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父親曹嵩之死是個疑案。曹操代表的兗州和陶謙代表的徐州,在曹嵩死前,就一直在打仗,爭奪中原的控制權。所以,曹操的父親曹嵩死在曹操的敵人陶謙的地盤,似乎沒有什麼奇怪的,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嘛。實際上,卻不是這麼回事,陶謙殺了曹嵩,並沒有現實利益,曹操的實力並不會因為曹嵩之死就削弱一分一毫;反倒是讓曹操代表的兗州集團找到了進攻徐州的絕佳藉口,曹操報父仇天經地義,徐州集團則丟了道義大旗,其他人援助徐州有可能變成「助紂為虐」,從而不敢增援徐州;也顯得陶謙為人狠毒,曹嵩雖然是曹操父親,但並沒有和陶謙為敵啊,這樣的人陶謙都不放過,陶謙該有多壞?可見,陶謙殺曹嵩,好處沒有,壞處很多,陶謙這種亂世混成省長級別的梟雄,不可能看不明白。
按照普通人的思維,陶謙應該把曹嵩扣押在徐州,作為人質,迫使曹操讓步,或是停止戰爭,或是割讓城池土地。當然,在現實中,這是無效的,曹操是曹嵩的兒子,曹操也是兗州集團的首領。所謂談感情傷錢,傷一個人的錢(利益),就已經讓人非常不爽了;傷成千上萬人的利益,那還了得?曹操作為兗州集團的首領,必須以兗州集團的利益為優先;為了集團利益,曹操犧牲自己都是有可能的,遑論自己的家人。如若不然,曹操會丟掉兗州集團首領的位置。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虎」,尤其是在古代,首領被人趕下來,往往要死於非命,還會連累家人。當過首領,在集團內很有嫡系舊部人脈關係利益網絡,萬一站起來振臂一呼,就能產生巨大的能量,新首領哪能睡好覺?就像趙匡胤對大將石守信等人說的,你們不想當皇帝,但是你們的部下把一塊黃布披在你們身上,非要你們當皇帝,你們怎麼辦?要除掉前任首領,最好的辦法就是扣上造反的罪名,將家人舊部一併幹掉,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也就是,曹操為了感情行事,非但救不了自己老爸,還會把自己的命搭進去,賠進去更多的曹家人,甚至曹氏家族;曹操為了利益行事,犧牲了老爸,保住了自己的首領位置,就能保全更多曹家人,這個帳曹操還是能算明白的。既然大家都能算明白帳,陶謙就沒有必要殺曹嵩,也沒有必要扣押曹嵩。扣了曹嵩還要好吃好喝好招待,浪費一大筆錢;萬一曹嵩出了意外,別人還認為是陶謙故意使壞,壞陶謙的名聲,陶謙何等精明的人,能幹這種蠢事?
一般而言,為難家人,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繳投名狀。三國中就有例子,其一,馬超敗走涼州,家人被涼州豪族——楊阜姜敘趙昂等人殺害。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地方豪族認為某個集團已經沒有前途了,不會殺回來了,為了不被新集團懷疑暗通舊主,或者想要混的更好一些,就「出此下策」,用舊主或舊主家人的腦袋錶忠心,和舊主堅決劃清界限。或是為了逼迫集團內部的半依附半獨立的小集團站隊,比如五代十國時期,朱溫抓獲了李克用的大兒子李落落,將李落落的處置權交給了魏博節度使羅弘信,羅弘信殺了李落落,斷了魏博鎮倒戈李克用的可能性。當然,這種情況也是發生在魏博鎮認為朱溫大概率就是北方的勝利者,李克用已經沒了前途,所以可以放心的融入朱溫集團;當然,如果魏博鎮不交投名狀,迎來的可能就是朱溫的大軍,魏博鎮為了生存也只能交投名狀了。
其二,楊奉投奔劉備,被劉備殺死。楊奉是黃巾舊部,屬於屌絲造反起家,而屌絲造反是統治階層深惡痛絕的。「造反」的屌絲和屌絲的家人,被「官軍」抓住,是不會有好下場的;平叛將領也要拿屌絲或屌絲家人的腦袋作為投名狀,向統治階層表忠心,表現自己已經和屌絲階層堅決劃清界限,是可以放心大用的人才。楊奉已經通過救駕漢獻帝,洗白了自己,所以楊奉和袁術這樣的頂級貴族合作,就沒有什麼事。但是劉備不同,劉備的出身比大部分人高,算是低等級貴族,但是在真正的貴族看來,其實和屌絲也沒有什麼兩樣。貴族內部也是等級森嚴的,分為膏粱、華腴、甲、乙、丙、丁等等多個層次,不同層次的貴族之間也是不能通婚的;不僅是士庶天隔,貴族內部也是隔層如隔山。劉備再和屌絲造反起家的楊奉混在一起,難免出現風言風語,說劉備是「狗改不了吃屎」,云云,劉備就只能拿楊奉的腦袋當投名狀了。
有過屌絲造反的歷史,是終生難以抹去的汙點,不僅古代中國是這樣,現代外國仍然是。徐晃跟著楊奉屌絲造反過,這是徐晃加入曹操陣營後,官渡之戰燒糧草,潼關之戰渡河西,襄樊之戰敗關羽,功勞並不比張遼于禁少,但是升遷最慢,最後也只是排五子良將最末,底子不乾淨,嚴重影響升遷。《三國演義》中,劉闢龔都、廖化裴元紹周倉等一幹黃巾賊一心要加入劉備集團,就是為了洗白自己。全國性的黃巾起義已經被平定,區域性的黃巾殘部也相繼被平定,可以說黃巾軍已經完全喪失了前途。這種情況下,人少糧缺的劉備集團,就成了最佳洗白對象了,劉備集團最缺人,成為投名狀的概率最低;而劉備是大漢皇帝親自認證的皇叔,絕對的根紅苗正,跟著劉備混,再也不能被指責為「不走正道」了。
為了加入劉備集團,廖化周倉都不惜放棄所有產業。在社會上混,跟對人,也就是站隊正確,才是最重要的,能力反而要次之。就像《西遊記》裡面,有能力的妖怪大有人在,最後都被猴哥宰了,這就是站錯隊的下場。一個人的能力再高,也高不過千千萬萬人形成的合力,時勢造就英雄。
曹操本人也是貴族出身,而且還是頂級貴族,曹操的老爸曹嵩是太尉,頂級官僚;曹操是和袁紹袁術這種頂級貴族子弟從小一起長大的,是髮小;曹操初入仕途,開舉薦信的是貴族出身的首都市長司馬防(司馬懿的老爸),第一份工作則是洛陽北部尉,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市東城區police局長。曹操不是屌絲,也沒有參與過屌絲造反,所以不存在向統治階層交投名狀的需要。曹嵩死時,袁紹派和公孫派的戰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還看不出來誰能取得最後勝利,曹操不是袁紹派的盟主,即曹操還有倒戈公孫派的可能性,當然陶謙也有倒戈袁紹派的可能性,陶謙就更不能殺曹操的老爸了。
所以,曹嵩之死,很可能是黃巾殘部的報復,也或者黃巾殘部見財起意。曹操也參與了平定黃巾之亂,全國性的黃巾起義平定後,曹操又在東郡(濮陽)、兗州(山東省西南部)一帶平黃巾,殺了不少人,被黃巾殘部報復也是極有可能的。黃巾軍是窮屌絲組成的,見財起意也很有可能。
當然,不管曹嵩之死是不是陶謙指使的,反正曹嵩是死在了陶謙的地盤,陶謙負有「領導責任」。而曹操和陶謙又處於戰爭中,曹操就更不能「私了」了,正好將曹嵩之死做成攻打徐州的絕佳藉口,兗州徐州再次開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