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臺南,當地人都愛吃的美食是這些!

2021-02-11 一起流連

臺南,這座舊名為「赤崁」的城市,是寶島臺灣最有「家底」的孩子。錯綜複雜的歷史脈絡,匯聚了南來北往的人。而最重要的美食,臺南人對它是有優越感的。路邊其貌不揚的小店極可能是沿襲了一百多年、三四代的老字號,老臺南挑剔的舌頭拒絕粗劣,不能通過味蕾考驗的食鋪很難生存。這裡的人世代經營著一方小小的鋪面,認認真真把一件並不複雜的事情重複千萬次。或許,這才是臺南小吃好吃的秘訣。

臺南小吃的一大特色就是料足、新鮮、味道美。親民的價格是臺南小吃的另一個迷人之處。兩人成行,一餐不過100多臺幣(折合人民幣20元左右)。臺南人在吃的這件事情上表現出了別具一格的價值觀。20元臺幣(4元人民幣)一碗的滷肉飯,25元臺幣(5元人民幣)一碗的蝨目魚丸湯,在時下像樣的城市裡完全不可想像。所以說,在臺南,暴飲暴食是一種美德





來臺南,最心心念念的就是鱔魚意面。這次,品嘗了兩種做法,羹湯和熱炒。我只能說四個字——美味至極!爽脆酸甜,是我們在其他地方所吃不到的口感。鱔魚烹飪時需先去除泥味,剁掉魚頭,剔除脊骨,然後大火快炒,加入洋蔥、糖、醋等配料,最後勾芡成羹,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勾人食慾的美味。









難以想像一家小小的肉粽店可以營業百年,從西元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創立至今,經過了多少代人的傳承。正在慨嘆許多企業難以永續,文化也難以累積,看到到一家超過一百年的肉粽店,彷佛又在民間看到天長地久的生活力量。我們點了特製八寶肉粽,是我們平時吃的肉粽的兩倍大,裡面包有鮑魚、乾貝、花菇、魷魚、扁魚酥、櫻花蝦、鹹蛋黃、慄子、瘦肉、肉燥,包得扎紮實實,端上桌時散發著多層次的香氣,每一口都可以吃到粽葉的香味和各種食材混搭的口感,回味無窮。












臺南是盛產蝨目魚的地方,街頭到處可見蝨目魚料理的小吃店,從魚頭、魚皮、魚肚、魚腸、魚丸,皆有分門別類的特定吃法,甚至連魚骨頭都要拿來熬湯,真是把魚的滋味吃足百分百。軟嫩細滑的蝨目魚料理,飽滿爽脆的花枝魚羹,豐腴甜美的土魠魚羹,對於愛吃魚料理的人來說,這大概是人間最美妙的味道。









肉圓,也是來臺南必吃的經典美食之一。內餡採用精挑細選的瘦豬肉,經過秘方醃製調味,再用米漿和地瓜粉做成的外皮揉成團狀,送入蒸籠蒸熟。吃的時候一定要蘸浸大量的獨家醬料,這樣最能品嘗出肉圓的鮮美味道,大口的飽足感。








臺南,最有代表的湯品,非牛肉湯莫屬,從早餐到宵夜,都能看見臺南人喝牛肉湯的景象。這家超過四十年的老字號,使用牛筋和牛骨熬煮出湯底,強調品嘗湯頭鮮美的原汁原味。凌晨一點半開始營業,將每日產地直送的現宰牛肉切成薄片,再以熱湯快速汆燙,放入原味牛高湯後,滴入米酒提味,每一口都嘗得到鮮甜滋味。








臺南的碗稞有點像我們在廈門吃的油蔥稞,比較不同的是,碗稞的粉漿部分比較有味道,糅合了內餡的紅蔥酥、豬後腿肉丁和鹹蛋黃的香氣,食用前淋上店家的特製醬汁(這是美味的秘訣),再配上一碗四神湯,香而不膩。







臺南的棺材板真的好吃到令人驚豔,而且製作工藝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將麵包切成薄薄的麵包塊,下鍋油炸,炸到金黃色後撈起,掀起炸酥的一面,把中間挖空,再裝入由雞肝、雞腎、雞肉、蝦仁、豌豆、馬鈴薯、胡蘿蔔、地瓜粉、墨魚等精心調製的牛奶高湯勾芡。吃的時候一定要趁熱吃,先吃酥脆的麵包蓋,再吃熱騰騰的豐富內餡,問老闆為什麼不來廈門開分店,老闆說廈門找不到那麼好吃的麵包。看來臺南人對於美食,有他們自己的堅持。







蜷尾家,是目前臺南最熱門的冰品小店。固定下午14:00營業,約13:30就會開始出現排隊的人潮。每天的霜淇淋口味都是隨機的,這次我們遇到了黑芝麻和優格口味(據說還有紅豆抹茶、豆乳、黑糖等味道),相比優格,我喜歡黑芝麻口味,芝麻的香氣極濃,但又不會吃到芝麻的顆粒感,綿密香甜。非常神奇的是,這家大排長龍的小店,竟然只有兩個女生在運作,拿號、等單、點單、取霜淇淋,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臺南是「紅茶聖地」,完全遵照古法衝泡,選用上等好茶,全憑經驗拿捏衝泡時間的長短。茶泡好後,熱飲放在保溫杯中,而冷飲則放在冷水大鍋中,令其自然冷卻。這樣泡出來的紅茶,有芬芳迷人的泡沫,香醇純正的口味和氣息,沁人心脾。





古人有「行食」的習慣,吃飽了飯,走一段路,幫助消化。所以,在小吃與小吃之間,我們繞一繞臺南附近的古蹟文物。


▲(赤崁樓)


▲(孔廟)


孔廟,是我這次看到最心儀的建築,大氣、雍容,一進門就是一番莊嚴,特別喜歡「禮門」、「義路」的設計,只是兩座形式上的「門」,只是形式上的「路」,旁邊並無牆阻隔規範,但是,道德不是法律,自己心中願意遵守的規則才是「禮」,也才是「義」。



▲(廟宇前的乩童)



▲(臺南最早的百貨公司,林百貨)


學者曾說,如果想了解臺灣的歷史,來臺南就好了。這裡承載著時光對這座島嶼的侵襲,留下光陰拂過的痕跡。曾經的「府城」,遍布著百餘處大大小小的明清古蹟,夕陽下泛著紅光的城牆,就是臺南最美的寫照。





▲(神農街)

來到臺南,神農街是不能錯過的一個地方,它可以說是臺南保存相當完整的一條老街。老建築有些破舊,沒有雕梁畫柱,很平民很市井,部分房舍還保有早期的風貌,看慣了當今千篇一律的水泥建築,拐進這條小巷般的街區,還真有些恍如隔世。夜晚漫步於此,安安靜靜,沒有吵雜的遊人,也沒有各式商鋪和餐飲小吃,會有一種懷舊的寧靜感。



▲(全美戲院)


全美戲院位於臺南市中西區,在民國39年興建完工,這一巴洛克式建物本身已有50餘年歷史。電影院門口上方的電影介紹廣告牌,都是用手繪的方式一筆一畫製作而成。全美戲院是李安青少年時期經常逗留的電影院,戲院外面廣告招牌還有李安的巨幅照片。

在這裡,一張130元臺幣(25元人民幣)的電影票就可以看一整天,而且座位任選。我們這次遇到了「當我們混在一起」這部電影,在電影途中,不禁會想到當年的李安是否也是這樣窩在一個角落看著電影劇情,研究拍攝手法。在炎熱的臺南,買一張電影票度過一天,也不啻為一種很好的避暑方式。




離開臺南的時候,我們還有最好吃的豬腳飯、最好吃的小卷米粉、最好吃的...都沒有吃到。但是,人生總要有一點遺憾,所以,臺南,我們還會再去!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臺南美食:令人神魂顛倒的傳統味道
    說到臺灣小吃首先想到的並不是臺北,而是臺南。臺南小吃種類繁多,連不少臺北人都專程南下品嘗,尤其是老城區中滿目皆是食肆,望著一條街的美味只嘆自己的胃不夠大。  臺南是臺灣最早發展的地區,謂之「府城」。
  • 泉州這些美食上了《舌尖上的中國3》,你都吃過嗎?
    對於能吃愛吃懂吃的泉州人來說,這麼美味的紀錄片裡,怎能少了泉州美食的蹤影?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帶來了多樣獨特的小吃品類,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親和、最能體現當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旺盛生命力。小吃濃縮一地風土人情,成為別致的地方民俗符號,體現著當地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
  • 別以為臺南只有牛肉湯!這些當地經典美食,沒吃過肯定會後悔
    一向有「美食之都」之稱,臺南人也對臺南小吃超極自豪!臺南小吃不僅美味,而且還超便宜,往往只要幾個銅板就可以換來味蕾的大大享受!以下就來盤點臺南六個經典必吃、必喝的超好評美食,來到臺南的你絕對不能錯過,不吃真的會後悔!
  • 一份私藏的臺南美食地圖,吃貨慎入!
    大勇街無名鹹粥雖然有堂堂大名的阿堂鹹粥,但是當地人都喜歡不排隊的小館子,臺南當地朋友告訴我們沒必要排很久的隊,只要是帶「阿」字的都可以吃,基本上都是老店鋪,味道不會太差。龍興冰品店臺灣人愛吃冰,到處都是買冰的,這家是路過的時候看到很多人吃,於是就加入排隊,冰的分量非常大,我們點了冰豆花,古早味兒純手工製作,非常解暑,別家應該也不差,這個東西很難做的難吃吧。對於觀光客來說,天熱時候嘗點味道還可以,身體弱的人儘量少吃。
  • 《舌尖3》不下飯?這些本地人都誇超正宗的當地美食,淘寶就能買!
    而且這些本地人推薦的地道美食不光饞你,網上就能買!要不怎麼說,中國人的「鄉愁」都藏在食物裡呢~- 四川成都 -廖記棒棒雞(微博@田田田Baby)《舌尖3》一碗胡辣湯非大老遠地跑到杭州拍,不僅讓杭州人一臉懵逼,也讓河南人憤憤不平。在外的「河南味道」,冷飯店的胡辣湯推薦人數眾多。口味和當地最接近,而且一包裡有9小包配料,十分豐富。
  • 遊走臺南街頭,品美食度小月
    遊走臺南,發現這裡的小吃也別具風味,臺南典型的飲食都是一些大眾化的小吃,並不追求窮奢極侈。這些美食經過臺南人獨具匠心的烹調,都具有絕佳的風味,可以說正宗的臺灣小吃是在臺南。雞排專賣店內剛炸好的雞排散發出濃厚的香味,炸得金黃色的大片帶骨雞排,肉厚鮮嫩、多汁香脆,麵皮不厚不乾澀,真讓人魂牽夢縈,吃雞排也可說是到臺南來遊玩不能錯過的美食。
  • @長春人 舌尖上的雲旅行開始啦!每一口都是千山萬水
    上 海提到魔都上海,除了它的繁華、弄堂、夜生活,怎麼能少的了遍布路邊街角的特色美食。片兒川蔥包檜西湖藕粉筍乾老鴨湯 安 徽安徽特色小吃品種繁多,歷史悠久,當地到處都能找到小吃的身影,實惠又美味,去安徽遊玩的時候別忘了大吃一頓安徽的特色美食。
  • (臺灣臺南美食篇)每個臺南人都有一份自己的TOP美食清單
    (本文經由作者同意轉發)思羽妹,上菜啦~有小夥伴吐槽我每次介紹美食前都講一大堆廢話。好!那我們今天直接切入正題(高潮來得猝不及防)!第四期【思羽已吃】並不是按食物的類別來分的,而是想說一個地方,它就是「臺南」。
  • 福建美食又登《舌尖上的中國》啦!舌尖上的福建,看餓了......
    讓萬千吃貨期待的《舌尖上的中國3》
  • 舌尖上的中國,十種美食小吃,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在看舌尖上的中國的時候,感覺這是我們國家,我們民族的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啊!這些質樸淳樸簡樸的人民都是我們的父老鄉親啊,為了保衛我們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很多人一直在堅持著最原始的做法,幾十年中國發展迅速,可幾十年過去有些傳統美食依然保持著幾十年前的味道,不得不說大家保持的很好。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回歸:盤點紀錄片中出現美食的英文
    最近,深受大家喜愛的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回歸了。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帶來了多樣獨特的小吃品類。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親和、最能體現當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旺盛生命力。小吃濃縮一地風土人情,成為別致的地方民俗符號,體現著當地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
  • 潮汕獨特的稀有水果,當地人和鳥都愛吃,口感卻猶如「嚼蠟」
    一說起潮汕的美食,不知道小夥伴會想到什麼呢?其實,潮汕雖然屬於廣東,但是在潮汕地區,也有自己的飲食文化。在小編看來,潮汕的美食非常多,比如潮汕牛肉火鍋,潮汕砂鍋粥等等,都是大家非常喜歡吃的。除了這些有名的美味以外,潮汕人比較擅長滷水,生醃,清蒸等等的烹飪方式。
  • 【吐槽】「舌尖3」變「感動中國」?其實這些美食紀錄片更好看!
    很多人從第一集開始就盼著美食,結果卻被章丘的一口鐵鍋給種了草。其實想想也對,畢竟對於中國人來說,沒有一口趁手的鍋,做出來的飯都不一定會好吃。《舌尖3》第一集播出後,豆瓣的評分8.2分。你告訴我河南人都愛吃這個???
  • 舌尖上的珠海:這就來品味珠海的特色美食,每一個都很好吃
    在《舌尖2》中,珠海的美食初露頭角,讓大家記住了這座浪漫溫婉的「百島之市」。江河交匯、靠山而居、毗鄰港澳的地理位置,成就了珠海獨具特色的嶺南飲食文化。重殼蟹、橫琴蠔、白蕉海鱸……眾多的珠海美食,一定會讓你大快朵頤。因此,今天就來說說舌尖上的珠海:這就來品味珠海的特色美食,每一個都很好吃!
  • 在舌尖上起舞的不僅是美食,還有緬甸的這個!舌尖上的小黑暗
    眾所周知,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食物上面存在著極其大的差距,主要由於受到當地歷史環境的發展影響再加上個人口味追求程度的不一樣每一個地方都形成了具有當地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對於食物的處理和烹飪方式存在著自己的見解。
  • 臺南大廚《舌尖》主人公!把800公裡外的臺灣美食帶到了無錫!
    這是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電影版《舌尖上的新年》裡的主人公——家慶和淳怡一對臺灣情侶。家慶和淳怡《舌尖上的新年》電影拍攝於是2015年歲末年初,當時,身在上海的淳怡終止了自己的事業,回到臺南過年,並計劃與男友家慶共同開一家叫「饌飽寶」
  • 來河北旅遊,這4樣美食一定不要錯過,每一種都是舌尖上的美味!
    來河北旅遊,這4樣美食一定不要錯過,每一種都是舌尖上的美味!中國不僅有「八大菜系」,各個地區還有著他們獨特的特產,也是地區文化的象徵。那麼河北省都有哪些特產美食呢,接著往下看。讓人饞得流口水的4大河北特產美食,舌尖上的享受,你想嘗嘗嗎?
  • 舌尖上的廣東,這些順德美食你都聽過嗎?
    這個鳳城就是順德,它的美食從來都不少。均安蒸豬均安蒸豬曾經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據傳,均安蒸豬的歷史,最早能追溯到春秋時期。當年順德二地春秋二祭,"多有燒豬作犧牲分胙肉,而江尾(即今均安鎮)則用蒸豬",這道菜作為傳統風俗,流傳至今。它的食材需要一頭重約100斤的母豬,再用五香粉、花椒粉、羅漢果,糖、鹽等醃製6個小時以上,才能進行蒸煮。
  • 曾上《舌尖》的新疆缸子肉,外地人嫌衛生環境差?本地人卻很愛吃
    《舌尖上的中國》是吃貨們非常愛看的美食紀錄片,不僅介紹了中國的飲食文化,還給我們推薦了不少以前沒見過特色美食。其中《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有一期介紹了新疆美食,對於新疆的美食,大家最印象深刻的,應該是酸奶、奶茶還有大盤雞這些常見的,但是《舌尖》還介紹過一道大部分外地人都沒見過,但是在新疆人心目中有重要地位的美食,就是「缸子肉」。缸子肉是新疆維吾爾族人的特色美食,是用老革命時代使用的搪瓷茶缸烹飪,因此得名缸子肉。
  • 打卡美食:帶你領略舌尖上的六安
    這就來說說舌尖上的六安美食:六安的這些特色美食小吃,你都吃過哪些?今天小編帶你領略一下安徽六安這座城市中的美食小吃,個個都是經典,若是有機會來到六安,記得一定要嘗嘗呀,保準讓你愛不釋口。蒿子粑粑:六安的蒿子粑粑在六安人的眼裡在普通不過了,很多家庭都會製作。就這一道再普通不過的食物卻上了《舌尖上的中國》,自此聲名遠揚,在六安還有一年一度的蒿子粑粑節。蒿子粑粑是六安清明時節的一種特色小吃,以蒿子、米粉臘肉為原料精製而成,口感香脆,味鮮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