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魯木齊-德黑蘭段的餐食(抓飯/牛肉飯)⬇️。我問空姐抓飯是什麼,她說:你嘗嘗就知道了,新疆特產。於是我兩樣都來了一份,抓飯太難吃了,還好要了兩份,牛肉飯超好吃的!!
在格什姆島的時候打了一輛計程車,司機放了這首很好聽的歌,聽歌識曲找出來了。因為伊朗的局勢問題,網上很少能搜到什麼旅遊資訊(包括到了那裡之後都打不開馬蜂窩app),也不能提前訂酒店,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比較隨性(就是懶),所以沒有提前制定任何計劃。
臨行前根據lp大概想了一條一路向南的路線(如下圖),另外去設拉子的時候在房東安利下又臨時加了波斯灣(格什姆島)的行程,這就是我們全部的行程了。
伊朗的街頭,總是能看到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貓,也不怕人,偶爾有一兩隻會一直一直跟著你走。
原來這就是波斯貓,和波斯人一樣友善。
看了那麼多貓以後我突然想到,一路上都沒有看到狗,後來就有個伊朗人告訴我們,伊朗能養狗的人不是很有錢就是家裡有關係的,一般人是不允許養狗的。
但後來到了格什姆島倒是沿途都能看到很多狗,不知道為什麼,也沒找人問,大概這都是大戶人家吧哈哈。
我覺得伊朗人真的很懶(還是因為中國人實在太勤快?)在波斯灣的某個午後想換一點裡亞爾,居然告訴我們從一點開始他們就在休息了,到五點才開始營業。
但從另一個方面講,他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有耐心和熱情。經常是在街上問路,他們就二話不說領著你走到目的地了,儘管甚至有的時候他們也不知道路,還是會一路走一路問地把你帶到。你打一輛車,哪怕司機不知道目的地,繞來繞去開一個小時也一定會把你帶到,當然也不會多收你錢。
然後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發現哈哈哈,伊朗的紙巾特別厚,不知道原因。
#交通混亂的首都德黑蘭 TEHRĀN
德黑蘭是伊朗的首都,本人在行程前對伊朗的印象常年停在--大概只有德黑蘭一個城市,到伊朗之後才發現伊朗真是個好大的地方--到德黑蘭下著雪穿大羽絨衣,到格什姆吹著海風穿著短袖。
交通混亂是德黑蘭最大的特點,一般人行橫道線很少有紅綠燈,車也蠻橫霸道,開得飛快,從不讓人,過馬路成了我們剛到時很大的難題。
(原美國駐伊朗大使館,現在是開放參觀的景區,掛著大張的蘇萊曼尼照片,伊朗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他的照片)
-
換了700美金,獲得了大概9000萬裡亞爾(1人民幣=18400裡亞爾),圖上的這是最大面額的鈔票:50萬裡亞爾,當地一般習慣用「託曼」(toman)表示價格,10裡亞爾=1託曼
(遊記拖到今天,伊朗已經取消裡亞爾,改用託曼啦!!)
漏了漏了,一下飛機我們的第一件事:戴頭巾!!
(和其他中東國家不一樣,在伊朗女性遊客也是要頭巾的!當然是公共場合)
在烏魯木齊的時候隨便在網上找了一家民宿,但必須綁定當地的銀行卡才可以定,我們定不了。在機場買的sim卡要一個小時以後才能上網,眼下無依無靠,於是我們打算直接打車去那個地址。
出了機場,門口就停了一排黃色的計程車,立馬有一群司機湊上來問我們要去哪。當我們終於商量好價格是1100000的時候,掏錢出來,我們陷入了沉思:這張錢是多少錢?給幾張?怎麼給?價格是多少來著?(這樣的掏錢傻眼狀態持續了好幾天)
*巴扎*
我們在德黑蘭的第一站就是「巴扎」(波斯語意為出售或生產並出售商品的地方,就是集市啦),我真的特別喜歡逛這種賣亂七八糟小東西的地方!!每到一個地方,必逛那裡的巴扎。有金器珠寶店、日用品店、鐘錶店、香料店、餐具店、衣服店、古董店,還有我最喜歡的地毯店等等,但因為我最喜歡的是亞茲德和設拉子的巴扎,所以後面再給大家詳細說說。我們在德黑蘭吃的第一頓正式的伊朗菜。
「dizi」是伊朗人很喜歡的一種美食,我們選的這家餐廳的名字就叫「dizi」,只賣「dizi」。
圖片左邊的陶罐裡裝的是服務生已經幫我搗爛了的燉羊肉、鷹嘴豆,左上角的是伊朗特色的飲料:薄荷酸奶飲料dugh(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酸,一輩子不能忘記的味道)中間是兩種蔬菜沙拉和三種蘸料:茄子(非常非常非常的酸)、辣椒和洋蔥(?我忘了),碗裡是番茄湯(味道還不錯),可以把饢撕成小塊泡在湯裡吃,也可以包著羊肉一起吃。
服務生非常非常非常的熱情(當然伊朗人都很熱情),甚至會幫你包好一塊饢送到嘴邊。
味道就不說了,給個表情大家都懂哈
(因為伊朗菜總是加了各種各樣奇怪的香料,加上食材本身味道就很奇怪,大體上來講我的中國胃不怎麼對付)
但五顆星滿分的話,我給這家店打四顆半星,因為文化不同的緣故我吃不習慣罷了,這家餐廳真的很不錯!
出門看到有人在賣水仙花,很美很香,我們買了一小束。
晚上我們打車去了一個名叫「自然之橋」的地方,拍了一張德黑蘭的夜景,看這恐怖的交通狀況。
第二天,一打開門發現下雪了。好驚喜,德黑蘭的雪。
我們住的民宿,300萬裡亞爾一晚(伊朗什麼都便宜,但住宿真的不便宜)。
德黑蘭的巷子實在是彎彎繞繞得太誇張了,第一天晚上司機師傅在彎彎裡繞了快半個小時(好耐心!!),我們都在疑慮這種地方真的有民宿嗎的時候,它終於出現了(不是一般的司機能找得到的地方)。
裡面忘記拍照片了,從視頻裡截了個不怎麼清晰的圖。就是這樣的傳統伊朗民居,中間是庭院,通常有個小水池,四周住人,我們之後住的也基本都是這樣的傳統民居。
我們要走了的那天,老闆娘還叫我們站在水池那兒給我們拍了張照片,嘿嘿,在伊朗真的經常被要求合影。
-坐了一下德黑蘭的地鐵-
看路線就足夠讓我們眼瞎了
我們坐的這一節是專門的女性車廂,大家都盯著我們看(那個男生的背影是兜售口香糖的小夥子)。
#在卡尚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 KASHAN
卡尚是伊朗中部的一個城市,這裡特別美,人們都特別好,我好喜歡這裡!!
(去伊朗之前,在lp上看到「在伊朗不要豎大拇指,是豎中指的意思」,結果去了發現好多人對我豎大拇指,)德黑蘭-卡尚的大巴,車程是三個多小時,車票只要大概25人民幣(過去快半年了實在記不清了),還發飲料和零食,座位相當的寬敞。
到卡尚的時候是當地時間1月23號晚上七點,國內時間還有一個小時就24號了,我內心非常焦灼,特別希望能趕在這一個小時內找到一家蛋糕店買一個蛋糕(重點是發一個朋友圈),因為23號是我的20歲生日。
雖然很努力在趕路,但路太遠了,等我們比手畫腳給不明白「birthday cake」是什麼意思的計程車司機解釋清楚我們的目的,趕到蛋糕店已經是國內時間00:10了。
司機師傅帶我們進去買了個六寸蛋糕,居然只要20幾塊人民幣!!
整家蛋糕店的人都希望我們和他們合影(連在樓下的小夥也吭哧吭哧跑上來),後來我們看到了照片(天,我們那麼醜!!為什麼所有人都要和我們合影啊)。
到了民宿,老闆和老闆的朋友們一起給我過了生日好開心!!
還送了我們書籤當生日禮物。
(實在不好意思,只給我倆打碼了,那天狀態不好實在太醜了,就看看帥哥美女吧)
三個小孩兒纏著我們要錢,我們假裝聽不懂,給了他們三根棒棒糖。嘻嘻
卡尚的景點非常非常的多,最有名的是費恩花園Fin Garden(還不錯)、塔巴塔巴依宅邸Khan-e Tabatabei(不好看)和艾哈邁德蘇丹浴室Hammam-e Sultan Mir Ahmad(太有意思了,他的浴室比我們高中還大!真的是美輪美奐)。
⬆️浴室的樓頂
我們去了鹽湖、沙漠、地下城、清真寺(免不了的清真寺),不管是哪,清真寺總是最五彩斑斕的。
#我們的年夜飯!! ---1.24
長這麼大,第一次離家過大年三十,還是離家這麼遙遠的伊朗,
我們奢侈地瘋狂點菜慶祝過年(結果這一頓也才50幾)
Mozaffari traditional restaurant
看得出來應該是當地挺不錯的一家餐廳了,撇開味道不談(哈哈哈哈),真的是一家很妙的餐廳~
*Abyaneh*
(讀作「阿比阿納」,剛查了查才知道翻譯是奧比揚奈村,也不清楚它到底在卡尚還是伊斯法罕,還是都不是,總之它在高山上,雪還積得很厚,路上都是冰,我們不停地摔跤)
很寧靜的小村落,很冷,但是很美。一路上幾乎沒有看到居民或者遊客,偶爾有幾家小店,賣一些波斯工藝品,非常可愛。
(拍村子裡的老奶奶要收錢,拍村子外的老爺爺就不用了嘛,嘻嘻)
#在伊斯法罕的三十三孔橋,認識了一位伊朗詩人 ESFAHAN
#三十三孔橋
因為有33個拱門所以被稱為三十三孔橋,有很多伊朗青年在橋邊吸水煙、聊天,好悠閒,就是伊朗的樣子。
然後,我們逛著逛著遇到了一個人,他說他想給我們看看他寫的詩,
看完了詩,他帶我們去坐公交車,看一個他覺得更漂亮的橋,並給我們講了這個橋的五個秘密。
一個男人在橋洞唱歌,歌聲實在太美了。
後來查了一下,這個橋叫做#哈柱橋
這個橋太安靜了,太美了,我們坐在橋沿上很久很久不說話,聽著歌等著日落,這麼悠閒,假裝自己是伊朗人。
對了,比起他的詩,我覺得他的朋友圈更有意思。
#亞茲德 YAZD
逛了一家很美麗的地毯店和很漂亮的巴扎(但都沒有什麼照片),認識了一個很好笑的德國人,在亞茲德的日子也是悠閒+煮泡麵。
實在是太無聊了,於是我們在亞茲德看了一場電影。
我們也不知道要看什麼,就打車去了一家電影院,叫售票員隨便給選我們一場電影,買兩張票。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我們看的電影叫什麼。
好奇妙的體驗。
(疫情到現在,電影院還沒能開放,我想想上一次看電影的光景,竟然是在伊朗,更感覺奇妙了起來)
30萬裡亞爾兩個人,電影講的大概是一個老頭的歌唱夢想?(真的聽不懂,又沒字幕,就瞎猜唄)
當時甚至也沒有看到這個海報,是在格什姆島逛街買衣服的時候發現了這個電影海報:誒,我們看的不就是這個電影嗎!
(但有海報又怎麼樣呢,你能知道這電影叫什麼嗎?)
#在設拉子過宅人生活 SHIRAZ
在卡尚認識的小夥伴polly在instagram上找到了一家homestay,
一方面是設拉子人民對我們太不友善啦(新冠的鍋),一方面是累了,我們基本上在設拉子過了三天宅宅生活。
在設拉子的日常:煮泡麵
大概是因為經濟制裁的原因吧,我們一直在跑超市,但一直看到的泡麵的種類都只有兩種,連包裝都很像,但味道真的可以。
在設拉子的日常:吃泡麵
甚至買了麵粉自己拉麵,(並邀請房東和我們一起吃)
房東心裡嘆道:這是什麼人間疾苦!嘴上還一直說著delicious
(但我真的覺得很好吃)
另一方面,房東人實在是太好了,在國內當時那樣的疫情之下,伊朗人看見中國人就紛紛捂嘴避讓,房東卻給我們講故事,帶他的朋友來和我們聊天、唱歌,真的是好感激,好感動啊。
(直男攝影來一張)
不管怎麼說,還是去打卡了一下全伊朗最有名的清真寺
#莫克清真寺
(又叫粉紅清真寺)
這裡的中國人多到我懷疑全伊朗的中國遊客都在這兒了吧
美是真的,人多更是真的,
不怕死的來。
還有設拉子的#巴扎 真是美輪美奐,有我想像中波斯的全部樣子。
伊朗用的不是阿拉伯數字,
因為經常有餐廳給外國人(用阿拉伯數字)和本國人不一樣的菜單,我們特地學了數字的寫法。
猜猜 這個車牌是些什麼數字?
#再見格什姆,留點遺憾下回見 QISHM
格什姆島是波斯灣最大的一個島嶼,北邊是荷姆茲海峽,這裡石油資源特別豐富。
這個島和伊朗的其他地方比起來,物價高很多,而且蒼蠅又特別多(吃飯的時候每隔半分鐘來一隻的狀態),但還是無法抵擋我對她的狂熱喜愛!!
從設拉子出發到格什姆島的大巴是夜間巴士,晚上十點半出發,到格什姆島巴士站的時候,剛好趕上第二天的日出,特別好看。
從格什姆-阿巴斯港的船票,一路浪好大,我們要從阿巴斯港的機場飛往阿聯。
到了阿巴斯港,太陽落山了。
再見阿巴斯港,再見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