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奔西突的愛情 ——評保羅·帕夫利科夫斯基電影《冷戰》

2021-02-08 聖經論語對讀班

東奔西突的愛情

——評保羅·帕夫利科夫斯基電影《冷戰》

 

《冷戰》是一部愛情片,卻取了一個與此毫不相關卻很帶政治性的片名,這是很有用意的。瑪祖卡歌舞團指揮維克多與歌舞演員祖拉或離或棄、時斷時續的愛情是在東西方冷戰的背景下展開的,不僅迥異的政治環境給他們的愛情設立了障礙,不同的文化風習也製造了隔閡。他們在二者之間尋求適應,也在撕裂自身,直到最後,才在信仰中找到信靠和安寧。也許,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視角和深邃的用意,《冷戰》才博得了評委們的一致青睞,於2018年5月,使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憑此片一舉獲得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此後,《冷戰》還為他帶來第90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外語片獎 、第31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劇本獎等多項榮譽。

 在坎城電影節獲獎

東方的政治

維克多與祖拉的愛情周圍一直存在著濃厚的政治陰影。維克多是一個長期被監控的對象,連他喜歡什麼樣的音樂這樣的細節都有人每周向上級匯報,而這個人恰恰就是他所愛的祖拉。又一天,當祖拉在他們纏綿的草地上告訴他這一真相時,他怒不可遏,轉身即走。其實,祖拉也是一個不被信任的人,她因為反抗粗魯的父親而入獄了幾年,被人另眼相待,飛短流長。1952年,維克多趁瑪祖卡歌舞團去柏林演出之機,逃往西方,而事先約好同行的祖拉卻不得不在餐廳陪領導吃飯,被困住,不能脫身。在幾位東歐官員大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兄弟情誼的時候,如坐針氈的祖拉只能與心愛的人從此天各一方,難得相見。現實的政治無情地撕裂了這對有情人。

初到歌舞團受訓

演唱波蘭民歌

藝術也受到了政治的影響,在當時的環境下,以詠唱愛情不幸為主的民歌很難以原汁原味的形式呈現,歌舞團節目必須要表現土地改革、世界和平等宏大主題,更要謳歌偉大的領袖、傑出的智者。

1955年,維克多來到從法國來到南斯拉夫觀看瑪祖卡演出,他想見祖拉一面都不被允許。在整場演出過程中,他被安全人員緊緊盯著,演出一結束,他就被安全人員迅速推上了回華沙的火車。他們近在咫尺,卻只能四目相望,不能牽手道情。

 

西方的趣味

1957年,祖拉終於來到了巴黎,夜晚,她與維克多在塞納河畔重逢。此時,維克多已經有了法國情人,而祖拉也已經嫁人,因為沒有在教堂舉行婚禮,所以祖拉認為那不上算。他們又重溫舊情,但西方世界並非他們想像的樂園。維克多在一家酒吧擔任編曲和鋼琴演奏,他的音樂被視為異國情調,他也以這種方式來迎合西方人。

指揮和鋼琴演奏維克多

祖拉覺得他在波蘭是一個人,在巴黎是另外一個人人。祖拉到來後,他們不得不出席各種社交場合,結交各種音樂名人,為自己尋找生存和發展空間。祖拉的波蘭民歌被改編成了法國酒吧和沙龍的藍調,還必須付出獻身的代價。維克多慶祝祖拉第一張個人唱片在巴黎問世的夜晚,沒想到卻成了她爆發長久積壓憤懣的時分,她將唱片隨手扔到了街頭,兩人發生激烈的爭吵,不歡而散。此前,她也在「日食」酒吧狂飲爛醉,跳個不停,最後從酒桌上摔倒下來,這都是她絕望與憤怒情緒的表達。可是,這種情緒又豈止限於祖拉,維克多不同樣如此嗎?就連導演本人,在他拍攝波蘭題材的《修女艾達》和這部《冷戰》之前,還拍攝過幾部中規中矩的西方電影,不也是同樣無聲無息嗎?

在巴黎酒吧落落寡合

在波蘭,他們受到種種的壓抑與限制,在法國,他們同樣受到各種有形與無形勢力的緊逼與掌控。想追求真正的藝術,談何容易?不得已,他們選擇了回到波蘭。祖拉在舞臺上演出庸俗不堪的歌曲,維克多更因為非法出境與入境還有莫須有的間諜罪名被判15年徒刑,直到祖拉拼盡全力利用各種關係把他解救出來。當1964年維克多從監獄出來時,他已經在其中呆了整整5年。於是,這對飽經磨難的情人決定不顧一切地再次奔逃。

庸俗不堪的演出

波蘭的民歌

影片中穿插了許多具有地道的波蘭民歌。它們都帶著強烈的憂鬱色彩,是對包括主人公在內的波蘭人悲劇命運的詠嘆。影片以一首表現愛情不幸的民歌開頭,它是由兩個淳樸的民間藝人唱出的:「我敲門,我哭喊,她不想開門,我只好枕著石頭入眠。我頭枕硬石,腿挨門框。開門吧!貞潔的少女,敬畏上帝。」這首歌給整個影片定下來憂傷的基調。

民間藝人

在祖拉說出自己被迫要向上匯報維克多的一言一行時,維克多不理解,反倒憤而離去,祖拉傷心地跳進草地邊的小河中,唱起了那首《心》:「心啊,能感受到活著多美好,能感受到心動多美好。心啊,謝謝你,你知道該如何去愛。」表達了她彷徨無定、不知所從的心情。她心底的願望則由《真愛是彼此的秘密》洩露了出來:「我要下水啦進入水中,我們註定不會在一起。讓我們教教這駿馬遊水,這樣就能追隨對方一生。」

說出要向上級匯報他一舉一動的真相

影片中在不同時段、不同場景中反覆詠嘆的是《只要活著,如何不愛?》:「兩顆心,四隻眼睛。白晝黑夜都在哭泣,黑色眼睛,為何流淚,因為彼此無法相見。彼此無法相見,噢呦呦!只要活著,如何不愛。他像個沒有母親的男孩,誰會愛上這樣的男孩,他們的心會硬如磐石,是誰置他於如此傷痛……」維克多被安全人員推上開往華沙的列車時,耳邊迴蕩的就是這首歌的最後一句:「我只是一個男孩,只有我的歌聲,我會愛到最後一瞬。」

 

廢棄的教堂

影片也巧妙地把天主教信仰放到了中心位置。影片的開端和結尾都出現了被廢棄的教堂的影像。這裡滿目瘡痍,斷垣殘壁,無人問津,大殿已經失去了它壯麗輝煌的穹頂,而露出了高遠的天空,斑駁模糊的耶穌聖像也只剩下了一雙依稀可辨的眼睛。影片開始不久,瑪祖卡歌舞團團長卡支馬雷克因找地方方便而偶然發現了這座教堂,他走著走著,忽然感覺到耶穌那雙眼睛在注視著,他不由自主地摘下了戴在頭上的帽子。

在廢棄的教堂兩人宣誓成婚

最後,在兩個主人公經過漫長的糾纏、撕扯、折磨與苦痛之後,終於又走到了一起,他們再次來到這座廢棄的教堂,在那雙眼睛的注視下宣誓結為夫妻,永不離棄。宣誓過後,兩人在不遠處的路邊坐了很長時間,打量著周圍茂密的田野,享受著這份恬靜與輕鬆。然後,祖拉對維克多說:「到另一邊去吧!那邊的風景更好。」他們可能並不知道要到哪裡去,前面等待他們的是什麼,但他們相信:未來就像大殿上方的天空一樣,那是又高又遠。

這表明: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不完全,都有種種限制在擠壓著他們,都有種種歧途在誤導著他們,甚至,他們還必須在樹立有偉大領袖巨幅畫像的舞臺上歌唱,但是,在頭頂,耶穌基督的眼睛始終在注視著他們,他會引領他們正確的方向和道路,也給他們帶來真正穩定和平安。

 

2020年9月3日星期四

 

現在的人對電影的欣賞比較重視感官享受,而不太思考其中內含,這是一本讓人安靜下來細細品味電影、認真思考人生的書。它包含了對近年來上映的38部中外優秀電影(包括1部電視連續劇)的評論文章,所論及的有奧斯卡獲獎影片,也有電影新人的佳作;有天馬行空的幻想,也有似水流年的演繹。與其他影評不同的是:這裡的文章不涉及明星隱私八卦,不議論編導個人是非,只就劇情本身作哲理分析。在作者看來,電影藝術家不管採用何種方式,所反映的都是人生,都是人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看電影是在別人的生活中過自己的癮;寫影評是講別人的故事,論自己的人生。或許,在這些絲絲入扣娓娓道來的分析中,您會看到情感的本質,發現矛盾的癥結,找到解決的出路。您可能會不以為然甚至大為光火,也可能會怦然心動乃至拍案叫絕,但只要能引起您對電影與生活的深思,作者的目的就達到了。附錄中收集了幾篇評論作者影評的文字,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本書。 

      此書原價45元,現為大家提供優惠價30元一本,並附帶作者親筆籤名及聖經金句,非邊遠地區郵費10元。 

聯繫添加微信:276643302

請備註「購書」

現在有少量的《論語遇上聖經》和《中西元典對讀》。《論語遇上聖經》42元,《中西元典對讀》75元,快遞費10元。

****************************

相關焦點

  • 波蘭愛情電影《冷戰 (2018)》高清中字
    波蘭愛情電影《冷戰 (2018)》高清中字導演: 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編劇: 雅努什·格沃瓦茨基 / 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主演: 尤安娜·庫裡克 / 託馬斯·科特 / 波利斯·席克 / 阿伽塔·庫萊沙 / 塞德裡克·康 / 更多...
  • 電影《冷戰》:看政治、愛情和藝術如何跳舞
    但導演帕夫利科夫斯基更向前一步,他讓愛情和時間在這個悽美的故事裡密不可分,並覆水難收。如果說,愛情關乎的是選擇用哪種方式去面對外部世界,特別是當這段愛情處於城市間遊移和現實壓抑的背景下,那麼祖拉和維克多的愛情,是他們選擇面對外部世界的一種方式。
  • 影片推薦 | 波蘭影展閉幕影片《冷戰》
    故事梗概影片講述了一對背景、性格截然不同的年輕人之間熾熱的愛情故事。1950年代冷戰期間,在史達林統治下的波蘭和自由放縱的巴黎,一位追求自由的音樂家和一位滿懷激情的年輕女歌手墜入了愛河。影片以 50 年代冷戰期間的波蘭、柏林、南斯拉夫和巴黎為背景,描繪了艱難時代中不可能的愛情故事。
  • 《沒有煙硝的愛情》:處於冷戰時期身不由己扣人心弦的絕美愛情
    文/影癮作動-深呼吸的電影空間本片是由曾經在2014年勇奪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依達的抉擇》的波蘭名導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Pawe Pawlikowski)所執導,繼他上一部作品依達是以黑白片拍攝後,本片他一樣再度大膽的以黑白片形式拍攝,他也是繼奇士勞斯基、羅曼波蘭斯基之後,第三位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波蘭裔導演
  • 《沒有硝煙的愛情》動人心弦,結尾那邊風景更好
    而《沒有硝煙的愛情》,又名《冷戰》,卻讓我喜歡上。這部2018年的電影,導演是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曾經獲得坎城最佳導演獎,《冷戰》到處藏著殺機,看得人很壓抑。1950年代冷戰期間,一位追求自由的音樂家和一位滿懷激情的年輕女歌手墜入了愛河。這種愛情,命定苦惱。艱難時代中不可能的愛情故事,卻動人心弦。
  • 波蘭電影鑑 | 構圖美學下的宗教與冷戰:傷痛之後只有傷痕嗎?
    一,波蘭導演鑑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導演對於許多觀眾來說或許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他執導的劇情片《修女艾達》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2018年,導演再次憑藉劇情片《冷戰》先後獲得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第31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 愛情的限度——觀波蘭電影《冷戰》
    此次第一次接觸波蘭電影《冷戰》,就是功勳導演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執導的影片,2018年拍攝完成,後獲得很多獎項,其中一項是嘎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此前四年,他的另一部影片《修女艾達》即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無疑才華橫溢。《冷戰》這部僅僅80多分鐘的黑白片,據說是導演獻禮父親母親的愛情影片,向冷戰時期的父母愛情致敬,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就是導演父母的名字,當然故事情節已經作了改編。
  • 攝影筆記丨 從電影中學習構圖
    電影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所以可以學的點特別多,特別是構圖、色彩、布景等等,這次我就先推薦《冷戰》和《布達佩斯大飯店》
  • 日本2019年電影旬報獎公布評選結果,《小丑》登頂十佳外國電影
    2月5日,日本電影雜誌《電影旬報》評選出2019年年度十佳日本電影和十佳外國電影,其中《小丑》登頂十佳外國電影,華語片《大象席地而坐》也一同入選。《電影旬報》創刊於1919年7月,1924年起設立電影旬報獎,選出每年的年度十佳影片;1926年起至今,該獎項分為「日本電影」和「外國電影」兩個部分。電影旬報獎是日本電影界最具權威的獎項。具體名單如下:十佳日本電影1.
  • 紅塵淪陷:經典愛情電影
    前言影史百年,愛情經典數不勝數。我們匯集其中的部分佳作,奉獻給大家。一些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愛情經典如《泰坦尼克》、《人鬼情未了》等因為以前推送過,就不收錄其中。以後還會陸續推出,歡迎大家收看!是影史上最精彩的喜劇之一,本片在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最有趣的100部電影」榜單中名列榜首。
  • 波蘭電影《冷戰》
    今天看了電影《冷戰》,下載很久,從很多電影中隨機選擇的,以我看幾千部電影的功力,看了十幾分鐘,我知道,這是一部精品。按我的自我感覺評價機制,只有百分之五至十的電影可稱為精品。所以我一般看電影,就象完任務,年少時的崇拜、激動,像語文課中狗屁都要找出閃光點的青春已經一去不復返,不好的電影結局就是閱後即焚,不會在硬碟和記憶中存有位置。
  • 紅塵淪陷:經典愛情電影合集
    美國喜劇天王金·凱瑞攜手《泰坦尼克》「露絲」奉獻出這部出色的愛情電影!14、《真愛至上》 (2003)導演: 理察·柯蒂斯主演: 休·格蘭特 / 科林·費爾斯豆瓣 8.6 IMDb 7.6這部由10個愛情故事串成的喜劇電影。
  • 電影《冷戰》:在時間的長廊上相擁
    故事背景依然設置在波蘭,二戰硝煙散去後,鋼琴演奏者Wiktor奔走國內,募資組建民間歌舞團的途中,與歌聲清亮,身世如謎的Zula漸生情愫,兩人自此開始了橫跨十五年的愛情長跑。影片以此為坐標,將六段時空銜接一體,讓觀眾見證這對身逢冷戰年代的愛侶,如何在謊言橫行的鐵幕下,一面輾轉流徙,一面小心維護著戀情的純真與活力。
  • 電影《冷戰疑雲》:冷戰時代洪流下,那屬於理想主義者的悲歌
    然而這部《冷戰疑雲》(又名《合伙人》)的電影卻走出了自己獨特的特色。三集迷你劇把冷戰的重大事件都囊括在幾個小時中,製作水平甚至超越了院線電影,思想內涵深邃,通過大時代中對小人物宿命推動和理想奮鬥主線的描寫
  • 波蘭電影鑑 | 構圖美學下的歷史:傷痛之後只有傷痕嗎?
    一,波蘭導演鑑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導演對於許多觀眾來說或許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他執導的劇情片《修女艾達》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2018年,導演再次憑藉劇情片《冷戰》先後獲得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第31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 2018電影票房,坎城,柏林,威尼斯,奧斯卡,《電影手冊》,《視與聽》……
    2018年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獎名單:最佳影片:《小偷家族》是枝裕和評委會大獎:《黑色黨徒》斯派克-李特別金棕櫚:《影像之書》讓-呂克-戈達爾最佳導演獎:保羅-帕夫利科夫斯基《電影手冊》2018年度十佳電影: 1.《野小子們》,導演:(法)貝特朗·芒蒂格。2.《寬寬和非人類》,導演: (法)布魯諾·杜蒙。3.
  • 七夕愛情電影推薦:有很多愛,無法重來;不同愛情,一樣動人
    十二幀的光影,七夕呈上電影世界中最真實的人間故事——浮生無定,唯有愛與真心永恆。時代的冷戰落在個體,成為愛情的一部分。在異鄉的文化剝離和焦慮中,祖拉跟隨內心的聲音,回到波蘭。,從來都不會只講愛情本身。那些只是著墨小情小愛的純愛電影,愛得再死去活來,那份動容也沒有回味的餘地。哪怕加入獵奇的元素,比如吸血鬼的愛情《暮光之城》,SM的愛情《五十度灰》,外灘露臺的愛情《小時代》,也無法在我們心裡留下深刻的痕跡。
  • 關於影片《冷戰》
    《冷戰》又名:沒有煙硝的愛情(臺) / 冷戰戀曲(港) / Cold War,我關注這部影片,不是和政治相關的「冷戰」背景,《冷戰》也不是一部揭示政治主題的電影。我關注的是男女主人公炙熱、濃烈、真摯、盡興、透徹的情感戀情。
  • 文娛早報|情人節檔動畫影片《海獸之子》宣布撤檔 日本2019年電影...
    日本2019年電影旬報獎公布評選結果,《小丑》登頂十佳外國電影2月5日,日本電影雜誌《電影旬報》評選出2019年年度十佳日本電影和十佳外國電影,其中《小丑》登頂十佳外國電影,華語片《大象席地而坐》也一同入選。
  • 電影 |10大蕭邦配樂瞬間,每一幕都感動到窒息
    於是,他終於在影片接近結尾處的一處黑人酒吧中用一首蕭邦冬風練習曲讓整個酒吧目瞪口呆,暫且不論這個行為是否天時地利人和,練習曲的出現的確使整部電影好像鍍了一層金,你瞧,唐·雪莉都笑了。瓦迪斯瓦夫·斯皮爾曼是波蘭一家電臺的鋼琴師。二戰即將爆發之時,他們全家被迫被趕進華沙的猶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