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最近的「玩具」,估計就是微信支持粵語翻譯的語音轉文字功能。有大批的自己友玩得不亦樂乎,而且準確率還算不錯!
圖源網絡
與此同時,有好多自己友卻面臨粵語退步的狀況,經常需要粵語和普通話混雜著說,又或者只能很尷尬地語音直譯地講粵語。
這次真的是快要連AI都不如了,好尷尬!
不如,通過幾道簡單的小題,看看自己的粵語是不是也存在同樣的退化情況!
01
奇葩本來意思是「奇特而美麗的花朵」,後來引申為一些人事物脫離正常人思維所想像到的行為狀態,更多人用來調侃或嘲諷。
因為現在更多人使用它的引申義,所以可以用同樣表示難以言喻的奇特的粵語詞,「怪雞」、「騎呢」、「騎呢怪」等等。
02
觀音兵,觀音身邊的衛兵,是長時間貼身保護觀音的,意思是一些經常貼身跟隨某女子的男子(或男子們)。而觀音不會對身邊的男人動心,故此用觀音兵來嘲笑沒有可能的追求者,所以就等於備胎了。
但觀音兵用在男性身上,而備胎男女皆可用。
03
「套路」本來是指「固定的招數、方法、路數」,後來網絡上引申為指某人做事有所欺瞞的處事方法,使點手段讓人上當進圈套。
所以呢,「套路」作為動詞時,就是欺騙的意思,所以可以用「呃、滾、棍」(根據字典這三個字都是借用字),也可以用「氹你入局」、「(kwan1)你」等等
▲《逃學威龍》經典臺詞,圖源 Enjoy Movie
04
這個詞簡直就是普粵混講的重災區!幾乎每個年輕人都逃不過,畢竟用粵語直譯太奇怪,一時間又想不到用什麼詞,結果只能講普通話。
「撕X」不單單是吵架,這個詞包含了憤怒到要打架的情緒,所以粵語用「互插」就比較接近啦。下次上網衝浪記得用互插來分享你見到的八卦給朋友啦。
05
無論是「吸引眼球」還是「吸睛」這兩個詞都文縐縐的,不夠粵味,「有睇頭」就不錯啦~
06
「炒作」其實都可以直譯,但更生動更廣州的說法當然是「搏出位」啦!
07
「燉冬菇」的說法最早起源於香港警察。當時,穿便服的警察不論地位還是待遇都比穿警服的警察高,而警察的大蓋帽看起來跟冬菇也確實有幾分相像。故此,穿便服的警察一旦穿起警服,就意味著被降職,就被叫做「燉冬菇」。
08
「唔靠譜」當然可以講,而且很多人也習慣了用靠譜這個詞,如果你想更生活化、更口語化,建議你用「唔系路」。
09
囂張,在粵語口語裡面可以用「也文也武」,也可以用「松毛松翼」。這兩個詞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很久沒聽過了吧。
10
「架勢」、「巴閉」都可以根據不同場景替換「X格」、「排場」這種專門形容扮曬蟹的人或事情。
11
這個詞也是混講重災區,明明「搵笨」、「水你」經常講,但一旦要翻譯新聞、八卦等等就什麼都不記得了。
有沒有人能在幾秒內反應到並翻譯出來?如果沒有,你的粵語還要繼續加油咯!(當然了,上面並不是標準答案,如果有更好的詞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最後
有人就會說,上面有些詞語其實直接用粵語發音也是可以的,沒必要這麼執著於用粵語詞。而且吸納五湖四海創新詞彙不是必然的嗎?
在很早以前就有語言專家說過,粵語在廣東年輕人之中逐漸消失會經歷三個階段:
1、借詞——沒辦法想到粵語的詞彙,例如用「青蛙」嚟代替「田雞」。
2、借音——不能正確發出粵語讀音,例如錯將「垂直」錯讀成「除夕」。
3、借詞借音都沒辦法表達意思,就直接講普通話,例如講「坑爹」、「忽悠」、「裝逼」。
這就是為什麼像文章開頭講到的,很多人粵普混講。
確實呢,包容新興詞彙是需要的,但需要建立在這個詞彙是從來沒有過的,因為時代發展而出現的詞語,像是「宅男宅女」、「高鐵」、「行動支付」等等,這類的詞當然需要納入粵語體系裡。
學習、運用地道粵語詞,不僅在於能保留廣府文化的原汁原味,更重要的是這些詞語、俗語,代表著粵語作為一門語言,其獨特性和存在價值。但你所有的詞語都只是發音不同了,那你還這麼麻煩用粵語幹嘛,直接說普通話不是更實在嗎?
各位自己友,
你們有什麼不知道怎麼用粵語講的詞?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讓大家一齊發掘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