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比白人矮,連日本都不如?2020年了,別再被謠言洗腦!

2020-12-28 英國報姐

白種人普遍比黃種人高,一直以來是大家的思維定式。

現實也的確如此:在北歐國家如荷蘭和德國,男性的平均身高超過了180釐米,不少去過那裡旅遊的同學是能真切體會到那邊和國內同胞身高的明顯差距。

(圖源:smithonian)

再稍微矮一點的,如美國、英國、加拿大,平均身高也在175-180之間,也和亞洲國家有明顯的優勢。

各種影視作品裡面,每次有白人來到中國,總是一群人裡面最高的那個。

(圖源:金陵十三釵)

小時候看春晚,每次加拿大人大山出來的時候,都能明顯感覺到有鶴立雞群的感覺:

中國人乃至亞洲人不高,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網友根深蒂固的共識。在谷歌用英語搜索,輸入「中國人為什麼都…」就會出現自動補全的「中國人為什麼都這麼矮」

而在美劇裡面,亞洲人的身高,那也是一言難盡:

說不在意身高,那肯定是假的。

人類幾萬年的自然演變,已經把身材龐大和力量聯繫在了一起。在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時代,體型越大,生存的機率才越大。這是深刻在我們DNA裡面的東西。

雖然在現在這個後工業時代,強健的體魄已經越來越和一個人的社會價值脫離了關係:大多數人都不再需要打獵和種地,腦力勞動者越來越多。但是對於強健體魄的崇拜依然是一種本能。

比如說不論英語還是中文,描述崇拜一個人,我們會用「仰望 look up to」,就因為我們潛意識裡會認為,比我自己高的人也一定比自己強。

不論是華夏還是西方,藝術作品和雕塑裡面的英雄和偉人,都一定是偉岸的。

不論男女,找對象的時候大都會對對方的身高有要求,都想要自己的後代可以繼承高個子的基因;五星級酒店招門童,也都一定要規定最低身高;每個小孩子成長過程中,爸媽也會絞盡腦汁給他補營養…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身高優勢,是會轉化成心理優勢的。而一個國家國民普遍的身高優勢,也能有力加強他們的民族自信。

每次看到歷史照片裡面,矮小的中國人和身高馬大的美國人站在一起的時候,雖然知道身高不能代表什麼,但那種潛移默化的不自信,真的可以影響到很多人。

(圖:史迪威和中國遠徵軍)

這也是為什麼,說中國人即便在亞洲也是身高墊底的文章總能激起大家的焦慮。

不過一個好消息是,上面這些傳言其實都是不同時期、不同統計手段的歷史數據互相對比產生的結果。隨著近20年來中國國力的增強,中國人的身高也逐漸趕上來了。

根據柳葉刀最新的調研結果,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 175.7cm,女性 163.5cm,兩個數據都是亞洲第一,超過了日本韓國。

並且,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在過去20年間一直在穩步上升,以每年0.1-0.2釐米的速度上漲。現在,00後們的身高已經超過葡萄牙(174.4)、義大利(174.1)這樣的南歐國家,朝西班牙、法國接近了。

考慮到歐美國家的身高目前都是持平的狀態,如果中國人的身高繼續按照現在的速度持續上升,到2050年,中國18歲人口平均身高超過180的希望很大。

或許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中國人身高很高」就會逐漸成為世界的一個共識。

很多同學可能不知道,在1900年以前,中國人和白人的身高几乎是沒有區別的,男性都在165左右。如下圖是網上流傳比較廣的外國人在中國進行的身高測量。

在同時間的歐洲,幾乎沒有國家的平均男性身高超過170,根據圖賓根大學的數據,法國人當時為166.8,英國為169.4,美國則是達到了170整。

有網友翻出了一戰時期中國勞工前往歐美工廠製造武器的老照片,發現照片裡面的歐洲人都和中國人差不多身高,甚至還比中國人矮。

(圖源:知乎@黑門山)

(圖源:知乎@黑門山)

而再往前追溯,根據2008年的一篇論文,其實人類從石器時代一直到1900年間,身高都沒有很大變化,男性都在160-170之間徘徊(女性數據欠缺):新石器時代的歐洲人167釐米,法老時代的埃及人166釐米,公元前2500年在土耳其地區發現的古人類——166釐米。

好吧,除了日本。日本人是真的矮,不論是歷史時期還是當代。江戶時代的日本男人平均身高低到了158,是論文中唯一跌破160的國家。看來「小日本」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1900年都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各個國家,卻在接下來一百年中產生了極大的分化:歐洲國家開始飆漲身高,而其他地區則是擠牙膏一樣緩慢變化。

答案很簡單:就是營養,或者更粗暴一點:肉蛋奶管不管夠。

誰都知道身高和遺傳有關,但是遺傳只告訴你你的身高有長到多高的潛力。最後你能不能長到那麼高,主要還是要看營養能不能到位。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結果。

關於遺傳,大家首先要知道即便是在「白人」、「黃種人」、「黑人」這些族群內部,不同民族之間身高就有極大的差異。畢竟這種把人類按照膚色粗暴分為三類的舊式人種觀念,本身就是一種非常落後,帶有殖民主義色彩的偽科學。

其中黑人族群的多樣性尤其巨大。中非的皮格米人男性身高低於150,而南蘇丹的丁卡人則各個都是180的大個子。和非洲大陸極其複雜的人群相比,走出非洲的白人和黃種人的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任何人告訴你白人就是比黃種人高,卻沒有討論具體族群的都是在耍流氓。

然後說說營養。

在1900年,世界上身高最高的國家是英國和美國分別是169和170。原因很簡單:英國是率先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人民生活較為富裕,並且罐頭等肉類存儲手段的發明讓更多人吃到了蛋白質。而美國雖然工業革命開始較晚,但依賴於美洲大陸地廣人稀,人均佔有資源多,不內卷,營養也就跟上來了。

(圖源:daily mail)

而現在的歐洲,最高的國家則變成了荷蘭、拉脫維亞、德國等。二戰之後,全歐洲的經濟恢復,這些地區的生活條件趕上了英國和美國。在大家都吃得飽肉蛋奶的情況下,那就是比基因了。所以真正高的民族得以發揮出自己的潛力。

在東亞,也是這樣的情況。

在20世紀,亞洲很長時間內唯一的發達國家就是日本。但日本男性的身高卻一直維持在比較低的171然後就不動了。既然不愁營養,那麼171可能就是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閾值。(也有理論認為是日本的飲食文化缺少肉類的原因)

東亞唯一的發達國家表現不給力,而剩下的諸多民族還沒有完成工業化,進入肉蛋奶自由的階段,就導致全世界烙下了這樣的印象:東亞人,就是矮,就是比不過白人。

這當然是沒道理的。

進入21世紀之後,韓國男性的平均身高超過了日本,達到175.5(柳葉刀數據),並且還在增長。而中國則是全世界身高變化最大的國家,男性和女性身高都達到了亞洲第一。

與此同時,中國的人均肉類消耗量在2017年達到了50公斤,超過日本,接近人均76公斤的荷蘭。而愛吃肉的美國則達到了98公斤,但身高還是遠遜於荷蘭,事實證明蛋白質也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現在,中國00後平均身高達到175.7,顯然還有繼續上升的空間,甚至到荷蘭的180也不是不可能。到時候亞洲人被日本憑藉一己之力造成的個子不高的印象,就可以改觀了。

1981年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以七戰全勝獲得冠軍,成為中國在三大球運動(足球、籃球、排球)隊伍中的首個世界冠軍。那時舉國歡慶的狂熱,是很多人都沒法想像的。當時人們的感覺就是,中國太需要一個冠軍,來讓世界對中國正視一眼了。

你可以說,這不過就是個女排,不過是體育,而且還是國家體制下訓練出來的。但是,這種最原始的、身體上的強大,是真的對國民,對民族自信有很強大的作用。

並且去看奧運會獎牌榜單,是不是除了中國之外幾乎全是發達國家?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獎牌榜上也就是這兩個國家輪流當第一。體育和國力是緊密結合,互為表裡的。

印度12億人口,100多年一共才拿過9枚獎牌,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國力不夠,大部分人都營養不良,更別說開展運動了。這些道理,大家可能不會自己去思考,但潛意識裡其實是知道的。

身高也是一樣。

當你走在陌生國家的街頭,外國人對你一無所知的時候,我們唯一能展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身體和臉龐:高大還是瘦小,是健康還是萎靡。當地人就會根據這些來評價你,評價你背後的國家。

當然,身高只是一個方面。我們現在營養追上來了,接下來也應該把握合理膳食,防止能量過剩。

國民強健的體魄,永遠是強大國家的最好展現。

相關焦點

  • 被白人殖民的地方就較發達?:扭曲的戀殖病
    共產黨烈士,被臺獨用來洗腦煽動仇中臺灣教科書:仇中從小洗腦,亡其國必先亡其史如何評價日本人巖裡正男?日本殖民臺灣50年,主要被發展的僅有醫學與農業。鐵路、水庫是清朝劉銘傳開始修的。唯一稍好的臺大,多數名額也是給日本人移民的。國民黨光復時,臺灣除了醫學與農業,沒有科技基礎。更無工業基礎可言,連熟練的電力工程師都沒有,是個比菲律賓(當時被美國殖民)還落後的地方。
  • 在美國:真的是亞裔不如黑人,黑人不如白人嗎?
    ,黑人不如白人。這句話接受了再往下讀,否則無法交流。美國的黑人,有逆天的歐巴馬當總統,託馬斯當最高法院大法官,喬丹、科比籃球巨星,無數歌星、影星,參議院、眾議院也不少,這些人奠定了黑人在美國的地位。大學錄取也一樣,學校更看重20、30年後這個校友能為學校帶來什麼,而不是過去3年你考試得了多少分。
  • 被日本侵略後洗腦,成為最無腦崇拜日本的國家,連國旗都要模仿日本
    二戰發生期間,日本舉國上下都被強烈的軍國主義所充斥,他們的腦海中出現了個非常瘋狂的想法並且準備實施,那就是先將琉球拿下,進而對朝鮮半島進行攻佔,最後再將中國以及東南亞的各個國家一併吞下!以完成他們眼中的霸業。
  • 李子暘:動鐵裡的黑人、中國人、白人
    中國人在平時看上去只知道自顧自,不太關注旁人,但在關鍵時刻卻能做到捨己為人,至少願意同甘共苦,給周圍的人儘量讓出空間,大家擠擠,就都上去了。 那個白人,這時卻往往會發生180度的大轉彎,從彬彬有禮、和藹可親的紳士,一下子變成兇惡的暴徒。他身體裡的兩個角色能瞬間發生互換。一個在餐桌上格外注重禮儀的紳士,會瞬間變成徒手爭搶麵包的狂徒。
  • 東亞人真的比西方人矮?我們還能長高嗎?打破中國人身高之謎!
    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講清楚,中國人過去真的矮嗎?在傳統觀念裡,黃種人就是要矮於白人和黑人,尤其是東亞人,給人的印象就是身材瘦小,個子不高。而且有意思的是,無論中外東西,大家不約而同都認可「黃種人矮」的觀念。
  • 東亞人真的比西方人矮?我們還能長高嗎?打破中國人身高之謎
    不過即使數據有出入,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人確實越來越高了。而且這個變化,在三十年來非常明顯。我們這代人顯著比父母要高,但是看到95後、00後還是要嚇一跳。在中學逛一圈,都要念叨兩句現在的孩子都是吃什麼長的。
  • 這些關於日本的謠言,誰信誰是白痴
    那麼,關於日本的謠言,究竟都有哪些呢?比如說,前些天盛傳的那些輕量級一些的謠言,一個是安倍得了癌症,似乎不久就要嗚呼哀哉,伸腿瞪眼完。流傳了幾個月,如今安倍不但沒有伸腿瞪眼完的跡象,甚至好像連個真正得病的樣子都沒有。一計不成,又來一計。於是又開始傳什麼,安倍戴綠帽,安倍的老婆和另外的男人如何如何。
  • 北歐白人與地中海白人有何不同?二者看待華人的方式有何不同?
    上回我們說了白人尤其是美國白人的認定標準。限於篇幅,一些問題沒有講清楚。我們現在繼續這個話題,重點討論一下白種人內部的分類,以及他們對華人的看法。搞清楚了這些問題,我想任何一個正常的中國人都不會再做逆向種族主義者。幾乎沒有人不注意到白人內部存在差異,而且存在等級。在不同的白種人國家,等級高低還不一樣。現在我們不說等級,我們就說他們之間的差異。
  • 白人扮成武則天吃蟑螂,還說這是中國人的家常便飯,我們生氣是太「玻璃心」了?
    中國人還是脾氣太好就算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再豐富,相信也沒有人會把蟑螂放進自己的食譜裡吧?11月20日,澳大利亞ABC電視臺播出了一檔兒童節目,引起了當地華人的憤怒和強烈抗議。恰恰相反,因為內容中出現了對黑人的「不當」描繪,連《亂世佳人》這樣的影史經典都被暫時下架了,這到底是誰太敏感了?
  • 亞洲人比歐美人矮?中國人均身高位於世界第幾?這些事你應該知道
    亞洲人比歐美人矮?中國人均身高位於世界第幾?這些事你應該知道說起身高,在咱們的固有印象中,都是歐美國家的白人最高。在大夥的眼裡,白人都是1.8米以上的大塊頭,1.7米左右的都很少,他們個個人高馬大的,所以白人在大家心目中一直都很強壯。
  • 平均身高169.7,中國成年男子竟然比日本還矮?數字揭示真相
    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似乎存在著一個基本判斷,那就是東亞三國中,韓國人身高最高,中國人次之,日本人最矮。  不過,可能是繼承了東亞人謙遜的品格,近年來在身高問題上,中國民眾和日本人都表現得非常謙卑,都認為對方的身高更高。
  • 中國人為何把日本侵略者稱為「鬼子」,而不是用老稱呼「倭寇」?
    古代,中原的侵略者通常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這種人,古代一般是稱為「虜」;「蠻」、「夷」、「匪」、「賊」、「寇」等,這些字眼都是形容「來犯者」的,日本侵略者也有,就是元明時期的海盜,對於這類人,中國人也有專門的稱呼,叫「倭寇 」,反正沒有叫「鬼子」的。
  • 喊了這麼多年小日本,中國男人平均身高竟然不如日本?現實很殘酷
    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似乎存在著一個基本判斷,那就是東亞三國中,韓國人身高最高,中國人次之,日本人最矮。不過,可能是繼承了東亞人謙遜的品格,近年來在身高問題上,中國民眾和日本人都表現得非常謙卑,都認為對方的身高更高。
  • 美國這些謠言非常可怕,我們中國人千萬別再被矇騙了!
    謠言一:「美國護照和中國護照的區別」謠傳美國護照上寫著:不論你身處何方,美國的政府和軍隊都是你強大的後盾。中國護照上寫著:請嚴格遵守當地法律,並尊重那裡的風俗習慣。世界各國的護照內容其實都是大同小異的。謠言二:「美國宣布轉基因有毒!我國轉基因食品黑名單曝光」這個謠言在朋友圈可謂是長盛不衰,讓人一看:尼瑪,這還得了?!但仔細一想,美國正式宣布?外交部?
  • 中國人真的是最吵鬧的嗎?日本人用高科技為國人澄清!| 日本科技
    一是,可見出國的中國人一般都挺有素質,而且就把這個分貝數搬出來,與其說是吵鬧,倒不如說是充滿活力。而在日本的這檔節目中用科學的事實證明了,其實在日本,吵鬧的並不是中國人。相反的是給中國人扣上「吵鬧」、「沒素質」標籤的白人群體,他們經常會發出奇怪、過分的笑聲,這些聲音的測定分貝數經常高達一百二十分貝甚至更高。
  • 「蘭德公司預測2020年中國最窮」的謠言終於破產了
    從2005年開始,一則打著著名智庫蘭德公司旗號的謠言,就在網際網路上廣為傳播,這篇謠言聳人聽聞,後來還演變為多個版本,包括「希拉蕊演講:2020年中國最窮
  • 「5·12」汶川地震12周年,這些謠言別再傳了!
    「5·12」汶川地震12周年,這些謠言別再傳了!那場災難與苦痛,永遠銘刻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中。時至今日,關於地震的流言依然盛行:李四光預測過特大地震,地震可以提前一小時預警,路面開裂都是地震造成的,磁鐵可以預測地震等等。銘記災難,莫傳謠言。
  • 朋友圈十大謠言:抵制日本電影《貞子3D》上榜
    點評:這條謠言在今年年初傳得挺火,想必很多小夥伴多少都還有點印象。另外,還有一條謠言「微信綁卡會傾家蕩產」也忽悠了不少人。在這裡,小編再強調一句:微信團隊會盡最大努力保障大家的隱私和安全使用,請大家放心,涉及到微信產品有關的信息,請以官方公眾號公告為主,不要盲目跟風相信不實傳言。
  • 白人做夢都想長成東亞人!顏值背後的邏輯和騙局
    一方面,面對白人群眾的洶湧熱情,結核病毒一臉懵逼,懷疑走錯了片場,以為穿越到2020年:老子好歹是個病毒,你們這些智障白人就不懂個尊重?同等身高體重,梨形身材按黑人、白人、黃種人遞減,內臟脂肪比重遞增。之前看過郵輪上演藝互動環節,請現場女性觀眾上臺展示性感。結果是黑女抖臀白女拋胸,分別在凸顯第一和第二性徵,過於粗暴直白,夾雜著現場濃鬱體味,讓人不適。反觀中國姑娘,都不用露肉,舉手投足間就能展示韻味,一個背景就能讓人感到性感。這就是進化差距。這就是不同文明層面對美的不同理解,都成立,都合理,無非看你在哪層。
  • 日本鬼子變身美少女只為萌倒中國人?不如先正視歷史!
    但沒想日本人「對付」起這個蔑稱詞似乎有他們獨特的一套。早在2010年,為了改變中國人對"日本鬼子」的印象,日本網民舉行了一個網絡投票,希望設計出來了一個動漫形象,「萌倒」中國人。除了改變形象,在字面上,日本網友也對「鬼子」一詞進行了一番別出心裁的解讀。有人認為「被稱為鬼的人,都是能始終貫徹自己的志向,擁有強大意志力者」。 被譽為日本「御宅教主」的作家岡田鬥司夫對日本網友的舉動頗為讚賞:「我覺得這種做法真高明啊!這不是什麼奇思妙想,而是保護國家利益最省錢且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