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經十二位皇帝,此帝在位最不得人心,差一點被廚子刺殺

2021-02-28 老馬評道

嘉慶皇帝

      在清朝十二位皇帝中,嘉慶大概是最難說的了。以嘉慶帝為分界線,前六代帝王都名揚四海,功勳卓著,英姿颯爽(除順治外),後五位皇帝趕上了混亂的時代,同處一處,憂心忡忡。只有一個嘉慶皇帝夾在中間,雙方都不親近。說到這裡,嘉慶皇帝最出名的有兩件事。一是嘉慶賜死了頭號貪官和珅,二是莫名其妙地被雷劈了。

      說到清朝的故事,說到乾隆,他自稱是個完美的老人。其實,說起乾隆,他的能力確實不錯,但他有自己的想法。雖然乾隆整日整夜努力工作,但他更喜歡自由自在。乾隆覺得自己是在做表面功夫,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有多勤奮,但他只喜歡在山上週遊,水費更是嚇人。康熙皇帝下江南,每次只花很多錢。      可能他允許和珅的存在,只不過是和珅可以為乾隆提供資金。有人說和珅為乾隆貪財,但不管怎樣,都是空穴來風。關於嘉慶被雷擊,有一種流行說法。第一個比較正式。據說嘉慶皇帝打獵時突然生病了。嘉慶在承德避暑山莊休息了幾天,然後就痊癒了。沒想到,有一天,電閃雷鳴。      嘉慶皇帝不知道如何得罪上帝,嘉慶在床上被雷殺死了,這件事一直是傳聞。看來承德避暑山莊雖然有點先進,卻忘了裝避雷針。嘉慶被雷擊的原因有很多,他在戰鬥。有經濟方面,和珅是貪官,還有軍事方面。我們應該鼓舞軍隊的士氣。從政治上講,軍權與首相權的矛盾可能更為重要。      1796年正月,在位60年的乾隆將王位讓位給第15個兒子嘉慶。他成為清朝唯一一位退位的皇帝。自古以來,皇帝就是世界上最傑出的人物。根據中國的非官方歷史,傳說皇帝吃飯時,會先用銀針試毒。在確認沒有問題後,太監會試圖吃掉它。在保證安全後,皇帝可以吃,每道菜最多只能吃三口。      從中可以看出,我們應該對吃飯這麼講究。按理說,在封建時代,皇帝在普通人眼裡是天堂,是一種極其高尚的存在。然而,在清朝有這樣一位皇帝。因為這名皇帝不受歡迎,他甚至在故宮遭遇了一個廚師的暗殺。數百名保鏢圍著他看,沒有人來救他。這個皇帝就是嘉慶皇帝。      此時,清朝已經面臨嚴重的統治危機,民生困難,階級矛盾日益尖銳。乾隆皇帝留給嘉慶的不再是盛世,而是一個充滿矛盾和問題的衰敗世界。這些問題無疑使嘉慶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嘉慶因此成為清代歷史上的一位轉折皇帝。1796年,嘉慶帝登基,剛當上皇帝的他就幹了一件大事:處死和珅,抄沒全部家產。      抄了和珅的家之後,清朝的國庫多出了2.3億兩白銀,這無疑是雪中送炭。當時清朝的財政出現了很大的困難,能夠抄和珅的家,對清朝來說肯定是有好處的。和珅被抄家之後,剛剛登基沒多久的嘉慶帝有些飄飄然。令嘉慶帝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在其他人眼中只是像個幼稚的孩子,腦子一熱就處死了和珅。      可問題是,和珅雖然是清朝的大貪官,但是在和珅的運營下,清朝運營良好。不可否認的是,和珅的理財技能確實是很厲害的。失去了和珅之後,才大志疏的嘉慶帝根本無法做出多少成就。更缺乏改變時局,顛倒乾坤的勇氣,使得嘉慶帝對於很多問題的處理方法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時間久了以後,所有的問題堆積到一起爆發出來,足以讓他方寸大亂。嘉慶帝在位期間,出現了白蓮教暴亂、八旗生計、河道漕運、鴉片輸入等等重大問題,而嘉慶帝都未能好好解決。最後嘉慶帝根本無力解決,讓當時的百姓遭了殃。矛盾終究會爆發,第一次刺殺發生在嘉慶八年,那天嘉慶帝在度假山莊圓明園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生活,準備回到紫禁城。      嘉慶帝的轎子經過順貞門的時候,角落裡忽然衝出一個蒙面刺客,持刀撲向嘉慶帝。《清史稿》記載,當時的情況是:入順貞門,奸人陳德突出犯駕。好在當時嘉慶帝身邊有護衛,這樣嘉慶帝才倖免於難。這名刺客的真實身份居然是內務府的廚師陳德,因為剛剛丟失了差事,無法養育一家老小,萬般無奈之下想要自殺。      十年後,1813年,天理教在內應的接應下進攻紫禁城,就在他們快要攻入紫禁城時,有皇子調來了軍隊,及時救下了嘉慶帝。兩次被刺殺,足以看出嘉慶帝多麼不得人心。當時的廚子陳德之所以想要刺殺嘉慶帝,是因為養活不了一家人,想要刺殺嘉慶帝在史書上留個名字。

      這一點陳德確實是做到了,但是陳德在想要拉一個墊背,第一個想到的居然就是嘉慶帝。嘉慶二十五年,61歲的嘉慶帝在避暑山莊駕崩,對外宣稱是中暑而亡。有傳聞稱嘉慶帝是被雷擊而死的,至今關於嘉慶帝的死因,仍然是存在爭議的。民間卻傳聞他是被老天爺用雷劈死的,可見百姓對他的恨之深。

相關焦點

  • 一圖看懂清朝十二位皇帝
    努爾哈赤皇順康雍乾嘉道鹹同光大清一共十二帝末代宣統最悲傷
  • 清朝經歷296年,在位十二位皇帝,為何只公開冊立過一個皇太子
    如果從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開始算起,一直到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迫使清帝溥儀遜位,大清王朝一共經歷296年,傳了十二帝。要想說明這個問題,了解清朝的皇帝都是怎麼得到皇位的,就知道答案了。
  • 1967年溥儀去世之後,若清朝十二位皇帝九泉相遇,會發生什麼呢?
    前言:對於清朝這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王朝的評價,無論是史學家還是普通人民,歷來都是毀譽參半,說法不一。滿清十二帝褒它的呢說它開創了康乾盛世,在此期間無論是土地還是人口都達到了封建時期的頂峰。而且滿清十二位帝王質量普遍也很高,著名清史學家閻崇年更是多次直白地說道:「清朝皇帝不同於明朝皇帝,沒有昏君,沒有頑君,也沒有暴君。」;
  • 清朝共有12位皇帝,為何有7位都死在冬天?專家:只因1個特殊習慣
    公元1636年,皇太極將後金改名為大清,自此清朝建立。公元1912年,宣統皇帝宣布退位,自此清朝滅亡。清朝國祚一共二百七十六年,一共十二位皇帝。當後人深究這十二位皇帝死因的時候,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這十二位皇帝中有七位都是死在冬天,他們難以逃脫「冬天死亡」這個魔咒,因此每當到冬天的時候,清朝皇帝都是戰戰兢兢,擔心自己死了。順治、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緒和宣統這七位皇帝都是死在冬天,那麼冬天究竟有何魔咒,讓他們都在這個季節死呢?
  • 清朝皇帝順序及名字
    同治,光緒,宣統,共12帝。  清12帝的排列順口溜  努爾哈赤皇順康,雍乾嘉道鹹同光,大清一共十二帝,末代宣統最悲傷。  1、努爾哈赤;  (1559—1626年)  努爾哈赤在位11年時間,也是清朝第一位皇帝,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清朝可以說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 清朝十二位皇帝名單,記清大清皇帝順序,看清宮劇不再迷路
    從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共傳十二代;從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算起,共傳十一帝276年;從公元1644年順治入主中原算起,共傳268年曆十位皇帝。直到公元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標誌著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徹底終結。
  • 清朝十二帝順序及朝服像
    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清朝第三位君主(1643年-1661年在位)。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清朝第四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清朝第五位皇帝。
  • 清朝十二帝之外的皇帝,登基僅3天就被廢,名字聽著很耳熟
    清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慈禧作為晚清的掌權人,可謂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鹹豐帝於1861年去世之後,慈禧的兒子載淳登基為帝,原本鹹豐帝早早的就為新君安排好了朝堂之事,特意選了8個有才能且信得過的大臣輔政,可奈何慈禧太后野心不小,直接發動辛酉政變奪了這8位大臣的輔政權,從此過上了掌權的生活。
  • 中國古代的34位娃娃皇帝,大部分下場極慘,只有清朝的皇帝名垂千古
    在歷代皇帝中,十歲以下的皇帝有三十四位,最早的是西漢時期的昭帝劉弗陵上位時八歲,死去時二十一歲,總共當了十三年皇帝,十三年的皇帝生涯並沒有權力,因為那時候霍光掌權,最後一個娃娃皇帝就是我們熟知的那個回自己家都需要買門票的宣統皇帝
  • 清朝衰敗時期有多荒唐,兵部大印不翼而飛,廚子都敢刺殺皇上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的封建王朝時代,皇權都是至高無上的,那時候皇帝一句話上萬人人頭落地那可都不是開玩笑的,可見當時的皇帝權力有多大,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改觀,到了清朝晚期,隨著朝代的衰敗,皇權的威懾力遠遠沒有之前那麼恐怖了,就這樣,在這個時期的清朝就發生過非常多的奇葩事,有三件事情特別荒唐
  • 清朝歷代皇帝原配是誰,有多少生前當上皇后,誰在位最久
    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對,是天下女性中,最為尊貴的一位。如果皇帝是「天」,那麼皇后就是「地」,皇帝代表「乾」,皇后就代表「坤」。因此,皇帝的寢宮就以「天得一以清」取名為「乾清宮」,而皇后的寢宮則以「地得一以寧」得名叫「坤寧宮」。
  • 清朝十二帝數雍正冷酷無情,他死後為什麼很多老百姓傷心哭泣
    69歲的康熙皇帝,在這一天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的死去,不僅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意味著康熙後期持續三十多年的皇儲之爭,也將在這一時刻進入白熱化狀態。步軍統領隆科多當眾宣讀康熙遺詔,皇四子胤禛成為了大清朝的新一任皇帝,史稱雍正皇帝。
  • 清朝12位皇帝中為何無平庸之輩?一套鮮為人知的家法起了很大作用
    相信熟悉清朝歷史的讀者朋友應該清楚,清代自太祖努爾哈赤算起前後一共經歷了12位帝王(分別為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慶帝、道光帝、鹹豐帝、同治帝、光緒帝、宣統帝),享國祚276年。
  • 曹魏八位皇帝,六位有帝號,兩位死於非命,末代皇帝反而得到善終
    曹魏歷經五位皇帝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奐,再加上追封的三位皇帝曹騰、曹嵩、曹操,共有八位皇帝,其中六位有帝號,曹芳和曹髦沒有帝號。魏高帝曹騰曹騰(100年~159年),字季興,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 中國歷史上曾湧現過400多位皇帝,堪稱千古一帝的,卻只有這4位!
    縱觀我國歷史上,曾經湧現了400多位皇帝。雖然自秦朝以來到清朝結束,中國僅僅只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但皇帝之多,在位時間之短暫。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當皇帝還真是一份高危的工作,不少皇帝才剛剛登基,還沒有機會施展宏圖抱負,就被自己的兄弟甚至是叔父及外臣搶奪走了皇位。
  • 我統計了中國歷史上223位皇帝死因,得出《中國皇帝死法大全》
    可事實上,即便你成功穿越回古代當了皇帝,很可能還沒來得及享受醉生夢死的生活,就死於非命。正所謂收益越高風險越大,我統計了中國歷史上223位皇帝的死因,總結出和中國皇帝死法大全,大家不放看看,做中國的皇帝究竟有多危險。
  • 清朝十二代皇帝的血緣關係,非親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皇子愛新覺羅·永琰繼承帝位。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年號道光,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皇子愛新覺羅·奕詝繼承帝位。皇子九人:皇長子愛新覺羅·奕緯(1808—1831年),隱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
  • 嘉慶皇帝:37歲登基,無實權4年,61歲去世,是清朝最平庸的皇帝
    登基初名登基,父為乾隆皇帝,母為鼎鼎有名的令妃,即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寧夏有一位受人愛戴的母親,子憑母貴,6歲起便隨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學習,13歲時能通讀五經,受到皇帝寵愛。然而在乾隆皇帝的心目中,顒琰並非太子人選。雍正的人品更是讓人心滿意足,可惜他先後立了三位皇太子,前兩位都相繼去世,最後只有顒琰倖存。首先是富察皇后的兒子永璉。
  • 清朝12位皇帝的順序及特點,一個順口溜教你輕鬆記住!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如果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算起,清朝共有276年歷史,經歷了12位皇帝,這些皇帝都有哪些特點呢,且看課代表來解析——
  • 清朝崇德皇帝有25個子女,為何後代的生育能力越來越差?
    稍微了解一下近代歷史就能知道,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似乎是越來越差。到後期,甚至有沒有直系子嗣可繼承皇位,只能從表親家中尋人繼承皇位的情況出現。在清朝後期的80年裡,鹹豐帝只有三個兒女,而後世的同治、光緒皇帝沒有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