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太湖邊兒都在吃什麼好吃的?

2021-02-07 蘇州太湖西山島

近日小編看到有網友分享

一部非常有年代感的紀錄片

三十年前日本拍攝的《中國之食文化》



片子主要記錄了改革開放初期

中國部分地區的美食和風土人情

紀錄片一共5集,其中就有江南篇

蘇州自然包括在內

小編饒有興趣地觀看了紀錄片

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在蘇州部分,紀錄片首先選取了蘇州著名的老字號酒樓松鶴樓做代表,詳細拍攝了名菜——松鼠桂魚的誕生過程。



將鱖魚橫豎切開卻不切斷,入鍋脆炸,將魚尾炸出翹立的樣子,隨後碼入盤中,澆上熱氣騰騰的芡汁,外脆裡嫩,酸甜適口,顏值與美味並存。


松鼠桂魚到現在依舊是蘇州的名菜,很多地方都能吃到,西山島上也可以。小編之前在明月灣一家農家樂就曾吃到松鼠桂魚,店家將澆汁做了創新,一邊番茄口味,一邊是類似於菠蘿古老肉那種湯汁的口味,酸酸甜甜,很好吃。


明月灣農家樂裡的松鼠桂魚


紀錄片中還出現了非常漂亮的其他幾道菜,虹橋贈珠實在是貌美,不知道味道會是怎樣?三色蝦仁原料就是河蝦,炒鱔糊有點類似如今的響油鱔糊,最後會將一勺熱油澆上去,吱吱作響。



當然不能不提的,還有太湖。太湖風光秀美,物產豐富,在80年代也是大大的有名氣。


紀錄片中一開始出現的是活熗蝦,原料就是河蝦,上桌蝦還在翹動鬍鬚。


動圖更清楚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這道菜讓小編就聯想到用太湖白蝦做的「醉蝦」,與活熗蝦有異曲同工之妙。太湖三白之一的白蝦,特別適合做「醉蝦」,做好後上桌,蝦還在蹦跳,吃在嘴裡,奇嫩異常,鮮美無比。


太湖白蝦(西山君攝)


另外,對於白蝦,西山島上農家樂一般會做成鹽水白蝦或者蔥油醬爆白蝦,也很美味。


比較獵奇的是一道叫八珍活魚的菜。



上桌之後,魚嘴還在一張一合,非常神奇。



紀錄片中還出現了太湖銀魚,色澤晶亮,柔嫩若無骨。



80年代的人們選擇將銀魚裹上面衣油炸,脆香鮮美,根本停不下筷子。



西山有「青魚尾巴鰱魚頭」的諺語,可見青魚尾巴著實好吃,紀錄片也沒有放過它。



這道菜叫「紅燒划水」,划水就是魚尾鰭的意思,色澤油亮,紅燒手法也足夠鮮美。



那時候,蘇州糕點也很有名氣,造型可愛,色澤鮮豔,拍出來顏值也是足夠。



小編還心明眼亮地發現了一個以枇杷為造型的糕點,簡直太逼真啦!



說到蘇州的地產枇杷,就不得不提咱們西山島的青種枇杷啦,西山島所產青種枇杷皮薄肉厚,汁多核小,肉色晶瑩,肉質細嫩,酸甜適度,入口而化,爽口不膩,如今每年枇杷成熟季節都會有超多粉絲趕來西山島品嘗青種枇杷呢。


西山君攝


除開蘇州,影片中還涉及到了杭州、上海等地,杭州的蓴菜湯和龍井蝦仁也是當時的名菜。



但咱們蘇州的朋友肯定知道,太湖蓴菜比起西湖蓴菜也不遑多讓。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蘇州,蘇州有個張志宏獻上了四缸蓴菜和"蓴菜詩",張志宏的這首蓴菜詩寫道:"葉青如碧蓮,梗紫如紫綬,味滑若奶酥,氣清勝蘭芳"。博得龍顏大喜,敕封張志宏為官,時人譏之為"蓴官",可見蓴菜之魅力。


蓴菜銀魚羹


蘇州還產洞庭碧螺春,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與龍井茶不相上下。西山島就是洞庭碧螺春的產地之一。本地也有碧螺蝦仁的菜式。



碧螺蝦仁是經典蘇幫菜之一,精選西山特產碧螺春茶葉,以其清香茶汁為調料,與粉嫩彈牙的河蝦仁一起烹調,就成了這道美味佳餚。入口後不僅有河蝦的鮮味,而且有名茶的清香,別具韻味。


太湖美食還有一樣不得不介紹的,那就是太湖大閘蟹。上海人最喜歡吃蟹了,紀錄片選的一家有名的飯店,裡頭介紹說螃蟹都是直接從太湖運來的。



太湖西山島,碧水青山氣候佳,太湖大閘蟹就生長於如此優厚的環境中,蟹個大體重,肉質鮮嫩,黃多脂肥,腴美異常,歷來被譽為蟹中之珍品。



太湖蟹,其背殼堅隆凹紋似虎色青黑,腹青白色,腹下有臍,雄尖雌團,內有硬毛。「青殼、白肚、金爪、黃毛、體壯」,長得是威武雄壯,虎虎生風。



太湖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10多種胺基酸、尤以穀氨酸、計氨酸、組氨酸、精氨酸、哺氨酸等,各項主要營養指標居一般水產品之首,此外還有豐富的人體必需的無機微量營養元素。



太湖大閘蟹有很多吃法,直接清蒸是最簡單的,鮮的很。



有些人吃蟹講究,還有專門的蟹八件,把蟹吃的乾乾淨淨最後殼還能拼出個蟹來,影片中吃蟹的人們倒沒有那麼複雜,蟹黃澆點醋直接開吃,大螯用復古的小木槌槌開吃,吃完要用菊花瓣水洗手,充滿儀式的虔誠感。



除了清蒸,還有芙蓉蟹鬥、蟹球、炒蟹黃油、醉蟹等多種關於大閘蟹的菜餚,看的小編口水都掉下來了。



每年這個時節,總有吃貨在嗷嗷盼望著太湖大閘蟹的早日上市。2016年太湖流域多災多難,大蟹到10月初才上市。今年小規格的蟹在9月初就開始上市了,不過是母蟹,而大蟹的上市時間相對還是要晚一些,預計國慶時節大家能吃上。




以上介紹的美食

其中部分菜式已經失傳了

實在有點遺憾

影片中還記錄了江南其他地區的一些美食

每一道都令人饞涎欲滴 口水漣漣



《中國的食文化》一共分5篇,分別為北京篇、江南篇、廣東篇、四川篇和烹調與醫食同源篇,這裡分享一下江南篇,時長30分鐘。其餘地域美食,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搜索。





太湖之濱 風景旖旎 美食飄香

而太湖之中最大的一座小島——西山島

更是瓜果誘人 美食雲集

地道風土孕育著多彩的原生土產

還有大量順應季節不時不食的菜式

也歡迎大家來西山島做客哦!



文中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僅作分享之用

版權屬於原作者

本文視頻素材來自:食帖(ID:witheating)

旅遊人文 | 旅遊娛樂 | 宗教寺院

美食購物 | 旅遊住宿 | 旅遊交通

四季產品線路推薦

……

更多資訊內容,敬請關注太湖西山島。

熱心投稿郵箱:2028157398@qq.com

微信公眾號:@zgthxsd

©太湖裡最有人情的一座小島

相關焦點

  • 在太湖邊吃 - 澎湃新聞
    雖說黿頭渚是太湖最精華集萃的賞玩處,就像郭沫若所提:「太湖佳絕處 , 畢竟在黿頭」。但問題是,從景區大門走到黿頭處,步行幾乎要一小時。當然,也可以在進門後選擇坐電瓶觀光車,每人單程一站20元,往返30元,能從大門直接坐車太湖邊,也就是景區最核心的部分。可惜我一開始沒搞明白這些,選擇了步行,結果走了半天連太湖的影子都沒看到。
  •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街邊小吃,你吃過幾種?滿滿的都是回憶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街邊小吃吧,你吃過幾種?滿滿的都是回憶。這是80年代的一家拉條子麵館,白案師傅正在門前拉麵。小編是陝西人,陝西到處都是拉條子麵館,製作方法也和圖中差不多,都是把一團面拉開,變成細細的一條,手藝好的師傅可以做到一碗麵裡面只有一根,並不是說量少,而是拉麵的過程中不會斷掉,不論多少麵疙瘩,都能給你只做成一根面。
  • 今夜,我找到了80年代的香港不夜城……
    其實不難發現,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具體懷念的點分為以下兩點—— 香港電影 、香港明星 上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繁花似錦,燈紅酒綠與此同時,上世紀80、90年代,也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年代。
  •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的吉林市白山市,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80年代的吉林市白山市的老照片,這一組老照片有一張經過了修復,原圖已經不是那麼清晰,大家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組老照片不僅能夠重新認識這座城市,更能從這組照片中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感謝你的閱讀,感謝曾經的你為這座城市添磚加瓦。
  • 馬路邊爆火的串串店,吃一口帶你穿越80年代老漢陽!
    小味選到的是串串,正好是我喜歡吃的你們點到的是什麼呢?歡迎留言告訴小味哈~說起這串串啊,許多人對它的喜愛不亞於火鍋如今在武漢,網紅火鍋店比比皆是好吃的串串店可不能被埋沒今天小味就跟大家推薦一家口碑超好的串串店一進店,仿佛來到80年代的漢陽裡弄,紅磚瓦房、石板路、斑駁的牆上不是拆遷就是各種口號的大字報。
  • 80年代的中國,各地都吃什麼美食?附珍貴影像
    ▲ 廣東的生滾粥接下來帶你看看,80年代的中國人究竟吃什麼美食。主要記錄當時中國主要地區的美食,在改革開放初期,這些美食都是一般老百姓鮮有接觸的老菜、大菜,也屬於當地的代表名菜。不過,一些在80年代的菜式,因為各種原因,今天有錢也未必能吃得到了。
  • 80年代的《舌尖》,美味不減當年
    有網友說它是「 80 年代的《舌尖上的中國》」一點都不過分,儘管目前能看到的畫質過於「感人」,但是這種復古的質感和充實的內容在 30 年後的今天看起來卻格外珍貴而且《中國の食文化》不僅會介紹飲食相關的內容,還會涉及到一些風土人情,從這部紀錄片的窗口往回看,迷人的 80 年代仿佛就近在眼前。
  • 中國上世紀80年代的賊王——黃庭利(一)
    對於80後90後以及00後出生的人也許對這個人不知所云,但稍微上點年紀的人在上世紀80年代初,幾乎都知道他,他的知名度堪比轟動一時的,被全國軍警追鋪並擊斃的二王。前些年劉德華和葛優主演的一部電影《天下無賊》想必大家應該看過吧,葛優扮演的黎叔是個盜術高超的賊頭,他能不用眼睛看,全憑感覺單手把熟雞蛋的殼剝掉,雞蛋非常完整。黃庭利呢,比他還要迅速,要不怎麼叫賊王呢。
  • 追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火爆的樂隊、組合
    對於上世紀80、90年代的華語樂壇,你最深刻的記憶是什麼?是小虎隊的爆火,是「四大天王」的橫空出世,還是Beyond成員黃家駒的意外離世......在中國流行音樂發展史上,80、90年代是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的年代,也是港臺樂壇的一個繁榮時期,眾多富有才華的傑出人才不斷湧現,今天帶大家簡單追憶那個時期火爆的一支樂隊、一個組合。
  • 那個年代已經過去了,我很懷念她,今天再重溫一下
    #21天發文大挑戰#甜蜜的工作甜蜜的工作無限好囉餵甜蜜的歌兒甜蜜的歌兒飛滿天囉餵工業農業手挽手齊向前囉餵我們的明天比蜜甜比呀比蜜甜上世紀八十年對於80後來說是一個特別值得懷念的年代,那個時候,快樂,簡單,所有人都在為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奮鬥著
  • 雅倫的旅行在長沙,穿越回80年代吃小龍蝦是什麼體驗?
    到長沙旅行,吃一頓小龍蝦是必不可少的體驗,哦,準確地說是長沙口味蝦!文和友龍蝦館海信店是長沙的超級網紅店,據說花費了1億元打造而成,曾經創下連續排隊超過12小時的記錄,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雅倫這次在長沙的旅行,肯定也是要去探探店的!
  • 北京東站,上世紀80年代的結界!
    始建於1938年的北京東站,無論外界如何風雲變幻,依舊保持著自己的步伐不徐不慢,給大家展現什麼才是恍如隔世的復古風!「好幾年沒去北京東站了,甭管外邊繁華成什麼樣,北京東站還真是一點都沒變樣。哦不對,更破了。」在CBD一片繁華的氛圍中,北京東站宛如上世紀80年代設下的結界。
  • 太湖十年禁漁前夜,捕獲儘是小魚|漁船|長興縣|太湖|十年禁漁|許雲...
    太湖捕魚20餘年,許雲娣今年65了,「這些年,產量一直不理想」,而各項成本持續在漲,「人工最厲害,一個工人一個月起碼一萬」。她算了算,最近兩年,一年收成也就在五六萬左右,「前些年還打算讓兒子接班,現在不想了」。這一天是9月29日下午2時,離2020年太湖捕魚季結束、太湖全面十年禁漁開始,還剩下34小時。
  • 上世紀80年代 廈門有渡船白天運客晚上做舞廳
    輪渡鋼琴碼頭上世紀八十年代舊照。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輪渡工作場景。  船票的變化  紙質票年代  白天賣票晚上燒票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全廈門只有鼓浪嶼一個浴場,到了夏天,坐輪渡去鼓浪嶼上遊泳,是民眾少有的娛樂項目。高峰時,客流擁擠在小小的票房前,三四個木窗戶幾乎要被擠爆,透氣窗都要開起來當臨時窗口。  「收錢、撕票、遞票,別看這麼簡單的動作,一天下來,胳膊都要斷了。」
  • 武磊要是穿越到上世紀80、90年代,能否超越馬拉度納?
    武磊要是穿越到上世紀80、90年代,能否超越馬拉度納?這是一個網絡問答題,我的看法與眾人還是有些不同的,因為我相信事物的發展規律,馬拉度納只是他那個時代的王者, 放到現在不一定有多強,就好比當年的諾基亞手機也是手機中的王者,放到現在不如隨便一款山寨機功能多,用處大。
  • 這些人,曾是上世紀80-90年代韓國音樂的領導者
    這些人,曾是上世紀80-90年代韓國音樂的領導者上世紀80-90年代紅遍韓國的歌手都有誰?一起老看看吧。趙容弼韓國的「國民歌手」趙容弼,樂隊出身,首次出道專輯是1979年專輯「窗外的女子」。趙容弼在1980年代曾紅極一時,1987年至1990年還四度於NHK紅白歌唱大賽出場。
  • 北京80年代的早點真地道,看著都流哈喇子!
    80年代初由日本龜甲萬株式會社策劃,日本巖波映畫製作所製作,《中國之食文化》系列紀錄片。另外,除了前面兒說的,還有煎餅、切糕、椒鹽蒸餅、小棗蒸餅、豆餡兒蒸餅、茶湯、麵茶、油炒麵、炒肝兒等等。 炒肝兒這早點裡還有一樣不能不說,那就是炒肝兒。
  • 上世紀80年代的男影星們,陽剛帥氣,是姑娘們心目的「白馬王子」
    看過電影《閃閃的紅星》的都知道,這就是潘冬子。飾演潘冬子的演員叫做祝新運。是上世紀80年代的著名童星。許亞軍,沒錯,他就是《人民的名義》裡的祁同偉的飾演者。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許亞軍就已經很火了。年輕時的許亞軍帥氣逼人,微笑也很迷人。
  • 【小in分享】鮮和甜:太湖邊的無錫味道--幾近消失的雲林鵝
    糟煎白魚:糟過之後或煎或煮,配上豆瓣、蟹或野筍相互借味去問無錫資格最老的廚師高浩興,沒想到他竟搖頭說不會做,「那菜譜太久遠了,我們做的都是現代的菜」。上世紀40年代,高浩興就在無錫最著名的迎賓樓學藝,80年代被派去人民大會堂做國宴的人也是他。
  • 80年代,在北京下館子能吃到什麼?
    現在的美食看得多了,改革開封初期,作為全國中心的北京,下館子都在吃什麼?這還要感謝日本的一個紀錄片,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由日本龜甲萬株式會社策劃,日本巖波映畫製作所,拍攝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共分五集。藉助這部珍貴的記錄,讓我們得以回看當年的風貌。1980年下館子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