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詩詞 雨中花
道教詩詞 雨中花 往期文章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微信號:JYSyangtaigong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臺宮
-
讀這些道教詩詞,頓感一股仙氣撲面而來!
在道教發展歷史中,道門中人和道門外之人寫下了許多詩詞,內容大都跟修仙成道有關,或反映道教生活、表現神仙理想,或借道教神仙意象抒寫超凡脫俗的情感,這些激揚文字,正如近代學者傅勤家在《中國道教史》中所說: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謂此身根塵幻化,業不可逃,壽終有盡;道教獨欲長生不死,變化飛升,其不信天命,不信業果,力抗自然,勇猛何如哉!」
-
如夢令《勸世歌》
《勸世歌》俊之我勸世人多慈心,慈心才是人之根。我勸世人孝雙親,年老才有人心疼。我勸世人胸懷廣,胸懷寬廣少愁憂。我勸世人少結怨,結怨乃是禍之本。我勸世人秉正義,正義之心萬古存。我勸世入忠禮信,禮信之人人常尊。我勸世人少彷徨,彷徨之心最謎茫。我勸世人知恥辱,知恥之人寧心神。
-
道教:歷史上得道成仙的人往往具備這三點,你能做到幾個?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種宗教,自東漢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以來,已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道教承襲了道家的黃老思想,並且是在原始的鬼神崇拜基礎上發展而來。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在往期的文章中,小編為大家介紹了許多道教的神仙,也有人反映說道教的神仙太多而且太混亂了,其實道教有一套完整的神仙譜系,根據神職的不同,分為不同的神部。除了一些先天之神,道教還有許多後天得道的仙真。道教崇尚仙道貴生,以長生久視作為修行的目標,修道者無一不渴望能夠像那些得道的仙真一樣飛升成仙。
-
道教詩詞|王重陽《端午》
本文摘自西安市萬壽八仙宮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本詩出自道教全真派典籍《重陽全真集》,為重陽真人所作。龍虎,據全真道《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重陽真人說「神者是龍,氣者是虎,是性命也。」
-
【無量壽經摘要】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之「速成正覺文」(三)
點擊標題〡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無量壽經摘要】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之「速成正覺文」(二)【無量壽經摘要】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之「速成正覺文」(一)【無量壽經摘要】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之文(五)【無量壽經摘要】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之文(四)【無量壽經摘要】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之文(三)【無量壽經摘要】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之文(二)【無量壽經摘要】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之文
-
【無量壽經摘要】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之「速成正覺文」(四)
點擊標題〡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無量壽經摘要】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之「速成正覺文」(三)【無量壽經摘要】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之「速成正覺文」(二)其眾奇妙,道場超絕之國土第一文(二)【無量壽經摘要】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之國土第一文(一)【無量壽經摘要】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之文(五)【無量壽經摘要】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之文(四)【無量壽經摘要】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之文(三)
-
《西遊記》中的道教內涵(一)
但《西遊記》受道教思想和道教觀念的極大影響則常常被一般人忽視了。其實,《西遊記》與別的「神魔小說」相比,並沒有本質區別。雖 然這部小說以僧人而非神仙為主人公, 但小說中的道教色彩仍然相 當濃厚,這是明清時代「神魔小說」在思想內容方面的一個總體特徵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此作出簡要說明 。
-
《聊齋志異》與道教思想
當今社會,道教文化越來越得到重視,以道教思想研究和發掘蘊涵在傳統經典名著中的道教思想成為流行的學術思潮之一。《聊齋志異》打上了道教思想的深刻烙印。用道教思想解讀《聊齋志異》,或許可以更好地揭示這部傳世經典獨特的思想內涵。
-
從「善」至「上善」,如何理解道教中教人向善的概念
道教作為一門具有濟度人天使命的宗教,其最基礎的教理教義即是在度化人們向善修真。道教第一勸善書《太上感應篇》的主旨句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告誡人們唯有日行三善——語善、視善、行善——恆久持之,才能得到上天護佑。信仰的一大現實意義在於以祖師的善心、善行來實行教化。
-
《戒心文》,茅山第一代宗師「紫虛元君」魏華存的勸世!
《茅山志》記載魏華存元君曾遇四十七位真人降世教化,隱洞雲臺,眾真各標至訓三日而去,從此魏元君研誦玉書,積十六年時光,顏如少女。後西王母與南極元君來迎,升舉上清宮。位為「紫虛元君」。常與諸真「便道過句曲金壇(茅山)茅叔申宴會」。又說,魏夫人在世尚為女官祭酒,即天師道祭酒,並為信徒。道成後,領上真司命,治天台大霍山洞臺中,主下訓奉道,教授當為真仙。
-
走進道教丨道教中全真道南宗五祖,分別是哪幾位?
今用成又復仙品,獨冕仲身化宦梅,本應為人十世,而只九世,終使來世苟復迷妄合塵,別溺異趣,無升遷之期,於是紫陽力斜仙契,力欲推拔,指點迷律,而黃公素竟不臺而歿,只有自號紫元翁而罷了。九皇不載於天宮,即微星也。伯端在人間所度弟子甚多,其中白龍洞劉道人(名奉真,亦稱劉鬥子),白日飛升,影響極大。
-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詩詞中的少年郎,朗如星月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詩詞中的少年郎,朗如星月 2021-01-14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道教經典 |《太乙金華宗旨》原文及譯文 勸世歌
《太乙金華宗旨》原文 勸世歌吾因度世丹衷熱,不惜婆心並饒舌。世尊亦為大因緣,直指生死真可惜。老君也患有吾身,傳示穀神人不識。吾今略說尋真路,黃中通理載大易。正位居體是玄關,子午中間堪定息。《太乙金華宗旨》譯文 勸世歌我因度世心腸熱,不惜苦口婆心在饒舌。如來佛也為了大因緣,直指生死真是可惜;老君說憂患由於有身,傳示穀神但人不識。我現在講講求真之路,《易》中「黃中通理」,「正位居體」即玄關,子午中間可以定息。光回到祖竅萬神安,藥產在川原一氣出;透過幃幕度化出金光,一輪紅日經常耀日。
-
道教的畫符
《玄門大義》解釋說:「(神符)即龍章鳳籙之文,靈跡符書之字是也。」道教認為,這種符號文字,是仿天上「三元五德八會」之炁,自然結成「天書雲炁」而產生的。相傳道教符最早來自黃帝「雲書」。黃帝善作雲書,故以云為紀。「雲書」是以流云為主要模擬對象的一種書法。雲書在秦漢之際演變為「神符」,古人相信天神是以雲彩的形式顯現出來的圖紋或篆文,於是方士、道士將它記錄下來,便是神符。
-
六字大悲咒是佛教的,為什麼道教也有六字大明咒?
我們現在常見、最流行的《大悲咒》,收錄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簡稱《千手經》)。此經翻譯者為唐代西印度僧人伽梵達摩。此後,還有與伽梵達摩版本的同本異譯的《大慈大悲救苦觀世音自在王菩薩廣大圓滿無礙自在青頸大悲心陀羅尼》,翻譯者為不空。
-
道教正財神-龍虎玄壇趙元帥
財神信仰也是道教文化的一部分。道教的財神有很多位,除了趙公明財神以外,還有「司命祿,庇護商賈,招財進寶」的武財神關羽,文財神比幹、範蠡、李詭祖等。 除此以外道教的財神還有五路財神、劉海蟾祖師等神仙,財神執掌著天下的財源,並且護佑蒼生,深受民間百姓的喜愛
-
道教全真派的戒律
作者:未知 首發:網絡全真派戒律的形成:全真派指的是金代初年由王重陽創立的道教新宗派,與元代大德年間形成的正一派同稱為道教的兩大教派
-
讖緯與道教經書的廢禁
不僅包括道士王遠知在內的許多人利用李氏代楊的讖語力勸李淵起兵反隋,勸隋朝將士和各路反隋豪傑歸順李淵,而且李世民自己也曾敦促父親李淵順應讖緯預言,打起反隋的義旗。唐太宗對讖緯的作用一清二楚。所以他對讖緯採取了雙重標準。《三皇經》受到唐太宗禁毀後,損失慘重,今只有少量殘卷僥倖保留下來。宋王朝近一步擴大了禁書的範圍。天文、圖緯、讖候、推步、陰陽諸類禁書,難免稍帶一些道經。
-
淺談道教神仙體系——四大天師
那麼也許有些看官就要問了:「難道道教裡面的神仙全都是先天神仙嗎,沒有後天修煉成仙的嗎?」當然有,道教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我命由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千年。」「神仙可期,神仙可修,神仙可成」是道教的立教根本思想。那麼我們今天一起來認識認識道教中玉皇親自冊封的四大天師,他們可都是由凡人修煉而成,皆為後世修行人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