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南宋中後期民族英雄!

2020-12-23 萌貨說文史

棗陽市,是湖北省縣級市,由湖北省襄陽市代管,位於湖北省西北部。

這裡的白水寺位於棗陽市吳店鎮內,後人為紀念漢光武帝劉秀而建。景區內,現存的主要建築為大雄寶殿、劉秀殿、娘娘殿。殿前楹柱有對聯二副:「九月重陽白水重光重重照白水,三代尚文真人尚武尚尚唯真人」;「中興炎漢無意炎運漢運炎炎屬無意,大學明道靈山明德道德明明在靈山」。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黃火青:

黃火青,湖北棗陽新市鎮楊莊村人。1926年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三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在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1978年三月起,擔任中央政法小組副組長,中央政法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

程克繩:

程克繩,湖北棗陽市琚灣鎮程坡村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結識了周恩來等革命志士。1922年在法國加入共產黨,1923年赴蘇聯學習。1925年,創建了襄陽地區第一個中共組織——程坡黨小組,1926年秋,任中共棗陽縣委第一任書記。1927年9月,任棗陽縣秋收暴動總指揮部軍委書記,10月他領導並參加了隨棗邊「紅槍會」暴動,成立了棗陽縣第一支革命武裝「棗陽縣農民赤衛隊」,後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鄂北總隊。歷任紅九軍第二十六師師長等職,是鄂北黨、政、軍組織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田維揚:

田維揚,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中將,湖北棗陽吳家店皇村人。在軍旅生涯中,歷任紅軍排長、連長、團參謀、營長、團長,八路軍營總支書記、支隊參謀長、支隊政治委員、團政治委員,新四軍副旅長,軍分區司令員、師長等職。

先後參加了鄂北起義、大冶起義、攻打長沙、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徵,率部參加了東徵、西徵和山城堡戰役,在山東微山湖、江蘇洪澤湖等地區開展了抗日遊擊戰爭,率部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等。

施化民:

施化民,湖北棗陽人,歷任黨的地下聯絡員、黨小組長、棗陽縣農民赤衛隊中隊長、工農革命軍黨代表、中共棗陽縣縣委書記等職。1925年在行醫中結識了共產黨員王和甫等同志後,開始積極從事革命活動。不久,他在自己家裡(興隆街)辦起了農、工、商、學俱樂部和貧民夜校,宣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理論,參加學習者達百餘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通過串聯發動群眾,組織起200多人的紅槍社,開展防匪自衛和抗捐抗稅等活動。他帶領紅槍社社眾活捉了陳繼順等5名土匪頭子,獲手槍一支,步槍8支,並召開群眾大會當眾鬥爭後,處決。1927年臘月,他以「自首」為名,請來興隆一帶的土豪劣紳謝少梅等8人到家作客吃喝,待這些壞蛋進家後,早已安排好的赤衛隊員一擁而上,將謝少梅等8人全部處決。1928年農曆2月,他護送豫鄂邊區特委成員傅良駒(後叛變)到太平,途經袁寨時被當地團防局逮捕。他深知敵人不了解傅的情況,便打了傅幾個耳光說,「你這個姓王的壞蛋,把老子領到敵人的窩裡來了。」敵信以為真釋放了傅。他被押送到棗陽保安隊,大罵國民黨反動派,敵惱羞成怒,砍掉了他的一支臂膀,後又將其殺害。

傅僉:

傅僉,義陽(今湖北棗陽市)人,蜀漢將領傅肜之子,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僉長於謀略,並頗有膽勇,姜維甚愛之。官至關中都督,魏國攻伐蜀漢時,傅僉和蔣舒防守陽安關,蔣舒投降了魏軍,傅僉兵敗戰死。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曰:一日抒忠憤,千秋仰義名。寧為傅僉死,不作蔣舒生。

傅肜:

傅肜,義陽(今湖北棗陽)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攻吳國時,傅肜為都督。後劉備被陸遜擊敗,傅肜率部斷後,奮戰至死。死前怒斥道:「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曰:「彝陵吳蜀大交兵,陸遜施謀用火焚。至死猶然罵吳狗,傅彤(三國演義記為傅彤)不愧漢將軍。」

孟珙:

孟珙,字璞玉,號無庵居士,隨州棗陽(今湖北棗陽)人,原籍絳州(今山西新絳)。南宋中後期軍事家,民族英雄,左武衛將軍孟宗政第四子。

出身將門,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為嶽飛部將。他早年隨父於棗陽抗金,在孟宗政死後接管忠順軍,累官京西兵馬鈐轄。紹定六年(1233年),擊敗入侵的金國恆山公武仙所部。端平元年(1234年),參與蔡州之戰,聯合蒙古滅亡金國。宋蒙戰爭爆發後,統領南宋川蜀、京湖兩大戰場,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累官樞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撫制置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封漢東郡開國公。晚年以寧武軍節度使致仕。

孟珙雖為武將,但注重文教事業,於戰亂之際興建公安書院、南陽書院,又精研《易經》,頗通佛學。著有《警心易贊》、《無庵法語》等,今已佚失。

相關焦點

  • 德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特級英雄」、民族英雄!
    這裡的三星堆古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這裡的落鳳坡,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關鎮的龐統祠旁約2公裡處,是小說《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龐統戰死沙場的地方,此地風景優美,氣候溫和,民風純樸,祠中的龐統墓是後人為紀念龐統而建,其真墓應在不遠處的落鳳坡旁。
  • 金華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黃大仙!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駱賓王:駱賓王,字觀光,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市)人。唐代詩人。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間,成為道王李元慶府屬,任武功主簿,遷長安主簿。儀鳳三年(678),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遇赦而出。調露二年(680),除臨海丞,坐事辭官。光宅元年(684),跟隨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時,撰寫《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 泉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江南第一清官」、「青天」之稱!
    這裡不僅歷史文化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歐陽詹:歐陽詹,字行周,泉州晉江(今晉江池店潘湖村歐厝)人。唐代文學家,博羅縣丞歐陽昌之子。性喜恬靜,勤學好問。聯合逸士羅山甫同隱潘湖,研究學問。師從靈源山道士蔡明浚,學習修煉之術。建中初年(780-781),得到福建觀察使常袞賞識,大力推崇,與林蘊、林藻兄弟、詩人秦系、故相姜公輔輩交遊論文,詠吟酬唱。
  • 南宋滅亡最後一戰,彰顯出三位民族英雄,其中一位背負皇帝跳海!
    便在南宋滅亡的最後時刻,歷史陡然映照出三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他們分別是: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其中,文天祥以一句慷慨激昂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決絕於世時,他的光輝形象被後人無限稱頌和敬仰,以至於淹沒了和他同樣光輝普照的後兩位大宋英豪!    公元1259年,南宋一道金榜同時誕生了兩位讓後世刮目相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和陸秀夫。
  • 馬姓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南楚開國皇帝!
    馬姓不僅歷史悠久,還出現了很多歷史名人!馬援:馬援,字文淵,扶風郡茂陵縣。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新朝末年,馬援投靠隴右軍閥隗囂麾下,甚得其器重。後歸順光武帝劉秀,為劉秀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
  • 朝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與郭子儀齊名的唐朝名將!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趙子馥:趙子馥,原名趙振鐸,遼寧省朝陽縣人,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趙尚志的父親。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赴京應丁酉科鄉試未中,從此在鄉以教書為業。1911年朝陽縣自治會成立,他以社會賢達身份被推舉為副會長。
  • 重慶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愛國民族女英雄!
    這裡不僅吸引了眾多文藝界的名流,這裡也誕生了很多名人!三毛:毛澤東評他是「中國近代史上萬萬不可忘記的人」;蔣介石稱他「作孚兄」、「民族英雄」;馮玉祥誇他是「最愛國的,也是最有作為的人」。 巴蔓子:巴蔓子為古巴國忠州(今重慶市忠縣)人,是東周末期(約戰國中期)的巴國將軍。
  • 啟東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民國時期上海三大地產風雲人物之一!
    這裡的集慶庵位於呂四鎮鶴城路,傳創建於南宋,是啟東最古老的佛剎,現存大殿、祖師堂等。集慶庵距今近千年,在呂四有「先有集慶庵,後有呂四鎮」的說法,現建築於近代重建。文革期間,集慶庵佛像被砸,珍貴經文被焚燒,尼姑被勒令遷走。1983年,集慶庵的最後三間殿堂在印刷廠的廠房改建中全部被拆。現在的集慶庵是 1988年以後易地重建的。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東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舉重史上破世界紀錄第一人!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盧禮屏:盧禮屏,名賡揚,又名盧根,生於1829年,廣東東莞人。早期香港富商和功蔭港島的慈善家,為省港知名富豪紳士,捐出大量資金為族人修建祖墳、建祖祠和溥善堂、育嬰堂,施醫濟藥。
  • 揭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潮州後八賢之一!
    這裡的揭陽學宮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濃縮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現存建築組群由21座單體建築構成,是嶺南地區規模最大、配套建築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類歷史建築組群。這裡的進賢門在今揭陽榕城新興路口,建於明天啟元年(1621年),正面朝東。因通抵學宮,取增進進賢士之意,故名「進賢門」。
  • 冷水江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第一位女兵作家!
    蘇鏡,字自明,冷水江市毛易鎮人。1926年就學長沙周南女中時,積極參加革命活動,並加入共青團。1958年調任湖南師範學院任黨委書記,1961年夏任紡織工業部辦公廳主任。 曾傑: 曾傑,字伯興,湖南省新化縣(現冷水江市禾青鎮)人。從小頗具數學天賦,後入湖南高等學堂(嶽麓書院)讀書,為該校高材生。
  • 「棗陽人」抗金英雄孟宗政孟珙父子
    講述棗陽人的故事話說南宋時期,金兵屢次南犯,南宋大將嶽飛率軍抗擊,屢次大敗金兵,收復了許多失地。嶽飛部下有一部將孟林,山西降州人,追隨嶽飛抗金。孟林有一子孟宗政,自少隨父從軍,後隨軍徙居棗陽,在棗陽安家立業,生有十子。
  • 瑞安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南戲之祖」之稱!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孫衣言:孫衣言,清代官吏、學者、藏書家。字紹聞,號琴西,晚號遁披,齋名遜學,浙江瑞安人 。道光三十年進士。授編修,光緒間,官至太僕寺卿,尋以疾乞歸。生平努力搜輯鄉邦文獻,刻《永嘉叢書》,築「玉海樓」以藏書。有《遜學齋詩文鈔》。孫希旦:孫希旦,字紹周,號敬軒,浙江瑞安碧山桐田人。
  • 晉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北地三才子」之一!
    這裡的晉州鴨梨除了栽培歷史悠久、梨果面積較大外,梨果品質也堪稱一絕,果實呈倒卵圓形,因其果梗部狀似鴨頭而得名。其質量優良,色澤金黃,皮質如玉,果肉細膩,酸甜可口,清香多汁,素有「落地酥碎,嚼後無渣」之美譽,具有清肺、化痰、潤燥、利便之功效,對咳喘病、高血壓等病症有輔助治療作用,享有盛名,號稱「三大果霸」之一。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洪江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現代戲劇批評之父!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一些歷史名人!王繼賢:王繼賢,字翰城,洪江黔城長坡村人。幼聰慧,12歲應童子試,曾兩度入長沙嶽麓書院受業,由稟貢生赴京都入國子監。受工部侍郎何凌漢的器重,延至其家授業子孫。不久以便補導援列入任中書科中書,前後達16年。
  • 龍口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雲臺二十八將之一!
    這裡的丁氏故宅,又稱丁氏莊園,是清乾隆年間「丁百萬」家族遺留下來的宅居,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體現了膠東地區的民俗風情,展示了我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及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信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
    這裡不僅風景優美,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 孫叔敖:孫叔敖,羋姓,蒍氏,名敖,字孫叔,河南省淮濱縣人。春秋時期楚國令尹。歷史治水名人。距今2600多年前,淮河洪災頻發,孫叔敖主持治水,傾盡家資。
  • 營口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清朝唯一的漢族公主!
    這裡的望兒山位於營口市熊嶽鎮東兩公裡處,建於明末清初,遠看如一位母親佇立山頭日夜守望大海,盼望遠方的兒子歸來,其修建的慈母館是我國唯一的母親紀念館。這裡的白沙灣位於營口市南部仙人島新區的白沙灣海濱公園境內,以海域風光為主,被譽為「遼東第一灘」,並且盛產白沙灣仙桃,故又被譽為「東北第一桃鄉」。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吉首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第一代苗族女鼓王!
    這裡的乾州古城歷史源遠流長,具有四千二百多年的歷史,秦漢時期這裡是重要的商埠碼頭,水上交通發達。明清逐漸成為苗疆邊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歷來是湘西古四鎮之首(乾州、鋪市、裡耶、茶洞)。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吳鶴:吳鶴,湖南吉首(鎮溪)人,明代苗族儒士、教育家。
  • 太倉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明四家」之一!
    這裡的沙溪古鎮位於太倉市中部,是一座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沙溪古鎮區內保存著明清臨水建築和漫長的古街,古老的小巷,古樸的古橋及歷史文化名人故居。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徐上瀛:徐上瀛,別名青山,號石泛山人,江蘇婁東(太倉)人。明末著名琴家。虞山琴派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