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成長的悲劇

2021-02-08 發發的思考日記

       曾經打過一道辯題「《火影忍者》修成正果式的青春/《灌籃高手》遺憾落幕式的青春更動人」,但無論怎樣,兩種青春都為我們所嚮往。我們想成為鳴人,想成為櫻木,那是之前的少年漫男主。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代入少年漫的男主,你感受到的是無奈,是痛苦,是無盡的復仇。而這些負面情緒,在藤本老師的《炎拳》和《電鋸人》中尤為明顯,在名為成長的悲劇中,電次和阿格尼是主角……

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而為之,在我的視角下,名為祝福的力量帶來痛苦,名為惡魔的力量卻帶來幸福。

對於電次而言,惡魔啵奇塔是自己的第一個夥伴,是救命恩人,是能夠吃到麵包,摸到胸,被人喜愛的理由。魔人帕瓦則是重要的朋友,是可以一起瘋狂的,可以託付性命的夥伴。沒能在人類身上體會到的溫情,在惡魔身上都體會到了。

對於阿格尼而言,再生能力的祝福使得他被永不熄滅的烈火、妹妹「活下去」的希冀和復仇的渴望折磨著,詛咒著。而不僅是他,在那個世界裡,祝福者們要麼成為神,要麼成為薪柴,會放電的成為電力供給,會放火的成為熱源,會變出鐵的成為煉鐵工具。這樣的祝福,可真是諷刺。

毫無退路的人,你給他什麼,他都會牢牢抓住。尊嚴是什麼?道德又是什麼?命都要沒有了,誰還在乎這些呢?但是現實裡既沒有啵奇塔可以陪伴我們,也沒有接受祝福的可能,我們就是普通人,被刀砍會死,被車撞也會死,吃到好吃的會笑,被人傷會哭……

名為普通的祝福,名為普通人的惡魔是我們生活的主角。

如果每一次抉擇的後果都是珍重的人離開自己,如果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沒有好的結果,那倒不如做只狗,只要聽命就好,所以電次選擇做瑪奇瑪的一條狗。但是剛成為狗,打開門,帕瓦就死在了自己面前。那一刻他估計明白了,這和自己是人是狗沒有任何關係,自己就是被支配的。

好不容易獲得的一切,又被人奪走了。曾經一無所有的人最怕失去了。

當然失去理智不只是成為狗一種方式,選擇向復仇低頭也是。

哪怕妹妹沒有真的這麼想,但是復仇告訴阿格尼,自己必須這麼想。哪怕自己看到仇人已經成為老師,去拯救受難的孩童,但是復仇告訴阿格尼,那都是演技。放棄更多思考,讓自己全然被復仇支配,是阿格尼的選擇。

電次和阿格尼都是可憐人,他們都失去了自己的支柱,他們都還只是少年啊,是剛剛開始體會到溫暖的人啊。他們不想再失去了,他們都選擇了不思考,而代價就是更慘痛的失去,一個是摯友的離開,一個是罪惡的纏身。

現實中,我們只是不說,但是在成長中,有的人成了消費主義的狗,有的人成了仇恨的使徒,有的人讓自己陷在漩渦中,有的人拿起了刀。一切都是有代價的,放棄了思考,結果也是自己承受,選擇了了斷,罪惡也是自己負擔,不是放棄就意味著輕鬆。

為了能吃到更多的麵包,電次成為了惡魔獵人,喜歡上了瑪奇瑪;為了能戰勝瑪奇瑪,電次做回惡魔獵人,吃掉了肉和洋蔥做的生薑燒。

電次直到最後還是喜歡瑪奇瑪的吧,但是這個少年選擇了最奇怪的路,行使正義的同時和自己喜歡的人永遠生活在一起,是屬於電次的成長和圓滿。他不再是那個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少年,而是成熟的淡然的惡魔獵人。身邊的人都離開了,吵鬧的廚房也只剩他一個人,沒有帕瓦在亂扔蔬菜,沒有秋在說教,沒有喝醉酒的前輩,連吃烏龍麵的瑪奇瑪都不在了。從一個人到一個人,這是電次的成長。

利賀田說人死後會去到電影院,她有沒有去成阿格尼不知道,但阿格尼給自己準備了一座電影院,在那裡他看到了利賀田拍的電影,是一個滿身是火的男人。那人好眼熟啊,阿格尼雖然不認識他,但是看到那個人遭受的苦痛,經歷的復仇,不經攥緊了拳頭。一個不死之人,重生之後失去了記憶,尤達讓他好好做自己,可是自己是誰呢?

是【sun】嗎?如果是的話,那自己必須去找【luna】。從兩個人到兩個人,這是阿格尼的成長。

同樣悲劇的內核,都在結尾處變得平和。一個人也好,兩個人也罷,看似回到了原點,但那兩個少年早已不見了。

相關焦點

  • 王菲爸爸:缺席女兒成長被怨恨,悲劇婚姻成女兒兩婚兩離的主因
    王佑林是王菲的爸爸,他缺席女兒的成長被女兒怨恨,遠走中國香港後造成悲劇婚姻,卻沒想到他的不幸婚姻影響到女兒的婚姻觀,成女兒兩婚兩離的主因,而這其中又有怎樣的故事?但沒有想到的是,王佑林一走了之後不但缺席孩子的成長,還對王菲兄妹倆造成了更多的傷害。
  • 王菲爸爸:缺席女兒成長被怨恨,悲劇婚姻成女兒兩婚兩離的主因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菲的原生家庭並不幸福,而父母的悲劇婚姻更是成為她兩婚兩離的主因。王佑林是王菲的爸爸,他缺席女兒的成長被女兒怨恨,遠走中國香港後造成悲劇婚姻,卻沒想到他的不幸婚姻影響到女兒的婚姻觀,成女兒兩婚兩離的主因,而這其中又有怎樣的故事?
  • 12.7美國【光之聲】在一場動蕩的國家悲劇後成長為超級流行巨星
    影片講述一個名為Celeste的歌手,如何在一場動蕩的國家悲劇後成長為超級流行巨星;時間跨度從1999年至今,故事以她的視角展開。   《光之聲》是一部音樂/劇情片,卡司陣容還包括 裘德·洛、斯塔西·馬汀、 拉菲·卡西迪等。曾獲格萊美提名的澳洲流行天后Sia將為本片創作原創歌曲。
  • 《朝花夕誓》的悲劇美學淺讀
    在作品中塑造這種存在其實並不少見,在新海誠的《言葉之庭》裡便是塑造了名為言葉之庭的近似世外桃源的狹義存在,男主人公對煩惱的釋然與自身感悟的成長正是通過在言葉之庭的所感所遇,同樣在宮崎駿的《龍貓》裡龍貓的樹洞也是此類的存在,故事衝突的解決與姐妹二人的成長都是與龍貓的樹洞息息相關。世外桃源式世界被視為角色成長的港灣與理想的盡頭,寄宿著觀眾對美的追求和渴望。
  • 我們根本沒有能力阻止,青春終會被名為「成長」的兇手謀殺
    一種近乎委屈的酸楚情緒,毫無預警地就泛濫開來。就像第一次被家長送到大學門口的孩子,他們轉身就走,說從此你要學會一個人生活了。脫離束縛是有興奮感的,但很多人亦會不舍。人生總是離不開成長,我們花了一輩子時間,悟到的無非就是兩個字:捨得。但這一輩子裡,更多讓我們放不下的,就是「捨不得」。
  • 《風中奇緣》:而分離不是悲劇,則是成長所面臨的必須挑戰
    叄愛別離並不是字面意義上的悲劇《風中奇緣》的結局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王子與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美好結局,約翰和寶嘉康蒂的分離在表象上來說是一種悲劇的結局。分離也並不是就是悲劇,分離是擺脫依賴的成長,是個人的成長,是認準自己的定位,這一點迪士尼在《無敵破壞王2》、《玩具總動員4》和《冰雪奇緣2》中都反覆的詮釋,這無疑是想告訴大家,不要害怕分離,只有獨立而不依靠他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 《四乘馬車的故事》:成長錯位的亞歷山德拉悲劇的一生
    那麼,亞歷山德拉的悲劇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呢?涅克拉索夫涅克拉索夫(一)人生觀、價值觀的錯位小時候的亞歷山德拉,如果一直呆在那些和她身份相稱的人中間長大,那麼她後來的一切遭遇她也能欣然接受。可是她從小被伯爵夫人帶在身邊,在她的眼裡,伯爵夫人是那麼善良,還讓小亞歷山德拉和她的女兒一起學習生活。
  • 悲劇?英雄?---讀《偉大的悲劇》有感
    在人的一生中,有喜有憂,有失有得,有笑有淚……在人生的道路上,悲劇一詞常被人們作為喜劇的反義詞,悲劇總會讓人難忘,悲劇總會讓人想起時不禁留下眼淚……讀了《偉大的悲劇》這篇課文後。我感悟到了許多,也理解了之前還未有理解的事情及「矛盾」一詞。《偉大的悲劇》講述了英國探險家斯科特與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在南極探險所展開的故事。
  • 人之英雄與人之悲劇——談阿基裡斯與赫克託耳
    但阿基裡斯不一樣,他在故事中所呈現的則是人類成長的姿態,而他人性的光輝是隨著生命的遲暮而才逐漸耀眼起來。                 ·二·阿基裡斯在最初,是個令人畏懼卻不令人敬仰的英雄。他擁有人類頂點的力量,但這份力量帶給的是他過分輕薄的不敗神話。
  • 神樂是什麼意思,盤點動漫中名為「神樂」的女性角色
    我們熟知的日本動漫、遊戲中,有許多名為「神樂」的女性角色。如以日本平安京為背景的手遊《陰陽師》中,名為神樂的小蘿莉就存在感極強。那麼,動漫中,還有哪些名為「神樂」的女性角色呢?「神樂」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 「悲劇小鴨」引吐槽 "黑童話"結局傷孩子心靈?
    而最初發布微博的網友「lemurben」則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他是在一本名為《快樂寶貝枕邊好故事:啟迪小故事》裡發現《一隻醜小鴨的悲劇》的,這本書是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  那麼,南京少兒圖書市場上有沒有這兩本書呢?昨天,揚子晚報記者走訪了新街口的幾家書店。  在這幾家書店的貨架上,揚子晚報記者並沒有找到《一隻醜小鴨的悲劇》。
  • 【第1810期】《千與千尋》背後隱藏的悲劇:我們以為成長了,其實還在原地打轉
    最近,被《千與千尋》的「千人哈姆雷特」模式所影響,感覺每個人對於電影的評價都很有道理,所以我也不知道翻看了多少遍,從最初的成長故事,看到最後發現是個很現實的悲劇。所以說,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每一部都值得反覆推敲,就像《千與千尋》最後的結局,其實是千尋失憶,白龍消失,如果是這樣,那不是很可悲嗎?
  • 再看《東宮》,從三個階段解析女主小楓成長的悲劇
    她完美地展現了小楓和李承鄞「三世」的情感糾葛,把小楓的成長帶到大眾面前,讓觀眾為之揪心。接下來我就從這「三世」分析小楓是如何一步步成長、一步步走向毀滅的。第一階段,天真明媚的西州九公主在沒有成為澧朝太子妃之前,小楓就像是草原上的一隻鳥,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她是王室中最小的一位公主,阿娘特意給她取名為「瑪爾其瑪」,希望她將來穿紅衣像映在湖水裡的楓葉一樣漂亮。
  • 梁文音首次公開成長故事:從變調的家到育幼院 悲劇中尋得饒恕力量
    基督徒歌手梁文音近來推出新專輯,也大方在電視節目上分享成長故事。
  • 魂斷藍橋,怪你過分美麗,怪你過分悲劇
    昨晚,看完魂斷藍橋,我失眠了,這部電影,我不會再看第二次,太悲劇。整個夜晚,瑪拉的舞姿、羅伊的手勢、雨中的深吻,瑪拉迎著軍車那忽明忽暗的臉龐,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怪你過分美麗,怪你過分瀟灑,怪你過分悲劇。世家子弟羅伊為上尉軍官,英俊、瀟灑,帶著上流社會特意的自信、果決、善良,一看就是那種生活在上流社會的優渥子弟。
  • 《大明宮詞》女性的悲劇
    她是真的悲劇的,對她來說,就是喜歡了一個人,告訴了家長,然後男方就來提親了。武后為了女兒的幸福脅迫了薛紹;薛家說不準是為了榮華富貴還是為了身家性命,脅迫了薛紹;薛紹美曰其名為了保護全家,放棄了原配,自己無能,卻把一切都怪罪了公主,仗著公主喜歡他,他把所有外界的壓迫和不如意都發洩到了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女子身上。他的妻子是無辜的,但是這裡的公主也是無辜的。薛紹是公主悲劇的最直接原因。
  • 九月,《江湖悲劇》……
    金正影院電視為您推薦備受期待的幾部: 《江湖悲劇》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是港劇盛行的年代,而眾多炙手可熱的港片中,《古惑仔》系列更是不得不提的經典。《古惑仔》系列為《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古惑仔之隻手遮天》、《古惑仔之猛龍過江》、《古惑仔之戰無不勝》等。
  • 席恩的悲劇是一部男人的寓言
    發生在冰火世界裡的故事,說白了都是些悲劇。大悲劇,小悲劇,生存悲劇,戰爭悲劇,被謀殺肉體的悲劇,被扭曲人性的悲劇,驕傲自大的悲劇,老奸巨猾的悲劇。一切都註定被雨打風吹去,最後都成為悲劇神殿裡的小面具。在這悲劇的大雜燴裡頭,席恩的案例是讓人印象深刻的。
  • 《亂世佳人》:透過斯嘉麗的愛情悲劇,思考自我成長和婚姻的意義
    電影根據著名小說《飄》改編而成,在很大程度上忠實於原著,作者瑪格麗特·米切在美國南北戰爭的大背景下,塑造了一個關於愛情和女性自我成長的故事,影片上映後深受觀眾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3,並在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在內的十個獎項。
  • 淺析《無限》:戴上名為「逃避」的面具,只會一無所有
    笹木美代:敏感又脆弱,一直逃避現實,但她的「夢世界」已支離破碎作為作品的女主,整部作品可以說是圍繞她來說的,起碼她的戲份、她的感情線最為重要,從開始的厭世到最後的被救贖,把她內心的細膩感情顯露無疑,劇情的推進,可以說是她內心的成長,先破而後立,沒有開始的崩潰,就沒有後面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