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鑑賞:杜甫·蜀相

2021-03-05 品聽經典

                        

查看往期全部內容,請點擊上面藍色字「品聽經典」關注、訂閱

蜀相

杜甫·七言律詩

丞相祠堂何處尋,

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

✦丞相祠堂:即諸葛武侯祠,在現在成都,晉李雄初建。

錦官城外柏森森。

就在錦官城外那幽森的翠柏叢中。

✦錦官城:成都的別名。✦柏(bǎi)森森:柏樹茂盛繁密的樣子。

映階碧草自春色,

臺階上的碧草空映著春色,

✦自:空。

隔葉黃鸝空好音。

隔著樹葉的黃鸝白白地叫著好聽。

✦空:白白的。

三顧頻煩天下計,

劉備三顧茅廬,頻繁向先生詢問天下大計。

✦三顧:指劉備三顧茅廬。✦頻煩:同「頻繁」,多次。

兩朝開濟老臣心。

歷經兩朝、開創基業、扶危濟困,全憑老臣的一顆赤膽忠心。

✦兩朝:劉備、劉禪父子兩朝。✦開濟:指幫助劉備開國和輔佐劉禪繼位。

出師未捷身先死,

可惜出師伐魏還未報捷卻病亡軍中,

✦出師:出兵。指諸葛亮多次出師伐魏,未能取勝,至蜀建興十二年(234年)卒於五丈原(今陝西岐山東南)軍中。

長使英雄淚滿襟。

總讓歷代的英雄們對此涕淚滿裳!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結束了為時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肅省成縣)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訪了諸葛武侯祠,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他寫《蜀相》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目睹國勢艱危,生靈塗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 

       詩的前半首寫祠堂的景色。首聯自問自答,寫祠堂的所在。頷聯「草自春色」、「鳥空好音」,寫祠堂的荒涼,字裡行間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懷。後半首寫丞相的為人。頸聯寫他雄才大略(「天下計」)忠心報國(「老臣心」)。末聯嘆惜他壯志未酬身先死的結局,引得千載英雄,事業未竟者的共鳴。

✦蜀相:三國蜀漢丞相,指諸葛亮(孔明)。

相關焦點

  • 唐詩鑑賞:杜甫 · 蜀相
    胡婷婷唱古文:杜甫·蜀相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楊雨簡短點評)杜甫:蜀相(康震簡短點評)蜀相(嘯天說詩)蜀相杜甫·七言律詩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就在錦官城外那幽森的翠柏叢中。
  • 唐詩174《蜀相》(杜甫)
    《唐詩三百首》【第六卷:七言律詩】91.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雖然懷有「致君堯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負無法施展。他寫《蜀相》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目睹國勢艱危,生靈塗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評析】  《蜀相》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後、翌年遊覽武侯祠時創作的一首詠史詩。
  • 蒙曼:杜甫《蜀相》
    三國英雄有人尊曹,有人尊劉,有人愛周郎,有人敬關公,但是杜甫是獨尊諸葛亮的,為諸葛亮寫過將近二十首詩。特別是「安史之亂」中,杜甫流寓成都,踏入蜀漢故地,親瞻諸葛武侯的遺澤,親睹諸葛武侯的廟貌,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更如滔滔江水,一發不收,這首《蜀相》正是杜甫初入成都時期的作品。那先看題目吧,「蜀相」顧名思義就是蜀漢丞相。
  • 唐詩三百首 | 蜀相
    作品簡介】  《蜀相》由杜甫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首詠史詩。作者借遊覽武侯祠,稱頌丞相輔佐兩朝,惋惜他出師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統觀念,又有才困時艱的感慨。 【註解】1.蜀相:三國時蜀漢丞相,指諸葛亮(孔明)。2.丞相祠堂:即諸葛武侯祠,在現在成都,晉李雄初建。
  • 《蜀相》杜甫 |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杜甫的七律——《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唐詩三百首| 175杜甫《蜀相》
    這首七律《蜀相》,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全詩熔情、景、議於一爐,既有對歷史的評說,又有現實的寓託,在歷代詠贊諸葛亮的詩篇中,堪稱絕唱。古典詩歌中常以問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這首詩的首聯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一問一答,一開始就形成濃重的感情氛圍,籠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題意,語意親切而又飽含崇敬。
  • 古詩詞賞析——杜甫《蜀相》
    這首七律《蜀相》,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全詩熔情、景、議於一爐,既有對歷史的評說,又有現實的寓託,在歷代詠贊諸葛亮的詩篇中,堪稱絕唱。「丞相祠堂」,今稱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國時期漢國的都城,諸葛亮在這裡主持國政二十餘年,立下了勳業。晉代李雄在成都稱王時為他建立了祠堂。後來桓溫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只有武侯祠完整無損。
  • 解讀詩詞 | 杜甫《蜀相》
    這首七律《蜀相》,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
  • 優才好心情課堂 |丞相祠堂何處尋 蜀相 唐代:杜甫| 天氣與心情 NO.458
    【鑑賞】         這首七律《蜀相》,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創作背景】   《蜀相》一詩,依照仇兆鰲注,斷為公元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時作」。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漢國的丞相,詩題「蜀相」,寫的就是諸葛亮。杜甫雖然懷有「致君堯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負無法施展。他寫《蜀相》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目睹國勢艱危,生靈塗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
  •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妙在這一個字
    前言老街碰到了這個問題:「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如何理解杜甫《蜀相》?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 唐詩鑑賞:杜甫 · 贈衛八處士
    閒話唐詩三百首:杜甫 · 贈衛八處士(上)閒話唐詩三百首:杜甫 · 贈衛八處士(下)贈衛八處士杜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世間上的摯友真難得相見,好比此起彼落的參星與商星這兩個星宿。✦衛八處士,名字和生平事跡已不可考。處士,指隱居不仕的人;八,是處士的排行。
  • 唐詩鑑賞-登高(杜甫)
    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說「新停」。賞析此詩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時在夔州。這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在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杜甫本入嚴武幕府,依託嚴武。不久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離開經營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賞析
    蜀相唐代:杜甫
  • 杜甫最著名的一首七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唐朝的詩人可謂是多如牛毛,而且這些詩人大部分人的作品,也都流傳了下來,這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李白和杜甫,兩個人對唐詩,可以說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被後世稱為「詩仙」,另一個則是被稱為「詩聖」,僅僅是從這一點便足以看出兩個對於唐詩的貢獻,而且他們兩人無論是七絕、五言,還是七律,那都是信手拈來
  • 唐詩鑑賞 ~ 杜甫:贈花卿
    贈花卿杜甫·七言絕句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愛上古詩:杜甫·贈花卿杜甫:贈花卿(王立群簡短點評)悅讀:贈花卿贈花卿杜甫·七言絕句錦城絲管日紛紛,錦官城裡的音樂聲輕柔悠揚,✦錦城:即錦官城,此指成都。✦絲管:弦樂器和管樂器,這裡泛指音樂。
  • 唐詩鑑賞 :杜甫 · 春望
    胡婷婷唱古文:杜甫·春望春望杜甫·五言律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愛上古詩:杜甫·春望小帆課堂:杜甫·春望杜甫:春望(楊雨簡短點評)
  • 杜甫 |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因為安史之亂,杜甫逃難到成都,在浣花溪畔定居之後,於第二年的春天,探訪了城西北的諸葛武侯祠,寫下這首流傳千古的詠史懷古詩。此詩借遊覽古蹟,表達了詩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稱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
  • 《資治通鑑》智慧精髓,讓李白消失無影,卻讓杜甫金句出名
    謂之曰: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文學符號的時代標籤,寓意著當時文學之風尚,也讓時代頂尖大家聲名鵲起。《唐詩三百首》幾乎是每個孩子少兒時代的必讀書籍。(諸葛亮)《資治通鑑》中引用了一句杜甫詩詞「出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出自杜甫唐詩《蜀相》
  • 【詩詞天地】兩表酬三顧 一對足千秋——《蜀相》
    同學們,今天我們就通過杜甫的這首《蜀相》,來了解諸葛亮這位三國名臣吧!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懷古因「今」差有異——詠史懷古詩鑑賞總結
    越中覽古》《馬嵬》《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為例談詠史懷古詩的鑑賞 懷古詩是以歷史人物(如《蜀相》寫諸葛亮)、歷史事件(如《馬嵬》寫「馬嵬事變」)和歷史遺蹟(《詠懷古蹟(其三)》中的昭君村)為創作題材的一類詩歌作品,其特點在於藉助歷史抒寫情懷或發表議論,或借古諷今,或寄寓個人懷才不遇的感傷(借古傷今),或表達昔盛今衰的興替之感(借古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