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杜甫《蜀相》

2021-02-13 語文教學與考試

這首七律《蜀相》,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全詩熔情、景、議於一爐,既有對歷史的評說,又有現實的寓託,在歷代詠贊諸葛亮的詩篇中,堪稱絕唱。

「丞相祠堂」,今稱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國時期漢國的都城,諸葛亮在這裡主持國政二十餘年,立下了勳業。晉代李雄在成都稱王時為他建立了祠堂。後來桓溫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只有武侯祠完整無損。「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別稱。成都產蜀錦,古代曾經設有專門的官員管理,他們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舊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稱成都為錦官城、錦城或錦裡。另一種說法是因為成都地近錦江,這裡山川明麗,美如繡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樹長得高大而茂密。據《儒林公議》、《太平寰宇記》等書記載,武侯祠前有大柏樹,相傳是諸葛亮親手栽種。

這首聯兩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處尋」是自問。這裡不稱「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親切。特別是其中的「尋」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專程來訪,而不是漫不經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環境生疏,所以才下了這樣一個「尋」字。這個尋字有著豐富的含義,它還有力地表現出杜甫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懷之情,並因人而及物,同時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詩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後一句「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這是詩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點明祠堂的所在地,用來呼應前一句。「柏森森」三個字還渲染了一種安謐、肅穆的氣氛。這兩句直承「蜀相」的詩題,起得很得勢,用的是記敘兼描述的筆墨。

第二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所描繪的這些景物,色彩鮮明,音韻瀏亮,靜動相襯,恬淡自然,無限美妙地表現出武侯祠內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來了,祖國中興的希望卻非常渺茫。想到這裡,詩人不免又產生了一種哀愁惆悵的感覺,因此說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畫出一種靜態和靜境。詩人將自己的主觀情意滲進了客觀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內心的憂傷從景物描寫中傳達出來,反映出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透過這種愛國思想的折射,詩人眼中的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三顧」,這裡指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時,劉備三次登門拜訪的事。諸葛亮《出師表》上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頻煩」,多次地煩勞。另一說見清代汪師韓的《詩學纂聞》,汪師韓認為「頻煩」是唐代俗語,意思與「鄭重」差不多。「天下計」,是指統一天下的謀略。具體地說,這裡指諸葛亮所制定的以荊州、益州為基地,整飭內政,東聯孫權,北拒曹操,而後統一天下的策略。「兩朝」,指蜀先主劉備和後主劉禪兩代。「開濟」,「開」指幫助劉備開創基業;「濟」是指輔佐劉禪匡濟艱危。「濟」,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守成、成了事業。「老臣心」,指諸葛亮盡忠蜀漢,不遺餘力,死而後已的精神。

這頸聯兩句寫得格外厚重,含義十分豐富,既生動地表達出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報國苦衷和生平業績,也生動地表現出他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時還鄭重地道出詩人所以景仰諸葛武侯的緣由。因為這一聯是全首詩的重點和核心,所以詩人從開篇起便暗運斧斤,不斷蓄勢,一路盤旋,到此才著力點明,並用了濃重的筆墨。這也正合乎律詩中間二聯「宜乎一濃一淡」的寫作法則。這一聯同時還是杜甫以議論入詩的範例。本來,以抒情為主是詩歌的顯著特徵,一般並不夾有議論。但是杜甫在這方面卻打破了常規,而常以議論入詩,這不僅使他的詩歌內容有了特色,還體現了杜詩的一種技巧。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師」句指的是諸葛亮為了伐魏,曾經六出祁山的事。蜀漢後主建興十二年(234年),他統率大軍,後出斜谷,佔據了五丈原,與司馬懿隔著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軍中。「英雄」,這裡泛指,包括詩人自己在內的追懷諸葛亮的有志之士。這尾聯兩句承接著五、六句,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

這首詩分兩部分,前四句憑弔丞相祠堂,從景物描寫中感懷現實,透露出詩人憂國憂民之心;後四句詠嘆丞相才德,從歷史追憶中緬懷先賢,又蘊含著詩人對祖國命運的許多期盼與憧憬。全詩蘊藉深厚,寄託遙深,造成深沉悲涼的意境。概言之,這首七律話語奇簡,但容量頗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訴盡諸葛亮生平,將名垂千古的諸葛亮展現在讀者面前。後代的愛國志士及普通讀者一吟誦這首詩時,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一讀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二句時,不禁黯然淚下。

在藝術表現上,設問自答,以實寫虛,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結構起承轉合、層次波瀾,又有鍊字琢句、音調和諧的語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嘆,餘味不絕。人稱杜詩「沉鬱頓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本詩借遊覽古蹟,表達了對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報國的讚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

相關焦點

  • 唐詩174《蜀相》(杜甫)
    杜甫雖然懷有「致君堯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負無法施展。他寫《蜀相》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目睹國勢艱危,生靈塗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評析】  《蜀相》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後、翌年遊覽武侯祠時創作的一首詠史詩。
  • 唐詩鑑賞:杜甫 · 蜀相
    胡婷婷唱古文:杜甫·蜀相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楊雨簡短點評)杜甫:蜀相(康震簡短點評)蜀相(嘯天說詩)蜀相杜甫·七言律詩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就在錦官城外那幽森的翠柏叢中。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賞析
    蜀相唐代:杜甫
  • 蒙曼:杜甫《蜀相》
    三國英雄有人尊曹,有人尊劉,有人愛周郎,有人敬關公,但是杜甫是獨尊諸葛亮的,為諸葛亮寫過將近二十首詩。特別是「安史之亂」中,杜甫流寓成都,踏入蜀漢故地,親瞻諸葛武侯的遺澤,親睹諸葛武侯的廟貌,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更如滔滔江水,一發不收,這首《蜀相》正是杜甫初入成都時期的作品。那先看題目吧,「蜀相」顧名思義就是蜀漢丞相。
  • 唐詩鑑賞:杜甫·蜀相
    查看往期全部內容,請點擊上面藍色字「品聽經典」關注、訂閱蜀相杜甫·七言律詩丞相祠堂何處尋,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結束了為時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肅省成縣)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訪了諸葛武侯祠,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他寫《蜀相》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目睹國勢艱危,生靈塗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
  •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攜手推出「未來講堂」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邀請百位名家誦讀賞析百首經典古詩詞,把最經典的古詩詞與最優美的聲音有機結合,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古詩詞的力量與芬芳,在吟誦鑑賞中志存高遠
  • 解讀詩詞 | 杜甫《蜀相》
    這首七律《蜀相》,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
  • 《蜀相》杜甫 |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杜甫的七律——《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古詩詞賞析 |《登高》杜甫
    教科書式品鑑詩詞,唐詩宋詞品鑑的第251首古詩詞
  • 優才好心情課堂 |丞相祠堂何處尋 蜀相 唐代:杜甫| 天氣與心情 NO.458
    人稱杜詩「沉鬱頓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本詩借遊覽古蹟,表達了對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報國的讚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創作背景】   《蜀相》一詩,依照仇兆鰲注,斷為公元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時作」。
  • 唐詩三百首| 175杜甫《蜀相》
    這首七律《蜀相》,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全詩熔情、景、議於一爐,既有對歷史的評說,又有現實的寓託,在歷代詠贊諸葛亮的詩篇中,堪稱絕唱。古典詩歌中常以問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這首詩的首聯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一問一答,一開始就形成濃重的感情氛圍,籠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題意,語意親切而又飽含崇敬。
  • 杜甫 《新安吏》 賞析
    我們在前面的詩歌賞析中也提到了,杜甫於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年底,杜甫暫時離華州,到「洛陽」,「偃師」探親。第二年三月,唐軍與安史叛軍的「鄴城」(今河南安陽)之戰爆發,唐軍大敗。當時郭子儀的軍隊退守到了「洛陽」附近的「河陽橋」。杜甫差不多是在這個時候從「洛陽」返回「華州」的,途徑「新安縣」,寫下此詩。
  • 古詩詞賞析 | 杜甫《古柏行》
    【夜聽古詩詞】👈🏻聽我,講述詩人詞人的心路歷程,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入我們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蜀相
    蜀相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 中小學語文優美古詩詞精選賞析,陸續補充中(非必背)
    中小學語文補充:以下這10首古詩詞,雖然不是必考的,但是詩詞優美,描繪景物細膩生動、感情真摯,值得收藏。尤其很多詩句,都耳熟能詳,但是出處和背景等都不甚了解。古詩詞是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快速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對中華文化的感情和熱愛。
  •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妙在這一個字
    前言老街碰到了這個問題:「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如何理解杜甫《蜀相》?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 唐詩三百首 | 蜀相
    作品簡介】  《蜀相》由杜甫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首詠史詩。作者借遊覽武侯祠,稱頌丞相輔佐兩朝,惋惜他出師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統觀念,又有才困時艱的感慨。 【註解】1.蜀相:三國時蜀漢丞相,指諸葛亮(孔明)。2.丞相祠堂:即諸葛武侯祠,在現在成都,晉李雄初建。
  • 杜甫 《無家別》 賞析
    《無家別》杜甫「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
  • 每天一首古詩詞|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133首古詩詞。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旅夜書懷》這首詩是杜甫於公元765年離開四川成都草堂以後,在旅途中所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這年正月,杜甫辭去了節度使參謀的職務。
  • 【詩詞天地】兩表酬三顧 一對足千秋——《蜀相》
    同學們,今天我們就通過杜甫的這首《蜀相》,來了解諸葛亮這位三國名臣吧!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