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氣味就是階級,惟有高考可以超越

2020-10-31 吹盡黃沙


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將代表韓國競爭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


二十歲的女兒偶然提到韓國影片《寄生蟲》拍的不錯。這個周末看了,果然不錯!不錯的標準就是,整個觀影過程不走神,一直被劇情牽引著。

當基宇和基婷兄妹的詭計得逞,讓競爭對手一一掉進坑裡,一家四口都進了樸社長的豪宅來工作,以互無聯繫的四種身份。不禁讓人對他們一家既鄙夷又佩服——這家人挺壞的,為了自己的私利,把原來的司機、管家都給黑了;但他們組織騙局時,細節處理是那麼盡心盡力,一切都安排得幾乎天衣無縫,讓人不能不佩服。

基宇一家四口住在地下室


不過,基宇一家的陰謀仍然有一個天然存在的、無計消除的、難以規避的漏洞,那就是他們身上的氣味!

樸社長的兒子多頌有點神經質,但小孩子的簡單讓他率先感受到了基宇一家的破綻——「他們身上有相同的氣味」。幸好樸家人並沒有深究此事。

第二個發現這種氣味的是樸社長。他對司機基澤(基宇的爸爸)其他方面都比較滿意,只是接受不了基澤身上的氣味。這種氣味到底源自哪裡?樸社長並不清楚。

樸太太在丈夫的提醒下也意識到了這種氣味的存在。


基宇一家明白這種特殊氣味的存在和威脅,時日一長,難免會露出蛛絲馬跡。他們想了一個辦法,四個人的衣服分開洗,用不同氣味的洗漱用品。

但隨即他們就分析出了氣味的真正來源:他們所居住的半地下室的氣味。這種氣味由發黴的氣味、廁所的氣味、垃圾的氣味、街頭醉漢隨地小便的氣味混合而成,他們自己聞不到,但對富人來說,這種氣味太刺鼻了!讓人印象深刻。畢竟,就連地鐵的味道都讓樸太太很敏感,覺得難以忍受。

這氣味就是階級的身份證!無論你偽裝得多麼體面,無論你的言談舉止已經進化得多麼優雅,都經不起鼻子這麼一嗅!

爸爸基澤是善良的,本來他對樸社長既感激又有幾分愧疚的。

為了救昏厥的兒子,樸社長需要拿到被管家丈夫壓在身下的車鑰匙。常年藏身地下室的管家丈夫身上也有那種氣味,樸社長在掀起他屍體的時候,這種氣味讓樸社長不由自主地捏住了鼻子。

捏鼻子,赤裸裸的階級差異的宣示!

就是這一捏鼻子的動作,讓基澤的歉意笑容漸漸凝固,繼而變成一股冷酷的殺氣。他站起身提起刀,捅死了樸社長。

氣味造就了兩個家庭的悲劇


這氣味是那麼的刺鼻,是那麼的頑固,又是那麼的可怕!這氣味似乎不可消除、不可改善、不可逾越!

樸家唯一對這氣味不那麼敏感的,是樸家女兒多惠。正是作為高二學生的多惠即將面臨高考,請了有四次高考經驗的冒牌大學生基宇來補課,才使得這兩個天差地別的家庭有了聯繫。

可以說,高考是聯繫這兩個家庭的紐帶。這個紐帶還差點兒促成了基宇與多惠的愛情,雖然這種愛情註定見光死,註定不會有結果。

可以說,高考是聯繫韓國窮富兩個階層的紐帶。無論窮人富人,都要面臨高考的煎熬,都可以通過高考憧憬未來!

氣味就是階級,天差地別,不可逾越!惟有高考一個機會可能超越。

需要到馬桶邊蹭網的兄妹倆


影片最後,基宇幻想了自己發財了,買下了這所豪宅,讓自己藏身地下室的父親重見天日。如果基宇真的能讓這個幻想變成現實,也只能通過贏得高考來實現。

《寄生蟲》是第一部獲得坎城金棕櫚獎的韓國影片

相關焦點

  • 《寄生蟲》階級氣味引發的悲劇
    首先《寄生蟲》是一部非常有韓國味道的電影,近年來,韓國電影立足於本民族的歷史現實,努力彰顯本民族的審美風格,同時又融入了現代價值觀,這也是本部電影受到韓國本土和海外觀眾喜歡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階級矛盾在當今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是很難調和的矛盾,這種題材自然能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鳴,因此可以說是本部電影做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從它斬獲海外各項大獎也可以看出它的成功,
  • 《寄生蟲》難以跨越的階級
    《寄生蟲》圍繞三個家庭的故事展開,一家是住豪宅的富人家,一家是作為電影主角生活在半地下室的四口人,最後一家是住在豪宅地下室的舊保姆一家,明顯的階級分層。主角一家謊報身份一步步進入富人家工作,就像寄生蟲一樣寄生在富人家,成功寄生之後卻揭發出早就寄生在豪宅地下室的舊保姆老公,充滿了荒誕的戲劇效果。影片從一開始隨著主角利用一個巧妙的契機開始布局,最後結尾以一個傷亡慘重的方式直接暴露真相。
  • 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 隱在階級固化中的寄生蟲
    誠然,奧斯卡每年的重量級獎項都和時下風向有關,《寄生蟲》很符合奧斯卡的調性,階級、弱勢群體,政治隱喻…… 02 《寄生蟲》的主角是生活在半地下室的四口之家。多年高考未中的基宇和父母、妹妹生活在狹窄、陰溼的半地下室。一家四口沒有固定的生活來源,唯一的工作只是接接披薩店糊紙盒的零工餬口。
  • 階級固化,寄生上流 ——《寄生蟲》
    ,驚悚電影,這是一部敢拍敢寫,可以評,可以審視人性,可以值得論的電影。   影片中的寄生蟲將生物學概念具象化成兩種階級。底層人士迫於生計,寄生在上層階級的房屋內;上層階級則通過合法手段,光明正大地從底層人士身上攝取財富;
  • 深度揭露韓國階層的分化丨湯匙階級論
    《寄生蟲》《寄生蟲》劇照說韓國階層之前,我們來簡單說說這部電影,《寄生蟲》裡的一家人,爸爸是專職司機,媽媽是退役運動員,哥哥是落榜生,妹妹是電腦高手,這如果放在天朝,應該也是可以維持生活的。在作為上層人士的樸社長的認知裡,坐地鐵的人有地鐵人群的氣味,住地下室的人有地下室的氣味。這味道是難於表示的味道,屬於自己階級、階層的味道。這是階級社會不可逾越的界線。這是劇中一家人根本無法逾越的「氣味」。韓國高考韓國的高考也被稱作「大學修業能力考試」,考生要在一天內考完5門科目。2019年高考全國設1190處考點,共有9.5萬人應考。
  • 從電影細節中剖析《寄生蟲》:奉俊昊對貧富階級差距的社會化表達
    韓國導演拍攝的「人性」為核心的電影近年來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流行的趨勢,而《寄生蟲》則恰好背道而馳,奉俊昊對《寄生蟲》電影的思考不是人性,這也是韓國電影第一次將「社會結構」放在電影中作主要探討的對象。我們再回想一下,會在廚房出現的,就是地下室的那個中年男子了。而且後來的劇情我們可以得知,中年男子一般會在半夜從地下室爬上來偷吃東西。這就顯而易見了,多頌的畫正是在暗示或者預示,地下室的那個「鬼」會從地下室爬上來。
  • 《寄生蟲》氣味的背後,其實講述的是原生的罪?
    《寄生蟲》初初上映就贏得了好口碑,首先是它的題材新穎,是一部少有的思考貧富差距的電影,在這部影片裡,窮人是終年難見陽光的地下室,簡陋的生活環境,還有難聞的氣味……而富人則是光鮮亮麗的外表,富麗堂皇的別墅,充斥著陽光和溫暖,還有暖融融的氣味。兩者相碰,高下立見。
  • 韓國電影《寄生蟲》,高級黑色幽默,反映社會階級矛盾
    毋庸置疑是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剪輯的獎項,而導演奉俊昊本人也拿下了最佳導演。更別提其他國際上琳各種各樣的獎項了。這一年的韓國人似乎因為這部電影開掛了一樣,以韓國人的性格來說,這部電影估計能被他們吹一輩子了吧。話說回來,針對這部電影本身質量的呈現來說,確實是一部上佳的商業喜劇片。
  • 《寄生蟲》好像處處都在描寫「階級差異」
    這麼好評如潮的電影,我卻在看到基婷也來當老師的時候基本就推測到那這家人會一個一個進來,扣題嘛,寄生蟲~果不其然,所以看得沒意思了……要不是後來原保姆以及地下室藏著的老公,這另一對寄生蟲的出現還挺出乎意料,否則看的幾乎睡過去了。
  • 「寄生蟲」豆瓣9.1分,金棕櫚大獎,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當更多的影迷終於親睹[寄生蟲]的真面目後,期望並沒有導致失望,口碑反而愈加堅挺…豆瓣電影萬人9.1分的成績,超越98%的劇情片。那麼這部令人心癢的影片的劇情內核,以及導演想表達的思想是什麼呢?—— 雖有輕微劇透,但不影響觀影 ——[寄生蟲]裡有兩個家庭…住在地下室的基澤一家靠摺紙盒為生。
  • 《寄生蟲》寄生蟲眼光下的韓國現實
    因為畢竟韓國的階級矛盾已經到了無法改變的程度。這種矛盾關係的起源或許可以追溯到上世紀韓國的「資本旋風」時代,上世紀的80年代,因為日本半導體行業受到美國打壓,韓國的電子企業乘虛而入,得到了日本半導體企業70%的訂單。並且伴隨著1987年漢城奧運會的舉辦,韓國本土的各大電子巨頭賺,比如三星、LG這些的盆滿缽滿。
  • 韓國電影《寄生蟲》故事情節簡單明了,窮人和富人的階級對立
    《寄生蟲》的故事其實很簡單,窮人和富人的階級對立。故事從窮人一家四口的生活展開,到兒子成為了富裕一家大女兒的家教,再通過一些小伎倆讓自己的姊妹和父母一步步替換了原本給富人提供效勞的司機和管家。其次,這部電影表達了兩個觀點:第一個,富人註定富,窮人必然窮。
  • 韓國電影橫掃奧斯卡 奉俊昊《寄生蟲》社會階級不平等的悲劇
    有錢人家的小孩連衣服都沒有褶皺,錢就是熨鬥,把一切都燙平了,所有褶皺都被燙得平平的。除以上獎項外,《寄生蟲》在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中均拿下了「最佳外語片」大獎。為何這部影片能拿下這麼多獎項?《寄生蟲》是一部極具隱喻色彩的都市黑色童話,更多的是對普羅大眾的社會性預言與警示。
  • 二刷《寄生蟲》:除了階級分化,我還看到了家庭教育的失敗
    《寄生蟲》榮獲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這也是韓國電影首次摘得金棕櫚。《寄生蟲》由拍攝過《殺人回憶》的奉俊昊執導,青龍影帝宋康昊主演,僅從公這樣的&34;來說,這也是我必看的電影之一,更別說前不久還拿下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 《寄生蟲》:「寄生上流」背後的悲劇與階級意識的湧現
    「寄生上流」《寄生蟲》還有一個名字叫《寄生上流》。故事的構思很精巧,圍繞一個房子展開三個家庭。住豪宅的樸社長一家,身上總帶有地下室氣味的金家,還有一直藏在豪宅地下室,四年來一直靠富人家養活的舊保姆一家。
  • 依賴與苟且的氣味,永遠不會消失——談電影《寄生蟲》
    ,那就是「氣味」。基宇建議以後大家分開洗衣服,使用不同的浴液,而基婷則說,這倒黴的氣味根本無法消逝,因為這該死半地下室的腐敗氣息,才是氣味的真正來源。出遊突然中途回家的樸社長和太太躺在沙發上聊天兒,談到金司機身上的氣味。社長一語道破,說那氣味是煮抹布和洗潔精垃圾堆的混合味道,實際就是窮人骨子裡的味道,而像金司機這樣的窮人總是想入非非,徘徊在越界的邊緣。
  • 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坎城獲獎電影《寄生蟲》太現實
    而奉俊昊執導的電影《寄生蟲》則用更具衝擊力的方式展示韓國難以改變的階級矛盾。雖然中韓體制不同,但影片所反映的問題對我國未嘗沒有一定的警醒作用。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這種固化自上而下,幾乎影響了整個韓國的上層階級與中產階級,他們牢牢掌握著社會的資源,隨便就可以影響整個社會環境的動向與走勢。
  • 奉俊昊《寄生蟲》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四項大獎,並同時拿下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這是電影史裡罕見的成就之一。為何奉俊昊能深得世界各地電影節大獎評委們的喜愛?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奉俊昊的電影主題抓住了當下社會的脈搏。 作為「電影社會學家」,奉俊昊的電影一直在描述階層之間的固化與撕裂。《寄生蟲》就是一個講述底層互相傾軋的故事。
  • 觸摸階級的靈魂——觀電影《寄生蟲》有感
    前幾天,除了每日疫情的消息不斷更新外,對於影迷來說,吸引他們注意的還有一部橫掃4項奧斯卡大獎的韓國影片《寄生蟲》。其實,去年暑假無聊時,便看了這部好評不斷的商業片,內容主要講述的是近幾年一直關注度不減的階級固化,通過「窮」與「富」兩個差異巨大的家庭來建構人物關係。電影裡來自底層的家庭中,父親遊手好閒,意志消沉;母親是退役運動員,風光之日不再重現,現在只是一名為生活所困的家庭主婦;兒子和女兒雙雙考不上大學,前途渺茫。
  • 《寄生蟲》的結局註定是悲劇的
    不得不說,《寄生蟲》裡面連續緊湊的劇情,基宇和前女管家兩家「寄生蟲」亂鬥時的各種反轉,以及最後基宇爸爸捅向樸社長那一刀,這些都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貫穿整個劇情的線索有兩個——石頭和氣味,對應著基宇和他父親基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