昴
作詞:谷村新司
作曲:谷村新司
編曲:谷村新司
演唱:王 霽 晴
錄音:王 霽 晴
混音:王 霽 晴
目を閉じて何も見えず 哀しくて目を開ければ
荒野に向かう道より 他に見えるものはなし
ああ 砕け散る 宿命の星たちよ
せめて密やかに この身を照らせよ
我は行く 蒼白き頬のままで
我は行く さらば昴よ
呼吸をすれば胸の中 凩は吠き続ける
されど我が胸は熱く 夢を追い続けるなり
ああ さんざめく 名もなき星たちよ
せめて鮮やかに その身を終われよ
我も行く 心の命ずるままに
我も行く さらば昴よ
ああ いつの日か 誰かがこの道を
ああ いつの日か 誰かがこの道を
我は行く 蒼白き頬のままで
我は行く さらば昴よ
我は行く さらば昴よ
提起谷村新司您或許會說:「他是誰?我不知道」,提起「昴」這首歌您也許還是說:「我不熟悉,沒聽過」.,但是,換句話問 「星」 這支歌您聽過嗎?想必您的回答不但聽過,甚至您會和我一樣地說:「我十分的喜歡..」,他就是我下面要講述的,在日本家喻戶曉的,著名的皇家級別的音樂人,「昴」的歌曲作者、演唱者---谷村新司先生。
谷村新司出生於1948年12月11日,是一位日本大阪出身的音樂家及歌手,在日本以及亞洲音樂界享有盛名並具有影響力,曾發表蜩(1974年11月5日)、海貓(1975年12月20日)、引き潮(1976年12月20日)、黒い鷲(1977年12月1日)、喝彩(1979年4月20日)、海を渡る蝶(1981年5月5日)、JADE-翡翠-(1982年6月5日)、父と子(1982年12月20日)、EMBLEM(1983年5月25日)、抱擁-SATIN ROSE-(1984年1月21日)等諸多日本經典作品,「星」(昴)是谷村新司先生1980.4.25 日創作的作品,它的問世深深被各國人民所喜愛,亦被改編成不同的語言版本,成為不朽的經典之作。
首先我想先從歌名談起,這支歌在日本以及海外發行時,其實不叫「星」,而起名叫「昴」,單從字意上講,「昴」(mǎo)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有星四顆。 昴,白虎宿星。按,西方宿,六星,其形促聚。 維參與昴。——《詩·召南·小星》,從創作角度談,這首歌曲其實是谷村新司先生為了追溯和緬懷他的一位因飛機失事而離他遠去的好友而創作的,他願他的好友就像天上的星團一樣,哪怕是閉起雙眼,也能觀望前程,哪怕是夜風清冷,星星也能照亮山路為其指明方向,哪怕寒風狂嘯,昴宿星團一燃燒著胸膛,帶著熾熱的不斷,追尋著夢想,創造光明,閃出璀璨的生命。起初也有翻譯成叫「昴宿星團」的,後來,鄭國江譯詞,將這首日文歌曲改編成了粵語版,80年代初,鄧麗君在香港伊莉莎白體育館演唱會上用日文和粵語演唱了這首歌曲,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後來這首歌名就成了大多華人傳唱的熱門歌曲曲名了,從此,這首歌的用名統稱為了《星》。
1981年8月23日,包括王霽晴在內的中央歌舞團的15人音樂小組,參加了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那天的演出媒體雖然有錄像,但是沒有對外公開播出,也還沒有對外公開售票)與日本青年歌手們在一起的(這是中日兩國第一次舉行的中日青年文化友好交流)名為 Hand in Hand 北京演唱會。從排練到走臺,從交流到合作,王霽晴多次近距離的接觸到谷村新司先生,並有幸得到了谷村新司傳授這首歌的演唱,從那天起,谷村新司名字在王霽晴的心中紮下了根,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閉幕式,谷村新司先生演唱的就是這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品---「昴」。
35年過去了,「昴」這首歌,不論是谷村新司的作曲,還是演唱,還有配器,以及伴奏音樂的演奏與混音製作等等,都一直在影響著王霽晴的音樂學習與發展,影響著王霽晴的演奏、演唱和錄音製作;它,可以說是深深地刻在王霽晴腦海裡的一顆星,也是流淌在王霽晴心中的血,只有王霽晴,有過與谷村新司的同臺合作與演出的經歷和聽著谷村新司講述他創作「昴」這首歌舞的背景時,才有這麼這麼深刻的理解和沉澱在心底的呼喚.。
最後,王霽晴用全日文版獻上這首1981年與谷村新司學唱的---「昴」。
谷村新司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作曲、音樂製作人、二胡演奏【國家一級】、樂團首席【曾任】、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文化部專業考核委員會專家庫成員、教育部藝術特長生考核委員會專家庫成員,文化部藝術基金專家庫成員。
1978考入中央歌舞團,至今的38年來,擔任過二胡獨奏、領奏、重奏、合奏等; 參加的各類演出數千餘場。
1985年開始登臺演唱並活躍在全國各地文藝舞臺多年。
1987年第一盤個人獨唱專輯《那一句話》磁帶出版發行。此後,在《重溫舊夢》、《流行世界》等 13 盤音帶中錄有獨唱、對唱等作品。
1989年起步入音樂創作,至今的27年來,他創作、改編的歌曲、器樂曲、宗教音樂、舞蹈音樂、電視劇音樂、廣告音樂、兒童音樂等600多首,出版發行的唱片與錄音磁帶100餘盤。
歡迎關注
王霽晴的微信平臺
微信公眾號:王霽晴與藝術
微信:wangjiqingyuyishu
長按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加關注
微信—通訊錄—添加—查找公眾號—王霽晴與藝術
微信—發現—掃一掃(二維碼)可加關注
版權所有 翻版必究