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不火,是因為做了刪減麼?

2021-02-08 安娜人生物語

2017年熱映的《聲之形》較《你的名字》來說,在中國內地的反響和票房並不是那麼出色,網上的評價也是相當遜色於《你的名字》。大多數的網評都是「並沒有那麼好看」、「讓人有點失望」、「你們還是別買票了,並沒有多好看」這樣的聲音。

於是我抱著「不去看看怎麼知道好不好看」的心態,我和同學約著一起周末去了電影院。在電影院看到去的幾乎都是情侶,想想也是,畢竟網上買票的時候都是歸類的「愛情/劇情/動畫」。於是我和同學在尷尬的氣氛下找到位置坐下,等待電影的開始。

在電影開演後15分鐘左右,就隱約聽到後排有小聲的在說「這講的什麼啊,好亂。」「不明所以」之類的,確實看到這裡我也是有點懵的,感覺跟預想的愛情片走向有點不太一樣。但我也沒有太多想,選擇了繼續認真的看下去。

看到中途我就發現了,其實這部片子根本不是以愛情為中心軸的,更多的是通過「欺凌」的校園現象描繪人物內心的以社會問題和人性為中心軸的故事。

所以通篇的故事並不是大家所期待的美好純粹的愛情,而更多的是壓抑、負面而灰暗的劇情而引發的深思。所以理所當然的抱著來看美好愛情片的人們會有不解,疑惑和失望。並且結局也並不是那種簡單明確的「大團圓」結局。

如果不用心去思考,可能你只能將這部片子視作為「並不好看」的片子了。其實這部影片運用了許多被稱之為經典之作的日本動畫所慣用的表現手法,影院賣票時的錯誤定位,讓人多人帶著錯誤的「先入為主」來看此片,當然得不到多好的反響了。

畢竟大多數人看完後是一臉懵逼的,並沒有看懂到底在講什麼。

不過雖說這是網評不太好的最大的原因,但還有一些事因為劇情的刪減而導致的銜接性不強,我給大家總結歸納一下《聲之形》到底有哪些劇情被刪減了。


l 小學劇情開始。硝子入學和將也兩人腳步特寫,刪了。

l 班級合唱劇情,刪。

l 植野和川井走道上說自己聽漏了要借筆記,刪。

l 獨處硝子手語問將也能和你成為朋友嗎將也往硝子身上扔沙子,拼著BGM不完整也要直接掐了。

l 將也把筆談本扔水池那段有幾秒細節,刪。

l 將也被欺負硝子幫擦桌子在色調極盡溫暖的斜陽下發展成兩人激烈的身體衝突,連著BGM(背景音樂)LVS(var)一起刪掉 LVS剛好是前面將也拋沙那段的BGM和LVS(var)算是整個OST(原聲音軌)非常重要的一段旋律,至此可以說是完美錯過 。

l 硝子轉學,將也自己擦桌子,刪。

l 進入高中。硝子將也重逢對話部分細節的話也刪了。

l 將也回憶被孤立買了島田廣瀨喜歡的CD卻被說今天開始不喜歡了,刪。

l 學校川井找將也收作業,刪。

l 將也腦補他人討厭自己的心聲獨白,刪。

l 將也第二帶麵包次找硝子部分細節,刪。

l 將也媽媽就錢被燒了向將也道歉,刪。

l 結弦晚上把將也跳橋發到網上,刪。

l 將也把結弦送回家之後劇情及外婆第一次登場,刪。

l 將也硝子去找佐原部分很多細節,刪,並且把永束說的love hotel翻譯成住宿。

l 將也收到佐原發來和硝子卡拉OK的彩信,刪。

l 將也約硝子去遊樂園部分細節,刪。

l 遊樂園植野帶將也見島田植野臉上x恢復,刪。

l 過去的心理創傷被揭開部分細節,刪。

l 外婆葬禮前結弦和將也的大段劇情,刪。

l 將也哼怪獸之歌(日常十七話ed),刪。

l 醫院硝子媽媽和結弦向將也媽媽下跪,刪。

l 川井和硝子對話連同部分BGM,掐。

l 將也甦醒前夢裡部分重要細節,刪。

l 將也回家,和瑪利亞對話,碰到植野,植野說果然還是不喜歡硝子,是島田廣瀨救了將也,植野臉上x飄落,刪。

l 將也教結弦念書,結弦的攝影(鴿子屍體的痕跡外生長出花草)獲獎,刪。

l 將也自己對著鏡子練習道歉,刪


這些都是對比在日本上映的《聲之形》來看的被刪減的部分。如此之多的刪減,在人物內心的刻畫和劇情延伸的重要銜接和承啟部分,以及音樂的渲染,這樣大批量的刪減,怕是將一些精髓也隨之刪減了,也難怪其實能看懂的人,大多也都變的看不懂了。

不過確實整片畢竟是以日本社會的價值觀為基礎來刻畫的,放在中國社會來看,有許多小夥伴表示裡面有一些觀念不能理解,這也是導致《聲之形》在中國大陸上映後反響並沒有期望的那麼高的原因之一了。

總之,《聲之形》在我看來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動畫影片,觸動了人內心深處的壓抑,值得去反覆揣摩。不愧是世界公認的動漫大國,每一部動漫作品都不簡單。

(圖片來自網絡)


~2018~

Alice,日語老師,曾在日本留學4年。一個喜歡日劇和動漫的90後,一個喜歡分享新發現的美少女。



相關焦點

  • 新鮮評論 | 《聲之形》(未刪減版)
    如果《你的名字》給人的感覺像一杯烈酒,《聲之形》絕對就是一碗清水。在看完《聲之形》129分鐘完整版後,我試圖思考為什麼這部電影會在內地遭到刪減。排除片中可能出現粗口、色情、政治等敏感內容的可能,個人認為最大的可能是如若不刪掉一些非必要片段,這部電影總體上會顯得節奏過於緩慢,而且各個重點事件之間聯繫略顯微弱。
  • 不吹不黑,《聲之形》,7分作
    《聲之形》作為一部漫改電影,一部京阿尼的漫改電影,毫無意外的出現了漫改作品和京阿尼作品的通病——劇情的刪減和節奏問題。作為一部有7卷的漫畫,一共有62話,即使製作成一部季番,都是非常緊湊的,更何況是一部僅僅只有2小時的電影,因此劇情的大量刪減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也正是本作的命門所在。
  • 《聲之形》主題太過現實!國內刪減二十分鐘
    「年度醉美動畫」《聲之形》在第26屆日本電影評論家大獎中超越《你的名字》獲得了「最佳作品」獎。該電影以「救贖與成長」為主題,以「校園霸凌」為題材,講述了一個關於「溝通」的溫柔的故事。《聲之形》所直指的,就是校園生活中看似純淨無暇的外表下,隱藏著的充滿惡意的「欺凌」。動畫版已經對原作中的校園欺凌的嚴重度與複雜度做了一定程度的簡化。國內上映較晚,大家大都看到資源。而在國內上映版中,所有表現校園欺凌(包括老師)的部分,甚至是男主母親偉大的母愛,無一例外全部被刪減。整部作品瞬間失去了靈魂。
  • 年度最不稱職水軍《聲之形》電影微博宣傳遭遇尷尬
    >藍 V 帳號發了個《聲之形》門票抽獎轉發。在上映前密集的在社交媒體上造勢雖好,但看來《聲之形》的電影宣發是自己坑自己,本身劇情就有爭議,國內引進時還做了20分鐘的刪減,就以現在《聲之形》電影的宣發水平及上映後面對網絡上可能會產生的對作品的極大爭議,恐怕官方是真的無力駕馭的
  • 《聲之形》:日本校園欺凌愛情物語
    《聲之形》是女導演山田尚子的第三部電影,主題相當豐富,不僅鮮明反映了負罪感對個人生活的影響,而且令人深思的聚焦於贖罪和社交恐懼,同時究其根本依然講述的是一個甜蜜感人的愛情故事。2017年《聲之形》在國內上映時,總被拿去跟前一年的《你的名字》作比較,但在我看來明顯《聲之形》更具感染力。《聲之形》根據同名漫畫改編,以精湛的動畫予以呈現,堪稱日本動漫電影的最佳典範。《聲之形》不是那種以巨型機器人、誇張的動作場面和迎合宅男性幻想的女性角色為特色的誇張動畫。
  • 為什麼說《聲之形》是今年院線最好的動畫電影
    因為推出時間相近,兩部電影經常被拿出來比較,在日本國內各大動畫電影獎項的評比是,兩部電影也時常形成競爭的態勢。從票房成績來看,《你的名字。》日本國內票房超過200億日元,而《聲之形》僅僅23億日元。《你的名字。》觀眾緣碾壓《聲之形》毫無疑問。
  • 《聲之形》帶給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在我看來聲之形的問題:1.故事的主題應該是通過影片本身帶給觀眾的,而不是通過主創訪談帶給觀眾的。並且一部號稱主題是「理解」的影片居然讓許多觀眾得出「無法理解」的結論這本來不就是對影片極大的諷刺嗎?原著對硝子的描繪本來就是難以使人信服:從重度心理問題要跳樓到最後痊癒簡直不能自圓其說,而電影在這樣的基礎再次對此進行刪減,最後得到的就是硝子根本沒有完成自我救贖的結局:她仍然陷於病態的自卑中所以不責怪任何人對她的傷害,只是因為害怕傷害別人暫時不敢自殺而已。——這能算是喜歡上自己嗎?而硝子的自我救贖沒有完成讓將也最後完成的自我救贖也變成了某種程度的偽善——明明說著要幫助別人結果只幫助了自己。
  • 《聲之形》| 那些你曾後悔過的事,真的可以救贖麼?
    先說片名《聲之形》,簡言之就是聲的形狀,所以大概可以知道這是部講和聲音相關的動畫,唯美的畫風預示著會有愛情,但畫面越美可能故事會越悽美,比如之前的《你的名字》和《在這世界的角落》。整部電影的故事講的其實是一個聽不到的故事,正常的人說話女主會聽不到,但女主對男主的所有情緒和情感傳遞,男主也是聽不到的,知道最後男主才反應過來,自己從小到大原來都太獨立了,不懂得去傾聽別人的話,本質上是活在非常自我的世界裡的。而耳朵有問題的女主,非常希望能和聽力正常的人做朋友,卻總是有人欺負她,她內心的聲音也是其他人聽不到的。
  • 影評《聲之形》,或許大家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在影評開始之前想講一個故事,和認識的女孩子看完了《聲之形》之後,我們走在回寢室的路上,路過一條很黑的林蔭小道之時,她說:「你知道這條路為什麼沒有路燈麼,因為黑暗的環境容易讓人害怕,這樣就會不自覺的牽手了。」聽完之後,我下意識的打開了手機手電筒說:「這麼簡單的問題,開個手電筒不就看得見了麼?」她抬頭說了句「難怪你還單身。」
  • 《聲之形》觀後感
    《聲之形》日文原名《聲の形》,使用了「聲」而不是日語中常用的漢字「聲」,是因為「聲」字由「聲」,「手」,「耳」組成,作者像藉此表達出「傳達心意的方法不一定只有聲音」。《聲之形》在色彩運用上頗為考究,山田尚子導演特意「將色彩做得柔和、漂亮」,即使是微小的陰影部分,「只要有讓人覺得不舒服的雜色,就會把它換成令人愉悅的顏色」。
  • 不是特別能理解《聲之形》這樣的神作
    同樣的,作為京都動畫出品的動畫,《聲之形》有著很多京都動畫鮮明的特點。京都動畫的大多數作品關鍵詞都離不開細膩清新,《聲之形》也不例外。從劇照畫風也看得出來,整個非常地文藝甜美,所以一開始是抱著「純愛」的預期去看的,雖然之後感覺這是我的一個誤會,這一會再說。
  • 《聲之形》憑什麼擊敗《你的名字》再創神話?
    平分秋色的電影前半段保證讓你後背發毛:這些霸凌事件不就發生在我的周圍麼?《聲之形》講述了一個所有校園都會發生的事:霸凌患有聽覺障礙的可愛少女西宮硝子轉入新學校因為「跟別人不一樣」而被大家孤立小學生的戰場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殘酷
  • 【聲之形】健全者的傲慢 or 被欺凌的痛苦
    還在火熱上映的時候,不少連《聲之形》的原作都沒看過的人就開始為兩部作品進行了詳細而周全的對比,暢想著兩部作品會有怎樣華麗的影院對決。實際上,《聲之形》雖然在日本票房遠遠不如《你的名字。》,但卻也是京都動畫時隔近5年後的一次票房突破,突破了《輕音少女》的劇場版票房紀錄,也的確是成功了。只不過當時間來到2017年,不知道是《你的名字。》
  • 《聲之形》我心中的神作,一場救贖的幻夢
    首先,漫畫是我在一年到兩年前看的,當時連續熬夜兩三天一次性看完,感覺就是這個漫畫是神作了,早晚會火然後出番的,結果沒成想是出了電影,不過也是成功的作品了。總結一下大家的看法和個人見解吧。1:電影並不完整,加上有刪減的可能性,強烈推薦大家去補漫畫,因為可以讓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和完整的觀看。
  • 我們未必經歷過霸凌,但一定受過傷害:《聲之形》
    記得在某一期微劇場裡,有一條讓我講講《聲之形》的評論上了熱評,在那之外,也不斷有朋友推薦我做《聲之形》。
  • 日本動漫《聲之形》賞析
    步入高中後,將也因為被長時間的孤立,已經變得不敢直視別人的臉,在他的世界裡,每個人的臉上都有一個叉號,仿佛他也有了聽覺障礙,聽不見他人的聲音,而他也因此成為了「異類」。在一次與永束的交談當中,將也明白了朋友的真正含義,重新燃起了和硝子以及小學同學做朋友的希望。將也重新找到硝子並意外認識了硝子的妹妹結弦,並且與小學同學植野、未希等人取得了聯繫。當年因為欺凌事件而產生間隙的一群人開始慢慢理解,相互接納。然而,當年的隔閡並沒有消失。
  • 連新海誠都在打call的《聲之形》到底講了什麼?
    時隔一年,這匹黑馬《聲之形》終於在內地上映,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接踵而至的爭議。《聲之形》是大今良時創作的日本少年漫畫作品,該作曾獲得第19屆手塚治虫文化獎新生獎,也曾入選第80屆「周刊少年MAGAZINE新人漫畫獎」。
  • 票房丨《蜘蛛俠》三天破4億 《聲之形》烏龍營銷引詬病
    >     上周內地票房報收7.25億元,雖然相較前一周整體票房下降19.18%,但在開學季,原本應表現低迷的九月,由於「蜘蛛俠」的帶動,今年卻不像去年同期那般慘澹。
  • 《聲之形》想講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卻越講越黑的劇場版動畫
    其後將也所做的一切都是儘可能的讓硝子幸福而行動,只不過很多事情都不在將也的掌控中,在不斷想給硝子朋友和更多幸福的同時,也變向給了硝子無形的壓力,這份壓力也不僅僅是將也給的,還有很多是硝子的「溫柔」給予自己的壓力。2.
  • 看完《聲之形》,為什麼「當然選擇原諒他啊」?
    硝子期待能和大家做朋友。但是因為她說話「奇怪」,交流溝通困難,漸漸的遭到了周邊同學的排擠和欺凌。其實在我們情竇初開的年紀,也經常會為了吸引喜歡的異性同學而去做一些傻事,只不過電影將其誇張化了。本來以為這又是一出歡喜冤家不打不愛的俗套愛情片,沒想到硝子突然轉學(因為兩個人打了一架,可惜內地版刪減了所以給人感覺很突然),學校調查欺凌事件,石田成為眾矢之的,他聲稱所有人都參與了欺凌,反而遭到了全班同學的排擠,包括自己的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