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俐在內地拍戲時,與經濟公司有一項很有意思的文字合約: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證她不和張偉平見面。原因是傳聞張偉平在鞏俐與張藝謀戀愛時期,曾在張藝謀面前說過一些影響他們關係的話,嚴重破壞了他們的感情。山東大妞鞏俐和陝西漢子張導分手與香港人結婚淡出內地電影,而張導和張偉平又合作了很久,終於關係惡化,直到決裂。
小時候看過一個電影《過年》,印象頗為深刻,李保田和趙麗蓉老兩口子,新年迎來了各懷心事的幾個子女,有的是要錢深造、有的要錢結婚、有的和丈夫或者妻子關係惡化.只有充滿正能量的二姐夫個人承包工程,還被被老丈人認為是歪門邪道。這些人湊在一起,以團聚的名義,皮笑肉不笑,強壓著對彼此的不滿,但是火山是壓不住的,最後當然不歡而散,吵了架、砸了房、該罵的都罵了,該打的也打了,精心布置的家,被砸個一塌糊塗。
人活在世,誰也不可能避免衝突。
按照馬克思主義辯證哲學理論,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雙方所不能接受的一個點,也就是各自所堅持的原則,矛盾需要解決而非隱忍,有效的解決方式之一就是衝突。
衝突也不能解決的時候,就剩下一種方式——遠離。
但是無論如何,解決的方式都不是隱忍,不是粉飾太平。
鞏俐成名早演技好,她解決問題的方式很簡單,絕不會因為回到內地電影市場,而去做什麼妥協,我不喜歡你,是根深蒂固的,是不可原諒的,她的行為就是告訴世人:我和他沒有和好的機會。
可惜大多數人不能明白這個道理,非要用親情友情的名義,讓一些明明矛盾還沒解決的人坐在一起把酒言歡,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個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飄下來,馬上都能掀了桌子互捅幾刀。
前幾天刷屏的北京中關村某小學校園暴力事件,兩個男生在衛生間把屎尿澆在一個男孩頭上。被欺凌的孩子媽媽找到學校,要求學校和施暴男生給一個說法,但是學校和家長都認為她在小題大做。
施暴男生家長說:「這是孩子間的玩笑,我們都說了對不起了,還要怎麼樣!」
學校更甚,逼著施暴男生和被凌辱男生一起互動,趁機拍下「和諧共處」的照片發布。
這樣避重就輕和稀泥的做法讓那個可憐的孩子在被屎尿澆頭後受到更大的刺激,被診斷為中度焦慮症、中度抑鬱症,醫生建議不要上學了。
而孩子母親也終於下定決心把這件事公布於眾,一定要讓所有施暴者付出代價。
粉飾太平的人其實內心都認為自己很精明,殊不知他們臉上那個惡魔面具簡直昭然若揭。人有矛盾不去解決,而是讓矛盾一方選擇隱忍,也許一時會認,而終有爆發那一天。
所以沅寶兒告訴你們:免費才是昂貴的,得體的才是可怕的,完美的才是矛盾的,驕傲的才是自卑的,波瀾不驚才是暗流湧動的。
我們為什麼要粉飾太平?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利益。電影《過年》裡孩子們粉飾太平,是為了父親的老本兒;學校粉飾太平,是為了名譽不受損招生沒影響教職工獎金照發;一個單位同事粉飾太平,還是不為了互相不礙事,不做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不去粉飾太平,很容易被依附的社會關系所拋棄,比如電影《秋菊打官司》裡,大肚婆秋菊要去告村長,就被全村人嫌棄。
我姐妹兒白姐很早之前就有一套不錯的理論,就是農耕時代殘留的關係系統現在已經完全不適用。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個人訴求完全可以自己解決。
比如你需要浪漫,沒必要一定情侶關係給你解決,昆明直郵的鮮花,200塊一大把,能擺滿整個床邊;
比如你職場出了問題,沒必要一定要找公司的同事或者上級,網上有職業顧問,全是國家認證的,絕不會給你出餿主意;
比如你委屈想哭,沒必要和閨蜜膩歪,滿大街心理諮詢師,一小時五百還能打折,讓你哭著進去笑著出來;
比如你想吐槽,沒必要叫上一幫人喝酒擼串,自己一個人坐在小黃河,沒一會兒就有人搭訕,聊完就走,沒有後患;實在不行跟我一樣開個公眾號專門吐槽,還有一幫哥們兒姐們兒叫好,讓沅哥我充分享受網紅的虛榮感。
比如你缺錢……孩子,你洗洗睡吧,大家都缺,你的關係到不了搭上王思聰那一步,咱別想那沒用的。
別怕衝突難看,粉飾太平才最難看,因為人人都會覺得像小丑;有沒有涵養也並不在衝不衝突上,中世紀的紳士隨身都帶著槍,你不惹我,我也不惹你,你若惹我,那咱倆幹仗。
小時候不明白啊,現在30多歲高齡才知道,為了成全得體舉止而讓自己的氣度眼界受委屈,是多麼不值得的一件事情。這個世界上,誰都沒有一個完美的人格,何苦去做一個聖人。
一直不喜歡金鎖記裡的所有人物:七巧為了粉飾太平,不肯離開肺癆丈夫,一輩子在黃金枷鎖裡委屈自己,並且用花樣作死的方式來消耗子女親屬對她的最後一點點感情;女兒長安為了粉飾太平,不敢反抗母親,離開深愛的未婚夫,孤獨終老;兒子長白為了粉飾太平,疏遠自己的妻子,最後結髮妻和小妾都被虐待致死……
有時候想想,明朝社會地位低下的妓女杜十娘,都能一怒之下扔了了半輩子掙來的珠寶;都能恨自己瞎了眼認錯了人,就為了不委屈自己,你,還有什麼不能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