發展的背景下,城市設計的技術理念、方法和技術獲得了全新的發展,數位技術正在深刻改變我們城市設計的專業認識、作業程序和實操方法。

數位化城市設計中,常用的數位技術有數據獲取、分析以及可視化技術。比如哪個片區人口密度大、城市人流流動區域熱度等,都為城市設計提供了重要數據。

數位技術改變了我們看待世界社會構架的認知。例如:基於夜間燈光亮度和密度分布而看到的世界城市化整體圖景;基於交通時間可達性而形成的世界地圖;空間句法分析的城市結構;根據相關歷史信息繪製數位化歷史全息地圖等。不少城市的規劃管理部門已經有了不同精度的三維立體的城市空間信息的資料庫,為城市建設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同時,數位技術改變了傳統的公眾參與和調研方式。通過百度數據公眾偏好度和基於谷歌地圖、遊客、居民、專業人員或者政府機構,採集匯總形成城市設計所需要的數位化城市意象偏好度信息。

重新理解更具整體性意義的「公平、效率」準則。未來我們如果不能全局整體地把握各種與空間、資源、人的活動等方面的信息及其與城市規劃和設計相關的意義,就可能根本無法實現原來的公平和效率原則。

  鄭州市的魅力新城鄭東新區/攝影 張文舉 

四代城市設計的重點是什麼?

從城市設計學理角度看,傳統城市設計主要關注場所的形態賦形;現代主義城市設計主要關注城市功能、土地分配合理性及場所意義的空間形態揭示;綠色城市設計強調「倫理之善」和「和諧之美」,揭示了空間形態塑造需要遵循的自然之理;數位化城市設計通過多源數據集取分析、模型建構和綜合運用,試圖較為科學地建構起計劃和市場作用結合的城市空間屬性,揭示出更深層和複雜的城市形態作用機制。

王建國認為,從國際視野看,中國城市設計學科和專業已經從「跟跑」「並跑」發展到今天部分的「領跑」。眾多研究和實踐案例成果表明,既然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可以部分通過數位技術計量分析並優化的城市空間形態,那麼認知本質和趨近真理的途徑是實存而明晰的,而這正是「理性規劃」在城市設計領域的應有內涵。


相關焦點

  • 讀懂巴黎|中軸線上的法蘭西歷史
    巴黎是一座讓我敬畏的城市。如同任何一座超級大都市,巴黎巨大、多元、歷史悠久、包羅萬有。對於我來說,在巴黎旅行的吃力感貫穿始終,就如同你不可能用幾天時間去了解北京一樣。慶幸的是,任何這樣巨大的都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城市的建立和擴張圍繞著某個中心而展開,那不僅僅是眾多旅遊景點聚集的地方,更是一座偉大城市的源頭。
  • 市政廳|鄭東新區造城記:異域烏託邦十五年
    實際上,城市建設有提前量,一個城市是否鬼城,並非僅憑當下的經濟數據就能斷定。之前我們曾經發過來自克拉瑪依的觀察,也是在說,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和複雜性。       而鄭東新區則是更加受人關注。從文化、生活等角度,我們可以看到這座新城與周邊的不兼容,但鄭東新區卻又以其高企的房價宣告,這裡已成為人人嚮往之處。
  • 市文物局:北京中軸線具有特殊普遍價值
    我們圍繞「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舉辦兩場微訪談,分別請有關部門和知名專家就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有關工作進行介紹、發表觀點看法。  專家:凌 明 市文物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主持人:北京中軸線的特點是什麼?為什麼要申遺?  凌明:北京的中軸線它距今已經有750多年的歷史,那麼它貫穿整個我們北京老城延續有7.8公裡。
  • 我拍攝北京中軸線.「原創」
    2019/01/08北京在北京鼓樓紅牆下,一個團隊遠道而來,戶外裝束,攝影包鼓鼓的,手裡的相機也不是紀念照之輩,鏡頭長的嚇人。取景構圖或趴在地上,或攀登樓角,沒有喧譁,一切悄悄進行。這就是我們遠赴北京拍攝中軸線的隊伍。
  • One 「Line」 in BEIJING ▏北京中軸線的榮耀與哀傷
    北京中軸線的魅力在於歷史感極為厚重,又具現代時尚氣息。菸袋斜街邊的茶館、後海充滿風情的各色酒吧、南鑼鼓巷裡可愛新奇的小店鋪,都市元素與老北京地道的京味兒相互交融,構築了北京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煙火氣息。
  •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首演 讓北京中軸線「活」起來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電 (陳杭)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20日在北京首演。作品基於中軸線的壯美秩序和獨特韻律創作,用民族管弦樂組曲的形式展示中軸線上的古蹟與人文。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裡的北京中軸線,是世界上現存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中軸線,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北京閃亮的文化名片。《中軸》共九章,運用多樣的音樂語言,集傳統、現代、抒情、趣味等不同音樂風格於一體。
  • 北京中軸線古建琉璃文化藝術沙龍落幕
    本報訊 (記者王坤寧)為期近一個月的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北京中軸線古建琉璃文化藝術沙龍於11月30日落下帷幕。活動讓更多讀者在書香中感受到了中軸線古建琉璃的文化藝術魅力和歷史文化內涵。  活動從11月6日開始,由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與北京美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聯合舉辦。
  • 6小時接力直播,全球2.5億網民雲賞北京中軸線之美
    北京中軸線是中國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它長7.8公裡,是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來城市東西對稱布局建築物的對稱軸。這是世界城市建設歷史上的傑出城市設計範例之一,蘊含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哲學思想。而且,北京擁有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0餘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餘處中的三分之一以上都圍繞在中軸線周圍。可以說,北京中軸線匯聚了京城歷史文化遺產的精華。
  • 我是城市規劃師|景觀、建築、規劃,從來沒在怕的!
    「趣說規劃——我是城市規劃師」上期推出後,苦於評論區清一水的吃貨評論,絲毫不見活動安排的影子。樓導只好親自出馬。奶爸、原SU吧主、手繪達人、書法愛好者、P圖小能手……沉穩有趣、嚴肅活潑的城市規劃師哪道菜比較符合你眼中的城市規劃師形象?A: 燉湯類的吧,光只有主食材不行,還要有各種料和你一起慢慢熬,才能熬出香濃的滋味。Q: 食材本身已經足夠豐富,搭配各種輔料,愈發散發出濃鬱醇香的味道。
  • 「志說北京」北京城市的性格
    「兩線」:指北京城南北向中軸線和長安街東西向延長線。明代中軸線以皇城南門永定門至皇城後門北面的鐘鼓樓,全長7800米。自1993年後中軸線向南延伸至南環路,向北移至北四環路,全長25千米。「三安」:是指廣安大街、長安大街、平安大街三條橫貫北京舊城東西三條大街,均有企求平安之意。
  • 藝術家眼中的巴黎到底是什麼樣?
    我刊自今年伊始特設專欄,與讀者共享其旅途精粹,讓我們一同走進曉波鏡頭裡的繽紛世界。去年秋天我在巴黎旅行,當時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出現,社會矛盾也沒有集中爆發,氣候溫和舒適,人們從容優雅,一片歲月靜好的畫面。11天信步閒遊,巴黎給我留下的總體印象是:浪漫悠閒、色彩斑斕。 那些日子,我每天挎著相機隨意遊蕩,不緊不慢地走街竄巷,邊走邊看邊拍,累了喝杯咖啡,餓了吃點簡餐,有時買些食材回民宿自己做。
  • 中關村圖書大廈「北京中軸線古建琉璃文化藝術沙龍」受歡迎
    本網訊 (記者王坤寧)11月30 日,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為期近一個月北京中軸線古建琉璃文化藝術沙龍落下帷幕,活動吸引了眾多讀者,讓更多讀者在書香中感受中軸線古建琉璃的文化藝術魅力和歷史文化內涵。
  •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華麗來襲,用音樂講述中軸線故事!
    10月20日晚,由區委宣傳部支持、北京民族樂團演出的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進行首演。在現場觀眾的掌聲中,北京中軸線故事在流動的音樂聲中縈繞迴響。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裡的北京中軸線宛若脊梁,它不僅是中國最具典型意義的城市中軸線,世界城市建設史上城市規劃設計的傑出典範,同時還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民俗生活。
  • 鄭東新區「智慧島•未來城市全景實驗室...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11月19日,記者從鄭州鄭東新區管委會了解到,第十屆全球智慧城市大會剛剛落下帷幕,鄭東新區「智慧島•未來城市全景實驗室」項目入圍創新理念獎提名。
  • 【陸遊記】漫步巴黎街頭
    4/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德式基督教教堂建築,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
  • 「亦盛君」來啦,亦莊新城責任規劃師集結完畢
    為落實《北京市責任規劃師制度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京規自發[2019]182號)的要求,經開區今年正式啟動了責任規劃師工作,結合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亦莊新城特點,制定並完善了亦莊新城責任規劃師工作制度,組建完成了責任規劃師團隊。
  • 演講比賽 | 暢談規劃工作感悟,盡展青年規劃師風採
    2020年12月5日下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第八屆青年規劃師演講比賽在深圳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協辦,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規劃學會承辦。本次青年規劃師演講比賽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4位青年演講者參賽,採取線上直播演講、現場評委打分的新形式。
  • 韓國遊客對鄭東新區充滿嚮往
    □記者 梁建輝 實習生 林雪菲 張豔豔    本報訊 一個300多米長的風箏隨風飛舞,一群白鴿展翅飛翔,專業的體育舞蹈、茶藝、調酒表演,載人熱氣球在空中拋撒玫瑰花瓣和五彩旅遊體驗券……昨日,「家園鄭州快樂悠遊」鄭州城市遊之鄭東都市風情遊,在鄭東新區藝術中心廣場啟動。
  • 漫步中軸線 覽盡京城八百年風月
    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樓,全長7.8公裡,是世界上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是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天安門廣場北端,建於明永樂年間,原名「承天門」,清順治年間改建後,改稱為「天安門」至今。天安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通高30餘米。城樓上房間分為東西九間、南北五間,象徵皇權「九五之尊」。
  • 內馬爾曬打坐照:巴黎是我們的城市,不是你們的
    直播吧3月12日訊 在北京時間今天凌晨進行的歐冠淘汰賽中,巴黎聖日耳曼2-0擊敗多特蒙德,從而總比分逆轉對手晉級下一輪。比賽中,內馬爾頭球幫助大巴黎吹響反擊的號角,他在進球後模仿了哈蘭德的打坐慶祝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