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為詩,就像愛情,被遮蔽,轟轟烈烈,百轉千回。"戰爭年代的亂世,一段陰差陽錯的亂世情,往往會勾起悽美愛情故事的開端。出生於動蕩不安年代的人們,因人性的溫情而艱難度日,在生與死的抉擇中,「道德底線」早已拋之腦後,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留下這麼多民國時期悽美的愛情故事。
在兩位志同道合的文人相遇之後,處於封閉時代的二人便陷入了一場對峙,儘管二人的愛情深沉如海,渴望相見,但現實卻總是給他們當頭一棒。
趙清閣幼年悲痛,逃出家門,一個芳華絕代的民國才女,1914年出生於河南信陽一個富裕家庭。趙清閣的祖父,曾任清官,任過學士,頗具詩文氣概,不但吟詩作賦,古文韻律亦深有研究。
舅舅考了進士,母親更是一位風雅有才,才華橫溢,才華橫溢的女子,不但善於閨閣繡花,而且勤於鑽研文化知識,在寫詩畫方面略知一二。
可悲的是,趙清閣的母親紅顏薄命,這讓幼小的趙清閣從小就寄養在舅舅家裡,融入了新的環境,開始和她朝夕相處的表親們一起沉醉於詩書文學。
趙清閣八歲時,考入省立女師附小,但運氣不佳,父親無法忍受寂寞,在她入學不久便另娶了太太。繼母對趙清閣很冷淡,也很討厭,趙清閣的父親看在眼裡,卻對女兒的情況毫不憐惜,反而漸漸疏遠了自己的女兒,只有祖母一直照顧她。
無家可歸的家庭環境讓趙清閣心灰意冷,她孤單而孤單地忍受著一切。一直到學校的一位老師發現了她,給了她很大的幫助,也培養了她的文學修養,這才慢慢把她從孤獨中帶出來,從此,趙清閣與詩書相伴,在文壇上尋求慰藉。
運動風波在1919年的學生中興起,在新文化的衝擊下,趙清閣開始在她的心中萌生逃離家門的念頭,這種想要擺脫封建統治的願望,在她初中畢業的時候就成了現實。
某天,趙清閣在家門外聽到父親和繼母打算讓她退學嫁人的話,她氣得渾身發抖,心裡更加堅定了逃跑的信念。一九二九年,十五歲的趙清閣,就這樣獨自一人坐上了開往開封的夜車,開始了全新的人生。
得到重生,遇見老舍,面對背井離鄉,漂泊顛沛流離帶來的生存挑戰,趙清閣穩住陣腳。趙清閣在沒有任何專業訓練的情況下,憑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河南藝術高中,還拿到了助學金,養活自己。趙清閣受過兩年扎紮實實的科班訓練,在生活保障的支持下,她的西洋畫、素描和國畫都有了不少進步,平日裡也時常抽時間抽時間學習樂理,借閱了不少中外文學名著,此時,她,已走出了往昔家族帶給她的陰影。
趙清閣於1930年首次向開封《民報》投稿,那時她才16歲,此後她的創作欲望日益增強,創作熱情日益高漲。當上民報編輯後,趙清閣並沒有忘記提升自己,她通過在河南大學旁聽,不斷充實自己的思想,出版了不少刊物,一時成為當地婦女羨慕的對象。
好景不常,趙清閣敢言遭敵方特務不滿,甚至數次威脅生命安全。一九三三年,由於形勢緊張,趙清閣被迫離開河南,到上海另謀生路。抗美援朝爆發後,趙清閣堅持為革命理想奮鬥,她毫不猶豫地再次前往武漢。一九三八年,在武漢成立了一個文藝界愛國抗敵協會,希望以文學作品喚起民眾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意識,並由才華橫溢、老舍先生擔任其常務董事,趙清閣對創作充滿熱情,因此加入協會,並在以後的工作中擔任老舍的秘書,協助老舍工作。那年老舍38歲,處花信年華的趙清閣只有23歲。
一起共事多年的趙清閣和老舍二人,每日談笑風生,談笑風生地寫劇本,兩人相處得很好,有聊不完的話題。趙清閣對老舍質樸、感情深厚的文筆很感興趣,趙清閣對詩書閒談、理想遠大的魅力同樣令他著迷。
在合作期間,兩人共同創作了話劇《桃李春風》,受到了好評。很快,他們又一起創作了戲劇《虎嘯》,這讓兩人逐漸熟悉的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由於內亂,兩人從武漢遷往重慶,在朝夕相處中,兩人產生了朦朧的感情。儘管兩人在重慶期間一直處於分居狀態,但每一次發表新的文學作品都是由兩人共同署名,這讓外界開始猜測兩人的關係。紙包畢竟包不住火,雖然趙清閣知道老舍有家室,兩人最終還是選擇了不顧道德底線,開始像一對情侶那樣交往。
得知兩人同居交往的消息後,老舍的妻子馬上帶著孩子來找老舍,質問他和趙清閣之間的不正當關係。老婆婆望著眼前的妻子和趙清閣,陷入了道義和愛情的倫理問題中的他總是不能做出自己的選擇,這讓老婆婆心中趙清閣的溫柔體貼的形象大受打擊。
對於世事不屑一顧的趙清閣,為了老舍不懼怕世事的眼光,而懂得禮義廉恥的她,此刻也明白了自己的身份是多麼尷尬和丟臉。趙清閣決然選擇離開老舍,而老舍也無助地回到家裡。二人分開後,再也沒有見面過,但兩個人的心卻一直留著。
一九四六年,老舍在美留學時給趙清閣寫了一封信,希望兩人能重逢,但收到信的趙清閣卻很清醒。藉助於自己的短篇小說《落葉無限愁》,她重新塑造了兩個人的故事,以提醒老舍,或許只有一起去跳江,才能逃避現實,心想事成。不去想老舍,
一九六六年,有一段特殊的日子,老舍作為一個作家,被押到北京文廟甌海,跪在燒毀的戲服和道具前認錯,甚至被毒打、摧殘數小時。隔日,再也忍受不了精神壓力的老舍,想起趙清閣寫給他的信,便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盡。
老舍離開後,趙清閣一輩子也未能擺脫這段感情,她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去結婚,把老舍寫給她的信在臨終時全部燒毀,連同那份毫無結果的愛情一起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