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戰:永嘉之亂(1)盛世與末世的落差,本質都是人才的距離

2021-02-15 渤海小吏的封建脈絡百戰

戳藍字關注小吏哦

306年11月庚午,司馬衷同志終於在晚年的顛沛流離後敗給了命運之神的黑色幽默。

三天後,23歲的司馬熾登基,是為晉懷帝。

這位司馬熾是司馬炎的25子,史書裡的口碑相當棒,這些年家族裡一大群王八犢子窮折騰,這位小夥子就在家讀歷史。(屬孝惠之時,宗室構禍,帝衝素自守,門絕賓遊,不交世事,專玩史籍,有譽於時)

司馬熾上位後開始遵舊制於東堂聽政,每到朝宴,動不動這小夥子還和群臣探討業務經籍,黃門侍郎傅宣嘆道:「十七年了!沒想到又一次看到當年武帝的盛世了!

這位司馬家的歷史學博士寄託了人們太大的期望。

畢竟你家這些年出了太多二逼了,我們太渴望一個正常人了!

人之將死,總會有迴光返照。

王朝亦如此。

司馬熾繼位十天後,306年12月初一,日有食之,蒼天示警!(十二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日食出現在這歲末,似乎在預言華夏大地,更慘的歲月,即將到來了。

轉過年來公元307年,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年號,「永嘉」登上歷史舞臺了。

他哥哥司馬衷,在17年的皇帝生涯中,居然用了10個年號!

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寧、太安、永安、建武、永興、光熙,這每個語義「吉祥」的年號背後都是一段圖窮匕見的混亂撕逼。

「永嘉」,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期盼。

但這個年號後面除了佛國大理的皇帝段正嚴(段譽原型)之外,再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和政權敢再啟用這個「美好寓意」的名號。

除了篤信佛法的大理國之外,似乎誰家也沒有信心降服這個年號背後的那股腥風血雨的戾氣!

對於華夏大地的百姓來講,寧當太平狗,不當亂世人的悲慘人生,在這一年徹底開啟了。

前面的八王之亂,歷史非常幽默的用報應手法如是因如是果的將司馬家族做的那些缺德事劈頭蓋臉的扔了回去。

整個中原大地也在諸司馬大混殺中滿目瘡痍。

在司馬越艱難收尾終結「鐵王座」之戰後,才發現真正的凜冬,剛剛到來。

幽州的最牛私生子鮮卑姥爺王浚,靠著時代的恩賜,帶領著戰法從此升級的北境鐵騎讓中原大地開始顫抖。

蜀地在大亂多年後率先掙脫了西晉政權的控制,少數民族的李家率先割據了兩川,并州的五部匈奴,在劉淵的整合下成為了冉冉升起的新民族政權。

被漢民族壓制了上百年的「胡虜」和「蠻夷」們,此時散落於塞內內附的數十萬「雜胡」們,在司馬家族自相魚肉,天厭晉德之後,開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中原實力消耗殆盡,滿目瘡痍,已經再無力去抵抗了。

北中國長達三百年的磨合與陣痛,開始了。‍

非常有意思的是,除了第一棒的匈奴屠各之外,這三百年的天下大亂,上半場的真正主角,卻令人意外的並非是已經在塞北盤桓強大了上百年的鮮卑。

上半場,是由兩個極其不起眼的小民族引導的。

羯和氐。

歷史無需編導,亂世就是舞臺,造英雄的亂世,再度開啟了。

就在北境即將轟隆隆的開啟時代齒輪之時,永嘉元年九月,發生了這個時代幾乎是最關鍵的一件事!

這件事給這個時代的南中國,定下了百年大調!

九月,帝國一把手司馬越命鎮守徐州的琅邪王司馬睿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江南諸軍事,持符節,南渡建業。

後面百年中華南北的恩怨與糾葛、搏命與撕扯、崛起與毀滅的種種伏筆,在這一刻,被打好了!

可以說,歷史在這一刻,既隨機,又註定的將司馬睿這個並不起眼的人物,拱到了臺前。

司馬睿和捧他的司馬越不一樣。

司馬越這輩子一直在盤算做局,處心積慮。

司馬睿卻真的是被一步步推到那個歷史潮頭的。

當初司馬越收兵徐州一路向西後,命司馬睿替他鎮下邳。

這位司馬睿,是司馬懿三子司馬伷之孫,跟司馬越其實沒有近血緣關係,兩家差的有點遠。

司馬睿之所以會被司馬越視作心腹留在徐州鎮守,有三個原因:

1、因為這哥倆本身是鄰居,琅琊和東海挨著。

2、司馬睿祖上在徐州有一定的威信,爺爺司馬伷作為鎮東大將軍都督過徐州諸軍事,而且平吳時司馬伷率軍出塗中立有大功。

3、最關鍵的一點,因為司馬睿的主心骨叫做王導,王導的家族和司馬越相當不一般!

司馬睿之所以被一步步推到那裡,跟這個王導有著極大的關係。

王導的家族很多朋友可能都聽到過,大名鼎鼎的琅琊王家,自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出了35個宰相級別的國家級幹部,他家的一個旁支中出了中國最後一位聖人,王陽明!

該說說這個傳奇的家族了。

王家是個非常古老的家族,由姬姓而來,始祖最早可推至齊桓公時代。

王家的第一次崛起是王翦、王賁、王離的祖孫三代軍功封侯,但比較遺憾,後來趕上了項羽先生,王家的第一次爆發被強行斷檔了,王離之子王元開始帶著家族遷於琅琊。

隨後王家在沉澱四代之後,也就是到了王離的玄孫王吉這,開始爆發了。

關於王吉這位王家的發跡人,有六個字知名度相當高。

王老爺子對子孫們留下了「言宜慢,心宜善」的六字真言。

準確的說,那是前兩句,王老爺子留下了一大堆有用的「三字經」。

老王當年在勸被霍光廢了的劉賀好好做人時有過這麼一封上疏:《奏疏戒昌邑王》:言宜慢,心宜善,行宜敏,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慮不遠,憂亦近。

稍微解釋下:

宜慢:說話要深思熟慮,想好了再說;儘量最後一個表態;

心宜善:幹啥事別太自私,多替別人想想,多成人之美,多救人危難;

行宜敏:幹任何已經決策好的事時要雷厲風行,所有的思路會隨著你的努力不斷打開局面,開花結果;

骨宜剛:老爺們要有自己的人格!別特麼活的像個沒骨頭的畜生!

氣宜柔:待人接物和善些,爭強好勝除了讓所有人對你下黑手外沒任何意義,嘴上是爭不來任何東西的。

志宜大: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膽宜小:做事想成本,要有底限思維;

心宜虛:謙卦,六爻皆吉!

言宜實:說話別總扯淡,言之有物撈乾的,做事也一樣,生活是具體的。

慧宜增:多看書,多跟牛人聊天,多琢磨自己之前是咋現眼的。

福宜惜: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與兒孫,若要十分都使盡,遠在兒孫近在身。

慮不遠,憂亦近:花無百日好,人無百日紅,啥事想遠點,有點保險思維。

寫到這咱就攤牌吧,誰家要是拿這個當了家訓,後人是真的不用擔心的,那真叫是兒孫自有兒孫福了。

所謂的「家風」和「家訓」其實就應該是這種哲學性的「智慧罐頭」!

寫幾十萬字的作文,誰看呀!

短短幾十個字,每句話拆開都是幾十萬字的智慧,能讓子孫後代在遇到事時第一時間想起來自家的「智慧罐頭」!

能傳物質財富挺好,能傳人脈遺產更好,最好的還是傳些家族的智慧。

沒有財,沒有人脈,只要有智慧,就一切都能無中生有的重來!

王家自王吉發跡後,靠著這家訓從此就再也沒被打下去。

琅琊代有人才出,風吹雨打都不怕了。

漢宣帝時代,王吉當上了博士諫大夫。

王吉子王駿,為御史大夫。

王駿子王崇,官至大司空,封扶平侯。

······

後來琅琊王氏傳到了青州刺史王仁的這一代時,東漢已經快完蛋了,王仁子王融是東漢名士,鑑於當時黨錮之禍和桓靈禍國的朝堂混亂,王融拒絕了多次的朝廷任命,在家安心帶孩子了。

隨後,琅琊王氏在王融的倆兒子身上等來了質變。

王融生了倆大孝子,長子叫王祥,「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那位。

王祥親媽死的早,後媽對他就沒好過,但王祥在一次次的受虐中特別開心,一次後媽生病想吃鯉魚,結果天寒地凍王祥不想著拿石頭鑿兵反而脫光了躺那捂冰。

感動天地後冰突然裂開蹦出倆鯉魚讓他吃。

其實從這事能看明白什麼呢?

我們永遠不懷疑王祥是個大孝子,是個大德大行的人,因為沒那麼大的德行福報是無法從舉秀才一步步幹到國家級領導的。

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有多大呢?

幾乎不可能,那冰不是神經病,那魚也不是神經病,肯定是他用常規方法弄來的。

那這個故事又是怎樣流傳出來的呢?

肯定是王祥對別人說的,天寒地凍的誰還在旁邊蹲著採訪啊!

那王祥的目的是啥呢?

通過這種神跡的包裝,緩和和父母的關係嘛!讓那老兩口長點心嘛!(祥性至孝。早喪親,繼母朱氏不慈,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

做善事,也需要因地制宜的去營銷去推廣,從而逐漸改變我們和周圍人的人生。

所謂「法布施」,就是讓所有和你有緣的人因為你,對善良和善舉有信心。

王融次子叫王覽,他哥是「二十四孝」,他是「二十四悌」,知道他媽要毒死他哥哥,於是替他哥喝酒試菜。(王覽爭鴆)

這混蛋媽成就了倆千古留名的兒子,這哥倆則在三國時代這個士族佔位的關鍵年份,成功發力幫王家佔據了非常有利的地形。

其實在當時,琅琊出產的最牛家庭是諸葛氏。

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但是諸葛家族光給司馬家點炮了。

就算你才能通神,你所效力的國家實力和潛力永遠要比你的個人能力重要的多,河內司馬家和琅琊王家就是這個案例的典型代表。


唉!丞相,好想你啊!!!


王祥後來起孝廉出仕魏晉兩朝,到了魏末的時候,王祥已經升到司空了。

再後來到了西晉建立王祥申請退休時,司馬炎是以睢陵公的身份給的退休待遇,地位同太保、太傅,在三司之上。

他弟弟王覽則幹到了太中大夫退的休,退休時還賜了二十萬錢。

 

這老哥倆在這個風起雲湧的關鍵時代幹到了如此高位,也使得琅琊王家得以成為了門閥政治的第一代領路人。

其中王祥算是第一代鋪路人,王覽則是第二代的出品人,在王覽後代的這一支中,出現了兩個重要人物:

王導和王敦。

這哥倆後來成為了東晉門閥政治中的第一代掌門人。

他們還有個叔伯兄弟,叫王衍。

這三王,在這個兩晉銜接的慘澹時代,成為了決定華夏走向的關鍵導演。

各有各的功效。

王導和王敦要再等等,此時此刻,要說王家此時名頭最大的王衍。

每個朝代,總會有那種在各個勢力間穿插遊走的不倒翁。

比如說秦並天下的韓國,楚漢爭霸的臧荼,光武中興的竇融。

這都是本時代的高級泥鰍。

下場雖然未必都好,但都算是盡到了泥鰍滑不溜丟的本分。

哪個時代,都少不了這種角色。

上一章尾聲提到的劉琨,其實就是個小號泥鰍,遊走於司馬諸王之間滿世界亂鑽。

時間來到兩晉,最著名的大泥鰍是這個王衍。

王衍生逢其時,手握著那個時代最關鍵的三樣東西:

1、家世,人家是琅琊王氏。

2、相貌棒,外表清明俊秀,風姿安詳文雅。

3、能嗶嗶,善清談,能策論。

我想找個今天能跟他相提並論的例子,發現沒戲。

家世夠的人沒他長得帥能嘚嘚,長得帥的沒有他那種大院背景和口條,能忽悠的通常長得都挺哏的,所以這人真挺「極品」的。

他幼年時,曾去拜訪竹林七賢的山濤,山濤見到他後感嘆了許久。

等到王衍離開的時候,山濤目送他走出很遠,隨後給出了這樣的評語:不知道是哪位女同志,竟然能生出這樣好的兒子!然而誤盡天下百姓的,就特麼是這小子啊!(總角嘗造山濤,濤嗟嘆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這位山濤,很有發言權。

因為這位爺一輩子選擇沒錯過,而且眼光毒辣到什麼地步呢?

舉個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他看出來了當年司馬懿裝死要搞事情!(與石鑑共宿,濤夜起蹴鑑曰:「今為何等時而眠邪!知太傅臥何意?)

不知道小小的王衍當年在山濤那裡是怎樣的表現,但可以推測出來的是,山濤看到了這孩子極度適合這個時代嶄露頭角的金玉其外,同時又品出了這孩子誇誇其談背後的敗絮其中。

家境原因,王衍十四歲的時候就常到時任尚書僕射的羊祜那裡去做公文匯報。

看到大領導羊祜,小王衍不卑不亢,言辭清晰明白,被所有人都驚為大才。

那位大外戚楊駿後來看到王衍,激動的想把女兒嫁給他,王衍卻看不上楊家的門第,認為配不上她王家,開始裝傻發狂。

後來司馬炎聽到王衍的名聲,就問他的堂兄王戎:「當世哪個人可以和王衍相比?"

王戎說:「沒有見到當世誰能跟王衍相比,應該從古人中去找啦!

司馬炎的時代,是個整體寬容的時代,是個高級士族已經可以公然吹牛的時代,很多看起來匪夷所思的神仙級扯淡在這段時間都能找到。

273年,尚書盧欽舉薦他為遼東太守,王衍不去,認為沒勁,在家整日吟詠談玄。

這個眼光很高的敗家子在他父親死後敗光了家財,隨後終於決定入仕了。

沒辦法,人生就是這麼不公平,人家最後的退路是去當官。

有的人生下來求一口飽飯都不得。

有的人生下來給個金屋子都不住。

王衍步入仕途後一帆風順,人家有家世,有相貌,有名望,擅長談玄是當時的文壇大咖,先擔任太子舍人,後來入朝任尚書郎,直到歷任北軍中侯、中領軍、尚書令等關鍵職務。

登入高級殿堂後,他開始展現出自己政治不倒翁的天賦。

他的三個女兒,一個嫁給了賈謐,一個嫁給了司馬遹,最小的嫁給了頂級士族裴家。

人家這叫在皇族、外戚、門閥三個陣營中分別押注。

二女婿司馬遹被賈南風搬倒後,王衍做主替閨女離了婚劃清了界限。

很快賈南風也倒臺了,王衍這個賈家老丈人兼皇孫落井下石者卻並沒有像張華那幫後黨那樣被司馬倫滅門清算。

因為當年他曾經給司馬倫的心腹孫秀做過品評認證,出過鑑定書,因為這層關係,王衍及家族倖免於難。

後來司馬倫和司馬囧這兩屆政府時,王衍都不看好並未合作,自司馬穎上臺後,他看好了自己的下一個投機方向。

司馬越。

王衍的三閨女,是和他琅琊王家齊名的河東裴家的裴遐之妻,裴遐又是司馬越妻子的從兄。

人家這嫁閨女的三個方向最終並沒有走錯。

還是押中了一個!

不得不說,這老小子眼光真的很毒辣,他選的這個司馬越,最終終結了八王之亂。

王衍和司馬越的互相對眼除了這層親戚關係外,還有互相依存的政治意義。

司馬越是司馬懿四弟司馬馗之孫,他並不具備皇室正根的號召力,別看他最終出手清盤了,但他在世家大族層面上並不具有號召力。

這是個極其看出身的年代!

士族門閥間尚有評級,何況你這個大贗品呢!

他的遠房出身,是巨大的政治劣勢。

王衍門閥導師的咖位,是他極其需要的政治名片。

繼何晏、王弼等開創清談的正始玄學後,王衍算是第二任繼承者,這哥們並沒有提出過什麼更深一層次的理論與創新,但在發揚玄學的時尚造型上頗有成就。

史載,王衍擔任元城縣令時很少辦公事,經常約人在一起沒完沒了地閒聊,最喜歡聊老子和莊子的玄理,清談時手裡拿著麈尾拂塵,侃侃而談,

但是吧,這大哥腦子不好,就是經常前後矛盾,漏洞百出,總把前面吹的牛自己給推翻了。

不過面對人的質疑,人家又能把胡說八道的東西給你圓過來。

「信口雌黃」就是說的他。(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王衍的門閥等級、神仙造型以及忽悠技能點使得朝、野全都服他的文壇地位,當時號稱「一世龍門」!

(朝野翕然,謂之"一世龍門"矣)

顧名思義,我們聽到過「鯉魚跳龍門」,跳過去後就化龍了。

當年東漢晚期黨錮之禍時代,士族們自己搞評比,玩選美,當時大咖李膺有重名,後起的文人有登門拜訪的,叫做「登龍門」。(李元禮風格秀整,高自標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後進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

一百多年後,王衍也成為了著名導師,成為了給文人們蓋章的關鍵龍門。

他的舉止、動作、喜好等等全都被當世的文人所效仿追逐,尤其是那些尋求政治進步的新晉後生,他王衍在當時就是頂流!(累居顯職,後進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選舉登朝,皆以為稱首)

兩晉的世風是一步步如何走向奢靡扯淡的我們在兩晉第一篇就說了。(第六十戰:西晉平吳(1)「君權神授」的信仰崩塌(上))

這個時代最終選出來這樣的時代領袖,某種意義上是數百年積弊和司馬懿放屁後強強聯合的必然。

咱們的大大,說擼起袖子加油幹,這個國家的風氣會是什麼樣?

我們的偉大中國交出了這個時代最讓人滿意的成績單!

王衍作為時代頂流滿嘴顛三倒四的打嘴炮,對世風又會是一個怎樣的引導?

八王之亂中,我們詳細的講了兵是怎麼打沒的。

但另一個深入問題來了,為啥西晉的兵打沒了就真的沒了?

在西晉的末世,你再也看不到搞出屯田制的棗祗,再也看不到十項全能實事求是的丞相,再也看不到走到哪建設到哪的司馬懿和鄧艾,總之,那種務實的實幹家找不到了。

在王衍為首的空談者的引導下,這個時代生產不出造血機器了。(矜高浮誕,遂成風俗焉)

王衍這樣出眾的江湖地位和琅琊王家的士族第一等家世,成為了司馬越吸收各方面認可的一張極其重要的政治牌。

司馬越最終得以收尾八王之亂也成為了王衍謀取更大政治利益的重要依託大樹。

司馬越和王衍,頗有點各玩各的貴族夫妻感覺

司馬越以其宗王名分和執政地位,為王衍和他的家族與他的小弟士族勢力提供官位認證。

王衍則為司馬越提供統治國家的士族集團彈藥。

他們兩個,其實影子上有點像當年曹操和荀彧的組合。

但是水平天差地別。

司馬越除了算計人之外全方位比曹操差了十條街,王衍則更是除了外表之外跟荀彧沒有一丁點能貼上的樣子。

在這兩對班子的背後,是兩個時代的人才水平的巨大差距。

晉末的時代名士質量,跟當年漢末的潁川集團素質差的實在太遠了。

當年荀彧帶出來的鐘繇、荀攸、郭嘉等隨便拎一個出來,在這個時代都能翻江倒海!

而王衍為首聚攏的政治人才庫,卻罕見什麼經世治國謀斷之才。

王家、謝家、庾家、阮家、郭家、衛家等等大族均被司馬越所招攬,史稱「司馬太傅府多名士,一時俊異」。

但最終,這個「一時俊異」的越府幕僚卻並沒有扭轉天下糜爛,異族蹂躪中原的大局勢。

甚至一丁點的阻滯的效果都沒達到。

後來這一大波「越府幕僚」在中原失敗後又由中原逃到了另一個「馬王組合」司馬睿和王導這。

除了繼續壟斷官僚體系外,也未見到什麼高明之處。

並不否認,這是一個質量整體滑坡的年代。

但更要正視的是,領頭人的能力天花板決定了整個集團的最終能量。

司馬越和王衍充分的露出了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大紅屁股,在後來的天下大亂中一直被牽著鼻子走,沒有一刻是主動的,更從來沒有捋出一個頭緒。

這二位一個是除了陰謀詭計外,軍事政治全部乏善可陳的亂世執政,另一個是除了吹牛扯淡鞏固權勢外絲毫不考慮國家的偽君子真小人。

這個亂世還能有什麼希望?

王衍在這亂世中留下的最著名的一段話是這樣的:他對司馬越說,中原亂了,派我倆弟弟去荊州和青州去尋幫手拉隊伍吧。隨後給兄弟王澄安排到了荊州,給王敦安排到了青州。(說東海王越曰:中國已亂,當賴方伯,宜得文武兼資以任之。乃以弟澄為荊州,族弟敦為青州)

轉頭他跟他弟弟說,荊州和青州都是能割據的好地方,你們倆在外,我在中央,現在中央快完蛋了,將來咱家靠這兩塊地方既可以成霸業,又可以匡帝室,你們倆任務很重哦。(因謂澄、敦曰:,荊州有江漢之固,青州有負海之險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為三窟矣。今王室將卑,故使弟等居齊楚之地,外可以建霸業,內足以匡帝室,所望於二弟也)

瞅瞅這王八蛋說的話!

王衍早就在想退路了!

他的打算,是趁著這亂世,偷下自家的一塊基業。

誰說只有你司馬家才「一切皆有可能」呢?

這個時代的口號是「Just Do It」嘛!

他在洛陽為中央,王澄(親兄弟)在荊州,王敦(叔伯兄弟)在山東,這是他這隻狡兔的三窟。

王衍對這個亂世的預判,是東漢末年。

他所布置的這三窟,全在長江以北。

他認為,亂世早晚會終結,中原早晚還是會回到平靜的。

司馬家要是能緩過來,我就做個沒理想的荀彧;

緩不過來,我王家就做第二個曹操!

但是,他怎麼也沒料到,最終的局勢變化,迎來了數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

也因此,他最開始並不是很上心的另一個兄弟王導,成為了琅琊王家在這亂世中,最終脫穎而出的指望!

親們,幫點「在看」

相關焦點

  • 第六十三戰:永嘉之亂(3)史上最傳奇的奴隸登場
    (少遊俠京都,隱者董仲道見而謂之曰:"君豺聲豹視,好亂樂禍,若天下騷擾,不作士大夫矣)說的真準啊!306年,王彌老家東萊郡弦縣縣令劉柏根叛亂,王彌這個兩千石的好出身,居然帶著家僮去從賊了。(惠帝末,妖賊劉柏根起於東萊之弦縣,彌率家僮從之,柏根以為長史)雖說天下大亂已現,但此時已是八王之亂的尾聲了,你這個有那麼多後路的官二代卻不用逼良自為娼,挺好身世的孩子非得當這亂世的禍根,當年這看相的同志真準。除了面相之外,其實還有些深層次的東西可說。
  • 第六十三戰:永嘉之亂(2)公元307年,三百年劇本框架的奠基元年
    (導知天下已亂,遂傾心推奉,潛有興復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執)這些年司馬睿在洛陽的混亂中一直乖寶寶的穩中有升,但王導開始不斷勸他回封國了。(帝之在洛陽也,導每勸令之國)司馬睿一直沒聽,直到司馬睿作為司馬越的左將軍在河北會戰中成了俘虜,老實了。
  • 第六十三戰:永嘉之亂(全)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壹:盛世與末世的落差,本質都是人才的距離306年11月庚午,司馬衷同志終於在晚年的顛沛流離後敗給了命運之神的黑色幽默。這都是本時代的高級泥鰍。下場雖然未必都好,但都算是盡到了泥鰍滑不溜丟的本分。哪個時代,都少不了這種角色。上一章尾聲提到的劉琨,其實就是個小號泥鰍,遊走於司馬諸王之間滿世界亂鑽。時間來到兩晉,最著名的大泥鰍是這個王衍。王衍生逢其時,手握著那個時代最關鍵的三樣東西:1、家世,人家是琅琊王氏。
  • 258、永嘉之亂
    今天雷總要把1700年前著名的「永嘉之亂」給大家全程回訪一遍。故事比較長,會分兩篇和大家慢慢說。
  • 「永嘉之亂」匈奴滅西晉
    至西晉時期,這些胡人已人居關中以及涇水、渭水流域,對晉國首都洛陽形成了包圍之勢。八王之亂後,西晉王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軍力迅速衰退。而就在各地流民不斷起義時,內遷的胡人也趁機起兵反晉,其中尤以匈奴首領劉淵起兵最早。公元304年,劉淵在匈奴貴族的支持下,於離石(今山西西部)建「漢」,自稱漢王,舉兵反晉。
  • 永嘉書院—「愛洛斯雲廊」
    「愛洛斯雲廊」:位於永嘉書院書院景區駱駝峰的頂上,4A楠溪江核心區域永嘉書院景區內最高峰,包含天空雲廊、懸崖鞦韆、玻璃天橋、玻璃棧道、高山叢林玻璃滑道五大高空體驗項目,整體長度1800米,項目垂直落差最高達400米,屬全國唯一、華東之最。
  • 中華文明至暗時刻—永嘉之亂、衣冠南渡是怎麼回事?
    六月呼延晏到達洛陽,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懷帝,殺太子司馬詮、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餘人,並挖掘陵墓和焚毀宮殿,史稱「永嘉之亂」。 這實在是中華文明至暗時刻。 攻陷洛陽和長安,宣告了西晉王朝的滅亡,此後,北部中國就變成了少數民族的天下。
  • 漫畫《重回末世當大佬》:重生就是為所欲為,末世亂不亂,我說算
    害,愛好似一道光不管何時何地有事沒事綠的你發慌哪怕身處末世也被綠難逃我們的男主角楊凡在末世摸爬滾打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搞清楚了末世的各種規則>憑藉一枚神秘戒指達到了同階無敵但奈何自己的女朋友不給力自己在前線奮勇殺敵妹妹為救自己深受重傷返回基地看到的竟是這等景色但這些楊凡都可以不管
  • 永嘉、靖康、靖難、甲申之變,首都被圍而勤王軍隊都在哪?
    網友閱讀史料時提出,歷史上著名的幾次戰亂,如永嘉、靖康、靖難、甲申,首都被匈奴人、女真人、燕軍、李自成軍隊包圍,皇上全家危在旦夕時,千百萬該去勤王的軍隊都去哪裡了
  • 古寨貯雲竹風涼,霧中藏瀑澗溪響-閒遊永嘉暨家寨
    永嘉暨家寨遊文&圖 葉望慶暨家寨,是我們這次從深龍碏頭村開始,沿深龍溪邊上的深龍線,徒步前往的目的地。也是蕩友第二次前往這裡。01暨家寨暨家寨,原名嶼山,暨姓聚居地,故名暨家寨,解放初期曾改名社山,取慶社會主義社會之意,永嘉口音石、社、嶼差不多。古寨地處永嘉與仙居交界的楠溪江源頭。
  • 永嘉這24條古道你去過嗎?(三)
    系民間古道,建於明清,從永嘉楓林鎮北坑出發至裡龍村翻山至鶴盛大山底村,再至蓬溪村,大山底至蓬溪己無古道只有盤山公路!風景極美!位於永嘉縣鶴盛鎮梅坦村東北,始建於宋嘉定年間,重修於清光緒,後毀,三十年前重建!道古陡峭!
  • 玩客在永嘉丨一旦去過楠溪江漂流,別處都是將就!
    節目介紹由溫州網·網絡電視中心聯合永嘉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攝製的《玩客在永嘉》第二季開播,帶你探秘永嘉各大人氣旅遊地
  • 惠陽星河盛世怎麼樣?星河盛世距離地鐵站有多遠?(開發商)
    星河盛世作為星河集團進入惠州成功開發星河丹堤後的第二個項目,延續了星河血統及品質,也將成為星河集團繼深圳星河盛世、廣州星河盛世後的第三個以「星河盛世」命名的地產項目,將秉承星河盛世的定位,並參照星河地產「星河WORLD銀湖谷」(深圳龍華、售價7-8萬/)高標準打造,締造星河盛世3.0。
  • 「1017推文」《當世界畫風突變時[末世]》《全橫濱都以為我是反派》作者:花辻《盛世醫香之錦繡涼緣》作者:浮夢公子
    1.《當世界畫風突變時[末世]》作者:悲劇初始化文案:當校園言情畫風突變成末世恐怖畫風時,原文人物該何去何從呢?當校園言情小說中的惡毒女配被人穿越,又反吞噬了想奪舍她的穿越女時,劇情又該變成何種模樣?內容標籤:隨身空間末世女配穿書搜索關鍵字:主角:謝韻,李墨軒┃配角:羅青,謝然,蘇妍,蘇諾,木焱浩,李鈺軒,李凌軒,沈詩涵,慕言浩,詹佳潔,謝齊┃其它:末世,升級流,空間,女配一句話言情女配逆襲成末世女主2.
  • 末世文丨《末世林滿》、《末日領主》、《末世田園小地主》、《末世之有個超市》、《種田之回到末世前》、《末世重生之低調種田》
    》❀西大秦內容簡介   末世十七年,田地顆粒無收,林滿和媽媽每天都在被餓死和渴死的邊緣掙扎,直到有一天,她得到了一個空間。內容標籤:隨身空間 種田文 異能 末世 搜索關鍵字:主角:林滿 ┃ 配角:┃ 其它:作品簡評:vip強推獎章末世十七年,動植物幾近滅絕,一切資源匱乏,林滿和媽媽每天都在艱難求生,突然有一天,她有了一個空間,空間裡能種出美味的糧食,還能改造作物,使其離開空間後依然能在外界生長,於是林滿開始了悄悄撒播種子,使大山生機再現,帶領基地倖存者們過上美好生活的道路
  • 永嘉亂彈
    自給式的安穩生活,必然會延伸出雅致的娛樂方式,於是就有了傳唱戲曲之風。過去無論大人小孩,不管閒時忙時都能哼上一兩句。據村中麻氏族譜載,清乾隆年間應界坑村就創辦了老壽昌亂彈戲館。自清朝末年起,村民自行組織的「三月班」便活躍在溫州、麗水、台州三市的廣大農村山區。應界坑村中現在還保有5座古戲臺, 時常會有亂彈劇演出。
  • 1黃巾之亂
    我第一次讀三國演義的時候還是小學,我信了,後來我不信了,因為在中國,有三個位置是最最最容易背鍋的:1宦官,2女人,3打野。當時的鍋甩給了十常侍,十常侍指的是深受漢靈帝的信任的宦官,漢靈帝有多信任他們呢?漢靈帝自稱十常侍的張讓是我爹,趙忠是我媽,張讓修個園子,蓋得比皇宮還高,對漢靈帝說:「陛下不能爬太高,不然很危險」,於是靈帝也就認可了這樣的違章建築。
  • 創建開元盛世的唐玄宗,卻打爛一手好牌引發了安史之亂
    就靠著這個「撿來」的皇帝位置,李隆基創建出比「貞觀之治」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始於712年,終於741年,長達29年,比「貞觀之治」還多了7年。「開元盛世」時期,唐朝的綜合國力達到了開國以來最鼎盛的水平,在各項指標上都超過了「貞觀之治」。
  • 漢人的災難—五胡亂華
    史稱「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使得西晉國力衰弱,無力應對複雜局面,中原戰力由盛轉衰。北方的戎狄也開始南下狩獵。此後永嘉之亂,衣冠南渡。戰爭連年不斷,持續近150年之久。北魏「孝昌之際(公元525年),亂離尤甚。恆代而北,盡為丘墟;崤潼已西,煙火斷絕。齊方全趙,死於亂麻,於是民生耗減,且將大半」。這種毀滅性戰爭的結果,便是「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千裡無煙爨之氣,華夏無冠帶之人」。統治階級之間的爭權奪利,加上對人民的殘酷剝削,使得「民盡流離,邑皆荒毀,由是劫抄蜂起,盜竊群行」,貧民起義層出不窮。
  • 【末世文】豪華包!末世、喪屍、生存、甜寵
    1.《未世系統之蕭霖》作者:少地瓜 2.《軟妹逆襲記》作者:藍翎 3.《喪屍生存守則》作者:落漠 4.《我不是喪屍》作者:落漠 5.《末世之兄殘妹控》作者:扶華 6.《這該死的愛》作者:落漠 7.《末世之重返地表》作者:照燒茄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