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尿失禁,鍛鍊盆底肌凱格爾訓練

2020-12-24 有來醫生網

女士們,您們中間漏尿的不在少數,這種臨床上稱為尿失禁的病狀對生活造成的困擾您們可能已經感受了。如果您是其中之一,一定希望能夠簡便、無創地控制排尿。然而,控制排尿的能力依賴於對於肌肉及其協調的作用,下面來介紹一種簡易的訓練方法-凱格爾盆底肌訓練。

當膀胱充盈時,膀胱的肌肉(逼尿肌)鬆弛以容納尿液,同時尿道周圍的肌肉(盆底肌和括約肌)會緊張以關閉尿道,這些肌肉的鍛鍊會有助於防止漏尿和控制平抑尿急迫感。這種訓練的名稱稱為「凱格爾」訓練法,由發明此法的醫生名字命名,幫助保持盆底肌張力來降低漏尿和尿急。

找到你的盆底肌

盆底肌是封閉盆腔底部的許多組肌肉組成等肌肉群,附著在恥骨的下端、兩個髂骨和尾骨的位置。下面感受一下盆底肌在哪?坐下,用力吹氣球,你會感覺到骨盆下部有塊區域在用力,這就是骨盆底區域,日常生活中咳嗽、大笑、提重物時憋氣、或吹蠟燭時,盆底肌都是處於受壓狀態。是不是很容易?

加強你的盆底肌

一旦你確認盆底肌的位置,就是準備好開始了。其實動作就是收縮和放鬆盆底肌,要求是收縮並維持5秒鐘,然後放鬆5秒鐘。注意要有放鬆使盆底肌在收縮間期有足夠的休息,每次收縮和放鬆記為一個重複。每組訓練要包括3個不同的體位:平臥位10次重複、坐位10次重複和站位10次重複,早晚各一組訓練,每天至少兩次。

控制你的盆底肌

與前面區別,控制需要用些時間才可以掌握。在做訓練時,身體要完全放鬆並將注意力集中在盆底肌上。避免用腹部肌肉的力量,可以在收縮盆底肌時把手請放在腹部,這樣可以知道腹部肌肉沒有同時緊張。鍛鍊時不要屏氣。

如何測試是否收縮的肌肉正確?

你可以坐到鏡子前面,如果看到收縮盆底肌時身體輕度上下移動,表明臀部或大腿的肌肉也在收縮。如果收縮位置正確,除了你,其他任何人都能夠指導你在幹什麼就對了。

訓練的頻度怎麼設定?

訓練最好規律並形成習慣,最低每次30次重複每天兩次,盆底肌控制力提升常常在訓練6周後表現出來。加強盆底肌力量是你達到控制排尿可以做到的步驟,對於尿失禁和突發的尿急可能非常難於啟齒,其實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及時去看醫生除了提供訓練指導,同時還可以提供其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進一步緩解你的尷尬。

相關焦點

  • 尿失禁自我鍛鍊療法—盆底肌訓練和膀胱訓練
    今天我們繼續講尿失禁的治療,主要介紹兩個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我鍛鍊的物理療法---盆底肌訓練和膀胱訓練。 1.盆底肌訓練 (參照《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和治療指南(2017)》) 盆底肌訓練(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又稱為凱格爾(Kegel )運動。盆底肌訓練為治療尿失禁的一線療法,尤其是壓力性尿失禁或是以壓力性尿失禁為主的混合性尿失禁。(A級證據)。
  • 產後尿失禁?正確的盆底肌訓練,讓你產後變回「小姐姐」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科主任蘭月、治療中心黎曉彤醫生一起話你知產後變身「小姐姐」的秘密——盆底肌訓練。 什麼是盆底肌訓練? 盆底肌訓練,是加強控制小便、大便肌肉的一項練習。如果存在漏尿、漏氣、漏便等情況,這項訓練能夠幫助改善,對於女性來說,盆底肌訓練是一項簡單又實用的鍛鍊。
  • 產後盆底肌訓練,居家也能完成的產後恢復
    怡禾的馮雅醫生表示,「經過懷孕和分娩,任何一個媽媽的盆底肌都會出現鬆弛的情況,針對盆底肌鬆弛,產後關注的重點是有無漏尿,輕度的,表現為打噴嚏或者咳嗽的時候會漏尿(尿出來),嚴重的甚至微笑或者走路也會漏尿、宮頸脫垂到陰道外口等,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很大,導致很多尿失禁的女性甚至不敢大笑或者出遠門。
  • 【世界尿失禁周】尿頻、尿急、憋不住尿?5個動作教你鍛鍊盆底肌
    一些女性認為,剖腹產可以避免盆底肌肉損傷,從而避免產後尿失禁。但事實上,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對於杜絕尿失禁並沒有多大的差別。 除了配合醫生治療,壓力性尿失禁患者還可以這樣鍛鍊盆底肌肉: 1.找到盆底肌肉:排尿期間不斷地停止和開始排尿,控制這種活動的肌肉(即括約肌)便是你要鍛鍊的肌肉。 2.訓練肌肉:收縮肌肉3秒,然後放鬆3秒,重複10次,此為一組。
  • 男性尿失禁很尷尬?別慌!凱格爾運動來幫你,牢記這4點可有效改善,快...
    男性尿失禁是可預防且可管理的,凱格爾運動有助於尿失禁患者控制膀胱漏尿問題。 每天堅持做 2~3 組凱格爾運動 (也稱之為盆底肌運動),每組 5 分鐘,患者很可能發現其控制漏尿的能力顯著改善。 凱格爾運動的另一個益處是有助於擁有更強烈的性高潮並改善勃起。
  • 遠離產後骨盆傾斜、尿失禁、腹直肌分離……產後康復攻略來了!
    盆底肌 壓力性尿失禁 對於尿失禁,很多人都羞於提及,但是我國尿失禁的發病率為18%~57.5%,其中約半數是壓力性尿失禁,妊娠、分娩是其獨立危險因素。
  • 重溫海姆立克急救法、凱格爾訓練 | 應對大小朋友嗆食,仙女麻麻的尿頻尿急
    凱格爾(Kegel)是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他於70年代發明了一套幫助女性特別是產後盆底肌訓練,恢復骨盆肌的緊張力,防範和治療漏尿、尿失禁等尷尬生理問題,後來還發現這種方法還可以刺激生殖器區,增加生殖區的血流量,從而改善性功能
  • 瑜伽橋式:鍛鍊盆底肌的王牌動作,每天3分鐘,幸福一輩子
    如果這塊肌肉力量不足,彈性不夠,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尿失禁,生活不幸福等等。其實不用我說,大家只要想想自己家的盆底相對於整個盆有多重要,你就知道人體的盆底肌有多重要了。鍛鍊盆底最有名的可能就是凱格爾運動了,但是很多朋友反映,做凱格爾運動的時候,找不到收緊發力的感覺。這是因為很多人的盆底肌覺知能力弱,似乎不受大腦控制的感覺。
  • 得者尷尬,見者心酸的尿失禁,治標治本的方法都在這裡了!
    尿失禁的目標人群目標人群鎖定:20歲—49歲和60歲以上的女性女性生育分娩的過程會讓盆底肌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20到49歲是女性生育的高峰期,此時間段內尿失禁的發生率自然是居高不下,即使很幸運躲過了育齡期的尿失禁,在年歲漸長後,雌激素的衰退也會讓尿道括約肌張力下降,導致尿失禁『姍姍而來』!
  • 這是尿失禁 這樣的女人最易中招!
    如果是尿失禁症狀較輕的患者,可以自己採取一些治療措施,比如盆底肌肉康復鍛鍊法,通過增強盆底肌肉和尿道肌肉的張力,提高肌肉對壓力作用的反應性收縮力,從而改善尿道括約肌功能。這種訓練簡單易行、無創無痛、效果好且沒有副作用。患者堅持3個月後開始有效果,堅持一年以上則可明顯改善症狀。
  • 尿失禁需要了解的那些事
    大多數人會將出現尿失禁的原因歸咎於歲數大了,身體機能退化了,事實上並非如此。從醫學角度來看,「漏尿」是疾病的臨床表現,稱之為「尿失禁」,並非衰老導致的機能衰退。我國50歲以上女性的尿失禁發病率高達40%,嚴重影響著她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今天就帶大家了解關於尿失禁的那些事。
  • 尿失禁,忍不住的尷尬!這份鍛鍊、治療指南,你收好了
    這種情況屬於尿失禁,是一種中老年女性的常見病。發病率與危害尿失禁被列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在我國,有醫生估計,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名尿失禁患者。但很多人出於羞澀的心理,少有就診。只願意私下處理,通過少喝水、用尿墊來減少漏出。這其實是要不得的。
  • 「產後失禁,我想過10000次離婚」
    產婦之所以會出現失禁,這是因為懷孕時子宮增大,腹壓增加,以及懷孕期間孕激素的作用等,使得盆底肌鬆弛,並且在分娩過程中,盆底肌會有一定的損傷。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之下,產婦就會出現壓力性尿失禁。肌力由低到高被分為5級,1級最低,5級最高。有一些產婦產後恢復得不錯,盆底肌的肌力可以達到5級,但大多數產婦都在3級以下。
  • 尿失禁…知名女星自曝尷尬, 媽媽們卻都為她點讚
    通過「Kegel運動」、生物反饋輔助療法、低頻電刺激等方法,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盆底肌纖維受損的程度和類型,進行有針對性、個體化的訓練。劉娟同時也提醒新媽媽們,注意做凱格爾鍛鍊的方式:用最大力氣收縮肛門、陰道,手放在腹部,感覺腹部放鬆、不能用力,保持5秒鐘,連續收縮。這才是正規的凱格爾鍛鍊,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 打噴嚏都會尿失禁…知名女星自曝尷尬, 很多媽媽都有!
    那麼,ELLA所說的應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脫垂是什麼?為什麼生個孩子會引起這麼多後遺症?生完孩子之後又可以怎麼康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盆底診治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劉娟介紹,足月分娩後,有10%~15%的新媽媽有產後壓力性尿失禁。除此以外,盆底功能障礙還可能導致器官脫垂、糞失禁、性功能障礙(性交困難、性交疼痛、性快感下降)。
  • 健康生活|不能被忽視的女性尿失禁
    您聽說過女性尿失禁嗎?您了解過女性尿失禁嗎?您是否在某個階段也有過尿失禁行為?據調查顯示,我國約一半以上中老年女性和部分產後女性有過尿失禁的經歷。尿失禁是一種患者不能控制排尿的疾患。一、尿失禁有哪些表現呢?1.急迫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有十分嚴重的尿頻、尿急症狀。由於強烈的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而發生尿失禁。2.反射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患者不自主地間歇排尿,排尿沒有感覺。2.無阻力性尿失禁:無阻力性尿失禁是由於尿道阻力完全喪失,膀胱內不能儲存尿液,患者在站立時尿液全部由尿道流出。
  • 尿失禁,你不能忍著
    咳嗽咳出尿液、聽到水聲就會尿褲子、鍛鍊身體時不由自主地漏尿……這種尷尬的「尿失禁」現象,是由於分娩或子宮手術後盆底支持結構損傷而造成的,很多生育過的女性深受其困擾。預防:年輕時「幹預」老了不「失禁」「其實,我國已開始重視這種盆底功能障礙疾病。目前,全國有200多家醫院已經開展了盆底康復技術。」河南省人民醫院盆底功能障礙診治中心副主任醫師劉廣芝感嘆道,不少已婚女性根本就沒有盆底「保養」的概念。現在,50%以上的中老年婦女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膨出,60歲以上的女性中這一比例會更高。
  • 尿失禁、膀胱脫垂,熬了兩年還是沒扛過去……
    媽媽們真的很偉大,十月懷胎,經歷各種孕反應,生了之後不但要每天堅持母乳餵養,還有可能需要面對因懷孕和分娩而帶來的尿失禁、膀胱脫垂、陰道鬆弛、子宮脫垂、性交痛等盆底疾病。(圖片來自Ella個人社交主頁)懷孕期間腹部壓力的持續增高、鬆弛素對盆底結締組織、韌帶和肌肉的影響、分娩過程中盆底肌、筋膜、盆底神經的損傷,這些都導致了產後容易發生盆底疾病。
  • 一咳嗽或一笑,就會漏尿,是得了尿失禁?怎麼才能緩解?
    一咳嗽、大笑或用力搬抬重物時漏尿,這種情況其實是尿失禁的一種情況。這種問題往往更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根據統計,有超過23%—45%的女性,會出現這種尿失禁的情況。而女性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自然生產。
  • 咳嗽漏尿,壓力性尿失禁?
    而盆底恢復是產後恢復最重要的項目,其重要程度要遠遠超過產後減肥瘦身,因為盆底肌肉在懷孕及生產尤其是順產期間會遭到嚴重的拉扯及創傷,產後的幾個月如果沒有恢復好,就會造成盆底功能障礙,影響新媽媽的身心健康,造成生活的不便(輕則咳嗽漏尿重則壓力性尿失禁),也會絕經後的子宮健康埋下隱患。什麼是盆底肌肉?它們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